山东省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农业科学院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2&rec=141&run=13

山东省科学院概况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及时安排
学习贯彻活动,注重在全面理解和联系实际两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
引领工作发展的思路与动力。院党委制定了《关于推进山东省科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路子和目标,增
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科研开发。新列纵向计划课题133项,争取纵向研发经费5803万元;横向课题221
项, 经费合同额6518万元。新设立汽车电子、光纤传感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山东省
科技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一批重大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取得鉴定成果34项;授权专
利、 软件著作权和标准51项,发表论文257篇。获得省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一等
奖1项、二等奖6项;“秸秆能源”项目获全球能源奖,获奖数量和等级有了较大提高。
产学研服务社会。以建设山东省最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目标,加强
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密切协作,服务网络延伸
至县(区) 科技管理部门,并向其它部门延伸,联合创建的“济南都市圈”7城市生
产力促进联盟已形成。 组织了5次产学研结合和成果对接活动,协调全院科技资源为
企业技术服务2474项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亿元,产生社会效益71亿元。
创新团队建设。 经省政府批准,新设立节能干燥、汽车电子2个泰山学者岗位,
全院泰山学者岗位达到4个。新增享受政府特贴和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引进博士、
硕士60名,其中博士18名,为建院来引进博士最多的一年。加强与省内外17所大学的
合作, 40余名研究人员获得导师资格,联合申报研究生学位点36个,9个研究所开展
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工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62人。
科技示范企业。 院所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5650万元,同比分别
增长45%和117%。 桑乐公司销售收入4.78亿元,利税1330万元,被认定为中国驰名
商标; 天力公司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2850万元,成为全院第一个利润过千万的企
业。
对外合作。以独联体国家为重点推动国际合作,海洋仪器仪表所和中-白高科技
园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山东科学院合作的乌克兰专家被授予“齐鲁友
谊奖”。全院获得国际合作研究经费1481万元,在纵向研发经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
例,实现了较大突破。成功承办了山东省与白俄罗斯科技合作双边指导委员会第三次
会议, 中-白高科技园的成绩得到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进一步实施
“三大一外”战略,成为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本部依托组建单位,与中科院
沈阳分院共建的研发平台达到6个, 与海信、兖矿、好当家、中创等企业开展了深度
合作或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
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的进程,完成了身份转换登记工作。工
资套改顺利进行,促进了工作与和谐。完成了岗位设置初步方案,从制度上保障了高
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按程序公开招聘新进人员,为形成新的用人机制奠定了
基础。
条件建设。国际合作科研中心投入使用,青岛研发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高层次人
才公寓完成各项筹建工作。争取财政拨款增长20.1%,加大了对科研、人才的投入。
《山东科学》被中国期刊等七家数据库收录,《科学与管理》刊期和内容大幅度增加。
水电暖等设施得到及时维修更新,园区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绿化,为职工提供了良好
的办公和居住场所,提升了科学院的形象。

(于萍)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概况

2007年,在继续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注重加强重点学科、创新团队和
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新上科技计划项目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
33项, 包括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争取科研经费同比增长70.3%。获各级科学技术奖
励34项,其中,荣获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自2003年以来,连续
5年获得6个省科技奖励一等奖。获得新药证书2个,发明专利8个。发表SCI论文35篇,
分值65.497。 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高水平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
估, 获批2个泰山学者岗位,院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稳步发展。按照《院科技发展奖
励基金管理办法》 规定,对2006年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发放奖金211万
元。
加强内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推进医院的规范化管理。院属
8所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19.36%,入院病人增长20.96%,住院手术增长20.64%,医
疗总收入同比增长23.3%。继肿瘤专业和皮肤性病专业之后,眼科专业和职业病专业
被批准为省级“临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新附属医院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业
务收入较2006年增长88.7%,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在省卫生行政主管
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职业病、寄生虫病、麻风性病、疟疾、肿瘤和放射防护等的
防治、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各项疾病防治任务。按照省发改委、省卫生
厅的具体要求,认真实施“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
项目。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省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心”。与济南大学就科教一体化
合作达成协议,双方研究生教育资源整合,成立“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
生命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划归省医科院管理,双方共同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协
议得到省政府、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医学与生命学院的成立,开创了科研单位与高等
院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为做大省医科院教育,建立本、硕、
博一体化完整教育体系奠定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招收国家统招研究生96
名, 在读研究生总数达到772名。省医科院东部新区一期工程建设用地土地证全部办
理完毕; 总体规划已获得章丘市政府的规划许可证;一期工程中,药物研究院GLP实
验室、 GMP实验室建设所需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及准备工作全部按计划完成。隆重举行
了东部新区工程奠基暨开工仪式,东部新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在省属科研单位中,
首家成立了中美合资的股份制公司——济南圣鲁金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运转状况
良好。继续深化与济南市科技局、历下区政府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组织院属单位和
院属科技企业申报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项目。进一步加强科技咨询平台建设,巩固
已有的检验项目, 积极争取新的计量认证和检验资质。组织院属5个单位共同申报国
家食品药品检验评价资质。 院保健品中心与企业联合研发保健食品5项,取得国家保
健食品证书1项,转让1项。全年争取各类引智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出国留学和留学
回国人员资助项目36项。与加拿大魁北克省有关部门就建立“中加联合GLP实验室”,
轮流主办“中加药物生物技术科学家、企业家论坛”,合作培养研究生、开展专家培
训,共同开展化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进一步推进两省医药生
物技术领域的合作。
全面推进党的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指导5个基层党委、支部进行换届改选,调整3个支部,院属3个单位成立党总支,
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动态管理,推进院属单位之间的学习交流,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全院省级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增加到10个。对院机
关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认真彻底的清查,摸清了资产家底,堵塞了国有资产管理漏洞。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科学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新增博硕士学历人员75名,2个
岗位被批准为“泰山学者”岗位;1人当选2006年度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当选中华医
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 1人当选为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制定了《院
机关各部门工作任务分解表》,继续深化和完善所(院)长年度任期目标量化考核体
系,强化对工作落实完成情况的检查督促,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展开。
全年全院创收收入同比增长19.8%。截至2007年底,全院净资产总额13.06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9.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6%。

(杨军)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概况

一、科技创新工作

新上各类项目323项, 年度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立项经费突破亿元大关,有18种作
物、 畜禽进入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
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有28个动植物新品种通过审定,9个品种获得
植物新品种权,获发明专利7项,鉴定成果17项,发表SCI论文26篇。小麦品质育种团
队被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授予2007年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农业部小麦和玉米
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黄淮海)获得立项,项目总投资1340万元。国家转基因玉米
检测与监测中心建设项目被评为2007年度全省十佳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学科建设深入
推进,经专家评审立项支持院“三大基金”项目86项,经费总计1983万元,评选确定
了43个学科的学科专家(负责人)和100名学术专家。

二、体系建设工作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6月12日省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在济南签订
协议,依托该院共同组建的“中国农业科技黄淮海创新中心”挂牌成立,由该院承建
的中国农科院黄淮海小麦、 玉米、花生、有害生物防控、数字农业5个研究中心同时
揭牌。在2007年农业部启动的10个主要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中,该
院共争取到国家玉米、小麦、棉花、苹果、生猪、奶牛6个产业技术体系中的7个科学
家岗位,并争取到大豆、苹果2个综合试验站,在省级农科院中位居前列。

三、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服务全省“一
体两翼”新格局的构建。与德州、临沂、东营市人民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以科技
助推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建滕州玉米、鄄城小麦等5处高标准成果示范基地,
向鄄城无偿赠送小麦良种40吨。组织较大规模的科技下乡服务活动30余次,举办各类
技术培训班280多期,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5万多人次。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国
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八届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等展会,将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

四、科技产业工作

加强产业类项目的申报与管理,评审确定24个院科技产品研发基金项目进行立项
资助,基金投入由10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加大知识产权转让力度,转让收益不断提
高。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企业财务《月报表》制度。加强科技市场管理,截至年底,
共入驻省内外企业130多家, 组织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农资市场联谊会。奥克斯公司和
鲁壹棉业公司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由该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主办、宁夏农林科
学院承办,成功召开了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科技开发工作委员会年会。

五、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完成了“花生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选聘工作,新争取到
“设施蔬菜生物学”泰山学者岗位。组织实施“杰出人才”招聘工作,从海内外公开
选聘了5名高层次人才为该院首批“杰出人才”特聘专家。确定10个博士后招聘项目,
招收7名博士后进入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工作。有2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 有2人被评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公开考
选接收了19名博士、25名硕士,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改革管理工作

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顺利“入轨”,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院科技创新工程建设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及节约工作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各单位的审计
监督,人、财、物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充分发挥院聘法律顾问的作用,积极维护院
所合法权益。狠抓节能降耗和资源节约工作,被评为2007年度省直建设节约型机关工
作先进单位。

七、对外合作交流

全年共选派47名科技骨干出国考察或合作研究,接待来访团组28批70多人次。与
西澳农业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中澳小麦品质联合实验室。聘请的澳大利亚牧草专家杰夫
·奥瑞特荣获2007年度“齐鲁友谊奖”。圆满完成了商务部下达的两期国际培训任务。
积极参与援非工作,鲁研公司与省外经贸集团合作申报的“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项目获得商务部批准立项,总投资5500万元。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与乌克兰农科院
合作的“功能型农用微生物制品的创制”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准,资助经费215万元。

八、重大项目实施

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楼即将封顶,附楼1、附楼2完成了主体工程。山东省
农业生物资源中心主体工程通过验收,并全面完成了安装和装修任务。智能化连栋温
室已基本竣工,即将投入试运行。德州、泰安、海南试验基地均得到省发改委立项批
复,南繁基地第一期土地租用协议已经签订。原有部分试验地拍卖工作进入土地收储
程序。院科研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毛主席视察省农科院纪念地”在
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如期庄重落成, 毛泽东铜像同时揭幕,院史陈列馆开馆展
出。

九、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工青妇等群团工作蓬勃开展,圆满完成支
援津巴布韦青年志愿者行动,受到团中央和团省委表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积
极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好一高”机关创建活
动。该院被评为省直机关“两好一高”创建活动先进单位,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年
度复审,作物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新增为省直文明单位。

(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