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调研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1&rec=219&run=13

山东省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重大课题调研组

一、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重大意义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指在省会济南与周边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六市构成的环状区域内,众多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组成的相对集中的城市群落,以及这些城镇和广大腹地交往互动相对紧密的经济区域。
(一)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重大举措。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在作出构建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决策部署之后,即把发展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提上日程。2003年10月,张高丽书记指出:“济南应该成为南北承接沪宁、京津两大城市圈,东西辐射黄河中下游并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2005年2月,韩寓群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支持济南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搞好省城建设,发展省会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带动济南城市圈经济加快发展”。2004年5月,姜大明副书记在济南市八届五次全委会上,提出了“构筑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济南经济圈”的初步构想。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完全符合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是实现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加快发展,势必伴随着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的流动、配置,这将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2005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所实现的GDP占全省总量的35.7%,地方财政收入占29.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8%。通过加快发展,到“十一五”末,该区域GDP占全省总量比重达到40%左右,将会更加有力地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该区域土地广袤,能源、矿产和农副产品等资源丰富,钢铁、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药品、建材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优势突出,拥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聚集了众多高素质人才。这一区域发展好了,有利于促进中部和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统筹解决该区域、中部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综合性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互动,加强环境保护,缩小区域差别,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三)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是我省抢抓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几年国内一批跨省域的城市群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持续发展,在自身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周边地区的极化和辐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国城市群经济圈的演进,总体上呈现出两个方向和趋势:由东向西以长三角为动力源,辐射力度不断加大;由南向北以珠三角为动力源,发展势头逐步增强。这两个方向和趋势又与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相呼应、相交织,使城市群经济圈呈现出合纵连横、精彩纷呈的发展格局。面对新形势,我省必须有自己的应对之策。缺乏腹地,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先天制约因素之一。构筑城市群经济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和拓展腹地的战略举措。如果不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在长三角和京津冀的南北夹击下,我省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同时,抢抓机遇,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对于我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赢得主动、把握先机,意义重大而深远。
(四)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是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经济大省,我省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发挥青岛市龙头带动作用,构筑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收到了好的效果。但对我省这样一个东西绵延700多公里、人口规模近亿的巨大经济空间而言,仅靠一个半岛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是远远不够的。以济南市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在空间方位上位于我省东、中、西三大片区的中间地带,在发展程度上介于东部发达和西部欠发达的中间状态,在产业转移上处于东部与西部交流互动的中间区域,对于调整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进一步发展起来,向东,可以与半岛城市群相呼应,承接和传递东部向西部的梯次产业转移和西部向东部的生产要素流动,放大半岛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效应,也为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向西,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也为中部崛起拓展腹地;向南向北,可以在承接与传递沪宁和京津冀两大区域经济板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把自身做大做强,为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也是带动山东中部崛起的关键环节。位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实现中部崛起,对于我省在新起点新阶段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有着全局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中部不崛起,全省难崛起;中部不加快,全省难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走依托中心城市、培植城市群体、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抓住了中部崛起的“牛鼻子”,是“画龙点晴”的关键之笔。济南市可以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为契机,更加积极地发挥聚集辐射功能,加速城市空间膨胀,在促进产业梯次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在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中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周边六市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在主导产业发展、工业项目布局、服务业繁荣等方面,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主动搞好配套与合作,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吸引驻济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助济南市的人才、科技、教育等优势,把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随着济南市和周边六市加快发展,跨行政区域的分工与协作程度将不断提升,逐步形成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支撑和拉动中部广大地区实现腾飞。

二、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基础条件

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市位于山东中西部地区,行政区划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3.4%。2005年该区域人口319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6%。济南市位于区域中心,六市均分别与济南市直接接壤,也依次紧密相邻,在空间上构成以济南市为核心、以六市为周边的圈层布局,呈“六星拱月”之势,是一个典型的环状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聊城、德州、滨州以及济南、淄博北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济南、淄博南部和泰安、莱芜,属于鲁中山脉。一条黄河和一个山脉把“一城六市”连接在一起,可谓“一河”相系、“一脉”相连。

[$$p]0001001;[/$$p]
在这个区域内,济南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 综合服务功能较强, 区域优势比较明显。 2005年, 济南市生产总值1876.6亿元,占区域内GDP总量的28.4%,与区域内第二大城市淄博市的经济总量相比,首位度达到1.31,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淄博市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较强,2005年生产总值1430.9亿元,占区域内GDP总量的21.6%,是该区域的次中心城市。济南市与淄博市经济总量加在一起,达到3307.5亿元,占区域内GDP总量的50.1%,对其他五市发展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作用。作为区域内广大腹地的周边地区,城市密度较大,产业基础良好,对经济圈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内各市地理位置相接,人脉文化相通,交通设施完善,经济联系密切,人员往来频繁,基本具备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特征。现状表明,以济南市为中心、淄博市为次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经形成。
与省内外其他城市群或经济圈相比,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具有以下五大特征。一是省会带动型。济南市之所以能够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而省会是其最好的资源禀赋、最大的竞争优势和最亮的城市品牌。因此,以济南市为中心的该区域,具有鲜明的省会带动特征。二是近海内陆型。该区域地处鲁中,属于近海地带。但济南及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是典型的内陆城市,滨州市虽然北临渤海,但沿海多为滩涂,外向型经济所占份额不大,基本上属于内陆地区。目前该区域经济外向度仅为15.3%,与省内沿海地区差距比较大。三是差异显著型。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七个市,经济发展处于不同层次,济南市和淄博市属于我省经济发达的第一方阵,泰安市、莱芜市属于经济较发达的第二方阵,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则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第三方阵。这种格局是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四是产业综合型。该区域农业较为发达,是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地。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一些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商业、物流、旅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繁荣发展、潜力巨大。五是承接传递型。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位于山东中部,对我省东西两大经济片区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很好地起到承接与传递作用。该区域处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很大程度上也是承接并传递南北两大经济圈辐射带动功能的重要枢纽。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区域内各方对加快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区域内各市、省直各部门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非常必要,一致表示要积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在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壮大自己,实现共赢。
(二)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近几年来,济南市提出并实施“发挥省会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为魂,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服务全省,辐射毗邻”的指导方针, 推动省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加快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承载和延伸能力显著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打破,将城市布局调整为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区紧密程度大为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一批链条长、拉动力强的产业膨胀壮大,对周边城市的“极化—扩散”作用日益显现,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淄博市充分发挥工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区域内各市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济南市和淄博市经济总量分别达到1876.6亿元和1430.9亿元,稳居全省经济实力最强阵营。泰安市GDP达到855.7亿元。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5年,一城六市经济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莱芜市是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十五”期间,七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5.5∶47.6∶36.9调整为10∶56.4∶33.6。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七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4.3亿元,增长26.1%,经济发展的质量有了新的提升。这些都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2005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经济发展主要数据

┏━━━━━━━━━━━┯━━━┯━━━┯━━━┯━━━┯━━━┯━━━┯━━━┯━━━┓
┃指标 │单位 │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莱芜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
┠───────────┼───┼───┼───┼───┼───┼───┼───┼───┨
┃GDP │亿元 │1876.6│1430.9│ 855.7│ 256.3│ 831.8│ 693.1│ 667.3┃
┠───────────┼───┼───┼───┼───┼───┼───┼───┼───┨
┃GDP增长率 │% │ 15.6│ 17.1│ 17.2│ 18.8│ 17.2│ 17.4│ 17.7┃
┠───────────┼───┼───┼───┼───┼───┼───┼───┼───┨
┃第一产业占比 │% │ 7.2│ 4.2│ 12.6│ 7.1│ 15.3│ 18.7│ 13.7┃
┠───────────┼───┼───┼───┼───┼───┼───┼───┼───┨
┃第二产业占比 │% │ 46.0│ 66.8│ 55.9│ 67.3│ 55.2│ 57.3│ 60.2┃
┠───────────┼───┼───┼───┼───┼───┼───┼───┼───┨
┃第三产业占比 │% │ 46.8│ 29.0│ 31.5│ 25.6│ 29.5│ 24.0│ 26.1┃
┠───────────┼───┼───┼───┼───┼───┼───┼───┼───┨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 106.2│ 64.1│ 40.6│ 14.6│ 30.7│ 26.2│ 32.1┃
┠───────────┼───┼───┼───┼───┼───┼───┼───┼───┨
┃万元GDP能耗 │吨标煤│ 1.30│ 2.42│ 1.68│ 5.03│ 1.79│ 1.99│ 1.48┃
┠───────────┼───┼───┼───┼───┼───┼───┼───┼───┨
┃万元GDP水耗 │立方米│ 80.84│ 85.84│135.53│133.92│282.02│367.46│263.2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578│ 12032│ 10337│ 10786│ 9056│ 9019│ 10286┃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 4812│ 5013│ 4124│ 4684│ 3800│ 3448│ 3817┃
┗━━━━━━━━━━━┷━━━┷━━━┷━━━┷━━━┷━━━┷━━━┷━━━┷━━━┛

(四)区域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交通网络比较完整,京沪、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济南交汇,济青、济聊、京福、京沪等高速公路以及若干条地方性铁路,或由济南发端或从区域穿过。截至2005年底,该区域公路里程已达到7.8万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05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6.6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公里。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会城市与17个市政府所在地的高速公路连接,基本形成了以济南市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路网体系。依托这些交通设施,一城六市“一小时生活圈”已基本形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也比较健全。2005年,一城六市固定电话用户92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33.4万户,互联网用户128.5万户。周边六市与中心城市的信息交流快捷便利,区域信息一体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五)区域内城市布局愈益合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目前拥有特大城市2个(济南市、淄博市),大城市3个(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中等城市4个(莱芜市、滨州市、新泰市、临清市),小城市32个,建制镇415个,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错落分布、梯次展开的城市群落。特大城市人口有序增加,中小城市加快壮大, 县城和建制镇加速崛起。 2005年区域内城市人口达到1444.2万人,城市化水平整体上升到45.2%。近几年,济南市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城区人口由2000年的264.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47.9万人,城市现代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其他城市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能量的释放和扩散,及时、就近、分层次吸纳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大量人口,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大中小结合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区域产业的梯次转移和错位发展,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六)区域内经济往来和人员交流日渐密切。近几年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社会民间等不同层面,在资金往来、项目投资、产业对接、人员交流等方面,联系和交往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增强。周边城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设在济南市,土地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也纷纷向地价便宜、劳动力富足的周边城市流动,区域内产业转移、产品配套和技术合作的活动越来越频繁。2004年,济南市与六市发生的公路货运总量占全市的68.1%,公路客运总量占全市的73.0%;电信业务量、邮政业务量分别占3.4%和15.7%;银行结算总量占30%,均高于济南市与全省其他十个市的平均水平。六市与济南市发生的相应联系也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据对济南市74家和六市18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济南市的50家企业在六市设立了生产基地、批发及销售中心、仓储基地、产业研发基地;34家与其他企业建立了营销战略联盟,其中属于六市的企业占18%。济南重汽与高唐时风集团合作生产重型改装汽车,与滨州市、莱芜市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业协作更为密切;济南人民商场在聊城投资兴建了省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五星百货购物广场,多家物流企业已将业务扩展到周边城市。济南依托省会高校优势为区域内其他各市培养了大批人才,经营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技术熟练工人等各类人才在区域内流动越来越自由。这种更加频繁的经济往来和人才交流,对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虽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一是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软环境亟待改善;三是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四是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坚实;五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任务重;六是缺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

三、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

总的目标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的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接近或赶上山东半岛城市群。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实现由传统产业为主导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格局转变,三次产业结构逐步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规模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三)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单位GDP能耗大幅降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成全省带头、全国有影响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区域。
(四)基础设施明显完善,经济一体化框架基本形成。形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健全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周边六市的信息网络,构筑资源合理配置的水网体系和稳定可靠的能源体系。在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规范和引导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实现合作共赢。
(五)城市功能日趋强化,城镇体系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与六市以及六市之间分工协作关系更加密切。以省会为主导,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合理布局、集约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转高效的城镇体系,带动辐射周边腹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六)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密集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围绕上述总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主要是加快建设三大基地、五大中心。
三大基地:一是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建材等八大产业集群,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基地。二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村镇和城市,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努力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成全国有影响的高效生态经济区。三是现代农业基地。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快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
五大中心:一是区域金融中心。重点发展全国性金融、外资金融、地方商业金融,引进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地区总部和结算中心,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高效融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金融洼地”效应。二是现代物流中心。着力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区域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现代物流基地。三是山泉水圣齐鲁文化旅游中心。整合提升济南、泰安、莱芜、聊城和淄博及紧密相关的区域外旅游资源,加快形成以泰山、泉城、圣人、江北水城、房干峡谷和齐鲁文化为主题和特色的旅游体系,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四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成为山东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强有力支撑,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五是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中心。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密集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开发测试平台,形成人才高地,引领全省和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把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统筹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空间布局。主要是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六条轴线”展开。
一个核心,即济南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以线带点推动重点片区建设,形成连接东西、辐射南北、体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都市景观特色的城市发展带、经济隆起带、社会发展带和生态景观带,尽快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大城市和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两个圈层,即紧密圈层和协作圈层。紧密层以70公里为半径,范围包括济阳县、商河县、平阴县、章丘市、莱芜市、邹平县、齐河县等,与中心城市联系最密切、接受辐射最广泛。协作层是指距中心城市1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区域,主要包括淄博市、聊城市、泰安市、德州市、滨州市等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联系密切,接受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
六条轴线,包括济淄、济聊、德滨、德济泰、滨淄莱、聊泰莱等六条发展轴线。
(1)济淄发展轴线。包括济南、淄博两市和滨州市的邹平县,是济南和淄博中心城市连绵区,是二、三产业发达、城镇联系紧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是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整合发展的增长极。应充分发挥济南市、淄博市的综合优势,做大做强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电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医药等优势产业,把该区域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以泉城文化和齐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基地。
(2)德济泰发展轴线。依托京沪铁路、京沪高速、104国道等交通设施,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制造、无机非金属材料、输变电设备以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山泉”品牌旅游业,尽快把该区域培植成为新的产业集聚带。
(3)济聊发展轴线。依托济邯铁路、济聊高速等交通走廊,重点培植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医药、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及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壮大以“泉城”与“江北水城”为特色的旅游业。
(4)滨淄莱发展轴线。依托淄东线、辛泰线、滨莱高速、205国道等,打造以石油化工、新材料、钢铁、机械制造、交通设备、纺织服装等为重点的产业聚集带。
(5)德滨发展轴线。依托国家规划的德东线铁路和拟建设的滨德高速,沿轴形成由德州、滨州等大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组成的城镇密集带,着力培植食品、纺织、化工、机械、汽车零部件、通用飞机制造及港口物流等产业,加强与京津冀的联系,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出海通道,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6)聊泰莱发展轴线。依托国家规划的聊泰青高速和济邯铁路延长线,沿轴线形成由聊城市、泰安市、莱芜市等大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的城镇密集带,重点发展钢铁、机械、纺织、食品、医药、能源、电缆电器、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政策推动;二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三是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四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五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四、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共识。关键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科学发展意识。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抢抓机遇意识。认清形势,把握规律,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抓住并用好世界和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努力开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区域一体意识。淡化行政区划观念,破除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等狭隘心理,谋一域先谋全局,虑当前先虑长远,把自身发展放在整体发展的大框架中运筹,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应。
(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一是增强综合实力。拓宽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壮大经济规模,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在区域内的首位度。济南市要在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同时,加快实施“北跨”战略,规划建设济北纵向产业带。以政策支持为引导,以产业转移为手段,推动济阳县、商河县、平阴县三个远郊县加快发展。淄博市要主动与济南市接轨,加快实现城市规划对接、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实力、融合能力,逐步与济南形成“同城效应”。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办好“十一运”为契机,强化提升省会城市基础设施,更好地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规划建设济淄轻轨高速城市交通线网,论证过境济青高速公路拓宽方案可行性,密切两市联系,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效应。三是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济南市要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打造交通装备、电子信息、钢铁冶金、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培植大经十路高端工业经济隆起带,推动重化工业向黄河以北转移,筹划建设“济泰高科技产业走廊”。淄博要做大做强新材料、石油化工、医药、机电装备等主导产业,积极配套济南市交通装备、电子装备、机电冶金等主导产业发展。四是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抓住“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演进的战略机遇,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初步构筑起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把济南市建成全省和区域性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市,把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一是构建完善区域产业体系。立足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深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体系。济南市要在巩固提高一产、发展壮大二产、繁荣发展三产的总体要求下,充分发挥技术扩散、要素配置、产业转移、信息传递等聚集辐射作用,着力发展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物流、金融、旅游、会展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周边六市要在做大做强自身主导产业的同时,主动接受济南市优势产业的辐射,配套发展关联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二是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应按照错位发展的要求,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纽带,通过集约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力争经过几年时间,打造形成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机械装备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和建材产业集群。三是鼓励企业联合并购或组建战略联盟。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跨行政区进行战略并购,彼此参股,强强联合,形成联合效应。同时,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按照“专、精、特、新”的方向集聚发展,形成加工配套,增强整体竞争力。
(四)实行城乡统筹,加快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要遵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一是积极发展大城市;二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支撑平台。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抓住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区分轻重缓急,制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加强区域内的交通、能源、信息、公用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一是加强水网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快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治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与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构筑区域水网工程体系,奠定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工程基础。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网络,提高效能,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着力解决交通网络的一些瓶颈制约,如区域之间线路等级不匹配和建设改造不同步、路网联系不畅、高速公路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滞后、个别路段“断头”等问题,尽快取得突破。三是加强信息基础建设。通过推动网络层、应用层和支撑层“三个层面”的突破,形成覆盖区域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八项工程”,到2010年,打造形成以济南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六市的区域信息一体化格局。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设施,规划在济南建设大容量信息通信网络和高速互联网交互中心,在六市分别设立若干节点,形成区域内信息通讯网络;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抓好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等四个领域的开发应用;重点整合公共事业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一批信息资源库和公共信息应用系统,促进社会各领域信息资源共用共享。四是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排水、排污、固体废物处理和城市交通、住宅配套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地区道路硬化、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环境美化、信息畅通等问题,并以搞好垃圾、污水、厕所、道路整治为重点,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的运行机制。
(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添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企业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政策协调机制;三是建立完善区域投资协调机制;四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五是建立完善要素流动促进机制。
(七)合理利用资源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利用土地资源。抓紧编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区域共享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突出中心城市,优先保证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以保障水资源供给为重点,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节约用水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尽快建立健全区域防洪、供水、排水、节水及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按照水功能区划要求,加强水资源保护。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区域环境保护,研究探讨新的机制,逐步做到共同搞好水污染防治、共同搞好大气污染防治、共同搞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共同搞好区域生态建设。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搞好环保和生态政策综合试点,建立完善区域环保执法监督体系,重视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处置。
(八)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一要提高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区位、产业、信息、交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内源型经济向外源型经济转变,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迈开发展外向型经济步伐。二要把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用好国家有关政策,鼓励外商投资电子信息、交通装备、生物制药、机械设备等产业,提升现代制造业水平。以旅游、金融保险和现代物流为突破口,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对外开放步伐。在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供气、供水、公交等城市公用设施领域,扩大招商引资,打破行业垄断,广泛开展合资合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上一个大的台阶。四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项目、资金引进与技术、智力引进结合起来,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加强与世界500强的联系,争取在重点领域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行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企业招商。把各类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走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资源集合之路。五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自主创新,主要是大力推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在做好对外开放文章的同时,加强与毗邻经济区域的互利合作,特别要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地区的产业协作与经济往来。
(九)充分发挥省直部门作用,努力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综合协调作用。省直部门在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中,应成为跨越行政区划的“桥梁”、联结一城六市的“纽带”、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心枢纽”,着力在总体战略、规划布局、资源整合、产业积聚、市场建设以及城际关系等方面,解决好区域内七市共同关注而又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二是促进融合作用。省直部门应多做牵线搭桥的工作,帮助区域内各市之间尽快建立起灵活多样的交流协商机制、共建共赢的合作竞争机制、优势互补的产业融合机制。三是均衡利益作用。省直部门要同七市一起,积极探索均衡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切实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以及各市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四是优化环境作用。省直部门要积极帮助七市搞好以水利、交通、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硬环境建设,着力突破其中一些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同时,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下大力气搞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软环境建设。五是公共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各省直有关部门要把支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和分内的重要事情,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从解决制约当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关键问题抓起,从最紧迫、最急需的重要事情突破,为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当前应抓紧研究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尽快编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问题。一是编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二是编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旅游、环保、土地、水利、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三是制定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指标体系。制定既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要求,又反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特点和优势的动态指标体系,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指导和监测作用。
(二)关于建立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协调机制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参照和借鉴省内外的成功做法,抓紧研究建立四项制度。一是省委、省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省里成立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发改委承担日常工作,主要对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统筹协调有关重大事项。二是推动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由省里出面,组织七市抓紧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年内召开首次会议。以后可采取七市轮值的办法,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会议。主要对区域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统一行动。三是指导七市建立职能部门协商制度。由省直有关部门指导七市相关部门,分别建立协商合作制度。主要是研究具体运作措施,落实发展规划和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事项,推动部门合作和分管领域一体化发展。四是建立高层探讨交流制度。开辟“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高层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政府工作人员定期举办高层论坛,进行理论探讨,经验交流,营造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五是建立干部挂职交流制度。支持省直部门与七市、七市之间采取派送挂职干部的办法,定期交流任职,促进相互之间熟悉情况、密切联系、增进感情,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
(三)关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当前重中之重是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形成圈内通行便捷、圈外联接通畅的交通格局。一是优先解决核心层内部、省会与六市之间存在的断头路和通行瓶颈问题,扫除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障碍。二是规划建设一批骨干工程,使区域交通条件更加完善。加快济南北绕城、济南—莱芜、鲁冀界—大高、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以及济南出入口国省道改建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抓紧泰安至聊城、莱芜至泰安、德州至聊城、滨州至德州、济南至乐陵(鲁冀界)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滨州至德州高速公路;抓紧规划建设聊泰铁路;着手规划城际通勤铁路网络。三是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河道治理和供水工程,解决区域内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如小清河综合治理、南部山区雨洪水利用、南水北调已建工程项目的应用、城市水环境建设等工程。四是拓宽与区域外的交通通道,构建开放的区域交通框架。争取2007年初开工改造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借鉴萧山机场向香港机场出售股份获得建设资金、全球运输网络、远程国际航线的做法,解决济南机场扩大规模和增加国际航线的问题,加快建设济南机场到周边相关市的快速通道。
(四)关于抓好奥体中心和省会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奥体中心工程投资大、时间紧、要求高,应作为一项全局性重点工程给予切实保障。要把奥体中心列为省市共建项目,加强对济南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协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加快推进。要在通过市场运作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加大省财政的支持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目前济南市正在加快实施“中疏”战略,特别是随着行政中心东迁,中心城区将腾出多片土地,为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省会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了难得机遇。建议采取省市共建的形式,抓紧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体育、休闲、健身、娱乐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生活,带动省会公用事业发展,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发展打造更具聚集辐射力的平台。
(五) 关于支持济南加快北跨发展的问题。 目前,济南市已提前启动“北跨”战略,正在加快规划建设济北产业带,积极打造省会北部生态工业园。对此,省里应给予重点支持,促进北跨战略加快实施。一是解决黄河过桥收费问题,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往来成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二是加快在建黄河大桥的施工进度,并争取早日启动黄河隧道建设项目。三是在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尽可能保证产业梯次转移的需要。四是逐步改善黄河以北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规划建设大型重工铁路专线和大型水库等项目,提高济北产业带的承接能力。
(六)关于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问题。
1、交通一体化。一是全面清理区域内省道收费,对已还清银行贷款的公路收费项目应立即取消,未还清的应改进收费方式;严格控制新增公路收费项目,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设置新的公路收费站。二是抓紧清除交通行业行政壁垒,建立统一的运输市场,对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站场统一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对城际客运线路加强整合,实行城际客运交通运营模式公交化。三是尽快理顺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使之与其它公路管理体制相统一,逐步实现交通一体化。
2、信息一体化。一是加强区域信息设施建设,对各市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能力。可考虑从省信息化专项资金、软件产业基金等相关资金和基金中,拿出一部分集中使用,重点支持区域内各市建设一批大的基础性信息工程项目。二是建立区域专门工作网站,统筹各类基础信息网络,开展咨询、招商、信息发布等一体化服务。三是促进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完善区域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专用信息网络,规范信息资源标准特别是基础数据库建设标准,并尽快建立区域共享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等。
3、环保一体化。一是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对小清河、徒骇河、大汶河等重点流域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明确治理主体、治理资金和治理期限。省里安排的项目和资金,应重点向上述流域倾斜。二是搞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对区域内电厂脱硫和钢铁、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做出切实安排,分期分批实施,务求明显改善。三是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控和环境数字中心,为相关市协同开展环境保护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把该区域作为环保新政策的试验田,探索实行排污交易权、生态补偿、绿色GDP、环保政绩考核等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
4、旅游一体化。一是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大指导协调力度,组织七市抓紧制定品牌促销计划,联手推介旅游产品、线路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适应自主游为主体的客源发展新趋势,加快建设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并与国内其他游客集散中心实现联网。三是把设置旅游景区、景点国际标准指示牌纳入道路建设规划,加快完善高等级公路和通向重点景区、景点道路的中英文标识。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省直有关部门应协调联动,共同支持七市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七)关于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特色金融区问题。一是强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济南、淄博、泰安为重点,发展全国性金融、外资金融和地方商业金融,建设形成金融机构聚集区;以聊城、滨州、德州、莱芜为重点,发展地方金融和社区金融相互渗透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形成金融扩散区;以经济欠发达县域为重点,大力发展地方金融和社区金融,设置逐步升级的金融培植区。二是加快济南商业承兑汇票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济南金融机构在周边6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济南资金向周边地区的有序流动。三是采取济南金融机构牵头、各地金融机构协同的银团贷款方式,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统一实行信贷评级和发放贷款,并降低国有银行卡收费标准。
(八)关于加大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政策支持力度问题。首先,要全面落实省里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中部突破济南、发展县域经济等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省直各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去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济南市加快发展的若干事项》。已经落实的要巩固并扩大成果,尚未实行的要抓紧落实到位。其次,要从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需要出发,参照鼓励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鼓励支持区域建立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和人才交流使用制度;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并在用地指标上给予适当倾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先行、先试政策,赋予更多的探索试验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