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 张新起
市 长 许立全
市名由来 域内有潍河,故以“潍”字冠名。隋朝在现市域内设潍水县、潍州。明
洪武十年(1377年)设潍县。1948年与坊子等地组建潍坊特别市,隶属山东省政府。1949年6月,改称
潍坊市,后属昌潍专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改建省辖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辖2县、6市、4个区,7个乡、131个镇、49
个街道办事处。年末全市总人口85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3万人。人口出生率9.55‰,死亡率5.55
‰,自然增长率4.00‰。有少数民族50个,34572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20.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81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000.63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
增加值508.44亿元, 增长16.1%。 三次产业比例为12.31∶58.15∶29.54。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43.2亿元,增长18.6%。实现财政总收入177.7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5亿元,按可
比口径增长26.4%。税收总收入162.1亿元,增长2 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43.3亿元,
比年初增加178.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3.0亿元,比年初增加108.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
币各项贷款余额1056.8亿元,较年初增加179.9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3亿元,比上年增长0.9%。粮食总产433.2万吨,
增长2.6%;棉花总产4.6万吨,减少5.4%;油料总产23.8万吨, 减少1.5%; 水果总产106.4万吨,减
少9.9%;蔬菜总产1143.5万吨,减少4.9%。肉类总产119.7万吨,禽蛋总产28.9万吨,奶类总产23.6万
吨。水产品总产64.4万吨,增长6.7%。全年人工造林面积8619.3公顷,市林业局被全国绿化委员会、
人事部和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市农机总动力942.4万千瓦,增长4.3%。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71家,
实现增加值852.7亿元,增长27.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27.4亿元,增长30.2%;实现利税286.7亿元,
增长28.9%;实现利润177.8亿元,增长29.6%。
建设、环保 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日,供热面积1267.7万平方米,用气人口
48.57万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1081.1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740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
能力700吨/日,城市园林绿地4705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35%,创建成为“省级园林
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573家, 完
成建筑业总产值201.8亿元,增长34.6%;实现利税15.9亿元, 增长32.3%。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6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5个,完成投资额11.32亿元。城市空气质量良
好率达到93.75%。通过对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投巨资综合治理,城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
全国第50个环保模范城。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973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4.5公里。公路旅
客运输量为69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分别为9016万吨和183万吨,分别
增长16.6%和7.0%。港口货物吞吐量550万吨,增长42.8%。航空货邮达到2748.8吨,增长46.9%;客
运量5.01万人次, 增长11.1%。机动汽车拥有量184万辆,增长1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亿元,增长
23.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1.3亿元,增长24.8%;邮政业务总量4.7亿元,增长13.2%。年末固定电
话用户26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4.7万户,电话普及率70.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95.83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
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367.1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6.5亿元。 实现进出口总值51.9亿美元, 增长
31.6%,其中出口总值38.6亿美元,增长30.8%。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19项,合同外资额7.2亿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4.4亿美元,增长539.0%;外派人员5224人次,增长
11.0%。主要旅游景点有十笏园、风筝博物馆、富华游乐园、金宝乐园、浮烟山风筝放飞场、杨家埠
民俗博物馆、云门山风景区、仰天山风景区、沂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湾、临朐石门坊、山旺化石、
嵩山、 青云山、 昌乐宝石城、 诸城恐龙博物馆等。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42.3万人次,增长17.1
%;实现旅游总收入62.9亿元,增长20.9%,其中外汇收入1292万美元。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生9.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生
4.27万人。普通高中68所,在校生19.57万人。普通初中361所,在校生28.97万人。小学1454所,在校
生60.3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2024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18项,其中,
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获得省科技奖励43项。专利申请量2563件,授权专利1370件。有各种艺术表演
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12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处,档案馆16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
到100%和99%。临朐冶源崔芬壁画墓和诸城王尽美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3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潍坊文化三百年》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有卫生机构173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5
所, 妇幼保健机构14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4176张, 卫生技术人员29753人,其中,执业医师
10335人,执业助理医师2878人,注册护士9845人。有体育馆7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
牌363枚,其中金牌189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6元,增长14.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816.3
元,增长15.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2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289元,增长8.5%。农民
人均纯收入5508元,增长9.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65元,增长12.5%;人均居住面积32.1平方米。
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74万人、88.16万人、53.78万人和42.49万
人, 比上年分别增加3.65万人、7.87万人、4.3万人和3.63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7.88亿元,支出
35.3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1.07万人。全市城镇低保3.63万人,农村低保4.9万人。全市
福利彩票销售3.7亿元。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个,床位342张,收养328人。社会福利企业151个,安置
残疾人员4251人。
(李长山)
[@@c]潍坊虞河新貌[/@@c]
[$$p]0023023;[/$$p]
[$$p]0023024;[/$$p]
(供稿 潍坊史志办)
潍城区
区委书记 王秀河
区 长 张润国
区名由来 城东有潍河,故以“潍”字冠名。隋朝置潍水县、潍州,明洪武十年
(1377年)改称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4年1月设潍城区。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2个区属开发
区, 172个行政村, 95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33万人。人口出生
率9.8‰,死亡率3‰,自然增长率6.8‰。有少数民族23个,669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2亿元,
增长19.4%。三次产业比重为8.3∶57.7∶34。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实现财政总收入7.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3.3%。年末增加储蓄存款余
额38.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8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97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增加值3.35亿元,
增长2.2%。粮食总产9.01万吨,下降1.5%;水果总产2.28万吨,下降3.4%;蔬菜总产4.53万吨。肉类
总产14616吨,禽蛋总产5196吨,奶类总产7531吨。水产品总产207吨,增长4.0%。全年造林134公顷。
全区农机总动力17.12万千瓦。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2家,
实现工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2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5亿元,增长34.4%;实现利税7.49亿元,
增长42.1%;实现利润4.7亿元, 增长39.6%。 产品销售率达99.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5.6,
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建设、环保 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
城镇投资24.28亿元, 增长32.1%;农村投资7.19亿元,减少22.1%;房地产开发投资10.18亿元,增长
35.1%。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与上年持平。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6家,完成建筑业
总产值3.31亿元,增长14.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投资160万元。
交通、公路通车里程283.3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67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公
路旅客周转量12511万人公里,增长5.9%。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259万吨、13878万吨公里,分别
增长24.5%和10.4%。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实现出
口创汇11498万美元,增长46.7%。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7项,下降26.1%;合同外资额2904万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3296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十笏园、浮烟山、万印楼、郭味渠故居、白浪河绿地广场。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万元。
教科文卫体 各级各类学校73所,在校生46482人,比上年减少600人。其中,中等职
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14所,小学54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有各类科技人员1.6万人。专利申请量232
件,专利实施率60.3%。有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41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9所,卫
生防疫防治机构9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336张,卫生技术人员1189人。全年
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5枚,其中金牌19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516元,增长11.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6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5929元,增长
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18元,增长0.6%;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4.1
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875元,增长14.4%。
(国中林 曲福刚)
寒亭区
区委书记 李世光
区 长 陈 平
区名由来 寒亭之名源于夏代潍坊最早的方国——寒国,是东夷族首领寒浞之封国。
东汉王莽篡政,改古国为亭,是为寒亭。1984年设立寒亭区。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872.3平方公里。辖6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375个行政村,9
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万人。人口出生率9.91‰,死亡率6.67‰,自
然增长率3.24‰。有少数民族25个。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0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34.58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增加值
17.31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比例为12.8∶58.1∶29.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增长
28.2%。实现财政总收入7.84亿元,增长2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6.8%。
税收总收入6.1亿元,增长23.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7亿元, 比年初增加6.9亿元。 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0亿元,比年初增加3.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8亿元,比年
初增加3.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8.43亿元,比上年增长4.3%。粮食总产25.28万吨,
增长3.5%;棉花总产0.62万吨,增长8%;水果总产9.99万吨,增长-2.6%;蔬菜总产22.05万吨,增
长-16%。 肉类总产2.46万吨, 禽蛋总产1.19万吨, 奶类总产1.11万吨。水产品总产3.07万吨,增长
14.4%。全年造林443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70.67万千瓦,增长1.4%。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8家,
实现增加值28.96亿元,增长42.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0.81亿元, 增长49%;实现利税11.9亿元,
增长58.5%;实现利润6.68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0.98亿元,占全部工
业的47.9%,增长53.1%。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增长65.3%。
建设、环保 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1万吨/日。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12.87万平方米,
城市园林绿地181.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9家,完成建筑
业总产值8亿元,增长31%;实现利税3400万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230万元,增长8.6%。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093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1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
%。公路货物运输量为221万吨,增长13.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88万元,增长8.8%。其中,电信
业务总量7914万元,增长10.2%;邮政业务总量1574万元,增长2.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7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13.3万户,电话普及率6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45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实现
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 增长70.3%, 其中出口9000万美元,增长60.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1项,
合同外资额7083万美元,增长19.9%;实际利用外资3800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以年画风筝蜚声海
内外的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86万人次,增长17%;实现旅游总收入840.06万
元,增长15%。
教科文卫体 有高等职业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5500人。
普通初中16所,在校生9400人。小学69所,在校生22700人。专利申请量84件,授权专利39件。有公共
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
17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
1143张,卫生技术人员1173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51枚,其中金牌27枚。
社会生活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079元,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5932元,
增长11.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08元,增长31.1%;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全年职工养老、医疗、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1万人、2.71万人、1.44万人、2.16万人和1.44万人,比上
年分别增加1.41万人、5700人、350人、3500人和50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2万人。全区最
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1856人次,其中,城镇低保4408人次;农村低保7448人次。全区福利彩票销售
1007万元。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个, 床位787张,收养648人。社会福利企业2个,安置残疾人员11人。
潍坊滨海项目区着力打造环渤海先进制造业基地
潍坊滨海项目区是潍坊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环渤海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寒亭海洋化工开发
区为依托,以寒亭区为主体建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该项目区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距潍坊中心市区
25公里,总体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100平方公里,近期建设50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区,
西区20平方公里、东区3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180亿元。区内工矿用地充足,水电配套完善,
海、陆、空运齐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盐及盐溴化工业发达,是潍坊市沿海开发的中心地带,也是
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环节。现潍坊滨海项目区的发展已经列入山东省“十一五”规划,与天津滨海
新区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有61个项目进入该区,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33个,
显示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孙建松 李云泉 齐英芝 李国帅)
坊子区
区委书记 丁志伟
区 长 马清民
区名由来 唐代潍县南往安丘、诸城驿道30里处凿井一眼,旁筑一方土堆为标志。
清末土堆旁开一客店,取名“坊子店”,坊子因此而得名。1983年12月组建坊子区。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345.55平方公里。辖8个镇(街道办事处),244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24.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2万人。人口出生率10.03‰,死亡率3.65
‰,自然增长率6.38‰。有少数民族18个,28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0.9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
14.22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6.4∶64.1∶29.5。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6亿元,增长
16.3%。实现财政总收入5.87亿元,增长3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3%。
税收总收入5.13亿元,增长33.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70亿元,比年初增加7.01亿
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01亿元,比年初增加3.5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77
亿元,比年初增加4.18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92亿元,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1.95万吨,
增长-5.3%;棉花总产700吨,增长12.6%;油料总产0.38万吨,增长-17.9%;水果总产0.85万吨,
增长-24.9%; 蔬菜总产4.61万吨,增长-22.8%。肉类总产1.35万吨,禽蛋总产0.38万吨,奶类总产
0.42万吨。全年人工造林面积68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17.4万千瓦,增长6%。
工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9家,
实现增加值21.73亿元,增长24.4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2.74亿元,增长30.26%;实现利税7.41亿元,
增长56.1%;实现利润5.56亿元,增长55.58%。
建设、环保 年末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日,供热面
积173.13万平方米,用气人口1.2万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331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78
标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522.9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314万吨,增长22%;客运
量148万人次,增长9%。邮政业务总量1717万元,增长20.9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万部,移动电话
用户10.8万户,电话普及率88.7部/百人。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实现进
出口总值2.06亿美元,增长71.5%,其中出口总值1.505亿美元,增长79.9%。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84项,
合同利用外资额73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44万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469万美元,
增长31%;完成营业额469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九龙涧生态保护区。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中学11所,在校生1.33万人。小学61所,在校生1.58万人。共取
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7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2项。专利申请量724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
体10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9所,其中,医院、卫生
院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有床位664张,卫生技术人员835人。
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48枚,其中金牌5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6元,增长6%。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4623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5671元,增长10.1%。 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
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5万人、3.27万人、1.68万人、1.73万人和7545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达到1.77万人。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9948人。社会福利企业2个,安置残疾人员10人。
(李学江)
奎文区
区委书记 张小梅
区 长 李 辉
区名由来 因辖区内有奎文门而得名。1994年5月设区。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65个行政村,49个居委会。
年末全区总人口35万人, 人口出生率7.82‰, 死亡率3.11‰,自然增长率4.71‰。有少数民族22个,
80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降低6.2%;第二产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0.6亿
元,增长19.7%。三次产业比例为1.4∶61.9∶36.7。
农业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1.45亿元。大力发展水貂、狐狸特种养殖业,水貂、狐狸特种养殖业完成产值9780万元,占畜牧业产
值的比重达83.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5%;年末水貂、狐狸存栏8.7万只,出栏28.1万只。
工业 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8家,完成总产值131.2亿元,增长28.3%。建安企业完成总产值4.6亿元,增长70.4%,实现利税1400
万元,增长42.6%;施工面积73.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9.3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
建设、环保 全区投资1100万元,新建、扩建、改造、修复城市道路面积3.9万平方
米。以创建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累计投资510万元,重点实施了双羊街、
四平路北段等绿化工程。“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全区环境保护总投资6296万元,其中废水治理投
资898万元。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燃料燃烧中废气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达99.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0.9%。
交通 拥有客货营运车辆2626部,增长16.7%,其中出租车520部。全年共完成货运
量302万吨,增长9%;货运周转量13057万吨公里,增长9%。完成客运量65万人次,增长2%;完成客
运周转量7360万人公里,增长8%。
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分行业看,批发
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58亿元,增长15.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89亿元,增长18.7%;其他行业零售
额6598万元,增长10.6%。年末私营经济注册户数2681户,从业人员19400人,注册资金11.61亿元,纳
税金额5.28亿元; 个体经济注册户数6358户, 从业人员12679人,注册资金16334万元,纳税金额8227
万元。以金宝汽车城、恒易国际轻纺城、北王国际数码港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市场发展到16处,年交易
额达到13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68亿美元,增长48.4%,其中,出口总额1.34亿美元,增长46.8%;
进口总额3342万美元,增长54.9%。出口当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5069万美元, 增长24.9%,自营出
口创汇8366万美元,增长64.3%。全年共引进资金42.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3506万
美元。
科教文卫体 全区共取得主要科技成果1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填补国内空白5项,
达到省内先进水平9项。全年共安排和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13项,获省、
市科技进步奖3项。 全区申请专利累计达868件, 其中当年新增219件。 共有普通小学24所, 在校生
25893人;普通中学10所,在校生9431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34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0
人。各类学校共拥有在职教职工3740人,其中专任教师25 23人。全年文化系统共发表各类文艺、美
术作品43件。其中,入选国家级奖16件,省级18件。拥有医疗机构7处,床位519张,卫生技术人员611
人。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项目14个,获金牌45枚,银牌26枚,铜牌24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
活动,全年举办群众性健身活动9余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次。
社会生活 年末全区共有在岗职工31998人;发放工资总额47340万元;年平均工资
152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6元,增长14.8%;人均消费性支出8816元,增长15.1%。农民
人均纯收入5921元, 增长8.2%;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93元,增长4.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
35.0亿元,增长3.1%。全区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081人,共有383家企业单位的19738名在职职
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6174万元,为591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4909万元,
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共对112名五保对象实行了供养,其中2处敬老院集中供养80名五保对象,
集中供养率70%;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250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1500元。对全区2498户、4985名
城市居民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保障金466万元;对223个农村贫困户、525人发放救济款19.5
万元。全区福利企业6处,安置残疾人员52人。
(庄胜苓 王团结)
青州市
市委书记 王立胜
市 长 孙忠礼
市名由来 据《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
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1986年
3月撤县设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15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052个行政村。
年底全市总人口89.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1万人。 人口出生率9.10‰,死亡率5.23‰,自然增长
率3.87‰。有少数民族35个,2.5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7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
值45.1亿元,增长16.8%。三次产业比例为10.7∶63.9∶25.4。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4亿元,增
长21.6%。实现财政总收入12.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3%。年末金
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8.3亿元,增长13.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5亿元, 增长15.1%。 年末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7.4亿元,增长33.9%。增量贷存款比达到102.3%,为近年来最高。
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总产40.3万吨,增长7.2
%。蔬菜总产110.9万吨,瓜类总产41.0万吨,水果总产10.5万吨。肉类总产6.9万吨,禽蛋产量4.8万吨,
奶类产量1.2万吨。全年造林1208公顷。全市农机总动力116.2万千瓦,增长8.5%。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1家,
净增83家,实现增加值91.6亿元,增长29.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9.5亿元,增长44.2%;利税23.6亿
元,增长31.6%;利润15.0亿元,增长34.6%;实交税金10.4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39.6,比上年提
高6.5个百分点。民营登记业户达到2.6万户,比上年增长12.6%,从业人员11.9万人,增长5.7%。12种
产品获山东名牌,“云门春”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15个商标获山东省著名商标。
建设、环保 年末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3.5%。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11.0万吨/日,城
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15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管道3.5公里;城市道路长度378公里,公交运营车辆达到
157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40吨/日,公共绿地面积达32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资
质三级以上建筑安装、装饰企业达47家,完成总产值24.4亿元,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24.6万平
方米。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
投资额408万元,增长30%。建成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顺利
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技术评审。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596公里,全年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80公里。公路旅客运
输量和周转量1540万人次、28611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14.3%;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
1022万吨、 62102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1.5%和6.7%。民用汽车拥有量3.55万辆,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私人汽车2.1万辆。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99亿元, 邮电业务收入4.47亿元,分别增长11.2%和8.5
%。年末固定电话达到2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 0.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4.4部/百户,互联网用
户25019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
城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4亿元;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2亿美元,增
长4.4%;其中出口1.18亿美元,增长8.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2项,新增外资企业16家,合同利用外
资5649万美元。 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175家。外派劳务661人次,完成劳务合同额2636万美元,增长
14.5%。主要旅游景点有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青州博物馆、驼山滑雪场、王府游乐园等。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2400万元,实现旅游创汇
3424万美元。顺利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查。
教科文卫体 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8872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 在校生5620人。
普通中学45所,高中在校生18866人,初中在校生29886人。小学178所,在校生67201人。有各类专业
技术人员35250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16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1项。专
利申请量153件,累计达1537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文化馆1处。
有卫生机构15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
机构拥有床位2651张,卫生技术人员3104人,其中,执业医师1400人,注册护士1172人。全年参加省
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47枚,其中金牌15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52元,增长7.0%;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852
元,增长5.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4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5183元,比上年增长12%;生活消费
支出3753元,增长3.1%;人均居住面积37.4平方米。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万人,比上年
净增3181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2.28亿元,比上年增加3774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98
万人。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5801人,其中,城镇低保2710人,农村低保4338人,农村定期救济8753人。
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1个,床位1271张,收养1132人。社会福利企业23个,安置残疾人员440人。慈善
总会正式成立,募集慈善基金200余万元,全市福利彩票销售3017万元。
2006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
2006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于9月28日开幕,10月7日闭幕。参观人数达到50.3万人次,参
展客商人数达到2.5万人次,实现厅内交易额5960万元,厅外交易额6350万元,签订招商项目合同或协
议68个,合同利用外资45亿元,其中境外资金7850万美元。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
化活动知名品牌,并入选2005中国节庆五十强。花博会的成功召开,成为展示青州优秀文化、发展成
果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王立学 孟凡林)
城市建设与管理
全年累计规划投入800多万元,先后完成物流园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南阳河综合开发等36个
专项规划和详细性规划。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市民休
闲娱乐中心、中央商务区、东夷文化生态园、前营子和后官营旧城改造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成立城
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城建重点项目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城市步入良性发展
轨道。
(王立学 孟凡林)
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新成立合作组织64家, 新增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6家, 完成4666.67公顷绿色食品基
地和10个绿色食品品牌认证。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新修改造农村道
路180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花卉产业蓬勃发展,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积
极发展优质粮生产,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省、潍
坊市的充分肯定。
(王立学 孟凡林)
诸城市
市委书记 邹庆忠
市 长 陈汝孝
市名由来 原名东武,西汉初年置县,因山为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诸
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1987年4月撤县设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
发区, 1337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1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万人。人口出生率
10.4‰,死亡率6.6‰,自然增长率3.8‰。有少数民族26个,721人。
经济概况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3%。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58.6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
60.1亿元,增长17.1%。三次产业比重为12.2∶63.7∶24.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7亿元,比上
年增长17.1%。实现财政总收入2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5%。年末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2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9亿元,比年初增加
12.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3.2亿元,比年初增加23.6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粮食总产70.8万吨,
增长3.4%;棉花总产0.35万吨,增长-0.5%;油料总产6.3万吨,增长5.5%;水果总产7.5万吨,增长
-16.3%;蔬菜总产89.4万吨, 增长-14.4%。 肉类总产33.4万吨,禽蛋总产5万吨,奶类总产1.2万
吨,水产品总产1.3万吨。全年造林1133公顷。全市农机总动力102.3万千瓦,增长3.6%。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9家,
实现工业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21.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90.6亿元,增长23.5%;实现利税27.3亿
元,增长23.5%。
建设、环保 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12.5万吨/日,供热面积348万平方米,用气人口
31.82万人。 新建、 扩建城市道路面积3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60标台, 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350吨/日, 城市园林绿地956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8%。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50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9亿元,增长7.5%;实现利税2.035亿元,增长23.2%。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
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7%;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1个,完成投资额5.22亿元。城市空气
质量良好率达到97.7%,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2759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436万人次,公路货物运输量
1557万吨。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73亿元,增长10.1
%;邮政业务总量4171万元,增长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9万户,电
话普及率达到70部/百人,互联网用户2.8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进
出口总额5.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出口5.02亿美元,增长20.7%。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0项,
合同外资额530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66万美元,增长24%。主要旅游景点有18处。全年接待国内
外游客64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1680万元,增长17%。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生1400人。有中等专业学校4所, 在校生1.7
万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2.5万人。普通初中51所,在校生4.2万人。小学174所,在校生8.5万人。
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1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3项。专利申请量324件,授权专
利130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拥有卫
生机构20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
拥有床位2829张,卫生技术人员3080人,其中,执业医生1053人,注册护士1048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7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6%;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836元, 增长21.6%;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3平方米。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72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60元,增长12%;生活消费支出3704元,增长12.7%;人均
居住面积29.5平方米。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2万人、 13.3万人、
8.4万人和7.9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0.7万人、0.2万人、0.4万人和0.3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28
亿元,支出4.78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1万人。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0081人,其中,
城镇低保3620人,农村低保6461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6个,床位2310张,收养1962人。社会福利
企业20个,安置残疾人员832人。
(毛向太 张金强)
寿光市
市委书记 刘中会
市 长 孙明亮
市名由来 寿光因闾邱先生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1993年6月撤县设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7个镇(街道办事处),1008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末全市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万人。人口出生率9.6‰,死亡率5.9‰,自然
增长率3.7‰。有少数民族1926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6%。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39.5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
86.2亿元,增长16.3%。三次产业比例为15.8∶52.0∶32.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9亿元,增长
13.6%。实现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8.6亿元,比年初增加25.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4.8亿元,
比年初增加15.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7.0亿元,比年初增加21.0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7%。粮食总产53.6万吨,
增长8.3%;棉花总产1.08万吨,增长17.2%;水果总产11.2万吨,增长-27%;瓜菜总产377.7万吨,
增长-2.0%。 肉类总产12.3万吨, 禽蛋总产3.8万吨,奶类总产0.8万吨。水产品总产38.6万吨,增长
2.4%。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500公顷。 全市农机总动力128万千瓦,增长0.79%。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2家,实现增加值98.2亿元,增长21.9%;实现产品销售
收入516.8亿元,增长20.6%;实现利税58.2亿元,实现利润34.0亿元,增长20.4%。规模以上非公有制
工业实现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16.7%。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23.1%。
建设、环保 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2.6万吨/日,供热面积403万平方米,用气人口
1.92万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77.57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70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370吨/日,城市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00公顷。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5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6
亿元,增长2.1%。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18%。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
15个,完成投资额4.9亿元,增长4%。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3.42%,城区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
10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243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484万人次,公路货物运输
量为1014万吨。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68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2亿元,邮政业务总量8480万元,
增长21.8%。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13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42万户,电话普及率90.13%,互联网用户
2.41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
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34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9亿元。实现进出口总值9.64亿美元,增长50.3%,
其中出口总值5.71亿美元,增长38.3%。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48个,到位资金82.1亿元,增长20.1%。
合同外资额5321.2万美元,增长46.8%;实际利用外资5704万美元,增长46.3%。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
同额1648万美元;外派人员212人次。主要旅游景点有林海生态博览园、 菜博会、 弥河风光带等。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6万人次,增长70%;实现旅游总收入7.89亿元,其中外汇收入1396万美元。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生2.4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5700
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2.5万人。普通初中38所,在校生2.85万人。 小学198所,在校生8.38万人。
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45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0项,获得省科技奖励2
项。专利申请量256件,授权专利178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2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26所,其中,医院、卫生
院24所,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053张,卫生技术人员
2819人,其中,执业医师1130人,注册护士682人。有体育馆3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金
牌35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6元,增长11.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453
元,增长11.8%;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797元,增长40.3%。农民人均纯收入5936元,增长6.6%;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54元,增长9.0%;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全年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
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1万人、 5.8万人、4.4万人和3.7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1694人、2757人、2800人
和2300人。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4904人,其中,城镇低保744人,农村低保4160人。全市福利彩票销
售3053万元,增长-35%。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个,床位2400张,收养1796人。社会福利企业27个,
安置残疾人员2000人。
(焦方增 高文艳)
安丘市
市委书记 王继怀
市 长 张韶华
市名由来 因安丘侯国而得名。1994年1月撤县设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928平方公里。辖23个镇、街道办事处,1388个行政村(居
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10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万人。人口出生率9.84‰,死亡率4.94‰,自
然增长率4.90‰。有少数民族27个。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57.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33.2亿
元,增长13%。三次产业比例为21.4∶49.7∶28.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8亿元,增长14.2%。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4%。税收总收入6.8亿元,增长18.1%。年末金融机
构各项存款余额84.5亿元,比年初增加8.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1亿元,比年初增加6.7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3亿元,比年初增加9.2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粮食总产43.7万
吨,与上年持平;棉花总产4316吨,增长-2.9%;油料总产3.9万吨,增长4.5%;水果总产11.2万吨,
增长-47.6%; 蔬菜总产153万吨, 增长-4.9%。 肉类总产7.1万吨,禽蛋总产1.9万吨,奶类总产
1641吨。水产品总产1.7万吨,增长7.6%。全市农机总动力144.9万千瓦,增长5%。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4家,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3.8亿元, 增长33.4%;实现利税12.6亿元,增长20.4%;实现利润7.5亿元,增长
22.8%。
建设、环保 年末城市化水平达到21.0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自来水供水
能力达到14万吨/日,供热面积7万平方米,用气人口21.3万人。 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22.5万平
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50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48吨/日,城市园林绿地1104公顷,城市建
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51%。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86亿元,增长3.2
%;实现利税1.79亿元,增长7.4%。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完成环境污
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1292万元,增长-294.6%。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9.3%,水环境功
能区达标率为10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321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5.4%。公路货物运输量为684万吨,增长18%。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62万元,增长12%。年末固定电
话用户达到21.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0.1部/百人。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
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0.7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7.4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04亿美元,增长3.7
%,其中出口总值2.61亿美元,增长6.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5项,合同外资额4000万美元,实际利
用外资4114万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额885万美元,增长26%;完成营业额864万美元,增长27%;
外派人员125人次,增长10%。主要旅游景点有青云山、青云湖、五龙山等9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75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亿元,增长15%。
教科文卫体 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2.6万人。普通初中41所, 在校生5万人。小学
185所,在校生6.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9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9
项,其中获省科技奖励1项。专利申请量149件,授权专利61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
馆1处,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有卫生机构
9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
2149张,卫生技术人员2615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9枚,其中金牌11
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82元,增长5.6%;人均消费性支出5752元,
增长3.4%;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775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增长1.5%;人
均生活消费支出2639元,增长11.1%。全年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7万人,工伤保险人数2.85万
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21亿元。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18万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5个,床
位2102张,收养1986人。社会福利企业5个,安置残疾人员120人。
(王曙光 辛建梅 马永红)
高密市
市委书记 吴建民
市 长 赵志远
市名由来 西周称夷维,战国始有高密之名,秦置高密县。1994年5月撤县设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605.6平方公里。辖20个镇(街道办事处),994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6.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64万人。人口出生率10.76‰,死亡率6.98
‰,自然增长率3.78‰。有少数民族30个,925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25.7%;第三产业增加值
32.8亿元,增长19.8%。三次产业比重为14.13∶65.15∶20.7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
长17.3%。实现财政总收入1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39%和33%。
税收总收入11.9亿元,增长46.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其中居
民储蓄存款余额63.7亿元,比年初增加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亿元,比年初增加15.4亿
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0.4亿元,比上年增长5.4%。粮食总产63.6万吨,
增长-2.0%;棉花总产0.7万吨,增长-0.9%;油料总产6.94万吨,增长-0.7%;水果总产10.4万吨,
增长-6.5%;蔬菜总产73.93万吨,增长6.5%。肉类总产19.08万吨,禽蛋总产3.0万吨,奶类总产3.8
万吨。水产品总产0.82万吨,增长0.6%。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100公顷。全市农机总动力108.4万千瓦,
增长7.1%。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4家,
实现增加值83.4亿元,增长32.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6.7亿元, 增长40.9%; 实现利税29.21亿元,
增长47.7%;实现利润18.79亿元,增长44.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占全部
工业的95%,增长25.24%,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77.7亿元,增长26.5%。
建设、环保 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6.5万吨/日,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用气人
口8万人。 新建、 扩建城市道路面积45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130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230吨/日,城市建成区面积38.9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5%。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9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3亿元,增长20.6%;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4万平方米,竣工109.6万平方米。
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8.5万吨/日。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完成
投资额2250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4.44%,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52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3公里。公路旅客
运输量2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公路货物运输量724万吨,增长96.2%。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
站、线工程全面完成。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98亿元, 增长2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68亿元,增长
23%;邮政业务总量3003.2万元,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84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36.3
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1部/百人,手机拥有率41.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2.6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实现进
出口总值6.4亿美元, 增长23.1%,其中出口总值4.88亿美元,增长31.7%。全年引进项目506项;实
际利用市外资金53.3亿元、境外资金5359万美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
游总收入1000万元,增长13%,其中外汇收入0.7万美元。
教科文卫体 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生5400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1.99万人。
普通初中35所,在校生2.44万人。小学147所,在校生5.97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
成果9项。专利申请量292件,授权专利103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
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2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有卫生机构32所,其中,
医院、卫生院2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786张,卫生
技术人员2318人,其中,执业医师1387人,注册护士817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
赛共获奖牌93枚,其中金牌32枚。
社会生活 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0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9万元,
增加15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22元,增加542元;人均居住面积27.6平方米。全年职工养老、医疗、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29万人、6.63万人、4.69万人、4.29万人和2.85万人。社会
保险基金总收入2.67亿元,增加2646万元;支出2.36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0人。全市最低生
活保障救助人数7749人,其中,城镇2815人,农村4934人。全市福利彩票销售3670万元。收养性社会
福利单位17个,床位1401张,收养1401人。社会福利企业17个,安置残疾人员230人。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朝阳、密水、醴泉、夏庄
4个镇、街实现了境内税收总收入过亿元。在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第118位,比
上年提升29个位次。
(王家德 赵修武)
工业立市成效突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24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6.7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0家, 实交税
金过千万元企业13家。 孚日集团成功上市并荣获“省政府产品质量奖”,孚日牌毛巾获“中国驰名
商标”。纺织服装业入选全省十大产业集群,成为省纺织服装业基地。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持续发展,完成增加值119.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36%,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
(王家德 赵修武)
饮用安全水工程
北部6镇20.2万人饮用安全水工程竣工通水,结束了祖祖辈辈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该工
程取峡山水库充足优质水源,通过“五河三库”串联调蓄水工程, 经孚日水厂净化处理后,分东、
西两线向6镇供水。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共铺设各种口径管道410公里,供水进村入户,受到农民群
众普遍欢迎。
(王家德 赵修武)
昌邑市
市委书记 陈白峰
市 长 马跃启
市名由来 古称邑、都昌。春秋时设城邑,宋建隆三年(962年)称昌邑。1994年6
月撤县设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578.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819个行
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市总人口67.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万人。人口出生率9.59‰,死亡率7.39
‰,自然增长率2.2‰。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8.29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
值32.7亿元,增长19.5%。三次产业比例为14.5∶62.4∶23.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49亿元,增
长19.3%。实现财政总收入11.19亿元,增长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增长22.7%。税收总
收入9.87亿元,增长34.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8.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88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74亿元,比年初增加7.9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55亿元,
比年初增加20.96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5.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粮食总产49.54万吨,
增长6.3%;棉花总产1.16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总产1.66万吨;水果总产12.47万吨,增长53.9%;
蔬菜总产65.59万吨。肉类总产13.34万吨, 禽蛋总产1.03万吨, 奶类总产0.19万吨。水产品总产8.02
万吨, 增长7.3%。 全年成片造林面积713.33公顷。 全市农机总动力153.14万千瓦,增长2.4%。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2家,完成工业产值350.72亿元,增长30.7%;实现产品销
售收入342.9亿元,增长44.2%;实现利税24.26亿元,增长45%;实现利润15.24亿元,增长47.3%。规
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70.74亿元,增长71.5%。民营经济纳税额7.28亿元,增长39.4%,占
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73.7%。
建设、环保 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8万吨/日。新建、改造城市道路面积33万平方米,
公交营运车辆达到44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00吨/日,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资质三级及
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93亿元,增长8.7%;实现利税3638万元,增长9%。已建成污
水处理厂2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个。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
到100%,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交通、邮电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为3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公路货
物运输量为335万吨,增长1.8%,水路货物运输量7万吨。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1亿元,增长16.9%。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54亿元,增长15.4%;邮政业务总量5715万元,增长23.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21.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48万户,互联网用户1.49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
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4.06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06亿元。全年外贸出口总值2.006亿美元,增
长45.1%。全市外资到位项目265个,实际到位资金69.33亿元,增长13.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500万
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绿博园。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3010人。普通初中29所,在校生17868人。小
学101所,在校生5144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3人。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家,省级以
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自主研发的7项科技成果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116件,授权专利
47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43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所,卫生防疫
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705张,卫生技术人员1458人,其中,执业
医师632人,注册护士644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6枚,其中金牌15枚。
社会生活 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657元,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5784元,
增长12.1%。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00人、4700人、3600
人、 3500人和2400人,比上年分别增加4000人、700人、900人、3000人和900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
2.42亿元,增加5435万元;支出1.87亿元,增加230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万人。全市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5236人,其中,城镇低保1784人,农村低保3266人,农村定期救济186人。全市福利
彩票销售2900万元。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人员78人。
昌邑绿博园被评为山东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
在2006年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产业聚集园区评选活动中,经有关专家评定,昌邑市绿博园成功当
选。这是继“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之后,绿博园获得的又一殊荣。
(李文军)
国小学生手球联赛在昌邑举行
由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 昌邑市承办的2006年“乾隆杯”全国小学生手
球联赛于7月30日至8月4日在昌邑成功举办。比赛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和香港等地的28
支球队共400多名队员参加,比赛共进行21场,是历届联赛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该项赛事首次
在县级市举办。
(李文军)
金家庄村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
在由《农民日报》 发起, 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
台等首都主要新闻媒体和农业部相关部门共同举办的2006年“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昌邑市
金家庄村获此殊荣。
(李文军)
临朐县
县委书记 刘建国
县 长 肖明胜
县名由来 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县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办事处),937个行政村。
年末全县总人口8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21‰,死亡率为4.33‰,自然增长率为4.88‰。有少数民族9
个,45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3.7亿
元,增长11.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7∶49.4∶28.9调整为20.5∶50.3∶2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财政总收入完成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地方财政收
入2.16亿元,增长21.2%。财政总支出5.3亿元,增长26.1%,连续18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年末金融
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9.3亿元,比年初增加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4.7亿元,增加8.1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5.9亿元,增加8.3亿元。
农业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0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733.33公顷,总产量29.86万吨,
增产0.1万吨。烤烟总产3747吨,油料总产1.03万吨,蔬菜总产22.9万吨,瓜类总产11.6万吨,果品产
量24.1万吨。全县奶牛存栏3.6万头,被评为“全国牛奶生产50强县”。奶类产量9.8万吨,增长9.1%;
禽蛋产量5.6万吨,增长5%;肉类产量11.1万吨,下降2.6%;蚕茧产量585吨,增长3.5%。全年畜牧
业总收入达到52.2亿元,增长5.5%。水产品产量达9300吨,增长8.5%。全年植树造林2666.67公顷,封
山育林2000公顷,全县森林面积达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4.2%。
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4家,当年新增6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5亿元,
比上年增长34.8%,产品销售率达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增长35.8%,
实现利税7.2亿元,利润4亿元,分别增长26.2%和25.6%。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其中
过5亿元的3家,利税过千万元的8家,实交税金过千万元的4家。铝型材、不锈钢“两大产业集群”进
一步发展壮大,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十大产业聚集园区”。全县民营经
济发展到1.05万户,从业人员5.4万人,注册资金1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0.15万户、0.3万人和2.5亿元。
民营经济上缴税金3.25亿元,占全县总税收的比重达80.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建设、环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
投资63.2亿元,增长17.5%。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达到587个,其中过千万元的238个,过亿元的6个。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亿元,增加值3.9亿元,增长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90.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3.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5万平方米。加强重点流域和重点污染源
治理,严格项目审批,杜绝新上污染项目,依法逐步关闭小化工、小矿山等影响环境的企业,取缔土
小企业8家。积极搞好污染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被命名为
第四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省第三批生态县建设示范县。
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7182万元,建设公路里程300公里,
辛白路、 蒋蒲路竣工通车,新建成“村村通”道路114条、275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04个,新增
受益人口9.5万人,全县通油路的行政村达到629个,通村率达67.1%,受益人口40万人。全县公路通
车里程1678公里。全社会运输业共完成公路货运量792万吨,货物周转量37571万吨公里,客运量523万
人次,旅客周转量4449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5%、6%和8%。全年完成国内、国际特快
专递信件3.5万件,报纸累计发行795万份,杂志累计发行29万份,国内平常信件135万件。全县电话交
换机总容量达20.8万门,固定电话户数19.3万户。手机用户达26.1万户,宽带上网用户发展到1.8万户,
比上年分别增加9.1万户和0.8万户。全年通讯业务收入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
贸易、旅游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县
城零售额13亿元,增长17.5%;农村零售额23.1亿元,增长15.3%。全县新办成到位资金项目470个,
其中过千万元项目97个,过亿元项目24个。完成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其中出口8800万美元。全年
签订外资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20万美元,增
长32.9%。全县旅游开发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对沂山风景区、老龙湾风景区、石门
坊风景区、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区和冶源水库风景区的旅游设施进行了整修和配套建设,景
区综合功能大为提高,旅游环境达标率达到100%。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收入2.7亿元,分别
比上年增长10%和12%。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2.16万人。普通初中35所,在校生2.43万人。
普通小学168所, 在校生4.54万人,专任教师0.84万人。全年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73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全年获得市以上审批的科技计划项目4项,新审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县省级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新成立民营科技机构3处,全县民营科技机构达97处,其中民营科技企业24
处,市级以上审批的10处。全县新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0项,专利授权量125件,列全市第二位。
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全年共有350余件
作品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有70余件作品获市级以上奖,其中在省级以上获奖12件。全县共有50.3万
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以村、户、农村人口为单位分别达到了100%、70.9%和66.5%。设置县、乡
定点医疗机构23处,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0处,床位1313张,卫生技术人员2269人,其中医生1133人。
有体育场1座,在市以上比赛中,共取得金牌43枚,银牌36枚,铜牌33枚,其中在省运会上夺得金牌3
枚、银牌2枚、铜牌3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增长13.5%;人均消费支出6015元,增
长9.1%;人均居住面积24.8平方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420元,比上年增加593元,增长5.5%。农
民人均纯收入4546元,增长13.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58元,增长26.6%;人均居住面积28.4平方米。
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80元提高到800元。全年共为
城镇3141户次、7059人次发放低保金108.8万元,为农村1843户次、4407人次发放低保金92.5万元。全
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87个,参保职工4.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64个,参保职工
1.9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职工5.1万人;为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398
万元。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9355个,7650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王德胜 徐传国)
昌乐县
县委书记 王树华
县 长 曹晓楠
县名由来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
年末全县总人口59.5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0.37万人。 人口出生率10.1‰,死亡率6.5‰,自然增长率
3.6‰。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 增长6.8%; 第二产业增加值44.12亿元, 增长15.4%; 第三产业增加值
22.73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比例为20.0∶52.8∶27.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69亿元,增
长14.3%。实现财政总收入7.17亿元,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1.3%。
税收总收入5.66亿元,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2.9亿元,比年初增加14.57亿
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5亿元,比年初增加4.16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6.43%。粮食总产28.04万
吨,增长14.35%;棉花总产0.14万吨,减少8.24%;油料总产3.58万吨,减少1.69%;水果总产6.30万
吨,增长0.14%;蔬菜总产69.00万吨,增长10.38%。肉类总产10.45万吨,禽蛋总产1.42万吨,奶类总
产3.44万吨。水产品总产650吨,减少2.27%。全县农机总动力53.3万千瓦,增长7.87%。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家,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7.07亿元,增长23.9%;实现利税7.13亿元,增长20.4%;实现利润4.0亿元,增长
18.0%。引进项目203个,到位县外资金3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3个。民营业户达到1.11万户,
增长32%;注册资金36.1亿元,增长11.9%。建设了30万吨煤焦油、30万吨淀粉、20万吨白板纸、10万
吨柠檬酸等一批大项目。
建设、环保 全年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551.7万吨,供热面积62万平方米,用气人口
3050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44标台,垃圾日处理能力100余吨,
城市园林绿地48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66%。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13家,完成建筑
业总产值6.7亿元, 实现利税2700万元,增长34%。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69.8%。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9个,完成投资2.75亿元,增长69.97%。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5%,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6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05.7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2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
%;公路货物运输量为972万吨,增长6.1%。民用汽车拥有量3165辆,增长1.9%;其中私人轿车1776
辆,增长2.1%。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55.85万元,增长1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9万户,移动电话
用户8万户,互联网用户0.85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实现
进出口总值2.17亿美元,增长17.1%。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9个,合同外资额321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
资4801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北岩远古火山口群、天然狩猎场、中国宝石城、尧沟中华西瓜科技园、
仙月湖风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4万人次,增长24%;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增长27.3%,
其中外汇收入600万美元。
教科文卫体 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生2600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22660人。
普通初中24所,在校生19990人。小学118所,在校生36763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310人。共取
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获得省科技奖励1项。专利申请量162件,授权专利121件。有各种
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
达到100%。有卫生机构53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 3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863张,卫生技术人员1706人,其中,执业医师910人,注册护士722人。有体
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3枚,其中金牌13枚。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元,增长10.0%。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927元,
增长10.1%。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分别增加1816人、3026人、
840人、 1028人和503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81亿元, 支出1.7亿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4.18万人。 城镇低保2932人,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13人。全县福利彩票销售90.14万元,有社会福利企
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76人。
城市面貌大改观
2006年,昌乐县以“三路二街一区”六大工程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造,全年共完成城建投
入9.5亿元。其中,投资6.7亿元新建各类建筑104万平方米;投资4862万元,新修改造城区道路11.2公
里;投资1.6亿元,新增供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88.2公里;投资1988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
投资810万元,安装路灯675盏。调整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开工了宝通街昌乐
段工程,加快了与潍坊市区的融合。实施了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贯通和改造工程,方便了市民出行。
完成小丹河综合治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
(刘西强 张金廷 于翊宏)
组稿:李长山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