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1&rec=191&run=13

市委书记 姜大明
市 长 鲍志强
市名由来 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辖6区3县1市,64个街道办事处,64个乡镇。
年末全市人口603.35万人。人口出生率9.61‰,死亡率6.50‰,自然增长率3.11‰。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8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第一产业145.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1001.8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1038.2亿元,增
长15.6%。三次产业比重为6.6∶45.9∶4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16.8亿元,增长25.0%。实现
财政总收入463.5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4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21.0%。税收总收入
281.9亿元,增长21.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64.2亿元,比年初增长17.3%。其中居
民储蓄存款余额1182.6亿元, 比年初增加158.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845.8亿元,增长
17.3%。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77.5亿元,增长20.9%,占GDP的比重40.2%。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7.7亿元,比上年增长7.5%。粮食总产267.9万吨,增
长3.0%;棉花总产3.7万吨,增长4.5%;油料总产5.7万吨,增长0.3%;水果总产43.9万吨,增长3.0
%;蔬菜总产710.4万吨,增长1.3%。肉类总产43.0万吨,禽蛋总产49.6万吨,奶类总产26.8万吨,水
产品总产3.7万吨。完成荒山造林3.0千公顷,退耕还林还果2.8千公顷,森林覆盖率25.4%。全市农机
总动力429.6万千瓦,增长0.7%。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6家,
实现增加值812.3亿元,增长22.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01.6亿元,增长22.8%;实现利税257.6亿元,
增长24.9%;实现利润130.0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8.8,比上
年提高21.0个百分点。
建设、环保 全年自来水供水量3.21亿吨,供热面积3891万平方米,用气人口270万
人。城市道路扩建面积89.4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1.24万辆,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9.2%,人均公
共绿地面积9.1平方米。具有新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12家,完成增加值114.3亿元,增长9.3%;实现利
税28亿元,增长10.2%。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307天
(其中优12天),比上年增加45天,占全年的84.1%,增加12.3个百分点。地下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类
标准,市区“四大泉群”保持全年喷涌。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9833.1公里。 全年客运量7990.8万人次,增长7.6%;
货运量16199.2万吨,增长3.2%。航空货邮2.1万吨,比上年下降8.7%;客运量202万人,增长44.3%。
年末民用机动车拥有量98.4万辆,增长5.9%,其中民用汽车40.2万辆,增长15.7%。完成邮电业务总
收入49.3亿元, 比上年下降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6万户,互联网用户
76.3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城市社
会消费品零售额798.8亿元,增长17.2%;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5亿元,增长11.5%。实现进出口
总额43.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出口额24.39亿美元,增长37.2%。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
149个,实际利用外资6.34亿美元,增长24.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04亿美元,增长15.1%。全年共
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8.25亿美元,增长252.2%;完成营业额4.71亿美元,增长45.9%。
主要旅游景点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大明湖、千佛山、五峰山、灵岩寺、跑
马岭、 动物园、泉城公园、泉城广场等。全年共接待游客1721.2万人次,增长17.6%。其中国内游客
1707.6万人次,增长17.7%;接待入境游客13.6万人次,增长13.1%。旅游业务总收入146.4亿元,增长
19.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42.2亿元,增长19.8%;旅游外汇收入5317.9万美元,增长27.9%。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1所,在校生42.6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10.44万人。 普通中学在校生29.09万人。 小学在校生38.7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0.17万人。完
成科技成果200项,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39项。受理专利申请8223件,授权专利3104件。有各种艺术
表演团体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147处,博物馆8处,档案馆14处,公共图书馆8处。 广播
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8 5%。有卫生机构2285所,其中医院162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7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1万人,其中执业医生1.53万人。全市启动44个惠民
门诊、21个惠民病房和50个惠民社区,建立了全省首家慈善医院和全省首家惠民医院。全年参加体育
比赛获世界级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4枚;获洲际金牌11枚;获全国金牌35枚,银牌20枚,铜牌13枚;
获全省金牌178.5枚,银牌138枚,铜牌111枚。
社会生活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0.2元,增长13.0%;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
支出10713.1元, 增长16.1%; 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0.1平方米。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
18733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5480.0元,增长13.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15.2元,增
长17.7%;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5.3平方米。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
别达到105.41万人、 82.62万人、 66.67万人、73.05万人和56.04万人, 分别比上年增加5.94万人、
16.50万人、1.72万人、8.03万人、1.02万人。企业社保基金收入38.2亿元,增长19%。农村新型合作医
疗参保人数达到294.0万人,比年初增加119.5万人;报销医药费6310.3万元,受益人口达到150万人。
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66万户、6.74万人,支付城镇低保金7053.50万元。享受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的居民3.26万人,支付最低保障金1197万元。社会救助投入1.47亿元,增长58.8%。全市社区
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老年之家”145处,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0个。全年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各
种康复服务4.97万人次,免费培训残疾人2073人,1520人实现就业,投资163.5万元救助贫困残疾学生
及残疾家庭子女1905人。

[$$p]0023001;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 (摄影 王琴)[/$$p]

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销衔接会召开
1月,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销衔接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国家发改委等联合主办,济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主要目的是继续推进煤炭订货改革,组织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能源
保障。全国重点煤矿、交通运输单位、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用煤及经营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历时12天,累计与会单位1.2万个,与会代表总人数50.9万人次。

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工建设
5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会场——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工建设。该体育中心位于
济南城区东部,占地8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包括6万座席体育场、1万座席体育馆、4000
座席网球馆、4000座席游泳馆以及6万平方米中心区平台广场。规划设计总体呈“三足鼎立”“东荷
西柳”布局,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能满足全国运动会和世界单项体育赛事的要求,通过场馆设计
策划及赛后市场化运作实现体育产业化运营。
△12月1日,济南市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
△12月3日,济南市荣获全国首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称号,济南市公交总公司
被评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
△12月25日,济南市被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科技部认定为第二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12月29日,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同意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上与山东省共
建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简称CIIIC),标志着以加强自主创新战略为核心的国家级园区正式落户
济南市。
(魏杰)

历下区
区委书记 孟祥桓
区 长 雷天太
区名由来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65个社区居
民委员会、 19个行政村。 年底全区总人口58.75万人。人口出生率7.1‰,死亡率3.98‰,自然增长率
3.1‰。少数民族39个,共1021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9亿元,下降54.4%;第二产业增加值87.0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
289.7亿元,增长16.3%。 三次产业比例为0.02∶23.10∶76.88。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9.6亿
元, 增长34.7%。实现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6亿元,增长17.1%。税收总收入
40.97亿元,增长22.86%。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00万元,比上年下降43.3%。粮食总产4500吨,
水果总产60吨,蔬菜总产3200吨。肉类总产100吨,奶类总产量100吨。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上企业110家,实
现增加值5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0.11亿元,增长15.33%;实现利税8.62
亿元, 增长5.02%;实现利润1.08亿元, 增长92.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164.73。
建设、环保 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7.03万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50吨/
日,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0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5亿元,
增长38.4%。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2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个,完成投资额22万元。城市空
气质量良好率达到83.3%,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33%。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出口
总值29634万美元,增长36.6%。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6项。实际利用外资14260万美元,增长125%。新
批准境外企业(机构)2家,协议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大明湖公园、趵突泉公园、
万竹园、李清照纪念堂、珍珠泉、黑虎泉、环城公园、千佛山公园、黄石崖、佛慧山、解放阁、泉城
广场、历下广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9亿元,增长80%。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6835人。普通初中16所,在校生17325人。小
学38所, 在校生37125人。 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94项。专利申请量2401件,发明专利
583件。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68所,其中,医院、卫生
院46所,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358张,卫生技术人员
4178人,其中,执业医师1535人,注册护士1599人。有体育馆99座。
社会生活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754元,增长9.4%。农村居民纯收入7018元,
增长13.2%。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万人、6.7万人、6.05
万人、6.94万人和6.9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669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98万人。全区最
低生活保障救助116277人,其中城镇低保113607人,农村低保2670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
40张,收养11人。社会福利企业11个,安置残疾人员95人。

大力推进民政建设
历下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和社区直选,实施了教育、医疗、住房、法律、取暖救助和丧葬减免
“五救助一减免”。全区10办1镇建立了慈善分会,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11月,
历下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
历下区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措施,并在涉法信访、治
安防控建设、信访代理、社区矫正、社区服务等工作上创出具有历下特色的品牌经验。全区实现平安
建设各项标准,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4%以上,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15%。12月,历下
区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区。

开展社区文体活动
历下区围绕创建文化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培植民间组织、拓展服务内容、完善基层组织,
着力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活跃居民文化生活。燕山社区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文化部授予
“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充分发挥社区、居、村、健身辅导站的作用,坚持体育活动多样化、科
学化、趣味化。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展示活动和比赛,组织表演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节目。趵突
泉街道办事处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千佛
山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8月,历下区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
△12月,历下区被红十字总会、民政部评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
(邹娟)
[$$p]0023002;历下趵突泉公园茶文化街 (摄影 王琴)[/$$p]

市中区

区委书记 齐建中
区 长 苏维泉
区名由来 因地处济南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280.19平方公里,辖2个镇、13个办事处,95个居委会、77
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56.87万人。人口出生率8.15‰,死亡率5.37‰,自然增长率2.78‰。有少数民
族36个。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7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值2.19亿元, 增长6.5%; 第二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增长28.5%: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7亿元,增长
15.9%。三次产业比重为0.8∶24.6∶74.6。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1亿元,增长17.2%。实现地方
财政收入9.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7.8%。税收总收入81.49亿元,增长47.89%。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7.5%。粮食总产4.0万吨,
增长2.56%;油料总产300吨,同上年持平;蔬菜总产1.5万吨,增长7.14%。水果总产0.87万吨,肉类
总产0.98万吨, 禽蛋总产2.01万吨,奶类总产2.13万吨。全年人工造林面积35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22.5%。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7.77
亿元,增长40.9%;实现利税16.15亿元,增长80.8%。实现利润9.49亿元,增长94.3%。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79家。
建设、环保 房地产开发投资1.1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资质三级以
上建筑企业23家。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1个,完成投资额85万元。城市园林绿地42.17公顷,城市建
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87.9%。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33处,成交额16.76亿元。实现出口总值3.1亿美元,增长102.4%。合同外资额4297.4万美
元;实际利用外资4095万美元,增长30.7%。主要旅游景点有英雄山赤霞广场、中山公园、马武塞遗
址、东佛峪般若寺遗址、怀晋墓、济南市文化休闲市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6.3万元,增长19.9%,
其中外汇收入5317.9美元。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948人,教职工162人。
普通高中6所。 普通初中15所,在校生1.50万人,教职工1592人。小学50所,在校生3.42万人,教职工
229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60人,教职工3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6
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2项。专利申请量1004件,授权专利543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57个,公共图
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处,档案馆2处。有卫生机构35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9所,卫
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技术人员5880人,其中,执业医师1297人,注册护士430
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050张。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2枚,其中金牌5枚。
社会生活 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02726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959元,增长5.1
%。农民人均纯收入6133.1元,增长13.2%。全年职工养老、 医疗、 失业、 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
数分别达到107994人、 61535人、 64589人、66131人和65712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0572万元,支出
48501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65人。全区福利彩票销售73.56万元。社会福利企业8个,安置残
疾人员170人。

加强社区服务
市中区社区服务设施总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过亿元,服务种类近百个,从业人员2万
多人。着力打造方便、快捷、优质的“十分钟社区服务圈”,社区居民十分钟内就能享受医疗卫生、
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社区服务。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政策、资金、人才扶持力度,进
一步把“热心大嫂”“中房物业”“太阳花亲子园”“称心家政”“靓家园”等特色服务品牌做大做
强,培育全区社区服务业的龙头骨干。2006年,市中区获“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称号。
△市中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
(于继东 刘玉萍)
[$$p]0023003;市中区一角 (摄影 王琴)[/$$p]

槐荫区
区委书记 朱玉臣
区 长 李胜利
区名由来 因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公里。辖12个办事处、2个镇, 54个居委会、93
个行政村。年末全区总人口36.71万人。人口出生率7.7‰,死亡率6.3‰,自然增长率3.2‰。有少数民
族25个,1.43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37.2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68.6亿
元, 增长14.7%。三次产业比例为1.86∶34.5∶63.64。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56亿元, 增长
26.3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28%。
农业 农业实现总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7.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
13556万元、134万元、4988万元、731万元。粮食总产3万吨;蔬菜总产9万吨,下降3%;肉、奶、蛋、
水产品总产量5.37万吨。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家,
资产60.2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8%; 实现销售收入92.83亿元, 比上年
增长18.14%;实现利税5.98亿元,比上年增长45.85%;利润2.51亿元,比上年增长49.24%。
建设、环保 完成城市道路建设投资18288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93万元。
全区绿化覆盖率39.7%,绿地率31.6%,人均公共绿地7.78平方米;全区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
比率达到81%以上。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个,投资额18272.38万元。
贸易 全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际利用外资4185.9万美
元,比上年增长39.1%;实现出口创汇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6%。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中学11所,在校生8810人;小学50所,在校生22113人。共申报
专利750件,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5个,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
生机构340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
共有床位4853张,卫生技术人员5528人,其中,执业医师2203人,注册护士2383人。有体育场1处,全
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1项。
社会生活 城镇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9098元,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6276元,人
均生活消费支出3368元,人均居住面积37.81平方米。全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
保人数分别达到96269人、 45889人、 47199人、47760人和46824人,比上年分别增加4444人、4251人、
420人、1047人和669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8511.68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2500人,其中,城镇
低保11990人,农村低保342人,农村定期救济168人。福利彩票销售81万元。社会福利单位33个,床位
533张,收养6人。社会福利企业10个,安置残疾人员181人。

中国内地第一个安全社区
2000年,青年公园街道社区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项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创建“安全社区”的标
准,围绕安全教育推广、社区稳定、消防安全、居家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环境安全、道
路安全等项目开展工作,率先实现了社区建设与国际接轨。2006年3月1日,亚洲安全社区网络中心主
席俊必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将世界第97个、中国大陆第1个“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授予济南市槐
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

腊山段店立交桥建成通车
腊山段店立交桥位于经十路与二环西路交汇处,占地27.13公顷,四层互通立交,东西1.6公里,
南北1.2公里,高22米,投资2.69亿元。工程于2003年12月动工建设,2006年5月11日建成通车。该桥与
燕山立交桥并架,构成大经十路的西东两大交通枢纽。
△9月29日,具有78年历史的济南西市场,经过两年的改造施工重新开业。
△11月,槐荫区婚姻登记处被民政部授予“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
(张恒传)

天桥区
区委书记 张 辉
区 长 王建军
区名由来 因辖区内横跨胶济、津浦两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249.05平方公里。辖15个镇(办事处),240个行政村(居
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50.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15万人。人口出生率7.88‰,死亡率7.16‰,自
然增长率0.72‰。少数民族25个,1650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5.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43.6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
89.26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比重为1.6∶32.3∶66.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2.7亿元,
增长17.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2%。税收总收入15.1亿元,增长1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4.66亿元,比年初增加17.8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
余额91.9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0.3%。粮食总产6.0万吨,
增长9.45%; 棉花总产1043吨, 油料总产939吨, 水果总产1952吨,蔬菜总产量7.11万吨。肉类总产
1.16万吨,禽蛋总产9288吨,奶类总产2875吨。水产品总产1520吨,增长5%。全区农机总动力13.2万
千瓦。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家,
实现增加值23.56亿元,增长19.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2.13亿元, 增长25.2%; 实现利税2.67亿元,
下降6%;实现利润0.04亿元,下降93.7%。
建设、环保 城市道路面积184.6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126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
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71家,完成建筑业总投资75.23亿元,增长22.9%;
实现利润6325万元。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进
出口总额33009万美元,增长48%。其中出口总额33009万美元,增长48%。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3项,
合同外资额5685.5万美元,增长78.5%;实际利用外资4015万美元,增长25.9%。
教科文卫体 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300人。普通高中1所, 在校生757人。 普
通初中19所,在校生10734人。小学80所,在校生29539人。共取得市级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2项。专利
申请量1160件,授权专利395件。有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
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5所,其中,医院2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
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04张,卫生技术人员31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奖牌18枚,其中
金牌15枚。
社会生活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3万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5933元,
增长13.7%。企业社会养老保险费征缴总额27367万元,企业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完成12741人,缴费净
增人数945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717人,收缴养老保险费5632万元,发放养老金7572万元。
收缴农村养老保险费197万元,新增投保240人,新增投保额21万元,发放养老金153万元。办理社会退
休、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4417人,办理工伤赔付、社会化发放1502件。接收失业登记人员3180人,
领取失业金5712人,失业保险金支出216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78119人,生育保险参保76551人。全区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5956人,其中,城镇低保15062人,农村低保894人。全区福利彩票销售42万元。收
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3个,床位1500张,收养1100人。社会福利企业26个,安置残疾人291人。

“北跨”加速发展
黄河北新城区加速发展。鹊山龙湖已列入济南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总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目前占地431.8公顷的一期工程已基本结束,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形成水面93.3公顷,塑造生态
湿地100公顷,凸显出原生态滨水景观。济南化工产业园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总规划面积21.8平方
公里,其中4.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引进了化工新材料、裕兴化工、明湖热
电等15家大中型企业,总投资40亿元。
(焦俊先)

历城区
区委书记 谭延伟
区 长 许 强
区名由来 因地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设历城区。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1298.57平方公里。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及大正科技工
业示范区,69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92.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37万人。人口出
生率10.28‰,死亡率6.43‰,自然增长率3.74‰。有少数民族6572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三次产业比重4.7∶
65.1∶30.2。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67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119.8亿元。
农业 全年总产值35.4亿元。耕地面积3.1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6.1万公顷, 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4.8万吨,平均亩产363.0公
斤。粮经产值比5.4∶4.6。猪、牛、羊年出栏78.2万头(只)。肉、蛋、奶产量23.2万吨。水产品总产
量0.42万吨。全区林木覆盖率连续两年增长1.5个百分点,达到40.7%。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9.5亿元,增加值247.0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87个,
完成工业增加值235.96亿元,实现利税95.2亿元。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有“济”牌镁碳砖、“趵突泉”
牌特酿、“东港”牌打印纸等26个。
建设、环保 建筑业总产值100.91亿元,实现利税9.86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0.3
万平方米。全年环保污染防治总投资2.77亿元。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586.3公里。全年货运量1965万吨,客运量383万人次。
邮政业务总量4845.3万元。
贸易、旅游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14个, 商品成交
额40亿元。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5.64亿元, 增长21.3%,其中出口总值7.8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
2.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4家。主要旅游景点有四门塔风景区、
华山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蟠龙山森林公园、药乡国家森林公园、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锦
云川乐园、九顶塔民族风情园、金象山滑雪场、卧虎山滑雪场。 年内接待游客460万人次, 实现旅
游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
教科文卫体 各级各类学校352所。在校生107460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69262
人。教职工6828人,其中专任教师4824人。科研机构96个,专职科研人员827人。有13项科研成果获区
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41处。有医院40所,床位2278张,卫生技术人员4128人。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6040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82万人,人均住房面积
45平方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004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农村彩电普及率113%。全年
支出救济金656万元。全区农村低保金额从840元提高到1080元,享受农村低保金8465人。

实现自来水“户户通”
2001~2006年7月,历城区先后投资1.7亿元,埋设管网7000余公里,解决了南部山区群众饮水难
和北部平原地区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自来水“户户通”目标。
△历城区投资2000万元,对省城南部生态经济区实施荒山绿化的“三川增绿”工程,共栽植苗木
1000余万株,绿化荒山1533公顷,沿三川建设生态旅游绿化点20余处。

[$$p]0023004;历城红叶谷秋景 (摄影 王琴)[/$$p]
(龚吉元 张吉强 吕宇翔)

长清区
区委书记 孙瑞祥
区 长 覃俊文
区名由来 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始置长清县。
2001年,撤县设长清区。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1个乡,624个行
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56.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40万人。人口出生率10.11‰,死亡
率7.18‰,自然增长率2.93‰。少数民族30个,565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值19.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0.0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42.5亿元,增长18.9
%。三次产业比例为13.7∶56.4∶2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5.3亿元,增长30.4%。
实现财政总收入6.94亿元, 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增长23.3%。税收总收入5.53亿
元,增长28.7%。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3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
款余额45.9亿元,比年初增加6.5亿元。贷款余额35.3亿元,比年初增长27%。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5%。粮食总产33.8万吨,
增长1.8%;油料总产1.46万吨,下降1.3%;水果总产4.33万吨,下降6.9%;蔬菜总产89.1万吨,增长
2.1%。猪、大牲畜、羊、家禽年存栏分别为31.6万头、10.5万头、32.4万只、365万只。肉、蛋、奶产
量分别为4.41万吨、5.06万吨、2.1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00吨。全区农机总动力40.78万千瓦,增长1.1
%。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7.7亿元,同比增长2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家,
实现增加值60.7亿元,同比增长28.5%;产品销售收入201.7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利税21.6亿元,
同比增长30.7%;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1.1%。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44.1亿元,占全
部工业的72.7%,增长30.9%。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增长48.3%。
建设、环保 争创“泉城杯”工程5个,“泰山杯”工程3个。全区在建工程面积450
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亿元,增长11.4%,跨入“全省建筑业十强区县”行列。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94.2公里。公路客运量467万人次,增长20.7%;货运量
189万吨,增长35.9%。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749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749万元,
增长6.5%;电信业务收入6000万元,增长1.6%。固定电话用户13.2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出口创
汇总额3809万美元,增长20.4%。出口总值8512万美元,增长61.0%。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家。全年
实际利用外资2457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海内名刹”灵岩寺、“齐鲁仙境”五峰山、“世外桃源”
莲台山、“世界壁垒之最”齐长城、“第一古迹”汉石祠、革命遗址大峰山、“度假胜地”崮云湖、
自然生态旅游卧龙峪、济北王陵双乳山。举办了济南市第五届杏花节和第四届金秋柿子节。全年接待
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 增长30%; 实现旅游景区直接收入1.05亿元,增长53%。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8.2亿元。
教科文卫体 有高等院校9所,在校师生13.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1150人。
普通中学20所,在校生23762人。小学107所,在校生38768人。承担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6项,申请专
利211项,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性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
馆1处,档案馆1处。有各类卫生机构18所,其中医院12所。有床位823张,卫生技术人员1370人。有体
育馆1处,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金牌6枚,银牌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7元,增长8.0%;人均消费性支出6139元,
增长2.5%;人均居住面积26.9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5725元,增长15.9%;人均消费支出2872元,
增长13.2%;人均居住面积35.1平方米。年末在岗职工8.84万人,年平均工资13294元。征缴企业养老
保险费52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32个,参保人员1.38万人,参保率100%。全区农
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82万人。

做强做大五大片区
按照“大规划、大整合、大建设、大发展”思路,长清区努力做大做强济南经济开发区、大学科
技园、政务商住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五大片区。五大片区规划面积达160平
方公里,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融高等教育、科技研发、机械制造、生态旅游为一体,加快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拉动济南人口、产业、消费转移。
△长清区马山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9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
收入251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974元,被山东财富论坛评为“山东省最具成长性乡镇”。
(边绍林)
[$$p]0023005;长清灵岩寺塔林 (摄影 王琴)[/$$p]

章丘市
市委书记 陈先运
市 长 毕筱奇
市名由来 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称章丘县;1992
年,撤县设章丘市。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办事处),908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99.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8万人。人口出生率8.65‰,死亡率6.93
‰,自然增长率1.72‰。有少数民族27个,7922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4%。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9.3%;第二产业增加值141.9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
值89.1亿元,增长20.4%。三次产业比重为13.4∶53.2∶33.4。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3亿元,增
长34.4%。实现财政总收入23.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5.3%。 年末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65亿元, 比年初增加19.4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63亿元,比年
初增加11.4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0.12亿元,比上年增长8.93%。粮食总产61.81万
吨,增长5.16%;棉花总产0.94万吨,增长1.32%;油料总产0.76万吨,下降0.5%;水果总产5.65万吨,
增长2.37%; 蔬菜总产165.4万吨, 增长1.0%。 肉类总产10.22万吨,禽蛋总产19.81万吨,奶类总产
6.63万吨。水产品总产0.89万吨,增长4.34%。完成人工造林1954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8%。全市农
机总动力达到102万千瓦,增长0.5%。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0%。 产品销售率达96.92%,
比上年下降0.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1家, 实现增加值107.32亿元, 比上年增长27.42%;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2.8亿元,增长23.7%;实现利税43.2亿元,增长24.6%;实现利润24.8亿元,增长
26.6%。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24.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2.85亿元,增长23.71
%。
建设、环保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4.6亿元,增长43.5%;房地产开发投资14.5亿元,
增长49.1%。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5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71亿元,增长20.22%;实现利税
7900万元,增长8%。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59个,完成投资额3.30亿元,增长513.49%。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2017.1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02%;货物运输量1472万吨,比上年增长6.82%。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7亿元,增长11.3%。其中邮
政业务总量5713万元,增长16.6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39万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出
口总额1.23亿美元,增长35.1%。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8项; 合同外资额6949.3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
投资5009万美元,增长24.7%。主要旅游景点有百脉泉公园、朱家峪旅游区、锦屏山旅游区、圣井危
山旅游区、七星台旅游度假区、白云湖公园、神州生态乐园、龙山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胡山森林公园、
眼明泉公园、 海山湖旅游区、阎家峪旅游区、三王峪旅游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25万人次,增长
9.38%;实现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7.15%,其中外汇收入610万美元。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院校13所,已招生的7所,在校生5.3万人,比上年增加2.7
万人。 中等专业学校3所, 在校生0.55万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87万人。普通初中33所,在校生
3.45万人。小学193所,在校生7.87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33项。专利申请量
357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博物馆2处,美术馆1处。
有卫生机构610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2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
机构共有床位2360张,卫生技术人员3695人,其中,执业医师1950人,注册护士1030人。有体育馆4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08
%;人均消费性支出7196元,增长8.6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68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6240元,
增长14.0%;生活消费支出3867元,增长8.6%;人均居住面积38.2平方米。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
数8.38万人,比上年净增2.54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2.34亿元。医疗保险参保企业183家,参保职工4.4
万人,收缴医保金4322万元,支付267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企业386家,参保职工4.79万人,收缴工伤
保险金820.6万元,支付646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万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7348人。年末
城镇在岗职工人数9.67万人,增长27.5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3万元,增长8.86%。最低生活保
障救助人数为1.08万人,发放低保资金760.7万元。

[$$p]0023006;章丘百脉泉公园 (摄影 王琴)[/$$p]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谋实惠
2006年,章丘市新农村建设“十百”工程组织了9个示范村和39个建设村18类、497项工程建设,
累计投资1.03亿元,将新农村建设20件实事落到实处。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首批48个实施村
新硬化美化街道494处,粉刷墙壁10万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新建和改建11处乡镇卫生院、
123所村级卫生所,改造提升19所农村中小学,新建496处农村健身广场、17个农村小康书屋。4150户、
712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敬老院33处,1198个五保户实现财政集中供养。95%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报销金额2000余万元。

剑桥教育山东基地落户章丘
在首届“少年中国”高峰论坛暨2006中英教育峰会上正式启动了“少年中国”963留学计划,章
丘四中作为山东省惟一一所普通高中入选首批基地学校。“少年中国”963留学计划是中英双方就培
养一批具有爱国和民族精神、 愿意学成报效祖国的少年精英达成合作,计划在9年时间里,每年选拔
60名正在进行中等教育的中国优秀青少年赴英留学,争取在他们30岁之前通过接受最正统的剑桥教育,
成为一批热爱祖国、通晓国际政治经济常识、经过正规的英伦教育、出身名校的精英人才。
△2006年,章丘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10月14日,章丘市有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入选“2006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
△在200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及第三届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高
峰论坛上,章丘市入选“200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43位;入选“2006年度全国最
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列第10位。
△章丘海尔电机公司生产的海尔牌小功率电机荣获“2006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亓远程 王波)

平阴县
县委书记 孙积港
县 长 朱红方
县名由来 因地处古东原底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346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县总人口36.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2万人。 人口出生率10.76‰,死亡率8.3‰,自然增
长率2.46‰。有少数民族639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55.12亿元, 增长22.8%; 第三产业
增加值21.60亿元, 增长13.2%。三次产业比重为15.1∶61∶23.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1亿元,
增长17.5%。 实现财政总收入5.15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71亿元,比年初增加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96亿元,比年初
增加2.9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9亿元,比年初增加1231万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6.5%。粮食总产22.61万吨,
增长4.6%;棉花总产0.31万吨,增长34.2%;油料总产0.96万吨, 增长9.1%;水果总产10.2万吨,增
长5.3%;蔬菜总产58.85万吨, 增长5.2%。 玫瑰花种植面积798公顷, 产量850吨。肉类总产5.38万
吨, 禽蛋总产3.86万吨,奶类总产1893吨。水产品总产1770吨,增长4.1%。全县农机总动力39.6万千
瓦,增长0.8%。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完成工业投资31.0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5.6%,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6.1,比上年增
加1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家,实现增加值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实现产品销售
收入140.93亿元,增长34.9%;实现利税18.13亿元,增长35.1%;实现利润11.1亿元,增长51%。市级
以上名牌产品达到20个。
建设、环保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3.5%。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8家,
完成产值4.34亿元, 增长4.1%。房屋施工面积84.74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77亿元,下降
1.3%。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个,完成投资额5887.7万元。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000.3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公路货物运输量408万吨,增长27.9%。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13万元,增长14.3%。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30处。 新增个体工商户987户,新增民营企业162家,注册资本800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
1.6亿美元,增长25.9%。引进内资20.6亿元,增长28.7%;实际利用外资579万美元,下降42.8%。主
要旅游景点有玫瑰园、翠屏山、云翠山、大寨山、洪范泉群、于林、胡庄天主教堂。全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万元。
教科文卫体 有各级各类学校75所,在校生4.6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3.69
万人;教职工4113人,其中专职教师3457人。专业技术人员8653人。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8项,取
得科技成果7项,申请专利130件。举办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10余次。有卫生机构76所,其中医院14所。
共有床位941张, 卫生技术人员1423人,其中执业医生602人。体育活动场地16处。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21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
5551元,增长2.1%;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7.16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725元,增长15.6%;生活消费
支出3042元,增长45.4%;人均居住面积30.97平方米。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1万人;征缴企
业基本养老保险费6384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91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00万元。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2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4000人。城镇实
现就业再就业588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7人。年末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4.23万人,增
长23.1%;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150元, 增长11.8%。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2612人,其中,城镇
1612人,农村1000人。
△7月1日,平阴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医院药房托管,平阴县人民医院、平阴县中医医院药房分别被
山东力诺集团平阴医药公司和河北衡水医药采购供应站托管。
△9月,平阴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检查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
△2006年, 平阴县被确定为全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共编报整合项目31项,整合各级财政资
金8502万元。
△8月, “福” 牌阿胶入选“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品牌价值3.82亿元,列全省
“老字号”之首。
(李秀芝 于瑞东 付媛媛)

[$$p]0023007;平阴洪范池 (摄影 王琴)[/$$p]

济阳县
县委书记 张新文
县 长 张海波
县名由来 因地处古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北而得名。
政区、人口 全县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个办事处,46个居委会、812
个行政村。年末全县总人口5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0万人。人口出生率8.77‰,死亡率7.74‰,
自然增长率1.03‰。有少数民族24个,1.29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1亿元,增长7.23%;第二产业增加值55.18亿元,增长25.33%;第三产业
增加值23.18亿元,增长13.01%。三次产业比重为22.9∶54.3∶22.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0亿
元,增长29.8%。实现财政总收入7.18亿元,增长30.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0亿元,按可比口径
增长25.01%。税收总收入2.14亿元,增长23.43%。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26亿元,比年初增加3.80
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0亿元, 比年初增加2.83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32
亿元,比年初增加2.40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1亿元,比上年增长8.80%。粮食总产52.12万
吨, 增长3.45%;棉花总产0.64万吨,增长14.3%;油料总产1.96万吨;水果总产5.67万吨;蔬菜总产
169万吨,增长3.7%。肉类总产6.29万吨,禽蛋总产5.11万吨,奶类总产1.68万吨。水产品总产0.77万
吨,增长4.0%。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853公顷。全县农机总动力79.24万千瓦,增长2.8%。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家,
实现增加值43.88亿元,增长37.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1.65亿元,增长43.48%;实现利税17.16亿
元,增长39.71%;实现利润10.68亿元,增长4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1,
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42.9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7.29%,增长
37.9%。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8.71亿元,增长46.3%。
建设、环保 年末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7.96%,比上年提高3.67个百分点。自来水供
水能力达到2.5万吨/日,供热面积74万平方米,用气人口3万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18万平方
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514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00吨/日,城市园林绿地324公顷,城市建成
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5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24亿元,增长33.14
%;实现利润6254万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
项目4个。完成投资额15183.36万元,增长27%。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2%,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为100%。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78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29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5.84%;公路货物运输量1527.7万吨,增长5.0%。民用汽车拥有量0.32万辆,增长14.3%;其中私人轿
车0.18万辆,增长12.5%。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587.7万元。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060万元,增长10.7
%; 邮政业务总量1527.7万元, 增长26.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23
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3.4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79万户。
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实现出口总值3492万美元,
增长16.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6项,合同外资额7046万美元,增长29.7%;实际利用外资4275.3万美
元,增长34.2%。
教科文卫体 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生0.35万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1.10万人。
普通初中17所,在校生1.60万人。小学13所,在校生3.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6人。共取
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6项。专利申请量160件,授权专利22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4个,公
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
构1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
位642张,卫生技术人员1770人,其中,医生1229人,注册护士269人。有体育馆2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9元,增长17.96%;人均消费性支出6549.7
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04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078元,增长16.60%。农民人均纯收
入4703元,增长1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23元,增长12%;人均居住面积22.06平方米。全年职工
养老、 医疗、 失业、 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8万人、1.15万人、0.67万人、1.70万人和
1.50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908万元,增加24 6万元;支出3730万元,增加243万元。农村养老保
险参保人数9.02万人。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6606人,其中,城镇低保3230人,农村低保3376人。全
县福利彩票销售531万元,增长12.98%。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个,床位616张,收养468人。安置残疾
人员320人。

济北经济开发区韩国工业园成立
5月24日,省外贸厅正式批准在济北经济开发区设立韩国工业园,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将重点
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IT电子、机械制造等产业。这是继山东省(济北)台湾工业园之后在济北
开发区设立的第二个省级产业园。
△济阳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赵明法)

商河县
县委书记 李宽端
县 长 姜 涛
县名由来 因有河水流经,取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
政区、人口 全县总面积1162.9平方公里。辖5镇、5乡、2个办事处,948个行政村、
15个居委会。年末全县总人口60.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4万人。人口出生率10.92‰,死亡率6.03
‰,自然增长率4.89‰。有少数民族5个,1064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9.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9.33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
13.68亿元,增长16.6%;三次产业比重44.4∶32.5∶23.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增长5
%。地方财政收入1.3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亿元,比年初增加3.26亿元;年末金融
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2亿元,比年初减少3.9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6.18亿元,比上年增长5.65%。粮食总产63.9万吨,
增长4.85%;棉花总产1.63万吨,下降1.3%;蔬菜总产120.0万吨。肉类总产8.38万吨,禽蛋总产5.69
万吨,奶类总产1.02万吨。水产品总产0.81万吨。全年造林1542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1.6%。全县农
机总动力82.32万千瓦。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7%。完成出口交货值4.39亿元。
产品销售率达97.16%。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12, 比上年提高15.49个百分点。 有规模以上企
业106家, 实现增加值2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0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4.47亿元,增长18.68%;
实现利税8.08亿元,增长18.64%;实现利润4.49亿元,增长18.68%。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5.97亿元,
增长9.23%。
建设、环保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6亿元,增长9.3
%;实现利税1300万元,增长3.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17.13万元。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660.4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558万人次;公路货物运输
量240万吨, 增长15.9%。 拥有汽车6686辆,其中,大型车790辆,小型车5896辆。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5812万元,增长19.6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150万元,增长3.75%;邮政业务总量1662万元。年末
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电话普及率7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356户。
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01处,成
交额15.4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进出口总额7131万美元,增长74.4%,其中出口3731万美元,增
长56.1%。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项,合同外资额10675.3万美元,增长310.3%;实际利用外资411.3万美
元,增长61.2%。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6462人。普通初中25所,在校生2.63万人。小
学76所,在校生3.7万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5项。专利申请量60件。有专业艺术表演
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17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4所,卫
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校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84张,卫生技术人员1054
人,其中,执业医师401人,注册护士317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2
枚,其中,金牌11枚、银牌13枚、铜牌8枚。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4412元,比上年增长6.8%;人均消费性支出2890元,增
长18.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22平方米。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599人,比上年净增1936人,
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3513.6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6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60万元。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65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919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1577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38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0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5599人,增长
2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603元,增长5.76%。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911人,其中,城镇2146
人,农村7765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建设步伐
2006年,商河县在全县农村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对乡镇(办事处)卫生院的资金投入,
大力推行县、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截至年底,全县参合
人数达到462062人,参合率达89.07%。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1129.6万元,受益农民达23763人次。

商河鼓子秧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河鼓子秧歌源远流长,孕育于春秋战国齐鲁文化,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发展繁荣
至今。该秧歌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着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
感染力, 列山东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 胶州秧歌、 海阳秧歌)之首,是汉族北方四大民间舞
蹈(山东大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之一。2006年5月,商河鼓子秧歌被国务院批
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商河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称号。

(李翠青 宋峰 李增花)

组稿:杨薇薇

责任编校: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