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1&rec=127&run=13

综述
至2006年底, 全省设市城市共48个,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地级市15个,县级市31个; 县城60
个。全省设市城市城区和县城城区总人口3366.18万人,其中暂住人口205.88万人;城区面积20141.88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59.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16.28平方公里。 省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显示,
全省总人口为9308.9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1%, 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省设市
城市和县城城建维护资金(财政性资金) 总收入391.78亿元,同比下降27.56%(注:2005年为全社
会城建维护建设资金收入,2006年仅统计财政性资金)。城建资金总支出360.86亿元,同比下降28.70
%(注: 2005年为全社会城建资金支出,2006年仅为财政性资金城建资金支出) 。 其中, 固定资
产投资支出278.35亿元,同比下降33.39%;维护支出66.06亿元, 同比增长22.28%;其他支出16.45亿
元,同比下降8.86%。2006年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城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29亿元,同比增长11.07
%(注:2 005年统计区域包括设区城市所辖的231个建制镇驻地,2006年按新报表制度有212个划归村
镇建设统计) 。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455.9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7.59亿立方米。 城区人口用
水普及率为96.62%,在全国排第29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39.96升, 在全国排第27位。全省有46个
城市有集中供热设施,供热能力:蒸气24896吨/小时, 热水17881兆瓦,供热面积30517.5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供热面积22936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38%,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全省共有
45个城市有管道燃气。 人工煤气生产能力188.5万立方米/日,储气能力88.1万立方米,年供气总量
为3.47亿立方米; 天然气储气能力2137.1万立方米,年供气总量12.73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
5.45万吨,供气总量55.30万吨;城区用气人口2384.63万人,燃气普及率达到92.89%,在全国排第17位。
全省实有公交营运车辆25443辆(包括电车),城区人口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36标台, 在全国
排第24位。城市实有道路长度25054公里,面积45737万平方米,城区人口人均道路面积17.82平方米,
在全国排第5位;实有桥梁3666座,其中立交桥216座;路灯107.8万盏;排水管道长度29469公里,年
污水排放量20.86亿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59.55%,在全国排第6位,比上年提高7.4个百
分点。 全省城市绿地面积109297公顷,城区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8平方米, 在全国排第8位。
全年实际清扫面积32432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979.6万吨,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35座,日处理
能力17057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650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66.36%,在全国排第11位;粪便清运
量为119.3万吨,处理量为113.1万吨,处理率为94.8%,有公共厕所5015座。

[$$p] 0013001;山东省建管局与山东建筑大学共同完成了“山东省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项目”并通
过专家组鉴定。 (供稿 省建管局)[/$$p]

(于秀敏)

住宅与房地产业
安康居住工程全面推进。全省开工经济适用房建设873万平方米,竣工412万平方米, 超额完成
省政府确定的66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省政府出台《山东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省长令192号),
经济适用房建设方式逐步完善,货币补贴试点稳步推进。 17个设区城市和26个县市已建立廉租住房
制度, 累计为13905户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 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明显。 省政府发出
《关于贯彻国办发[2006]37号文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
统建设加快,房地产交易监管与税收征管一体化全面推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住房公积
金管理进一步强化。管理机构调整基本到位,全省挪用住房公积金全部收回,项目贷款收回96%。住
房公积金业务稳步发展,截至年底,全省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754.2亿元、 余额489.7亿元,个人贷款
使用率3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整治改造后的旧住宅小区推行
物业管理;继续开展物业管理项目达标活动,11个项目入选国家物业管理示范项目,79个项目被评为
省级物业管理优秀项目。住宅产业化工作快速推进。推广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太阳能与设计施工一
体化,42个项目开展了住宅性能认定,18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于秀敏)

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省新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90万吨,污水集
中处理率达到55%。新增园林绿地4000公顷,青州、长岛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济南奥体中
心、青岛奥帆赛基地、日照世帆赛基地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先发
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全省现有4个全国道路交通一等管理水平城市和5条“全国文明线路” ,
济南市被评为“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示范城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全省整治旧住宅
小区261个, 改造城中村362个,硬化背街小巷3164条,城市普通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有明显改
善。6个城市被评为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6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政公用事业改
革不断深化。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所有市县均实行新的污
水处理收费标准,已建、在建的150座污水处理厂已有132座改为企业, 其中60座采取BOT、TOT、BT
方式建设运营,全省城市污水处理满负荷运转率平均保持在70%左右。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供热管理和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供热改革全面启动,部分城市发放了采暖补贴,
威海、德州等城市开展了热计量试点。临沂市公用事业单位全部完成改制。

(于秀敏)

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
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建成节能建筑2100万
平方米,35个设市城市和17个县城规划区已全面“禁实”(禁止使用实心砖),全省新型墙材生产和
应用比例分别达到69%、75%,分别比上年提高10个、9个百分点,节能168万吨标煤,节约土地3.6万
亩。大力推进供水管网和“一户一表”改造, 推广节水新器具、新技术、新工艺,推行阶梯式水价,
全年城市节水4亿立方米, 5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对2004年以
来新建城市道路、广场等项目进行调查清理,坚决防止建设不切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合理提高工
业用地、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促进集约用地。积极推进旧村改造、空心村整治和迁村并点,节约了大
量土地。

(于秀敏)

村镇建设
省、市、县重点扶持的6000个村庄的整治见到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村镇建设暨村庄
整治工作会议,省财政安排村镇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专项资金1500万元, 全年编制340个乡镇总体规
划和7000多个村庄建设规划,60%的乡镇和40%的村庄完成新一轮规划修编。组织开展“百镇千村”
建设示范活动和鲁苏边界地区环境整治,加强对旅游村镇建设的指导,向所有市县和乡镇免费发放农
宅设计图集,组织大学生为167个村庄免费编制村庄规划。 村镇自来水人口普及率达70%,道路硬化
率达37%。

(于秀敏)

城乡规划
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开展城镇化监测评价工作,编制了《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报告》 。 省政府
研究通过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山东省海岸带规划》,《济南都市圈规划》通过专家评
审。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 ,全省108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修
编基本完成。由省、市政府审批总体规划的100个市县, 已审批完成80%。深入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
察,烟台、临沂、胶南、寿光、新泰被建设部、监察部确定为全国联系点。

(于秀敏)

工程建设管理
深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共查处违法违规建筑企业749家,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服务功能不断
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实现公开交易,全省应招标工程招标率99.8%,招标工程进
场交易率100%,应监理工程监理面100%。工程量清单计价全面推行,制定发布《建筑工程劳务用工
规范》和《山东省工程定额人工费最低工资单价》。按建筑节能的要求,调整、补充、完善各类工程
消耗量定额1300多项。工程质量稳步提升。有5个项目获“鲁班奖”、7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12个
项目获全国装饰奖工程,23个项目在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评选中获奖,其中2个项目获一等奖。安全生
产平稳运行,在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年内又分别下降37%、24%。
市政公用各行业和城市防汛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建立了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和公告制度,保证城市供水
安全。积极争取气源、落实煤源和补助资金,城市供气、供热运行平稳。三年清欠任务基本完成,累
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37.4亿元, 清理2003年底前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143.81亿元,清偿率99.13%;
建立完善新上项目资金审查、劳务工资保证金、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拖欠行为处罚制约等长
效机制。

(于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