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1&rec=111&run=13

全省私营、个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年底,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由上年的168.7万户,发展到176.6万户,同比增
长4.7%; 私营企业由上年的31.5万户,发展到36.3万户,同比增长15.1%;从业人
员由上年的809.0万人,增加到894.5万人,同比增长10.6%;个体私营经济吸纳注册
资(本)金突破5000亿元,由上年的4481.2亿元,增加到5658.3亿元,同比增长26.3
%。
个体、私营企业资金实力增强,带动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宽松的投资环境和良好
的经济运行态势,使个体、私营业者投资信念更加坚定,做大做强意愿明显。个体工
商户新登记业户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全省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拥有资金88.4亿元,同比
增长22.4%, 远高于户数发展水平;户均资金2.8万元,同比增加5900元;期末实有
个体工商户拥有资金397.7亿元,同比增长13.8%;户均资金2.3万元,同比增加1800
元。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规模、实力普遍较强,全年新登记注册资本(金)首次突破
千亿元,为1019.7亿元,同比增长17.8%;户均资本金134.4亿元,同比增加10万元。
新发展企业户均实力已超过广东、浙江、上海。2006年,全省原有私营企业增资扩股
情况增多,再加上改制转入企业实力雄厚,年末剔除注、吊销企业后,私营企业净增
注册资本(金)超过新登记注册资本(金),为1128.9亿元;期末实有私营企业注册
资本(金)达到5260.5亿元,同比增长27.3%,比户数增长幅度高12.2个百分点;户
均资本(金) 144.9万元,同比增加13.9万元。私营企业大户发展迅猛,到年底,全
省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超过1万户,为1.1万户,同比增加3622户,
增长47.8%(其中注册资本在亿元以上的297户,同比增加135户,增长83.3%)。实
有私营企业集团673户,同比增加54户,增长8.7%。这些大型企业、集团是全省私营
企业发展的龙头,培植和吸引大量个体工商户和中小私营企业,在当地形成了产业聚
集群,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加速发展。
2006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金)净增额占社会资本净增额的比重为
63.6%,即2006年有近三分之二的新增社会投资投向个体、私营领域。个体、私营经
济新增投资的增加,带动了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到年底,全省实有个体、私营经济
注册资本(金) 占全社会资本的32.2%,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全省个体、私营经
济在促进公有制企业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年有613户公有制企业变更为私营企
业,涉及注册资本(金)27.0亿元;到年底,全省公有制企业实有注册资本(金)占
社会资本比重较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为44.8%。
第三产业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领域,部分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较快。从产
业分布情况看,随着全省《促进全省服务业发展和振兴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措施
的贯彻落实,第三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主体和个体、私营企业从业的主要领域,发展形
势良好。个体工商户中,虽然第三产业相对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略有减缓,新登记户数
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5.7%下调到82.7%,但由于业内经营稳定,注、吊销户数较少,
期末实有比重保持了上年水平,为84.2%,仍占绝对优势。私营企业第三产业发展加
快,比重上升。全年全省新登记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5.0%,比第
二产业增长速度高10.5个百分点, 占新登记总户数的60.3%,上升3.3个百分点;期
末实有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7.6%,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比重为54%,
上升1.1个百分点。 在从事第三产业的各类企业中,私营性质的占60.9%,比重上升
5.1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是全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活跃地方经济,满足社
会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三产业中,一些新兴服务型行业竞争压力小,经营稳定,发展明显优于传统
行业。个体工商户中,文化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新登记户数增幅分别为33.2%
和21.3%;私营企业中,租赁商务服务、居民服务、卫生社会福利等行业新登记户数
同比增幅在19%~43%,远高于平均水平。房地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发
展明显减缓, 私营性质的房地产企业新登记户数下降2.7%(上年为增长31.4%),
期末实有户数增长23.7%,比上年下降6.6个百分点。
监管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整
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新《公司法》,充分利用“经济户口”
综合监管模式和年检、验照机会,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大力规范市场主体经
营资格和经营行为,特别是加大“两虚一逃”和无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全省
查处个体、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行为8.0万户(次),吊销营业执照5.3万户,
罚没款4963.2万元。 其中,查处私营企业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行为839户(次),同
比增长91.1%;查处无照经营案件14.1万件,同比增长16.5%;取缔无照经营4万户,
同比增长29.0%。
(丁绍祥)

[$$p] 0010001;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出口创汇最多、专业生产高
档巾被类的家用纺织品公司, 出口创汇连续9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图为提花剑杆
织机一角。 (供稿 省纺织办)[/$$p]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
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27774个, 比上年增长20.8%;完成增加值
7254亿元, 增长30.1%; 实现营业收入25903多亿元, 增长35.9%;实现利润总额
1573亿元,增长34%。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万多家, 近2000家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
省级和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分别达到162家和14家。 全年全省民营企业技改投入达到
3200多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10项,高新技术项目700项。全省中小企业、民
营经济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9个、中国驰名商标42件,分别占全省的47.6%和51.2%;
山东名牌产品768个、山东著名商标775件,分别占全省的65%和61%。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值
比重超过20%,增幅高于传统产业,所占比重提高约2个百分点。出口企业达到16000
多家,实现出口交货值3200亿元,同比增长24%,全省出口创汇的60%以上是中小企
业、民营经济创造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业、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也迅速
兴起,逐渐成为新的发展亮点。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
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立法工作,成立了
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立法工作计划,经过多方论证,形成了《山东省中小企业
促进条例》(草案),并列入省人大2007年立法一类计划。

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力度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
根本,以高耗能行业和企业为重点,以企业参与为主体,加强节能科技创新和节能新
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的工作措施。制定全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
作意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产业,搞好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
结推广了一批节能降耗的典型经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对特色产业集群的指导
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今后的
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重点培育一批辐射带动
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聚集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产业集群。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2006年,全省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资金扶持、人员培训、上市融资、信用担保和
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千家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
千家成长型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0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30%;实现利税总
额290亿元, 增长29%; 上缴税金96亿元,增长25%。全省有273家进入全国2006年
1000家成长型制造业企业,居全国首位。
一是银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省政府与农行、工行、建行、国家开发行合作,全
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小企业培育计划;与农发行合作,开展农业小企业贷款试
点。 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435亿元,比年初增加206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发展
资金短缺的困难。
二是加快担保行业发展。 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到250家以上,累计为中
小企业担保金额超过400亿元。
三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以蓝色证书培训和银河培训为主线,不断创新培训形式,
更新培训内容,培训效果显著提高。2006年重点开展了“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益培
训工程”活动,共举办培训91期,涉及1.3万家企业,培训人数达1.9万人。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省中小企业办公室与省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联合
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小企业特点
的信用征集体系,为建立信用评级和失信惩戒机制奠定基础。
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召开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成立全省中小企
业信息化推进联盟,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开通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网,
全省已经有14个市级分网、45个县级分网开通。初步形成全省上下联动,共同推进企
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p] 0010002;农行贷款支持的莱阳龙大集团,目前已发展为拥有食品加工、种子、
包装、建筑装饰十几个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年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图为龙大
集团蔬菜加工车间一角。 (供稿 省农行)[/$$p]

多形式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市场
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
展览会、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等重要展会,大规模地宣传推介山东省中小企业和产
品。

(杨亚强 王功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