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73&run=13

【综述】 一、深入开展“执法能力建设年”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
作取得新进展。 全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1.6万件,总案值8.2亿元,罚
没款2.5亿元。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行了“一户多档制”,建立食品安全
保障监控体系,先后开展了以成品油、农资、月饼等商品为主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
测工作,组织开展了节日市场、清查含“苏丹红”食品等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
了制售假冒伪劣行为。 全省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达到223处。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深
入开展了煤矿、危险化学品等六项整治,促进了安全生产。集中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
用权行动,进一步规范商标印制行为,加大对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等商
标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了商标侵权行为。以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和新闻
媒体为监管重点,深入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虚假违
法广告, 全省共监测检查媒体广告7.6万多条,国家广告整治部际联席会议检查组对
全省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组织开展了争创“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
位”和“重信誉创优质服务”等活动。扎实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加大农资打假力
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建立了农资商品“两账两票、一卡一书一留样”管理制
度,推广了风险投保和先行赔偿制度、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扎实做好高致
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病疫情市场防控工作,制定了《应急预案》,完善了重大突发
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对“消费储值”及类似非法经营活动的清理工
作,全省已累计清退款项1.1亿元,涉及买“点”人数6.1万人。牵头开展了盐业市场
的专项整治,盐业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积极主动地做好《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
销条例》 的实施准备工作,严厉打击传销违法行为,取缔传销窝点898个,清理遣散
传销人员4万余人。 认真开展了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
3000多万元。继续加强市场巡查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商品,集中力量查处了一
批以倒卖无合法来源进口证明商品为重点的大要案件。以打击商业贿赂为重点,深入
开展了纠正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以供电、供水、供气、邮政、交通等
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垄断行业为重点,严厉打击了各类限制竞争行为。健全消
费维权体系,完善消费维权机制,省政府建立了山东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联席会议
制度, 全系统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和投诉9.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500余
万元。进一步强化了重要商品市场监管,开展了清理无照经营、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及
“扫黄”“打非”工作。
二、稳步推进“小局大所”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和制度创新迈出新步伐。通过改
革,拓宽了工商所的职责权限,落实了属地监管责任,促进了监管方式转变,初步构
建了“小局大所”监管执法格局。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改革,率先实现了
与国家工商总局的信用信息联网,建成了全省“黑牌”企业数据库。大力推行个体工
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 全省已有164个县级局和1775个工商所实行了个体工商
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向1800个工商所委托下放了登记权,在1650个工商所开展了农
村流动商贩备案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县级局,积极申请外资企业登记管理权,共有11
个县级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授权, 占第一批被授权县级局的50%。稳步推进12315
执法网络体系建设, 已建立省、市级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平台13个,建立消协
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5万多个。商品准入制度初步建立,全省有83%以上的大型商场
和超市建立了准入备案制度、食品退市制度、食品质量承诺制度等。认真贯彻《行政
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强化法制建设,基本实现
了“全领域、全过程和全方位监督”,促进了执法办案规范化;深化“窗口式”办公
制度建设,推动了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三、扎实开展“红盾帮扶工程”,服务经济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贯彻国家
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依法做好公有制企业改制、重组的注册登记工作;坚持政策引导
扶持,围绕经济亮点、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改进
外资企业登记监管方式,加大了对被授权市局的业务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三
农”工作力度,通过支持农村发展专业化经营、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引导和鼓励
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办了浙粤民营企业家山东投资兴业恳谈会和浙商回乡报
告会;联合举办了全省“三个亮点一起亮”民营企业恳谈会和鲁台中小企业投资合作
洽谈会; 承办了省政府主办的赴闽经贸洽谈和招商引资活动,赴闽签约合同项目230
个, 合同引资309亿元,已到位资金64.9亿元。组团参加了首届中国商标节,全面展
示全省商标事业发展的成果;与中华商标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商标战
略经验交流会”;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全
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8件驰名商标, 全省拥有驰名商标达47件,居全国第二位;
新认定和再认定省著名商标分别为243件和91件。 举办了“山东省第十届广告节”,
组织参加了“中国第十二届广告节”,实现了20多年来全省广告作品金奖零的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拓宽社会化、市场化安置就业渠道,全
省下岗失业人员投资兴办私营企业达6000多户, 兴办个体工商户2.5万户,吸纳下岗
失业人员就业7.8万余人。 积极组织企业争创“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全省拥有国家
级“守合同重信用” 企业210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886家;举办了“儒家
文化与企业信用”高层论坛,开通了山东省企业信用协会网站;组织参与了“光彩之
星”和“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全省个体私营企业中已拥有全国“光彩之星”27家,
全国“青年文明号”12家,进一步营造了“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充分
发挥协会职能,加强维权服务,帮助会员挽回经济损失2240万元;与有关部门联合举
办了第四届民营企业人才招聘洽谈会;组织了省个私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省个
私协会被世界中小企业协会授予“中小企业扶持机构特别荣誉奖” 。举办了3·15迎
春名优商品展览会和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诚信单位”
评选活动,参加了“全国千万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全国消协加强
消费维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召开。
四、大力加强基础保障建设,执法服务现代化水平有了新提高。“金管工程”二
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建立了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实现了全系统省、市、县三级联
网,有90%以上的工商所实现了与县级局联网;“金管工程”二期规划建设的应用系
统已全部上线运行;开设了干部教育培训网站。原定三年的工商所建设改造任务两年
提前完成,共新建工商所652个、改造工商所545个,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总投资
3.8亿元,为强化基层监管执法,推进职能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资企业登记管理】 截至2005年底,全省实有内资企业18.3万户,同比减少
9.5%, 其中法人企业8.5万户,同比减少9.7%;实有注册资本(金)7564.7亿元,
同比减少1%。
一、内资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总户数加速下降。2005年,全省内资企业实有户数
承接前几年的下降趋势,降幅进一步加大,同比下降9.5%,降幅比2004年高了2.4个
百分点, 比2003年高了4.1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有:一是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国
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步伐加快,一些国有、集体弱势企业退出竞争,一些大型国
有企业主辅分离力度加大,主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部分辅业注销或改制为私营企业。
到年底, 全省实有国有、 集体性质企业4.4万户和7.2万户,同比分别下降17.5%和
10.6%, 特别是国有性质企业,降幅比上年高了7.9个百分点。全年注销国有、集体
性质企业分别为6172户和6680户,占注销总户数的67.7%。二是受国家和省内经济发
展政策的影响,新登记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集体性质的企业大幅减少。全年新登记
内资企业1.1万户, 同比减少18.6%。其中新登记国有、集体企业3557户,同比减少
36.7%。三是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吊销企业数量较多。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
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企业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的内资
案件1.6万件,同比增长21.9%,其中吊销企业1.5万户,同比多吊销近5000户。
二、 资本(金) 总额呈下降趋势,户均实力持续增强。注册资本(金)总额自
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同比降幅1%。户均注册资本(金)保持了增长态势,到
年底为413.6万元,同比增加35.7万元,增长9.4%,其中公司法人企业户均注册资本
1511.1万元, 同比增加169.2万元,增长12.6%。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下降的原
因主要有:一是铁路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济南铁路分局和青岛铁路分局被撤销,先后
办理了注销登记, 减少注册资本(金)179.8亿元;中国网通在香港、纽约上市,其
分支机构相应的调整为外商投资企业,不再在内资企业中统计,影响了内资企业实有
资本(金)的变化趋势。二是放宽了内资有限公司的登记条件,允许企业三年内分期
注入资本,新登记企业中达不到注册资本限额的小型公司占一定比例。2005年,新登
记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金)为299.7万元,较平均水平少113.9万元。预计随着全省公
有制企业改革的深入,新《公司法》的实施,上述两种因素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三、公有制企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资金流向更加合理。从实有户数和注册
资本(金)的构成变化情况看,与上年相比,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加速下降,集体企业
所占比重基本持平,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全省公有制企业结构优化调整
步伐加快。 从户数看,国有企业占总户数的比重为24.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集体企业占比重为39.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公司制企业(含分公司)6万户,
占企业总户数的比重为32.5%, 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新登记公司制
内资企业占新登记总户数的比重达到62.9%,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而新登记国有、
集体性质企业所占比重仅为12.1%和20.8%,降低1.6和7.8个百分点。从资本构成看,
实有国有、 集体注册资本金比重分别占25.1%和9.8%,同比下降3.4个和0.6个百分
点;实有公司制内资企业注册资本比重为63.1%,同比上升了3.7个百分点。2005年,
新登记公司制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占总额的比重达到85.9%,而新登记国有、集体企业
注册资本(金)所占比重仅为3.6%和3.2%。
四、产业分布趋于稳定,部分行业发展突出。从产业结构看,全省公有制企业三
次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符合全省第一产业调优、第二产业调强、第三产业调高的产业
结构要求。 到年底,全省内资企业三次产业比重为2.5%、26.5%和71%,与上年相
比,第一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第二产业下降了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0.7个百
分点。 从新登记企业看,投资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占80.3%,同比上升4.5个
百分点;投资第二产业的大幅减少,减幅为35.2%,占新登记总户数的比重仅为17.4
%, 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业实有户
数实现增长, 同比增幅均为2.5%。房地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势较前
两年明显下降,远低于上年26.2%的增幅。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呈增长趋势。
此外, 新登记金融业企业迅速增多,共1239户,同比增幅1.7倍。新登记金融业增多
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加大对金融业的改革力度,原国有银行大部分改制为股份公司,整
合资产,重新分布网点,注销了一些效益差的分支机构,也新成立了一些分公司,在
本年新登记金融企业中,属银行业的占到66.3%;属保险业的占到27.6%。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 截至2005年底,全省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0153户,
同比增长4.7%; 实有投资总额786.3亿美元、注册资本470.8亿美元、外方认缴资本
33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3.3%和15.4%。
一、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趋缓,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到年底,全省实有外商投
资企业户数同比增长4.7%,与上年相比,增幅回落7个百分点;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实
有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3.3%、13.3%和15.4%,增幅
较上年虽也有回落, 但低于户数回落幅度,分别回落3个、4.7个和5.9个百分点;户
均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额进一步增加,分别为390.2万美元、233.6万美元
和168万美元, 同比增加29.6万美元、17.7万美元和15.6万美元;实有千万美元以上
的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增加, 达到1970户,同比增加298户,增长17.8%,远高于户数
平均增长幅度。
二、新发展企业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数较上年略
有减少, 为3612户,减少3.3%;但登记企业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额大幅
增长,分别为166.9亿美元、103.3亿美元和86.1亿美元,同比增长28.9%、23.7%、
27.5%;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投资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额分别为462万美元、
285.9万美元和238.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15.4万美元、62.3万美元和57.5万美元,
增长33.3%、27.8%和31.8%,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
外方认缴额首次超过浙江省,比浙江省分别高了23.7%和27.5%,与江苏、广东相比
差距分别缩小了四成和五成。 2005年,全省新登记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484
户,同比增加96户,增长24.7%,其中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65户,同比增加
54户,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外商独资企业类型备受外商投资者青睐,大项目企业迅速增多。到年底,全
省外商独资企业达到11704户,同比增长10.1%,比平均增幅高5.4个百分点,占总户
数的58.1%,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呈逆向发展,到年底,
分别为7774户和641户, 同比下降1.6%和7.2%。全年新登记外商独资企业2495户,
同比增长1.1%, 登记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均呈大幅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1.4%和
18.1%。 登记外商独资企业占登记总户数的69.1%,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外商独资
的大项目企业迅速增多,实有户数首次超过合资企业,居各类型之首。到年底,全省
实有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独资企业943户, 同比增长25.7%,占同类企
业总户数的47.9%, 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全年登记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
商独资企业281户,占同类企业总户数的58.1%。
四、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导行业,部分公用事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到年底,
全省外商投资企业中实有从事制造业的16897户,同比增长4.7%,占总户数的比重为
83.8%,保持了上年的水平。随着外商投资领域的放宽,各地城市建设的加快,投资
公用事业、服务业的外商大量增加,在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有
所下降。全年新登记制造业2872户,占新登记总户数的79.5%,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房
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年新登记户数分别增长90.9%、82.4%、66.7
%、42.2%和22.9%。其中房地产业虽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但出于对山
东房地产市场的良好预期,外商对该行业仍十分青睐,2005年新登记外商投资房地产
业同比增幅比上年高了25个百分点。
五、亚洲仍为投资主要来源,拉丁美洲、欧洲、非洲投资趋增。从外商投资来源
地看,全省外商投资仍然以亚洲国家(地区)为主,全年新登记亚洲投资企业2800户,
同比减少3.9%, 占新登记户数的77.5%。亚洲投资主要来自韩国,但较上年减少,
比重有所降低。 2005年新登记韩资企业1597户,同比减少6.8%。来自香港的投资呈
增长态势,全年共登记585户,同比增长11.2%,占登记亚洲投资企业户数的20.9%,
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此外, 来自澳门、 台湾、新加坡的投资呈大幅下降趋势,
2005年登记企业户数同比分别减少29.4%、18.5%和10.9%。
投资来源呈多元化发展,拉丁美洲、非洲的投资增加。2005年全省新登记拉丁美
洲、 非洲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121户和22户,同比增长63.5%和37.5%。拉丁美洲投
资主要是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 共登记108户,同比增长80%。非洲投资主要来自毛
里求斯, 共登记8户。这些国家(地区)投资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在这些国家设立离
岸公司进行再投资, 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这些投资大多是大项目,在上述116户企
业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49户,占42.2%。
六、各市发展不平衡加剧,青岛、莱芜、日照发展较快。从各市外商投资企业发
展情况看,不平衡趋势加剧。全省有5个市增幅高于平均水平,有8个市呈下降趋势。
青岛市作为外商投资大市,保持了总量第一的位置,且全年增加绝对量最高,到年底,
实有户数为8149户, 同比增加811户,增长11.1%,占总户数的比重为40.4%,上升
了2.3个百分点; 全年新登记户数1441户, 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加152户,增长
11.8%。莱芜市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实有户数和新登记户数同比增幅分别为38.8
%和51.5%,均居全省之首。日照市发展也比较突出,实有户数和新登记户数同比分
别增长14.5%和22.8%,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菏泽、滨州、潍坊实有户数、新登记户
数均呈下降趋势, 威海新登记户数同比减少196户,下降32.8%,减少绝对量和降幅
均居全省首位。
(赵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