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70&run=13

【综述】 2005年,全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体制创新,转变增
长方式, 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好势头。 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8468.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27.6亿
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620.3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
值5920.4亿元, 增长14.5%。 三次产业比例为10.4∶57.5∶32.1。 人均生产总值
20044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447美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5%。全社会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10541.5亿元, 比上年增长38.9%。境内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
到3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地方财政收入1072.7亿元,增长29.5%。金融机
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478亿元, 比年初增加2428亿元,增长16.1%。其中人民币
存款余额17103.5亿元, 增长16.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35.1亿元,增长17%。金
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874亿元,比年初增加2032亿元,增长率7.2%。
【宏观调控】 高度重视经济形势分析。注意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突出经
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基本趋势,月度、季度、年度分析相结合,不断提高分析的时效
与质量,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力求有所创新,从而为宏
观调控、计划管理和计划编制提供依据。承担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当前经济运行
情况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制定工作,对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
作用。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机构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转变计划管理职能,
改革改进计划管理。调整了计划指标体系,增加了体制改革、经济合作、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等计划指标,减少了由市场调节的产品产量和现实意义不大的
指标,体现了发展和改革职能的有机统一。
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提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对策措施。
一是承担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05]11号文件情况的报告》制定工作,
就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等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二是强化土地计划管
理,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山东省建设用地集
约利用控制标准》,为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依据。组织上报重点急需建设项目82个,
用地总面积1.69万公顷,保障了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三是做好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
在实地调研、核查材料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开发区进行了审核,制定了指
导意见, 提出了全省开发区申请保留方案,共申报各类开发区181家。全省15个国家
级开发区已全部通过审核, 144家省级及省级以下开发区初步通过审核,促进了全省
开发区规范有序发展。
【重点项目建设】 切实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注
意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发挥增长潜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投资宏观调控的力
度和重点。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了500个“三个一批”项目的管理和调度,
积极落实建设条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积极抓好资金的筹措和管理,保证重点建设需要。一是继续搞好预算内基建投资
的综合平衡。加强了与财政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多的增加预算投资。在资金安
排中,立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意把握资金投向,分别轻重缓急,压缩一般项目,
保证重点建设。同时,严格控制规模,优化建设方案,尽量化解资金矛盾,保证了省
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要,保证了全省农业、水利、卫生、教育等经
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投入。二是继续抓好省基建基金的管理。研究提出了进一步
搞好贷款回收的措施建议, 规范了基金回收管理工作。全年预计可实现回收资金9.1
亿元,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收入计划。在基金安排上,从严控制一般性项目支出,优先
保证了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到位。三是进一步加大国家资金的争取力度。2005年
争取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38.84亿元, 主要用于农林水利、基础产业、工
业、 城市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化、社会事业、公检司法等领域。其中,农业17.88
亿元、能源交通7.41亿元、工业项目4.15亿元、固定资产基本建设3.55亿元、区域经
济发展4.02亿元、 高新技术2150万元、社会事业1.3亿元、经贸投资3191万元。四是
积极做好企业债券发行申请工作。山东高速、南山集团和鲁能集团三家企业全部通过
国家审核,争取企业债券发行总规模30亿元,实现了山东省发债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五是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根据省政府决定,组建了山东省发展
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省级综合性融资平台,为山东省经济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2005年共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73项,包括96个项
目,项目总投资1173亿元。共有23个项目建成投产;40个续建项目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较好, 截至12月底完成投资13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3.2%。新开工项目33个。加强
重点项目日常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和监督意识,加强了对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的审查和招标过程中的监督,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初步设计概算
和招标方案的审核工作,对国家和省政府出资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概算,认真审查,严
格把关。加强了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国债项目的稽查工作,组织开展了城市基础设
施、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的稽查,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国债资金安全。
【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总体指导,协调推进全
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代省政府起草下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的意见》,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及时调度情况,抓好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办法,代省政府起草了投资体制
改革的具体贯彻实施意见。二是积极推进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三是积极推
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培植上市企业,对已进入上市程序企业实施跟踪指导,加强与
有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挖掘和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成功举办了境外上市融资推
介会,推荐山东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工作力度。深入调查研
究,及时提出了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发展思路、工作重点、方法步骤和
政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组织制定的《山东省海
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评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水利设施
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南水北调、胶东调水、东调南下续建三大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抓
好菏泽、聊城、泰安等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提高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
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引导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对热点行业运行情况的监
控,及时提出调控对策和建议,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推动重大项目
前期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青岛大炼油、滕州50万吨尿素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
设。积极推进山东大宇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重组工作,目前已经谈妥转让价格,双方正
在起草转让合同。做好2005年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的筛选工作,择优选择31个项目,省
基建基金贷款3.5亿元。 牵头组织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制
定实施方案,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推动配送中心建设和加油站改造,及时做好督促和
培训指导工作,目前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工作已顺利实施。
高度重视能源工作,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加快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力推进
煤矿安全改造工作,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后劲;针
对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争取气源,保障了供气基本稳定,国家已
原则同意从2005年起将山东省纳入全国天然气商品量平衡计划;继续加强电源项目和
电网建设, 全年国家共核准山东省电厂项目680万千瓦。继续抓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的建设,基本完成全省8万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开工建设了青岛—莱芜等9条高
速公路项目;积极推进济青客运专线前期工作,胶济铁路电气化、烟大铁路轮渡等工
程进展顺利;重新规划了全省沿海港口布局,整合现有港口资源,合理定位港口功能,
发挥港口综合优势。
抓好项目带动,大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国家批准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1个,
总投资19.5亿元。继续加强项目的调度、检查和协调,全省在建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
项目67个,大部分已完成竣工验收。认真做好东岳集团全氟磺酸离子膜等新项目的前
期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落实开工前的各项条件,促进尽快开工建设。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业
发展环境的意见》,争取和安排引导资金3000多万元,启动了49个服务业示范项目。
提出了做大做强恒丰银行的方案建议,制定了建立地方保险公司的方案。编制了山东
省红色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方案。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台儿庄战役纪念馆、邹平鹤伴山风
景区两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继续搞好流通设施建设,完善充实了农产品批发市场项
目库,积极协调解决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项目建设问题。
拓展渠道, 提高全省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2005年合同利用外商投资288.4亿美
元, 比上年增长34.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10.1亿美元;争取外国政府贷款项目20
个、贷款金额达6000万美元,均居全国前列。一是精心组织了2005年重点招商项目的
提报和筛选工作,制作完成了山东重点招商项目册、省情画册以及配套多媒体光盘。
二是组织了多次由省领导参加的重要活动,接待各类国外考察团20多个,300余人次。
三是以开拓境外投资领域为重点,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参加了省领导率团
的招商活动,促进了山东企业的境外资源类投资。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编制实施了《山东省2005年教育事业计划》和《山
东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支持了一批重点职业院校的发展。大力推进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督
导力度,制定了项目验收评估办法,基本完成了国家确定的任务目标。切实把扩大就
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提出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文化、体育、广电
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进行了省文博中心等重大文化项目的考察论证,考察、批复了
部分全运会比赛场馆和山东体育学院搬迁项目,积极推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
年底实现5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经济协作】 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青岛龙头作用,推
动半岛城市群合作。组织了“突破青岛龙头带动作用”的调研活动,参与起草了省委、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挥青岛龙头作用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了半岛城市群第二次
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起草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稳步推进县域经济与“突破菏泽”工作。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年度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试行)》,完成了对全省2003年、2004年的县域经济综合
评价考核和表彰。 协调有关部门共为欠发达县落实项目200多个,落实各类资金11亿
多元,其中,无偿资金4.51亿元。精心组织“突破菏泽”工作,协调对口帮扶菏泽的
8个强市、8个强县、8个省直部门和10大企业,进一步对菏泽加大支持力度,8个强市
援建的菏泽8个工业园全部开工建设,“东西联动项目”累计开工127个,竣工投产项
目22个,完成投资41.9亿元,“西输东接”工程累计输出劳动力20.3万人。
扎实有效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组织筹备了参加西藏、新疆建区庆祝活动,共无
偿捐助对口支援地区资金、物资1.67亿元。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了援建日喀则地区珠
峰会展中心等12个项目,计划投资5500万元。认真做好新疆贫困农牧民危房改造工程
建设, 第一批700万元资金已拨至新疆的喀什、和田两地区,建房工程已全面竣工并
投入使用,3000多户贫困农牧民搬进新居。
全面推进经济合作。组织参加了第九届“西安经贸洽谈会”、第六届“青岛洽谈
会”和黄河经济区省区负责人会议。开展了与国防科工委军转民科技项目合作工作。
完成了山东省向青海捐赠资金、物资的调配和采购工作。加强了国内招商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了国内招商情况调度制度。先后接待了四川、辽宁、内蒙古、云南、天津、
新疆等多个省份的经济考察团,为其在山东省的招商引资等经贸活动提供了支持。
(倪书俊 卢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