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28&run=13

一、 国民经济实现新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4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15.2%, 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7%、17.9%和14.5%。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和地
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342.2亿元和1072.7亿元,分别增长24.7%和29.5%。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2.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541.5亿元,增
长38.9%。
二、“三农”工作呈现新局面。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严格保护耕地,强化以水
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全省各级用于“三农”方面的财
政性投入达3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农业贷款增加222.3亿元。全年农业增加值达到
1927.6亿元,增长4.7%;粮食总产3917.4万吨,增长11.4%;林牧渔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
点; 食品、农产品出口总值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转移农村劳动力162.2万人。农民人均生活
用房面积增加2.7平方米。 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取得防治高致病性禽
流感重大阶段性成果。
三、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积极培植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一批知名
品牌,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
业和改造传统产业。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910.8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实
现利税3396.3亿元,增长50.6%;实现利润2138.2亿元,增长56.6%;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
企业达到19家, 增加“中国名牌”产品59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
现6126.4亿元, 增长15.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2个百
分点,达到24.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7%。城乡居民本
外币储蓄余额9035.1亿元,比年初增加1314.0亿元,增长17.0%。贷款余额增加2032.0亿元。
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1039亿元,增长27.5%。
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一个龙头”“三个突破”和“双30”工程,
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青岛大力推进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研发
和创造国际技术标准能力,城市格局和城乡面貌呈现重大变化。济南积极发挥省城优势,全
面加强经济、社会、城市、生态建设,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城市服务功能明显提高。烟
台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增速跃居沿海开放城市前列。通过重点帮
扶和对口支援,菏泽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呈现明显加快态势。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
考核。 2005年又有4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30个欠发达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
省平均水平。
五、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对13户省属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制
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办法, 规范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农业税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有66个县
全部免征农业税。调整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全年省级对下增加转移支付
26.9亿元。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粮食、棉花流通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稳步进行。国土
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推进。
六、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显著提高。 已有11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发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0.1亿美元,其
中外商直接投资89.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3.1%。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768.9亿
美元, 其中出口462.5亿美元,分别增长26.5%和28.9%。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
长70.3%和39.6%。 已有1090家企业在10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加工贸易、资源开发和承包工
程。与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的合作不断扩大。
七、 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绩。山东省被国家列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8家企业被列
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3家企业被评为全国环境友好企业。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
计划,强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治污工作,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线,建成城
市污水处理厂87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17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3.9%。集
中抓了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2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达到37%。 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4处,生态功能保护区15个,8个生态环境监察试点
地区在全国首批通过整体验收。
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积极实施十大“民心工程”。全省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
通柏油路,99%实现了通汽车;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
600万人; 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46个县,参合农民达到1836.0万人;改造农村
中小学危房130万平方米。 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
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下力气抓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 新增城镇就业
106.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大力实施“西输东接”工程,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
120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康居住工程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开
工建设经济适用房588.7万平方米, 廉租房制度全面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快速推进。认真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
九、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青岛、烟台两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年
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408项, 专利授权10743件。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职业教
育和成人教育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17.1万人,比上年增加22.5万人。“泰山学
者”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研究等事业繁荣活跃,
文物保护得到加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
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健儿在十运会上实现运动成绩历史性突破。申办第十一届
全运会获得成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3‰。地震、气
象预测预报手段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台、侨务、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不断优化,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
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平安山东”建设取得新成效。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
立。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省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人
次、群体性事件和各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
十、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阳光
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通“中国山东”政府
门户网站。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许可集中、联合、统一办理制度普遍实行。深
入开展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宫志远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