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217&run=13

市委书记 张传林 市长 张新起
市名由来 域内有潍河,故以“潍”字冠名。隋朝在现市域内设潍水县、潍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 改潍州为潍县。1948年4月,以潍县城、东关、南关、北关、
坊子、 望留等地组建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后属昌潍专区、潍坊地
区。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立地级潍坊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区,青州、
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市,临朐、昌乐2县,7个乡、134个镇、49个街道办
事处,9577个自然村。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85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3.1万人。
出生人口性别比105.1∶100, 人口出生率10.12‰,死亡率5.59‰,人口自然增长率
4.53‰。有少数民族50个,共3.457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7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96.8亿元, 增长5.5%; 第二产业增加值836.5亿元,增长
20.9%; 第三产业增加值437.9亿元,增长16.3%。三次产业比重为13.38∶56.86∶
29.76。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4亿元,增长33.4%。实现财政总收入141.6亿
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31.4%、34.5%。年末金融机
构各项存款余额1265.4亿元,比年初增加180.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4.9亿
元, 比年初增加106.7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76.9亿元, 比年初增加
147.8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农业增加值201.4亿元, 增长9.7%。 粮食总产422.4万吨, 增长27.5%;棉花总产
4.78万吨, 减少5.6%;油料总产24.1万吨,减少4.7%;水果总产118.2万吨,减少
1.7%;蔬菜总产1324.5万吨,减少9.2%。肉类总产129.8万吨,禽蛋总产37.3万吨,
奶类总产24.7万吨。水产品总产60.4万吨,增长2.1%。全年造林1.3万公顷,林木覆
盖率达到23.6%。全市农机总动力904万千瓦,增长10%。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产品销售率达98.14
%, 比上年提高0.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33家,实现增加值669.2亿元,
比上年增长33.4%;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29.0亿元,增长50.9%;实现利税240.0亿
元,增长40.7%;实现利润142.5亿元,增长41.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3.53,
比上年提高21.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517亿元,占全部工业
的60%,增长5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12亿元,增长57%。
建设 环保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79亿元,增长83.7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2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0亿元,增长11%;实现利
税12亿元, 增长9%。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1个, 完成投资额85610万元,增长
43.5%。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7937.2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6499万人次、
40.9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2%和16.1%。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7732万吨、
45.9亿吨公里, 分别增长12.6%和15%;水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71万吨、36.2亿
吨公里,分别增长9.1%和17.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85万吨,增长29.2%。航空
货邮达到1870.75吨, 客运量37551人次,增长8%。民用汽车拥有量247240辆,比上
年增长11.2%;其中私人轿车86581辆,增长34.2%。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7亿元,
增长21.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1.1亿元,增长19.6%;邮政业务总量4.17亿元,
增长1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6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5.2万户,电话普及
率达到58.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7.28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3亿元, 比上年增长15.6%。
实现进出口总额39.4亿美元,增长29.5%,其中出口29.5亿美元,增长38.7%。新签
利用外资项目441项, 增长16.7%;合同外资额17.3亿美元,增长18.2%;实际利用
外资15.9亿美元,增长56.9%。主要旅游景点有十笏园、风筝博物馆、富华游乐园、
金宝乐园、浮烟山风筝放飞场、杨家埠民俗博物馆、云门山风景区、仰天山风景区、
沂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湾、石门坊、山旺化石、嵩山、青云山、宝石城、恐龙博物
馆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90.08万人次,增长14.9%;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增
长21.3%,其中外汇收入1055.4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生8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中等职业
学校74所, 在校生11.8万人。普通高中58所,在校生20万人。普通初中350所,在校
生33.6万人。小学1616所,在校生52.9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29.7万人,共取得市级
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11项。专利申请量1873件,授权专利929件。有专业艺术表演
团体9个, 公共图书馆12处, 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13处,档案馆14处。有卫生机构
1619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26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5所,妇幼保健机构14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2723张, 卫生技术人员29612人, 其中, 执业医师14160人
(含助理医师),注册护士9170人。有体育馆10座,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共获奖
牌10枚, 其中金牌7枚。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
政府授予“振兴山东体育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7.8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11.0%;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2.6元,增长12.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平方米,其
中市区为28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5017元,增长13.1%;生活消费支出3170元,增
长4.8%。 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97万人,比上年净增34224人;征缴企业基
本养老保险费13.014亿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49万人, 当年收缴保险金
4927.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9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37万
人,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40986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0.7万人,其中下岗失
业人员再就业4.21万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67.7万人,增长13.9%;在岗职工平
均工资14018元,增长13.7%。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5179人,增长2.3%;其中,
城镇36908人,下降5.7%;农村38271人,增长4.6%。
(李长山)
潍城区
区委书记 王秀河
区 长 孙万奎
区名由来 城东有潍河,故以“潍”字冠名。隋朝置潍水县、潍州,明洪武十年
(1377年)改称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4年1月撤市设潍城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04个行政
村,63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5.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28万人。男女性别
比102∶100。 人口出生率10.28‰,死亡率3.21‰,自然增长率7.07‰。有少数民族
23个,661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2.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0.9%;第二产业增加值29.81元,增长25%;
第三产业增加值17.62亿元,增长20.8%。三次产业比重为9.3∶57∶33.7。全社会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50.74亿元, 比上年增长31.8%。实现财政总收入3.66亿元,其中地
方财政收入2.16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36.4%。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97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1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38亿元, 比上年增长19.7%。 农业增加值
4.85亿元,增长10.9%。粮食总产9.15万吨,增长35.7%;水果总产2.36万吨,增长
34.9%;蔬菜总产5.34万吨。肉类总产1.6万吨,禽蛋总产0.57万吨,奶类总产0.8万
吨。水产品总产200吨,增长6.4%。全年造林14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8.22%。全
区农机总动力17.11万千瓦。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3家, 实现工业增加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4%;产品销售率达99.2%。规模
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0.6亿元,增长54.94%;实现利税5.33亿元,增长63.1
%; 实现利润3.42亿元, 增长74.4%。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5.4,比上年提高
13.2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44亿元, 比上年增长32.2%。其
中, 城镇投资21.9亿元,增长38.1%;农村投资20.01亿元,增长12.3%;房地产开
发投资7.53亿元,增长104.2%。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增长18.2%。资
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1亿元,增长16.1%。完成环境污
染治理项目3个,完成投资额80万元,增长7.4%。
交通 公路通车里程290.5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640.7万人次,比上年减少4.2
%;公路旅客周转量11817万人公里,增长22.1%。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208万吨、
1257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1.2%和0.8%。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
现出口创汇7836万美元,增长57%。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3项,增长53.3%;合同外资
额6550万美元,增长19.9%;实际利用外资7280万美元,增长69.9%。主要旅游景点
有十笏园、浮烟山、万印楼、郭味蕖故居、白浪河绿地广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万元。
教科文卫 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在校生4.71万人,比上年减少0.14万人。中等
职业学校3所, 普通中学15所,小学5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各类科技人员1.5万
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100件,专利实施率70%。有
文化馆1处, 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20所,其中,医院、卫生院9所,卫生防疫防治
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2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163张,卫生技术人员1041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8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0元,增长12.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7平方米。农民人
均纯收入5485元,增长13.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96元,增长29.3%;人均住房面
积31.3平方米。 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02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352元,增长
21.6%。
(王纪纲 曲福刚)
寒亭区
区委书记 李世光
区 长 张小梅
区名由来 寒亭区前身为潍县,因潍河而得名。寒亭古为寒国,史料记载为夏代
寒浞所建。1983年10月撤销潍县建制,设立寒亭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872.3平方公里。 辖6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375个行政
村, 9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2万人。男女性别比
103.7∶100。 人口出生率10.76‰,死亡率6.81‰,自然增长率3.96‰。有少数民族
25个。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7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7.18亿元,增长31.1
%;第三产业增加值14.9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82亿元,增
长18.7%。 实现财政总收入4.87亿元,增长24.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6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51.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7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余额31.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3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6.8亿元, 比上年增长9.61%。 农业增加值
7.27亿元,增长5.9%。粮食总产24.41万吨,增长22.5%;棉花总产0.57万吨,增长
5.7%; 水果总产10.26万吨,增长3.4%;蔬菜总产26.25万吨,增长9.6%。肉类总
产2.47万吨, 禽蛋总产1.44万吨, 奶类总产1.29万吨。水产品总产2.68万吨,增长
3.5%。全年造林36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4.1%。全区农机总动力69.7万千瓦,增
长15.4%。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07亿元, 比上年增长3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3家,实现增加值20.29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7亿元,增
长71.8%;实现利税7.78亿元,增长80.5%;实现利润4.29亿元,增长88.4%。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3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1.84亿元,增长10.4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17.2%;实现利
税2600万元,增长15.4%。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65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033.3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16万人次、
8022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0.9%和21.4%。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792万元,增
长5%。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250万元,增长4.5%;邮政业务总量1542万元,增长
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8万户,互联网用户0.3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6%。
实现进出口总额6751万美元,增长76.2%,其中出口5534.2万美元,增长80.4%。新
签利用外资项目23项,增长21.1%;合同外资额8848万美元,增长58.7%;实际利用
外资7498万美元,增长70.3%。主要旅游景点有以年画风筝斐声海内外的杨家埠民俗
大观园,北部滨海旅游开始兴起。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增长13%;实现旅
游总收入660万元,增长15%。
教科文卫 普通高中2所, 在校生5703人。普通初中16所,在校生9974人。小学
70所,在校生22534人。有各类科技人员15189人。专利申请量54件,授权专利26件。
有公共图书馆1处,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17所,其中,
医院、卫生院1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
位742张,卫生技术人员851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9枚,其中金牌
15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7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5309元, 增长
16.2%;生活消费支出2829元,增长26.9%;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全年企业养老
保险参保人数25664人, 比上年净增1706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6643万元。农
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670人, 当年收缴保险金29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人数21378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016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536人。城镇实
现就业再就业293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5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4485
人, 增长29%;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661元, 增长14%。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
35514人。其中,城镇14004人;农村21510人。
(孙建松 齐英芝)
坊子区
区委书记 杜国忠
区 长 丁志伟
区名由来 唐代潍县南往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凿井一眼,旁筑一方土堆为标
志,清末,土堆旁开一客店取名“坊子店”。坊子因此而得名。1983年12月组建坊子
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345.55平方公里。 辖8个镇(办事处) ,244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4.18万人。男女性别比106.4∶100。人口出生率10.47
‰,死亡率4.29‰,自然增长率6.18‰。有少数民族19个,265人。
经济概况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6.05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2%。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30.77亿元,增长34%;
第三产业增加值12.4亿元, 增长16.6%。三次产业比重为6.3∶66.8∶26.9。全社会
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5.15亿元, 比上年增长12.3%。实现财政总收入4.06亿元,比上
年增长5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
存款余额31.37亿元,比年初增加5.24亿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20.76亿元,比年初增
加2.9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52亿元,比年初增加3.10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6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4%。 粮食总产
13.66万吨,增长23.8%;棉花总产600吨,增长-23.1%;油料总产0.46万吨,增长-
1.8%; 水果总产0.61万吨,增长-3.8%;蔬菜总产5.97万吨,增长-2%。肉类总产
1.51万吨,增长13.1%;禽蛋总产0.39万吨,增长28.3%;奶类总产0.38万吨,增长
23.6%。 全年造林94公顷, 育苗33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13.2%。 全区农机总动力
16.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
工业 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8.68亿元, 比上年增长36%。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1家, 实现工业增加值22.60亿元,增长42.2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1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7.57亿元,增长71.39%;实现利税5.15亿元,增长49.54%;
实现利润3.85亿元,增长64.32%。产品销售率达98.68%,比上年减少1.71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综合指数168.22, 比上年增加19.56个百分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
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产业17家,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12个,机械和铸造业入选全省
十大工业产业集群。
建设 环保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亿元。 房地产开发总投资1.38亿元,增长
60.1%。接转污染治理项目5个,总投资50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03.3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24万人次、
9994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7%。公路货运量242万吨、周转量12368万吨
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28%。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19万元,增长0.9%。年末
固定电话用户7.6万户,移动电话8.25万户,电话普及率74.8部/百人。
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12.4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城乡交易市
场45处。实现出口总额8364万美元,增长44.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4个,合同利用
外资71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8%;实际利用外资66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
科教文卫 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1处,在校生29991人。其中,普通中学12处,
在校生14268人;职业中专1处,在校生247人;小学64处,在校生15476人。拥有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9766人。 取得市级以上各类技术成果6项。授权专利107件。有文化馆1
处,电影院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拥有卫生机构9所,其中,医院、卫生
院7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站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80张,卫生技术人
员758人。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22次,获金牌60枚、银牌56枚、铜牌49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0元,比上年增长15%。在岗职工平均工
资13688元,比上年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149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区最
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417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5个,收养76人。社会福利企业2
个,安置残疾人员16人。
(李学江)
奎文区
区委书记 王元榜
区 长 侯方恒
区名由来 1994年5月, 原潍城区以白浪河为界分为潍城、奎文两区,河东因坐
落奎文阁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65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35万人。男女性别比100.4∶100。人口出生率8.15‰,死亡率2.96‰,
自然增长率5.19‰。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6.3%;
第三产业增加值17.0亿元, 增长20.6%。三次产业比重为1.7∶61.6∶36.7。全社会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增长9.4%。实现财政总收入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3.3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43.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2亿元。其中居民
储蓄存款余额33.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8.4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亿元, 比上年增长2.9%。粮食总产0.8万
吨;蔬菜总产1.6万吨。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40.7%。产品销售率达96.7%,
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1.3,比上年提高30.6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实现增加值27.4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实现产品销售收
入105.2亿元,增长63.4%;实现利税6.78亿元,增长40.5%;实现利润3.1亿元,增
长36.7%。
建设 贸易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3亿元。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
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7处。
教科文卫 有普通高中1所, 在校生0.3万人。普通初中10所,在校生0.9万人。
小学24所, 在校生2.5万人。有卫生机构7所,其中,医院、卫生院5所,卫生防疫防
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52张,卫生技术人员565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8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
%;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3元,增长12.3%;生活消费支出3914元,增长7.4%。全
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647人, 比上年净增2380人; 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
3456万元。 农村养老保险当年收缴保险金108万元。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641人。年
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2万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233元,增长9.0%。最低生活保
障救助人数为5270人。
(张兰刚)
青州市
市委书记 王立胜
市 长 孙忠礼
市名由来 据《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
记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
东方故名。1986年3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道办事处),1076个行政
村(居委会) 。 年底全市总人口8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0万人。男女性别比
101.3∶100。人口出生率9.40‰,死亡率5.52‰,自然增长率3.88‰。有少数民族35
个,2.5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91.1亿元,增长29.7
%;第三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比重为12∶62∶26。全社会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114.5亿元,增长2.9%。实现财政总收入9.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
入5.15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25.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6亿元,比年
初增加18.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2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年末金融
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3亿元,比年初增加3.0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0.5亿元, 比上年增长8.5%。 农业增加值
18.0亿元, 增长2.1%。粮食总产39.4万吨,增长8.5%;棉花总产135吨;油料总产
34吨;水果总产10.4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总产147.3万吨。肉类总产7.6万吨,禽
蛋总产7.6万吨,奶类总产1.2万吨。全年造林171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5.5%。全
市农机总动力107.1万千瓦,增长9.4%。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5.9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完成出口交货值18.3
亿元,增长30.4%。产品销售率达98.6%,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
综合指数229.7, 比上年提高36.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8家,实现增加值
74.5亿元, 比上年增长41.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5.1亿元,增长54.5%;实现利
税30.6亿元,增长47.5%;实现利润13.7亿元,增长88.4%。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
实现增加值54.3亿元, 占全部工业的77.3%;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7.93亿元,增长
33.5%。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42.07亿元,增长36%。
建设 环保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06亿元,增长20.4%。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
企业48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2亿元, 增长17.1%; 实现利税19378万元,增长
23.0%。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投资额2300万元,增长35.6%。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591公里, 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1446万人次、25028
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4%和23.8%;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841万吨、58199万
吨公里,分别增长9.1%和4.7%。民用汽车拥有量3.14万辆,比上年增长31.6%;其
中私人汽车2.198万辆, 增长118.2%。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359万元,增长17.2%。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6437万元,增长17.9%;邮政业务总量4922万元,增长12.2%。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6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30.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4.4部/
百人,互联网用户17569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149处。 实现进出口总额12628万美元,增长13.7%,其中出口10844
万美元, 增长13.7%。新签利用外资项目50项,增长38.9%;合同外资额16149万美
元,增长9.2%;实际利用外资11640万美元,增长47.6%。主要旅游景点有云门山、
驼山、 仰天山、王府游乐园、滑雪场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增长13.0
%;实现旅游总收入8亿元,增长23.1%。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3961人。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19411人。
普通初中41所, 在校生34561人。小学178所,在校生66008人。共取得市(地)级以
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8项。 专利申请量110件,授权专利73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
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170所,其中,
医院、卫生院22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
位2389张,卫生技术人员3222人,其中,执业医师1329人,注册护士1036人。有体育
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0枚,其中金牌4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3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4
%;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487元,增长5.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平方米。农民人均
纯收入4630元,增长10.2%;生活消费支出3432元,增长21.7%;人均居住面积37平
方米。 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4742人,比上年净增4264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
保险费19291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16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93万元。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312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2万人,享受失业保险
待遇的人数4627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263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17人。
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6.17万人, 增长33.5%;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873元, 增长
0.03%。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567人,增长4.4%;其中,城镇2653人,下降1.8
%;农村4914人,增长8.1%。
(纪凤鸣 王立学)
诸城市
市委书记 刘德成
市 长 邹庆忠
市名由来 原名东武, 西汉初年置县,因山为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
名诸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1987年4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346个
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10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万人。男女性
别比102.9∶100。人口出生率10.5‰,死亡率6.5‰,自然增长率4.0‰。有少数民族
26个,686人。
经济概况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9%。
第一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26.1%;第三产
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19.9%。三次产业比重为13.3∶62.2∶24.5。全社会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财政总收入15.95亿元,其中地方财
政收入9.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6.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1亿元,比
年初增加15.2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8亿元,比年初增加9.2亿元。年末金
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亿元,比年初增加17.9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8.1亿元, 比上年增长9.5%。农业增加值15
亿元,增长2.2%。粮食总产68.5万吨,增长24.7%;棉花总产0.35万吨,增长-16.4
%; 油料总产6万吨,增长-8.1%;水果总产9万吨,增长25.5%;蔬菜总产104.4万
吨,增长-4.7%。肉类总产32.5万吨,禽蛋总产6.4万吨,奶类总产2.3万吨。水产品
总产1.26万吨。全年造林222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7.5%。全市农机总动力98.7万
千瓦,增长4.1%。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 比上年增长21.8%。产品销售率达97.7
%, 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0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9.1亿元,增长40.1%;实现利
税33.2亿元,增长36%;实现利润22.1亿元,增长40.4%。
建设 环保 房地产开发投资7.3亿元, 增长61.7%。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
5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7亿元,增长44%。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0个,完成投
资额4.4亿元,增长26.3%。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2300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366万人次、
27455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1%。 公路货物运输量1308万吨、 周转量
51023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22%和21%。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809万元,比上年增长
13.3%,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051万元,增长13.8%;邮政业务总量3758万元,增
长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
59.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9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实
现进出口总额496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出口41553万美元,增长19.8%。
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27项,合同外资额15333万美元,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14050
万美元,增长57.1%。主要旅游景点有18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比上年
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1430万元,增长12%。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10所, 在校生17816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24345
人, 普通初中55所,在校生45240人。小学229所,在校生85935人。拥有各类科技人
员5.75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专利申请量231件,授权
专利74件。 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
案馆1处。拥有卫生机构3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
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729张,卫生技术人员3436人,其中,执业
医师1709人,注册护士1035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86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46.2%;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606元,增长11.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66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3元, 增长8.08%;生活消费支出3285元,增长2.3%;人均居
住面积25.16平方米。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037人,比上年净增3107人;征缴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7936万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243人, 当年收缴保险金
387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05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332人,享受
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3200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123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4361人。 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8.89万人,增长5.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702
元, 增长27.9%。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1643人,增长48.7%;其中,城镇5273
人,增长8%;农村6370人,增长116.2%。
(毛向太 张金强)
寿光市
市委书记 徐振溪
市 长 刘中会
市名由来 寿光因闾丘先生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1993年6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 辖16个镇(办事处) , 976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年底全市总人口1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万人。男女性别比102∶
100。人口出生率10.23‰,死亡率6.24‰,自然增长率3.99‰。有少数民族192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16.7亿元,增长27.1
%;第三产业增加值75.1亿元,增长23.3%。三次产业比重为17.1∶50.4∶32.5。全
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增长9.6%。实现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
财政收入10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3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6亿元,
比年初增加25.6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9亿元,比年初增加17.3亿元。年末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6.1亿元,比年初增加26.8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9.4亿元, 比上年增长8.6%。粮食总产49.5
万吨,增长41.4%;棉花总产1.31万吨,增长9.5%;水果总产14万吨,增长-28.2%;
蔬菜总产385.3万吨,增长-2.0%。肉类总产14.6万吨,禽蛋总产5.1万吨,奶类总产
0.8万吨。水产总产37.7万吨,增长3.9%。全年造林41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2%。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市农机总动力127万千瓦,增长5.3%。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6.2亿元, 比上年增长27.1%。完成出口交货值34
亿元,增长142.1%。产品销售率达97.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
综合指数202.5, 比上年提高2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2家,实现增加值
93.8亿元, 比上年增长26.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4.1亿元,增长57.5%;实现利
税44.4亿元,增长39.6%;实现利润28.7亿元,增长35.9%。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
实现增加值75亿元, 占全部工业的79.9%,增长26.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7.3亿
元,增长57.3%。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增长26.2%。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亿元,比上年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7.2亿
元,增长12.7%。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4亿元,增长
18.3%;实现利税4亿元,增长19.2%。完成环境治理投资4.7亿元,本年度环保投资
指数为2.03%。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亿元,工业污染防治5971万元,
各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11880万元,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221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2100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441万人次、
28148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29.7%和13.2%;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003万
吨、1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3%和3.7%。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962万元,增长13%。
电信业务总量15361万元, 增长8%;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8.3万户,小灵通用户
6.11万部,移动电话用户5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6.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2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
市商业网点达2万多个。 实现进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增长56.8%,其中出口4.16亿
美元,增长142.1%。合同外资额1.35亿美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1.396亿美
元,增长59.4%。主要旅游景点有林海生态博览园、菜博会、弥河风光带等。全年接
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增长53%。
教科文卫 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生20371人,比上年增加2365人,中等专业
学校3所, 在校生10495人。 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23539人。普通初中41所,在校生
31420人。 小学215所,在校生80761人。全市有省级以上规范化学校37所,2005年共
完成教育投入6.9亿元。有各类科技人员11万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750人。共取
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7项。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
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各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26所,其中,二级医院2所,卫
生院1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809张,
卫生技术人员2484人, 其中,执业医师1068人,注册护士752人。有体育馆82座,在
2005年十运会上,获金牌2枚,银牌2枚,2个第四名。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0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15.9%;人均消费性支出7563元,增长13.8%。农民人均收入5566元,增长11%;生
活消费支出4085元, 增长7.8%;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
数38.7万人, 当年收缴保险金1174.6万元,积累保险基金1亿多元。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参保人数67225人, 全市有76.1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
总数的97.6%。参加事业保险人数55836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100人。城镇实
现就业再就业1132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08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5.1
万人,增长1.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200元,增长19%。
(焦方增 高文艳)
安丘市
市委书记 李本跃
市 长 王继怀
市名由来 因安丘侯国而得名。1994年1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928平方公里。辖23个镇、街道办事处,1388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10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5万人。男女性别比103
∶100。人口出生率9.11‰,死亡率6.79‰,自然增长率2.32‰。有少数民族27个。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23.8
%;第三产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比重为26.9∶44.7∶28.4。全
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3亿元,增长7.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5亿元。年末金
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3亿元,比年初增加12.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4亿
元,比年初增加8.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1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9亿元, 比上年增长-4.3%。 农业增加值
3.06亿元,增长-2.2%。粮食总产43.7万吨,增长39.3%;棉花总产0.44万吨,增长
-26.8%; 油料总产3.7万吨,增长2.6%;水果总产21.4万吨,增长-6.9%;蔬菜总
产160.9万吨, 增长-24.4%。 肉类总产13.3万吨, 禽蛋总产3.4万吨。水产品总产
1.57万吨,增长8.9%。全年造林1745公顷。全市农机总动力138万千瓦,增长4.8%。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7亿元, 比上年增长24.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46家,实现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9.8亿元,增
长57.2%;实现利税10.1亿元,增长44.3%;实现利润6.0亿元,增长49.0%。
建设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完成建设投资95.8亿元, 比上年增长8.4%;房地产开
发投资4.9亿元,增长2%。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1亿
元,增长9.3%。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2029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77万人次、
2988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7.5%;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580万吨、
34200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2.8%和12.3%。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45万元,增长10.2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400万元,增长10.8%;邮政业务总量2545万元,增长7.5
%。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1部/百
人,互联网用户1.1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亿元, 比上年增长4.9%。实
现进出口总额29312万美元,增长35.9%,其中出口24509万美元,增长33.8%。新签
利用外资项目35项,增长2.9%;合同外资额19921万美元,增长97.7%;实际利用外
资11643万美元, 增长57.2%。主要旅游景点有青云山、青云湖、五龙山等。全年接
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 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增长30%,其中外汇
收入10万美元。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0.8万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2.9万人。
普通初中44所, 在校生5.9万人。小学224所,在校生6.4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
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2项。 专利申请量78件,授权专利42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
个, 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98所,其中,医院、卫生
院2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149张,
卫生技术人员2592人。 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3枚,其
中金牌10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3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7.1
%。 农民人均纯收入4584元,增长11.2%;生活消费支出2376元,增长9%。全年企
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100人, 比上年净增2800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8900万
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1459人,当年收缴保险金3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参保人数4155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150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901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1240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80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
人数6.1万人, 增长27.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392元,增长6.4%。最低生活保障
救助人数为6723人,增长18%;其中,城镇1689人,增长16%;农村5034人,增长19
%。
(王曙光 辛建梅)
高密市
市委书记 吴建民
市 长 赵志远
市名由来 西周称夷维,战国始有高密之名,秦置高密县。1994年5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605.6平方公里。 辖20个镇(办事处),994个行政村
(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86.11万人。男女性别比101.4∶100。人口出生率11.7
‰,死亡率6.45‰,自然增长率5.25‰。有少数民族27个,647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81.44亿元,增长30.4%;
第三产业增加值28.36亿元, 增长20.3%。三次产业比重为15.7∶62.5∶21.8。全社
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5亿元,增长9.3%。实现财政总收入1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5.4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5.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亿元,比年初
增加10.7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7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年末金融机
构各项贷款余额54亿元,比年初增加9.6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7.79亿元, 比上年增长8.8%。 农业增加值
21.7亿元, 增长4%。粮食总产64.88万吨,增长41.2%;棉花总产0.77万吨,增长-
21.9%; 油料总产6.99万吨,增长-8%;水果总产11.11万吨,增长10.6%;蔬菜总
产69.40万吨, 增长-34.1%。 肉类总产19.18万吨, 禽蛋总产3.56万吨,奶类总产
4.27万吨。 水产品总产0.82万吨, 增长1.6%。 全年造林7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25.2%。全市农机总动力101.2万千瓦,增长6.4%。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7.47亿元, 比上年增长33.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
出口交货值38.87亿元, 增长31.5%。产品销售率达98.14%,比上年提高-0.58个百
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4.27,比上年提高21.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460家,实现增加值59.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0.28亿元,
增长67.4%;实现利税19.48亿元,增长78.6%;实现利润12.82亿元,增长92.2%。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57.0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3.7%,增长47.7%。
建设 环保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亿元,增长7.2%。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
业3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6亿元,增长6.6%。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7个,完
成投资额17948万元,增长20%。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375.4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93万人次、
8161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4.8%和66.04%。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445万吨、
1771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1.2%和50.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9亿元,增长126.8
%。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9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925.7万元,增长5.0%。年末固
定电话用户达到20.9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29.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3部/百人,
互联网用户1.9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
进出口总额5.41亿美元,增长27.6%,其中出口3.88亿美元,增长33.6%。新签利用
外资项目49项;合同外资额1.78亿美元,增长47.4%;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4亿美元,
增长57.3%。主要旅游景点有郑公祠、白羊山、王子山万松园、凤凰公园等。全年接
待国内外游客9780人次, 增长1.22%;实现旅游总收入388万元,增长1.57%,其中
外汇收入18.9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生0.50万人。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93万
人。 普通初中36所,在校生2.84万人。小学150所,在校生5.91万人。有各类科技人
员31599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1项。专利申请量258件,授权
专利137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
案馆2处。有卫生机构3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
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729张,卫生技术人员2280人,其中,执业医
师1280人,注册护士72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52枚,
其中金牌17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5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880元,增
长15.4%; 人均居住面积27.0平方米。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456人;征缴企
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708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623人。城镇实现就
业再就业3370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423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6.87万
人, 增长11.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436元,增长18.4%。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
为7194人,增长8.59%;其中,城镇2277人;农村4917人。
【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借势青岛、主攻日韩,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突出发展加工贸易,对外贸易成为工作亮点。2005年全市引
进项目536个, 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9.9亿元、 境外资金1.4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
5.41亿美元,其中出口3.88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增多,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成效
显著,全市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3.2%。
【规模企业增势强劲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工业立市战略取得重大进展,2005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0.3亿元、 利税19.5亿元,工业经济在三次
产业中的比重达到57.2%。 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60家,孚日集团、银鹰化纤、供电公
司、大昌纺织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行列。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
到72.8%。
(王家德 赵修武)
昌邑市
市委书记 陈白峰
市 长 马跃启
市名由来 古称(见0619001)邑、都昌。春秋时设城邑,宋建隆三年(962年)称
昌邑。1994年6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812平方公里。 辖15个乡(镇、办事处),819个行政
村(居委会)。年底总人口67.8万人。男女性别比105.1∶100。人口出生率11.11‰,
死亡率7.93‰,自然增长率3.18‰。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9.01亿元, 增长12.1%;第二产业增加值72.21亿元,增长
24.5%; 第三产业增加值27.06亿元, 增长22.9%。 三次产业比重为16.1∶61.1∶
22.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5亿元,增长5.8%。实现财政总收入8.88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4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29亿元,比年
初增加13.3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28亿元,比年初增加8.66亿元。年末金
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06亿元,比年初增加4.74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04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农业增加值
19.01亿元,增长12.1%。粮食总产46.61万吨,增长26.9%;棉花总产1.16万吨,增
长3.5%; 油料总产2.21万吨; 果品总产8.1万吨; 蔬菜总产74.98万吨。肉类总产
13.68万吨; 禽蛋总产0.94万吨;奶类总产500.6吨。水产品总产7.47万吨,增长6.2
%。全年成片造林866.6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0.8%。全市农机总动力149.58万千
瓦,增长49.9%。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8家,实现增加值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实
现产品销售收入249.76亿元, 增长74.5%;实现利税20.79亿元,增长68.7%;实现
利润14.24亿元,增长7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7.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比重达82.4%。
建设 环保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73亿元, 增长37.2%。其中,完成
城镇投资25.71亿元, 比上年增长15%;农村投资54.86亿元,增长7%;房地产开发
投资3.16亿元,增长99.5%。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7
亿元, 增长18%;实现利税3695万元,增长8%。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0个,完成
投资额5942万元,增长18.2%。
交通 邮电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307万人次、17294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
增长1%和6.5%; 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329万吨、10042万吨公里,分别增长0.9
%和53.4%; 水路货物运输量7.6万吨,增长16.9%,周转量3350万吨公里。电信业
务总量21984万元; 邮政业务总量5057万元, 增长14.2%。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21.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35万户,互联网用户1.28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5.5%。
出口创汇13822万美元, 增长27.7%。其中自营出口创汇6586万美元,增长54.3%。
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2.52亿元, 增长30.2%, 其中利用境外资金10066万美元,增长
57.1%。主要旅游景点有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
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绿博园。
教科文卫 有普通高中6所, 在校生13787人。普通初中31所,在校生21953人。
小学134所,在校生50846人。实施高新技术项目35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40种,新增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家。完成专利申请85项,授权专
利58项。 有卫生机构2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
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705张,卫生技术人员1348人,其中,执业医
师592人,注册护士447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8枚,其中金牌2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6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5159元,增
长12.9%;生活消费支出2278元,增长14.1%;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5平方米。全年企
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371人, 比上年净增3125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7707万
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378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参保人数4237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596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1152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7960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78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1308元,增长15.5%。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9611人。其中,城镇7141人,农村
12470人。
【2005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以“传播绿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为主题, 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参展单位600多家,参
会客商5.5万人,供销合同交易额2.08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个,总投资13.66亿
元。绿博会对促进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生态建设、社会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昌邑
市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
【北部沿海开发步伐加快】
围绕打造现代化滨海经济新区,努力实现在区域形态上再造一个新昌邑的战略目
标,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1.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具雏形。海天生物
化工、离子膜烧碱、浙江四方制药、汉盈医药科技等11个过亿元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有的已投产达效。
(李文军)
临朐县
县委书记 钟耕民
县 长 考继佳
县名由来 西汉时建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 辖18个乡(镇、办事处),934个行政
村。年底全县总人口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万人。男女性别比104∶100。人口出
生率9.4‰,死亡率4.57‰,自然增长率4.83‰。有少数民族7个,37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26.1%;
第三产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19.4%。三次产业比重为21.7∶49.4∶28.9。全社会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8亿元, 增长12.5%。实现财政总收入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1.78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3.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6亿元,比年
初增加8.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6亿元,比年初增加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
各项贷款余额36.4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6.1亿元, 比上年增长9.9%。 农业增加值
15.9亿元, 增长8.9%。 粮食总产29.8万吨,增长18.9%;油料总产1.1万吨,增长
5.8%; 水果总产25.4万吨,增长-1.9%;蔬菜总产22.9万吨,增长-0.1%。肉类总
产11.4万吨,禽蛋总产5.3万吨,奶类总产9万吨。水产品总产8575吨,增长26.7%。
全年造林16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3.5%。全县农机总动力38.5万千瓦。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1亿元, 比上年增长26.1%。产品销售率达98.57
%,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2.78,比上年提高20.7个百
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6家,实现增加值29.3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实现产
品销售收入103亿元, 增长65.1%;实现利税5.7亿元,增长39.8%;实现利润3.2亿
元, 增长46.1%。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到8968户,从业人员5.1万人,注册资金15.5亿
元,其中私营企业2051家,注册资金12.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704户和1.1亿元,上
缴税金2.8亿元,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县税收的比重达77.8%。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0%; 更新改造投资
3020万元,增长43.8%;房地产开发投资1.88亿元,增长16.9%。资质三级及以上建
筑企业1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3亿元,实现利税5108万元,增长-3.1%。完成环
境污染治理项目20个,完成投资额4628.7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378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时493万人次、
41198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7%; 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739万吨、
35782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4%和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7万户,移动电话用
户1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7.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
中县城商品交易市场114处。 实现进出口总额1.31亿美元, 增长24.3%, 其中出口
8226万美元,增长40.8%。新签利用外资项目48项,对外输出劳务1012人,劳务合同
额1012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085亿美元,增长69.6%。主要旅游景点有沂山、老
龙湾、 石门坊、嵩山、博物馆、奇石市场、山旺地质公园。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
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增长12.7%。
教科文卫 筹措资金372万元, 新建3处学校, 新建校舍2550平方米,维修校舍
5704平方米。高考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一榜上线4195人,本专科共录取7185人。全县
中小学微机达到7472台, 多媒体投影教室达到150处,校园网达到38处。全县在校学
生达9.9万人, 专任教师0.75万人。全年申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3项,其中,国家
级6项、省级12项、市级5项;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各类民营科技企
业96处, 其中市级9处。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
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2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2所,卫生防疫防治机
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536张,卫生技术人员2269人,其
中,执业医师1220人,注册护士82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
获奖牌131枚,其中金牌45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9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3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512元,增长10.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2平方米。农民人
均纯收入4016元, 增长13.9%; 生活消费支出2573元,增长29.7%;人均居住面积
27.7平方米。 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万人,比上年净增2510人;征缴企业基
本养老保险费7562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83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250人,享受失业保险
待遇的人数971人。为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529万元。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49万个,
安置劳动力7200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776元,增长13.8%。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
数为6277人,其中,城镇2129人,农村4148人。
(王现友 张 萍 徐传国)
昌乐县
县委书记 花兆贤
县 长 王树华
县名由来 昌乐县古称营丘, 为姜太公初封地。宋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
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
发区。 年底全县总人口59.4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81万人。男女性别比101.8∶
100。人口出生率9.79‰,死亡率6.09‰,自然增长率3.7‰。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5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4.57亿元, 增长15.5%;第二产业增加值38.17亿元,增长
27.6%; 第三产业增加值19.82亿元, 增长14.4%。 三次产业比重为20.1∶52.6∶
27.3。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8亿元,增长8.6%。实现财政总收入6.1亿元,其
中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32.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49.66亿元, 比年初增加7.21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16亿元,比年初增加
5.6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36.57亿元,比年初增加6.8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6.42亿元, 比上年增长19.8%。农业增加值
14.66亿元,增长18.8%。粮食总产24.52万吨,增长25.6%;棉花总产0.15万吨,减
少10.6%; 油料总产3.64万吨,增长4.4%;水果总产6.29万吨,增长12.8%;蔬菜
总产62.5万吨,增长2.3%。肉类总产11.01万吨,禽蛋总产2.22万吨,奶类总产3.21
万吨。水产品总产660吨,增长1.5%。全年造林2338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5%。农
机总动力49.41万千瓦,减少3.6%。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29家,实现增加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0.3亿元,增
长42.9%;实现利税6.4亿元,增长18.6%;实现利润3.7亿元,增长19.0%。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基础设施) 投资0.9亿元,比上年增长65.5%;更
新改造(基础设施)投资0.58亿元,增长45%;房地产开发投资4.6亿元,增长39%。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1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亿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
52个,完成投资额5701.2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62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23万人次、7968
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10.1%; 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066万吨、
5126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4.7%和11.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541.8万元,其中,电
信业务总量589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649.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万户,移
动电话用户16.5万户,互联网用户0.8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84处。实现进出口总额18549万美元,增长22.7%,其中出口12214万
美元, 增长33.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8个,增长40%;合同外资额13033万美元,
增长20.5%;实际利用外资11650万美元,增长69.5%。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宝石城、
中华宝玉石博物馆、乔官团山子火山口公园、北岩远古火山口群旅游区、仙月湖风景
区、世界民族文化村、尧沟农业旅游示范园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万人次,增长
30.8%;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其中外汇收入460万美元。
教科文卫 中等职业学校2所, 在校生3056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21784人。
普通初中24所,在校生23145人。小学92所,在校生34952人。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近
1.6万人, 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项。专利申请量131件,授权专利74件。
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
卫生机构24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60张, 卫生技术人员1764人,其中,执业医师910人,注册
护士665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42枚,其中金牌12枚。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4565元, 增长11.7%; 生活消费支出2540元,增长
3.05%; 人均居住面积25.6平方米。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394人, 比上年净增
2043人; 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555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467
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7518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1988人。城镇实现就业再
就业7356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72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3.2万人,最
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3109人。
(刘西强 张金廷)
组稿:李长山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