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210&run=13

市委书记 姜大明 市长 鲍志强
市名由来 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辖6区3县1市,146个乡(镇、办事处)。
年底全市总人口597.4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10.1‰,死亡率6.4‰,
自然增长率3.8‰。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76.5亿元,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2.4亿元, 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864.0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
880.1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比重为7.1∶46.0∶4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856.9亿元,增长31.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68.5亿元,增长22.8%,占生
产总值的41.0%,提高1.9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0亿元,按可比
口径增长2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3.3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4.4亿元, 比年初增加153.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3259.9亿元,增长17.1%。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林牧渔业
增加值134.34亿元,增长11.5%。粮食总产260.1万吨,增长7.2%;水果总产42.6万
吨, 增长6.5%; 蔬菜总产701.3万吨, 增长2.7%。肉类总产42.1万吨,禽蛋总产
49.4万吨, 奶类总产23.0万吨。水产品总产3.5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24.2%。全市
农机总动力426.8万千瓦,增长1.98%。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产品销售率达97.74
%,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7.1,提高1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1714家,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增长25.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75.6亿元,
增长27.3%;实现利税213.5亿元,增长24.6%;实现利润104.6亿元,增长30.3%。
建设 环保 全年城市建设投资260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121.1亿元,增长9.9
%。 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53家,完成增加值93.3亿元,增长10.4%;实现
利税22亿元,增长8.6%。城市环境良好以上天数262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市区“四大泉群”保持全年喷涌。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799.2公里,全年客运量7288.5万人次,增长5.8%;
货运量15695.2万吨, 增长4.4%。 公路客运周转量53.3亿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
55.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4.9%和19.4%。航空货邮达到2.3万吨,比上年增长9.5%;
客运量140万人, 增长16.7%。民用汽车拥有量34.8万辆,比上年增长50.4%。邮电
业务总收入51.8亿元, 增长8.0%。年末电话用户258.9万户,增长2.7%,其中市话
(含小灵通)206.3万户,增长2.7%;农话52.6万户,增长9.1%;移动电话用户239
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43.1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7%。亿
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41个, 成交额212.3亿元。 实现进出口总额37.62亿美元,增长
23.5%,其中出口17.78亿美元,增长29.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48个,合同利用外
资额11.21亿美元, 增长63.6%;实际利用外资5.10亿美元,增长60.7%。全年完成
招商引资449.8亿元,增长61.8%,其中到位内资409.1亿元,增长62.3%,招商引资
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2.5%。主要旅游景点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
珍珠泉四大泉群;大明湖、千佛山、五峰山、灵岩寺、跑马岭、动物园、植物园、泉
城广场等。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63.3万人次, 增长20.1%; 实现旅游总收入
122.1亿元, 增长29.8%,其中外汇收入4157.2万美元。全年共举办第73届全国糖酒
会、国际信博会、全国旅交会、国际茶博会、全国车房展等各类展会96个,会展收入
17600万元。
教科文卫 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9所, 在校生38.04万人,增长19.2%。中等职业
学校在校生9.88万人。 普通中学在校生30.91万人。全年专利申请6504件,增长58.8
%; 授权专利2130件, 增长24.3%。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
(站) 152处,档案馆14处,公共图书馆8处,博物馆9处。卫生机构1917所,其中医
院153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44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8万人,其中执业
医师1.29万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不含省级)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7枚,其中金牌16
枚。
社会生活 城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8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
长13.1%; 人均消费性支出9227元,增长7.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8平方米。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2元,增长14.6%;生活消费支出2903元,增长14.2%;人均居
住面积33.8平方米。 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99.5万人, 其中: 企业参保职工
81.67万人, 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17.8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6.12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4.95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12.77万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就
业0.88万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0万人,增长0.4%;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
酬16472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8%。6.8万城镇低收入人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有3.3万农村人口享受农村低保,发放低保金1264.9万元。
【“三农” 形势发生积极变化】 济南市高度重视“三农” 工作, 大力实施
“6521”农民增收工程(即通过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0元以上;
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通过向县域外输出劳务,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通过落实对农民的直补减负等政策,农民人均纯收
入增加100元以上, 到2007年,实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和“1020”财
政支农工程(即至2007年,通过10项财政支持措施,市本级筹集20亿元资金,通过建
立转移支付、直接补贴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业增效、农村扶贫和土地投入机
制,加强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逐步形成财政
资金主导、金融资金辅助、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多元化的“三农”投入体系),初步构
筑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新机制。“十五”期间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累积达到
24.6亿元。村村通油路(水泥路)、通自来水、通客车、通广播电视率分别达到95.8
%、 62.6%、99.3%和100%。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年减轻农民负担2.58亿元,人均
减负75元。农民收入连续两年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2005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6%,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城乡
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略有缩小,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势头得到改变。
【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1月1日, 济南市在全国率先对政府资金管理实行
“三权分离”制度,建立了政府资金分配权归财政部门、使用权归主管部门、监督权
归结算中心的新机制, 将236个市直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政府资金全部纳入市政
府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管理。 政府非税收入100%实现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列入集中采
购目录的商品100%实行了政府采购。 全年各单位公用经费比上年减少7300多万元,
减幅达16%。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济南市2003年开始实施交通、管网、绿化、供水、康居
和设施建设, 名城和蓝天保护, 河道和容貌整治“十大工程”以来,累计开工项目
395个,竣工项目316个,概算总投资992亿元,完成投资611亿元。东区主干路网基本
形成,西区大学科技园初具规模,“三网一枢纽”交通构架形成,航空运力不断增强,
电力供应保持稳定,通讯网络广泛覆盖,老城面貌部分发生质的变化,省城发展框架
全面展开。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率分别达到39.6%、54.5%、97.2%、46
%、99.6%和72%。
【“平安济南”建设成效明显】 据对济南市公众安全感进行的调查显示,92.5
%的市民感觉安全和基本安全;80%以上的居民认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79.1%的市
民认为政法干警的执法水平有提高和明显提高。济南市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城市
之一。
(魏 杰)
历下区
区委书记 李兴春
区 长 张 辉
区名由来 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始称历下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 100.89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64个居
委会、 19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59.87万人。男女性别比104∶100。人口出生率
6.9‰,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2.57‰。少数民族33个,共1027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1.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 增长-28.8%; 第二产业增加值82.45亿元,增长
11.1%; 第三产业增加值248.82亿元, 增长14%。 三次产业比重为0.06∶24.87∶
75.0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8亿元,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14.25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8.6%。
农业 全年农业实现总产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农业增加值0.2亿元,
增长-28.8%。粮食总产量5700吨,增长7.5%;水果总产600吨,增长-29%;蔬菜总
产3300吨,增长-13.2%。肉类总产600吨,禽蛋总产100吨,奶类总产量200吨。全区
农机总动力1.23万千瓦,增长-70%。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产品销售率达99.38
%,比上年下降0.6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4.99,比上年下降2.35个百
分点。有规模以上企业135家,实现增加值5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产品
销售收入221.6亿元,增长18.4%;实现利税8.36亿元,增长-31.7%;规模以上非公
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50.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7.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1.8亿元,
增长21.65%。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8.02亿元,增长19.51%。
建设 环保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4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7亿元,增长
17%;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投资额400万元,增长-86.7%。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26处,成交额45.2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创汇20176万美元,
增长31.7%。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2项;合同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38
万美元,增长82%。主要旅游景点有大明湖公园、趵突泉公园、万竹园、李清照纪念
堂、珍珠泉、黑虎泉、环城公园、千佛山公园、黄石崖、佛慧山、解放阁、泉城广场、
历下广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4亿元。
教科文卫 普通高中8所, 在校生16425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9016人。小
学42所,在校生36519人。有各类科技人员3213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66
项。专利申请量1812件,授权专利736件。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
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6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4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所,妇
幼保健机构2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451张,卫生技术人员6419人,其中,执业
医师1977人,注册护士1870人。有体育馆99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
1枚。
社会生活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6.09万人, 职工平均人数153426人, 平均工资
24445元, 增长15%。农村居民纯收入6199元,增长13.6%。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
人数112561人,比上年净增10123人;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159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1.1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677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6617人,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8681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
12358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34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14003人,增
长9.2%;其中,城镇113598人,增长9.22%;农村405人,增长-7.5%。
△历下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区”
△历下区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区”称号
△历下区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
(邹 娟)
市 中 区
区委书记 齐建中
区 长 于界平
区名由来 因地处济南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280.25平方公里。辖2个镇、13个办事处,95个居委会、
77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56.22万人。男女性别比98.4∶100。人口出生率8.25‰,
自然增长率2.54‰。有少数民族36个,27898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2.1亿元,增长11.8%;
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亿元, 增长14.1%。三次产业比重为0.98∶25.64∶73.38。全
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8亿元,增长60.9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81亿元,按可
比口径增长18.23%。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2%。农业增加值2
亿元, 增长4.2%。粮食总产3.86万吨,增长19.8%;油料总产0.03万吨,增长14.8
%; 水果总产1.12万吨, 增长4.9%; 蔬菜总产1.38万吨,增长-2.8%。肉类总产
0.97万吨, 禽蛋总产1.97万吨,奶类总产1.78万吨。全年造林257.3公顷,林木覆盖
率达到20.3%。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
数181.46, 比上年提高24.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实现增加值42.1亿
元,比上年增长15.2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3.42亿元,增长17.36%;产品销售率
达99.68%, 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7.46亿元,增长50.14%;实现利
润9.91亿元,增长79.66%。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2.61亿元,占全部工
业的28.5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62亿元,增长16.4%。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
值1.88亿元。
建设 房地产开发投资1.2亿元,增长0.1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15家,完成建
筑业总产值31.65亿元。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34处,成交额16亿元。实现出口15256万美元,增长9.9%。新签利
用外资项目10项,合同外资额3356.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20万美元,增长35.6%。
主要旅游景点有英雄山赤霞广场、中山公园、马武塞遗址、东佛峪般若寺遗址、怀晋
墓,济南市文化休闲市场等。
教科文卫 有各级各类学校78所, 其中,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22391人;小学
53所,在校生34692人。有各级各类科技人员6312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530人。
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802件,授权专利366件。文化馆1
处, 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374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
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120张,卫生技术人员5600人,其中,
执业医师1084人,注册护士305人。有体育馆1座,在市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奖46人次,
金牌46枚。
社会生活 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34706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536元,增长
9.72%。农民人均纯收入5416.7元,增长12.98%;生活消费支出2833元,增长0.2%;
人均居住面积36.19平方米。 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078人,征缴企业基本养
老保险费26167万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人,当年收缴保险金69.5万元。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6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8505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的人数3179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380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4050”
人员2223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2269人,增长16.18%;其中,城镇11129人,
增长11.2%;农村1140人,增长1.07%。
【争创文明城区】 市中区委、区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
划, 先后完成了107条共计23万平方米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改造广场9处,治理小区9
处, 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9.2%,绿地率33%,人均公共绿地10.95平方米,建城区烟
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1.4%,均高于全国文明城市70
%的标准要求,累计投资3750万元,修建高标准水泥路91.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
公路。全区已有75个村居建成文明一条街,占全区的80%。实现就业再就业20298人,
办理低保43774户, 发放低保金834万元,发放救济款物900多万元。2005年,市中区
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区”称号。
△市中区教育局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是受全国表彰的惟一区级教育单位。
(王维锦 刘玉萍)

槐 荫 区

区委书记 朱玉臣
区 长 李胜利

区名由来 因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公里。辖12个办事处、2个镇、54个居委会、
93个行政村。 年底全区总人口35.85万人。男女性别比100.1∶100。人口出生率9.41
‰,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2.39‰。少数民族25个,1.43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
加值1.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
58亿元, 增长14.5%。 三次产业比重为2∶33.7∶64.3。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在地)49.4亿元,增长34.7%。实现财政总收入3.39亿元,增长16.7%。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农业增加值1.8
亿元,增长2.9%。粮食总产量3万吨,增长6%。蔬菜总量9.28万吨,增长4%。肉蛋
奶水产总产量2.72万吨,增长47%。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4亿元, 增长12.1%。有规模以上企业113家,增
加32家,资产66.08亿元,从业人员25463人,完成增加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利税3.25亿元。有过亿元企业13
家,过千万元的73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5.09。
建设 环保 房地产开发投资11.08亿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投资
额4539.57万元,增长15.56%。
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亿元, 城乡交易市场56处,三产总
收入578.7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3.4%;出口创汇12001万
美元,比上年增长24.6%。
教科文卫 有普通初中13所, 在校生9448人。小学50所,在校生21310人。有专
业与业余艺术表演团体25个,公共图书馆1处。有卫生机构312所,其中,医院、卫生
院2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829张,
卫生技术人员5316人, 其中,执业医师2130人,注册护士2301人。有体育场1座,全
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9枚,其中金牌6枚。
社会生活 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91.18元,农村人均住房39.61平方米。全区
企业养老参保人数68665人, 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9302.98万元。城镇职工参加
失业保险人数50991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5370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0912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955人。 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432元。最低生活保障救
助人数为12063人,其中,城镇11721人,农村342人。
(张恒传)
天桥区
区委书记 杨庆林
区 长 雷天太
区名由来 因辖区内横跨胶济、津浦两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249.05平方公里。 辖15个乡(镇、办事处),241个行
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50.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84万人。男女性别
比101.2∶100。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6.55‰,自然增长率1.71‰。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
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9.3%;第
三产业增加值78.4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比重为1.55∶37.67∶60.78。共完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4亿元,增长32.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46亿元,按可
比口径增长17.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74.7亿元, 比年初增加2.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1亿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5220元,比上年增长13%。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农业增加值2亿
元,增长2.6%。粮食总产5.5万吨,增长33.6%;棉花总产1037吨,油料总产1135吨;
水果总产2054吨,增长3%;蔬菜总产量7.79万吨,增长3.2%。肉类总产1.31万吨,
禽蛋总产0.91万吨, 奶类总产1650吨。水产品总产1560吨,增长3%。全区农机总动
力1.31万千瓦,增长3.1%。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5亿元, 比上年增长8.9%。 规模以上销售率达
98.23%, 比上年提高3.4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5.37, 比上年下降
2.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实现增加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1%;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2.4亿元,增长19.25%;实现利税5.23亿元,增长14.18%;实现
利润2.21亿元,增长40.87%。
建设 环保 完成工业投资1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规模以上投资57.66
亿元,增长32.5%;房地产开发投资16.8亿元,增长21.7%。资质及以上建筑企业71
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2亿元,增长8.9%。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个,完成投
资额917万元。
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大型专业
市场和商贸设施103处, 成交额115亿元。实现出口总额20995万美元,增长86%。合
同外资额3069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189万美元,增长37.6%。新批三资企业7家,
累计三资企业221家。
教科文卫 有普通初中22所,在校生12039人。小学55所,在校生28692人。有各
类专业技术人员3357人。有科研机构10个,各类科研人员7266人。有公共图书馆1处,
群众艺术馆1处, 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5所,其中,医院2所,卫生防
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04张,卫生技术人员351
人, 其中,执业医师118人,护士111人。文化体育场所1处,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
比赛获奖牌5枚,其中金牌5枚。
△天桥区荣获“全国农村改水改厕先进区”荣誉称号
(焦俊先)
历城区
区委书记 谭延伟
区 长 许 强
区名由来 因地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298.57平方公里。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及大正科
技工业示范区,69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90.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50.70万人。男女性别比106.9∶100。人口出生率9.70‰,死亡率5.7‰,自然增长
率4.0‰。少数民族6401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1.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4.7∶68.9∶26.4。
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3.27亿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0.02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1.5亿元。耕地面积3.26万公顷,农作物播种
面积6.3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7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25.44万吨,平均亩产358.9公斤。粮经产值比7.5∶2.5。猪、牛、羊年出
栏73.8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20.9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5万吨。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1亿元, 增加值238.0亿元。限额以上企业262个,
完成工业增加值228.3亿元,实现利税78.55亿元。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济南市镁碳砖
厂的“济”牌镁碳砖、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的“趵突泉”牌特酿、济南东港
印务有限公司的“东港”牌打印纸。
建设 环保 基本建设投资183.3亿元; 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8.4亿元,比上年增
长23.3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0亿元,实现利税5.68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51.2
万平方米。全年环保污染防治总投资2.09亿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481.9公里, 全年货运量1795万吨,客运量408万人
次。电信业务总量9646万元,邮政业务总量4097万元。
贸易 旅游 城乡集贸市场140个,商品成交额45亿元。出口总值65180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9223.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42万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家。
主要旅游景点有四门塔风景区、华山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蟠龙山森林公园、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锦云川乐园、九顶塔民族风情园,金象
山、卧虎山滑雪场等。全年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亿元,比上年增长
24.63%。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162所, 在校生102183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
93896人; 教职工7254人,其中专任教师6432人。区属科研机构96个,专职科研人员
821人。 10项科研成果获区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41处。有卫生医疗机构37所,
床位1832张,卫生技术人员2584人。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5186元,人均住房面积48平方米,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人数1.80万人。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566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6.2平方米。全年
支出救济金747万元。
【济南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启用】 济南国际机场新航站区于2001年10月1日开工
建设,2005年3月16日通过竣工总体验收,3月28日正式启用。新航站区以2010年为目
标年, 按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规模设计,最高峰每小时可通过3200人次。新航站
区已成为省会济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唐冶新城建设开工】 唐冶新城位于历城区郭店、港沟镇境内,东起围子山,
西至绕城高速路东线,南临经十东路,北靠胶济铁路,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12月
3日,唐冶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道路建设、河道改造、
桥涵建设、道路征地、村庄整合及绿化工程6个方面。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
【银座国际汽车广场正式开业】 9月21日,位于历城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南区的
银座国际汽车广场正式开业。该广场占地9.93公顷,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总投资2
亿元人民币,是一个集整车销售、维修服务、汽车交易、车辆年检、驾驶员培训、汽
车文化传播等于一体的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汽车服务设施。
△历城区2005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02亿元,实现建区18年来历史性跨越,
连续38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龚吉元 张吉强)
长清区
区委书记 孙瑞祥
区 长 覃俊文
区名由来 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始置长清县。
2001年,撤县设长清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1个乡,616
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55.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13万人。男女
性别比100.4∶100。 人口出生率10.72‰,死亡率6.45‰,自然增长率4.27‰。有少
数民族30个,5364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2.1亿元, 增长15.7%。三次产业比重为16.3∶
52.8∶30.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7.5亿元,增长79.5%。实现财政总收入
5.55亿元,增长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5.4%。年末全
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9亿元,比年初增加14.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9.4亿元,比年初增加5.6亿元。贷款余额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年末实有耕地
面积3.96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7.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万公顷,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万公顷。粮食总产33.2万吨,增长8.3%;油料总产1.47万吨,
增长6.98%;水果总产5.0万吨,增长14.9%;蔬菜总产87.3万吨,增长3.8%。猪、
大牲畜、羊、家禽年存栏分别为31.6万头、10.5万头、32.28万只、386万只。肉、蛋、
奶产量分别为4.40万吨、5.05万吨、1.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00吨。全区农机总动力
40.36万千瓦,增长0.89%。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两工”,落实农业补贴资金774万
元。蔬菜、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6.5%。全区投资6480万元,共实施土
地整理项目14个, 总面积2157公顷,新增耕地33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8%。加快推
进生态家园工程,建成生态村15个,生态户1.4万个。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2%。产品销售率97.1%,
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9,比上年提高17.4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企业149家,实现增加值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5%;产品销售收入123.3
亿元, 增长34.5%;实现利税12.7亿元,增长41.9%;实现利润6.4亿元,增长47.9
%。 济南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达3.9亿元,辐射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实现业
务总收入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5.9亿元,比上年增长52.8%。
建设 环保 有3家企业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争创“泉城杯”工程28个,“泰
山杯” 工程11个,全区建筑业产值实现35亿元。中石化、中石油2条天然气管线接入
城区。 东王、大柿子园、东铺村启动城中村旧村改造工程。投资1.5亿元对城区道路
进行全面改造,实施了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超过12平方米;对城区10条主次干道高标
准安装、 更换了路灯。 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城区84个单位实施拆墙透绿,拆除围墙
4000米。
交通 邮电 村村通公路工程按时完成,3年累计完成投资2亿多元,新、改建农
村公路730余公里, 505个村、 40万人受益。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387万人次、
966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5.3%、27.4%。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81万吨、11800
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5.9%、35.3%。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电信业务收入5904万元,增长16.5%;邮政业务收入1643万元,增长31.9
%。固定电话用户14.29万户,比上年增长8.9%。
贸易 旅游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在建大型
商业网点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 全区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41.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
现增加值61.7亿元,同比增长28%。出口创汇总额5286万美元,增长42.6%。实际利
用外资4396万美元, 增长450.5%。主要旅游景点有“海内名刹”灵岩寺、“齐鲁仙
境”五峰山、“世外桃源”莲台山、“世界壁垒之最”齐长城、“第一古迹”汉石祠、
革命遗址大峰山、“度假胜地”崮云湖、自然生态旅游卧龙峪、济北王陵双乳山等。
成功举办了济南市第四届杏花节和第三届金秋柿子节。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
次,增长15.2%;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增长24.1%。
教科文卫 有各级各类学校141所,在校生65649人,专任教师4655人。其中,中
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1145人,专任教师53人;普通中学20所,在校生26371人,专
任教师2429人; 职业学校1所, 在校生567人, 专任教师92人;小学119所,在校生
37566人,专任教师2081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
档案馆1处。 五峰山广播电视发射台建成启用。有卫生机构19所,其中医院13所。共
有床位823张,卫生技术人员137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
团体金牌2枚,个人金牌12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4元, 增长9.7%,人均消费性支出5990
元,增长17.4%;人均居住面积27.19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939元,增长16.6%;
人均消费支出2537元,增长19.6%;人均居住面积34.2平方米。实现就业再就业4946
人。 年末在岗职工7.05万人,年平均工资12581元。敬老院11处,集中供养“五保”
对象1955人。
【济南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长清是传统的“压
力容器之乡”“网笼之乡”“铆焊之乡”,聚集了大量的技术条件和大批的从事机床、
焊接的熟练工人,区内从事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的队伍上万人。济南经济开发区坐落在
长清区内,具有产业集聚的条件和优势,区内投资1.5亿元建设的捷迈机械装备基地,
其专业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最具实力的数控板材加工装备研发、生产企
业。重汽、济柴、联想沃德汽配、志友机械、荣福汽配、时代试金等企业集团相继落
户长清,形成集产经研为一体的山东中西部机械制造业基地。济南经济开发区跨入全
省“十大产业集群”行列,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大学科技园建设】 大学科技园位于长清新城区以东,104国道、京福高速公
路以西, 规划面积43.11平方公里,拟入驻院校14所。现已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
工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交通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
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校入住,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正在建设中。9
所高校规划总用地面积985公顷, 总建筑面积357.9万平方米, 已开工建设教辅设施
135栋、153万平方米,其中110栋主体封顶,90栋交付使用,已入住学生近4万人。
【乐天小区建设】 乐天小区由大学科技园建设,位于文昌街道办事处的原东、
西八里村,占地66.8公顷,规划建设住宅楼135栋5000余套,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其中公建面积15.71万平方米,商业用房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已有文昌街道
办事处的2个村和崮云湖街道办事处9个村的4215户、10069人入住108栋楼房。与小区
配套的4所学校和1处托老所等服务设施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乐天小区的工程投资、建
筑规模在全省在建居民安置小区中均属首例,是全省最大的居民安置小区。
△长清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
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称号。
△长清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区”
(曹相泉 边绍林)
章丘市
市委书记 陈先运
市 长 毕筱奇
市名由来 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称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 辖20个乡(镇、办事处),908个行政
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99.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8万人。男女性别比
98.6∶100。人口出生率10.13‰,死亡率7.54‰,自然增长率2.59‰。有少数民族26
个,7773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5.1%;
第三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37.5%。三次产业比重为13.8∶52.3∶33.9。全社会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160.86亿元,增长51.61%。实现财政总收入19.06亿元,其中地方财
政收入12.1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6.2亿元,
比年初增加12.2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23亿元,比年初增加7.87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2%。农业增加值
30亿元, 增长5.3%。 粮食总产58.78万吨,增长1.65%;棉花总产0.93万吨,增长
12.10%; 油料总产0.77万吨,下降3.07%;水果总产5.52万吨,增长5.11%;蔬菜
总产163.71万吨, 增长3.96%。肉类总产9.84万吨,禽蛋总产19.51万吨,奶类总产
6.01万吨。水产品总产0.85万吨,增长6.63%。全年造林612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25%。全市农机总动力99.8万千瓦,增长2.30%。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产品销售率达97.22%,
比上年下降1.0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4.50,比上年提高20.21个百分
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3家,实现增加值8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7.45%;实现产
品销售收入260.66亿元, 增长39.40%;实现利税35.33亿元,增长43.40%;实现利
润19.89亿元, 增长38.20%。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60.62亿元,占规模
以上工业的71.37%,增长48.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6.86亿元,增长63.63%。
建设 环保 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4.6亿元,增长48.05%;房地产开发投资
9.71亿元, 增长201.55%。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05
亿元, 增长31.6%;实现利税3500万元,增长6.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4个,
完成投资额6509.9万元,增长12.06%。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754.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411.8万人次、
17831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0.93%和3.58%。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377.9
万吨、63268万吨公里。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813万元,增长2.09%。其中,电信业务
总量11915万元, 下降0.82%;邮政业务总量4898万元,增长9.90%。年末固定电话
用户达到24.78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0%。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00处, 同比减少22处。实现出口总额9078万美元,增长44.9%。
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8项, 增长50%;合同外资额9700万美元,增长58.20%;实际利
用外资4018万美元, 增长30.37%。主要旅游景点有百脉泉公园、朱家峪旅游区、锦
屏山旅游区、圣井危山旅游区、七星台旅游度假区、白云湖公园、神州生态乐园、龙
山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胡山森林公园、眼明泉公园、海山湖旅游区、阎家峪旅游区、
三王峪旅游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80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1.52亿
元,增长203.2%,其中外汇收入550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已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6所, 在校生2.6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
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0.85万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87万人。普通初中36所,
在校生3.25万人。 小学221所,在校生7.76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
技成果30项。专利申请量200件,授权专利37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
馆1处,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3处,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658所,其中,医院、卫
生院33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999张,
卫生技术人员3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315人,注册护士992人。有体育馆4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6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11.02%; 人均消费性支出6621元,增长14.5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24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5475元, 增长14.1%;生活消费支出3560.40元,增长10.6%;人均
居住面积37.6平方米。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4万人,比上年净增3900人;征
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08亿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
127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5万人,享
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2094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745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3264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7.36万人,增长33.1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916
元,增长10.11%。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0382人,下降6.92%;其中,城镇3254
人,增长8.29%;农村7128人,下降12.53%。
【章丘市跨入全国50强】 在由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主办的2005中
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会上,章丘市再次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列第47位。从
2003年的78位,到2004年的56位,再到2005年的47位,章丘综合实力实现了三年三大
步,跨入中国50强,成为山东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并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
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综合竞争力等级为A级,位列第33位,较上届前移了4
个位次。
【百脉泉公园景区获联合国“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称号】 百脉泉公园始建
于1986年,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园内百脉泉、墨泉、梅花泉、漱玉泉,竞相喷涌,各
具神韵。其中百脉泉最为著名,是济南72名泉之一,有“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
冠”的美誉,其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带动了全市旅游。章丘市委、市政
府的绿化保泉、地质保泉、关井保泉、蓄水保泉、调水保泉等保泉措施的实施更加确
保了泉水的常年喷涌,使“小泉城”的特色风貌尽显,百脉泉公园景区成为人居与自
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典范。入选“2005山东十大魅力景点”。在“2005全球人居环境论
坛”上,被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CCC/UN)授予“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
区”荣誉称号,成为国内仅获此殊荣的三个旅游景点之一。
【章丘市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章丘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绿
色园区。实施园区排污管网与城区管网对接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加强
泉水保护,基本实现全年喷涌,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制定市域水系建设和水
资源利用规划, 投资1.05亿元,对大站水库、杜张水库实施扩容改造,新建759项中
小型水利工程。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新增土地800公顷,工业园区每亩投资强度达
到160万元。 高度重视山体、林地、湿地资源保护,继续开展城乡大绿化工程,全市
新增林地3067公顷,绿化荒山10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5%。生态章丘建设初见成
效,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环境监察试点”考核验收,并在第二届全国生态市(县)
建设现场会暨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表彰大会上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章丘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同时还免除
贫困家庭学生课本费、 作业本费,发放生活补助,共为全市25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的10.99万名学生减轻负担2700万元。
(亓远程 王 波)
平阴县
县委书记 孙积港
县 长 朱红方
县名由来 因地处古东原之阴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346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县总人口36.6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0.56万人。男女性别比100.5∶100。人
口出生率8.91‰,死亡率4.88‰,自然增长率4.03‰。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9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5.53亿元,
增长17.3%; 第三产业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比重为16.1∶60∶
23.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48.2%。实现财政总收入3.82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
款余额35.72亿元,比年初增加5.0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01亿元,比年初
增加2.8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47亿元,比年初增加1.74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1.4亿元, 比上年增长9.9%。 农业增加值
12.22亿元,增长7.4%。粮食总产21.62万吨,增长7.1%;棉花总产0.23万吨,增长
17.2%;油料总产0.88万吨,增长5.1%;水果总产9.68万吨,增长7.5%;蔬菜总产
55.94万吨,增长6.1%。玫瑰花种植面积893公顷,产量900吨。肉类总产5.17万吨,
禽蛋总产4.13万吨,奶类总产0.11万吨。水产品总产0.17万吨,增长10.5%。全县农
机总动力39.27万千瓦,增长5.9%。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完成工业投资20.65亿
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04%,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
指数239.57,比上年增长6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实现增加值37.43
亿元, 比上年增长25.9%;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3.12亿元,增长31.9%;实现利税
14.59亿元,增长49.5%;实现利润8亿元,增长44.7%。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
16家。 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824户、民营企业127家,注册资本1.09亿元。市级以上
名牌产品达到20个。 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其中,平阴山水300万吨
粉磨站一期、 玛钢公司万吨沟槽管件扩产、琦泉热电1.5万千瓦热电机组等27个项目
已经竣工,齐发药业扩产、奔腾泵业专用水泵及配件生产等57个项目形成较大投资。
建设 环保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3.9%。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
28家。建筑业总产值4.16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97亿元,竣工产值1.87亿元,房
屋建筑面积80.53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78亿元,增长1.4%。实施了翠屏
街西延、振兴街改造、平石路建设等,新增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县城电网改造全面
完成。 2万吨水厂水源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新建扩建人畜供水工程10处。 投资
66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244.3公里,同时建成了354公里的绿色通道。完成环境污染治
理项目14个,完成投资额2380万元。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竣工。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565.1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65万人次、
1560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6%和2.2%。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319万吨、
2331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1.8%和24.0%。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74万元,增长8.4%;
电信业务总量4400万元,增长9.9%,年末电话总数10.58万部,其中小灵通2.5万部。
移动电话用户11万户,互联网用户6800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30处。 新增自营出口权企业4家, 实现出口创汇1.27亿美元, 增长
26.1%。 引进内资16亿元,增长71.3%;实际利用外资1012万美元,增长232.5%。
投资3.15亿元的伊利乳业液态奶和酸奶生产基地、2亿元的齐发药业扩产、2亿元的山
水水泥余热发电等1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均已落户或签约。主要旅游景点有玫瑰园、
翠屏山、云翠山、大寨山、洪范泉群、于林、胡庄天主教堂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0万元。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78所, 在校生4.93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
39533人; 教职工4145人,其中专职教师3410人。专业技术人员8720人。组织实施各
类科技计划34项,取得科技成果17项,申请专利76件。文化机构20个。体育活动场所
664处。医疗机构71所,其中医院15所。共有床位946张;卫生技术人员1337人,其中
执业医生662人。 玫苑社区服务中心暨老年公寓建设进展顺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工程全面完成,实验小学扩建工程主体竣工,传染病医院竣工启用。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2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6
%;人均消费性支出5439元,增长7.2%;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6.66平方米。农民人均
纯收入4088元, 增长14.6%; 生活消费支出2092元, 降低14.6%; 人均居住面积
28.19平方米。 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148人,比上年净增637人;征缴企业基
本养老保险费5419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33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11.8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08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841人,享受失业保险
待遇的人数3341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62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47人。
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33992人, 下降0.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758元,增长16.7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3292人,增长3.4%;其中,城镇1840人,增长4.5%;
农村1452人,增长2.1%。
【开展率先突破远郊县活动】
平阴县委、县政府开展率先突破远郊县活动,当年实现了五大突破。一是大项目
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伊利奶业、水泥粉磨、阿维菌素、余热发电、铝板带箔加工及
万吨精铝等1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落户或签约,全年共引进内资16亿元,实际利用外
资1012万美元, 增长232.5%。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工业技改投入实现
突破。完成工业技改扩能投入20.6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三是农业
龙头企业引进、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突破。引进了伊利集团、川蜜食品和4家玫
瑰精油加工企业,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家。四是城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实
现突破, 发展环境明显改观。投资3.6亿元,重点实施了济西工业园区扩展、锦东新
区启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五是解决制约平阴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突
破。省政府每年减免平阴县上千万元资金的上缴任务,将平阴地方铁路纳入泰聊铁路
规划, 同时对220国道长清至平阴段拓宽改造、城西湿地开发等重点建设项目给予扶
持。
【孝直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平阴县孝直镇孝直村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共进。2005
年, 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利税2000万元。个体工商户、养殖种植户和其
他专业经营户发展到600户, 个体私营企业18家。全村投资1000余万元硬化、绿化、
亮化街道25条,投资600多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秸秆气化站,700多户
村民盖起了户均200多平方米的楼房。 成立专职环卫队,清除“脏、乱、差”和“三
大堆”现象。扩大群众参与,实行“村务十公开”制度、村“两委”干部直选和民主
评议制度,变“一人管多权”为“一权多人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独具特
色的“五好家庭”评选,营造良好村风民风,连续12年未发生一起社会治安案件。村
民先后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520多万元。建起了街心公园和文化广场。每年拿出2.5万
元专款作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并相继设立了“孝直铜像”“正义厅”和“奉献厅”
3座标志性建筑。拿出30多万元为377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为54名残疾人每
人每月发放150元的救助金,对升入大中专院校的本村学生分别给予1000~10000元的
奖励。10月,孝直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05年,平阴县被列为“全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示范县”。
(于瑞东 付媛媛)
济阳县
县委书记 苏树伟
县 长 张新文
县名由来 因地处古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北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 辖8个镇, 1个办事处,40个居委会,
812个行政村。 年底全县总人口53.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6万人。男女性别比
103∶100。 人口出生率12.61‰,死亡率7.57‰,自然增长率5.04‰。有少数民族24
个,1.28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43.4亿元,增长24.1%;
第三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24.1%。三次产业比重为27.4∶45.6∶27。全社会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48.9亿元, 增长55%。实现财政总收入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5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8.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5亿元,比年初增
加5.6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6亿元,比年初增加3.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
各项贷款余额15.9亿元,比年初增加0.7亿元。
农业 农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1%。粮食总产47.2万吨,增长4.6%;棉花总
产0.56万吨, 增长-30%;油料总产1.97万吨,增长10.7%;水果总产5.93万吨,增
长-3.1%; 蔬菜总产163万吨,增长1.6%。肉类总产6.1万吨,禽蛋总产5.43万吨,
奶类总产1.55万吨。 水产品总产0.74万吨,增长2.8%。全年造林4013公顷,林木覆
盖率达到30.6%。全县农机总动力77.1万千瓦,增长2.3%。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9亿元, 比上年增长27.2%。完成出口交货值2.6
亿元,增长18%。产品销售率达96.9%,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有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142家,实现增加值33.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6.8亿元,
增长49.5%;实现利税15.6亿元,增长41.2%;实现利润8.53亿元,增长40.6%。规
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32.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7%,增长32.3%;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3.6亿元, 增长49.4%。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5.2亿元,
增长25.3%。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2.7亿元,比上年增长55%;新建、扩建、改建
和技术改造投资44.6亿元, 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1.41亿元,增长2%。资质三
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4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563万元,增长42%;实现利税6958万
元,增长26%。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11141.5万元,增长29.4%。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678.9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81万人次、
21079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63%。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455万吨、
710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3.8%和1.5%;民用汽车拥有量0.28万辆,比上年增长12
%;其中私人轿车0.16万辆,增长23.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392.6万元。其中电信
业务总量8182.8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209.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91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7.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6.3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64万户。
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商品
交易市场71处, 成交额13.7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进出口总额3800万美元,增
长26.7%,其中出口3005万美元,增长29.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2项,合同外资额
5431万美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3185万美元,增长22.7%。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0.15万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1.02万
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2.01万人。小学87所,在校生2.98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
12455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38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8项。专
利申请量120件,授权专利22件。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站)9处,档案馆1处。有
卫生机构1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670张,卫生技术人员1146人,其中,执业医师514人,注册护
士256人。有体育馆2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金牌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1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152元,增长22.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6平方米。农民人均纯
收入4068元,增长16%;生活消费支出3056元,增长35%;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8万人,比上年净增0.85万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费1129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2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4.67万元。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0.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
人数4602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46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71人。年末城
镇在岗职工人数2.99万人, 增长27.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798元,增长33.4%。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312人,其中,城镇4294人;农村5018人。
【开展平安建设活动】 济阳县在平安建设活动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全县9个镇(办事处) 均建立了调解中心、整合行政、司法、人民等各类分散的调整
资源,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司法所为依托、有关部门共
同参与,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格局。深入开展严打斗争。2004~2005年,破获
各类刑事案件357起,盗窃案件208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15名,追回逃犯64人,
打掉犯罪团伙24个。全年刑事犯罪发案率比上年下降28.1%。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先
后组织开展了后进村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油区治安秩序整治等专项活动。狠抓
群防群治工作。各镇(办)均建立了25人以上的专职联防队,各村采取义务工、专业
队、治安责任制等形式,建立巡逻队。全年全县农村可防性案件比上年下降31.4%。
被省委、省政府和济南市委、市政府分别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平安济南建
设标兵单位”称号。
【全面实施惠农政策】 济阳县全面实施惠农农业项目,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活条
件。争取扶贫开发资金,全部取消农业税,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
补贴,加大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县用于支持“三农”的财政资金达1.08亿
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总产稳定,瓜菜、林果和畜牧三大优
势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73%。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68元, 比上年增长
18.9%。
△济阳县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
△济阳县崔寨镇被山东省文明委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分别授予“省级
文明村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
△济阳县高考重点本科上线398人, 本科上线1787人,高考各项指标均居济南市
农村县市区首位,高考成绩连续6年列济南市前列。
(赵明法)
商河县
县委书记 时文进
县 长 祝 华
县名由来 因有滳河水流经,取名滳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162.68平方公里。辖12乡(镇、办事处),947个行政
村, 15个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60.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万人。男女性别
比102∶100。人口出生率11.28‰,死亡率6.73‰,自然增长率4.54‰。有少数民族5
个,10577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17.7%;第二产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3.0
%;第三产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26.7%;三次产业比重32.5∶43.9∶23.6。全社
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6亿元, 增长27.69%。地方财政收入2.0亿元,按可比口径
增长53.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07亿元,比年初增加2.74亿元。年末金
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13亿元,比年初增加0.34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3.7亿元, 比上年增长21.64%。农业增加值
24.86亿元,增长23.53%。粮食总产60.92万吨,增长13.91%;棉花总产1.65万吨,
下降13.44%; 蔬菜总产121.44万吨。肉类总产8.26万吨,禽蛋总产5.66万吨,奶类
总产1.6万吨。 水产品总产0.76万吨。全年造林162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0.5%。
全县农机总动力81.95万千瓦。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完成出口交货值3.9
亿元。 产品销售率达97.6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7.43,比上年提高22.2个百
分点。有规模以上企业122家,实现增加值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实现产品
销售收入71.47亿元, 增长34.7%;实现利税7.7亿元,增长43.95%;实现利润4.69
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04%;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1亿元。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9%。资质三级及以
上建筑企业16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76.9%;实现利税1256万元,增
长84.7%。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21亿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667.8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81万人次、
7969万人公里。 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207万吨、1939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0.5%
和-9.98%。民用汽车拥有量4947辆,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私人轿车399辆,增长40
%。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70万元,增长15.6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000万元,增
长14.3%; 邮政业务总量137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06万户,移动电话用
户9万户。互联网用户5519户。
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城乡商品
交易市场146处, 增加47处; 成交额13.2亿元, 同比增长28.2%。实现进出口总额
4088万美元, 其中出口3707万美元,增长23%。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项。合同外资额
2602.1万美元,增长145%;实际利用外资1059.4万美元,增长880%。
教科文卫 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6302人。普通初中22所,在校生20467人。小学
111所,在校生35268人。有各类科技人员1.27万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
果12项。 专利申请量94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
档案馆1处。有卫生机构17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
幼保健机构1所,卫校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43张,卫生技术人员921人,其中,
执业医师347人, 注册护士35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
牌25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7枚。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4132元,比上年增长21.1%;生活消费支出2446元,
增长35%。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4平方米。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63人,比
上年净增683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3415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6871人,
当年收缴保险金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282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的人数10852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15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80人。年
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2868人, 增长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025元,增长17%。最
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0489人,其中,城镇2281人,农村8208人。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商河县下大力狠抓民营经济,加快民营企业培植步伐。
截至2005年底, 全县私营企业达到450家,个体工商户9100户;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达
到8.7亿元, 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金6.7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2亿元。全县非公
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6.3亿元, 实交税金7.85亿元。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10600
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占到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个数的26%。以玉皇庙、贾庄为
中心的玻璃加工区,以郑路为中心的丝网加工区,以怀仁、殷巷为中心的棉花加工区,
以白桥为中心的大蒜加工区,以孙集、郑路为中心的地毯加工区等民营企业块状经济
初步形成。
【地热资源招商取得突破】 商河县围绕地热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取得重要成果。
全年仅地热招商一项合同引进资金13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两项指标分别占
全县招商引资总额的28%和19.5%。 其中,总投资10亿元,占地91.79公顷的济南昌
润置业“齐鲁水郡”项目落户南部新区,一期主体工程已于年底建成;总投资3亿元,
开发建设面积38万平方米的山东鑫龙濠景温泉城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已投入资金3000
万元。总投资2.5亿元的邹城圣城东盛阳光花园小区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已完成。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商河县立足扶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通过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畜牧小区建设、壮大蔬菜产业发展,夯实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
业产品增加值,实施综合立体救助等多措并举,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4132元,3.5万人实现脱贫。
【考古新发现】 6月,在大沙河清淤治理中发现汉代古墓群。该墓群位于沙河
乡梁家村以南沙河古河道一带, 在方圆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汉代墓葬30余座。
经过市考古部门和县文物部门的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汉代陶器、铜器、饰品20余件,
其中出土的陶壶、陶马、青铜、铜带钩等文物在商河都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考古
价值,为研究商河地方史和济南周边地区汉代平民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摩托车运动协会、山东省体育
局、商河县人民政府主办,商河县文化体育局承办的2005“将军·商河温泉杯”全国
越野摩托车大奖赛11月4日在商河隆重举行。
△10月,商河鼓子秧歌代表队赴山西临汾参加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
国民间鼓舞鼓乐展演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鼓舞鼓乐类)”演出
活动,成功入围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李翠青 宋 峰 李增花)
组稿:杨薇薇
责任编校: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