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195&run=13

【综述】 2005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
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保障
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继续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帮助
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全年共发
放《再就业优惠证》18.9万本,累计享受优惠政策132.2万人次,减免各项税费5亿元。全
省各级财政共安排再就业资金7.5亿元, 其中省财政安排再就业专项补助资金9000万元。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突破1.55亿元,扶持下岗失业人员8187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充
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全年共办理登记招聘292.6万人次,求职登记280.5万
人次,提供职业指导177万人次,介绍成功162.6万人次。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
能、送服务活动,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继续实施“西输东接”工程
和“南下北上”行动,努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全省呈现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加快形成、
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的良好态势, 省政府确定的“11354”的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
城镇新增就业131.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2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9.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3%,
其中“4050” 等困难人员再就业10.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2%;期末实有城镇登
记失业人员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比上年减少0.07个百分点。全省劳动服务
企业及社区就业实体达4466家,从业人员26.6万人,当年新安置2.98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 一、养老保险。2005年底,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02.5
万人, 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1053.9万人,离退休人数为248.2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
67.4万人、16万人。企业(含其他)参保人数为1027.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33.8万人,
参保离退休人员193.6万人, 分别比上年底增加77.9万人、11.4万人。当年企业离退休人
员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各地上报无拖欠。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
数为180.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2.9万人;社会化服务率为98%,比上年底增加1.4个百分
点; 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有140.8万人,占社会化管理人数的78%。全省基本养
老保险基金收入360.47亿元, 与上年决算数相比(下同) 增长16.7%,其中:征缴收入
332.4亿元,比上年增收51.5亿元,增长18%;基金支出29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1.48亿元,基金支出197.67亿元。
二、医疗保险。全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861.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89.6万人,其中,
参保职工人数为684.8万人, 参保退休人员为176.7万人, 分别比上年底增加66.4万人、
23.1万人。 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4.81亿元, 支出55.3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34.44%、
30.96%,期末累计结余60.55亿元。
三、工伤保险。2005年底,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578.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02万
人。享受伤残待遇人数为42766人,比上年增加17548人。全省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42亿元,
支出2.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05%、51.39%,期末累计结余6.27亿元。
四、 生育保险。2005年底,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61.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0.5
万人。 享受生育保险待遇55102人次,比上年增加7609人。全省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78亿
元,支出2.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69%、2.47%,期末累计结余5.69亿元。
五、 失业保险。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7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23.6万人。累计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52.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7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3.52亿元,
比上年增长13.72%;支出14.01亿元,比上年下降5.67%,期末累计结余40.25亿元。
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5年底,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70万人,
当年收取保费9.93亿元,养老金支出3.36亿元,基金累计59.88亿元。
【企业工资分配】 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
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警预测、最低工资保障“四项制度”逐步完善。2005年,
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14元, 比上年增长15.9%。 国有单位19823元,增长
23.7%,城镇集体单位11474元,增长16.3%,其他所有制单位14018元,增长16.6%。全
省企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5512元, 比上年增长13.1%。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和拖欠进
城务工人员工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03年至2005年, 全省共补发企业拖欠职工工资
22.47亿元,2003年以前形成的历史拖欠基本解决。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步伐加快,多层次的调解体系初步形成。
全省17市全部建立三方协调机制,88%的县(市、区)建立相应机构,区域性和行业性协
调组织达到149个。 劳动合同管理日趋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全省公有制企业
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非公有企业达到63%。集体协商机制稳步推进,全省有5000多
户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谈判。
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得到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更加规范。2005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5976件,涉及劳动者6150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1.9%、-
6.7%。劳动仲裁实体化建设初见成效,青岛、临沂2市和庆云、昌邑等17县(市)成立了
劳动仲裁院。
以拖欠工资、企业军转复退人员劳动保障等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劳动保障信访工作,
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超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维护了社会稳定。
【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围绕建立完善多层次、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
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两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
式。 “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工作进展顺利,首批100名“山东省首席技师”已经确定,绝
大多数市和半数以上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金蓝领”培训试点成效明显,有5060名高
级工获得技师职业证书。开展“百万职工技能竞赛活动”。全省全年新增高级技工7.24万
人,新增技师1.79万人,高级工以上人员占企业一线职工的比例达到10%左右。技工学校
布局调整、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省技校招生突破13.8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
上。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展到1800多家,年培训人数达到48万人。“技能扶贫计划”顺利
实施,协调省财政拨款1500万元,对5500名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学校给予补贴。全年组
织再就业培训28.9万人, 培训后合格25.8万人,合格率90%。年末全省共有168所就业训
练中心,培训各类人员44.1万人,结业39.7万人,结业后就业27.6万人,就业率为69.5%。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鉴定范围不断扩大。全年鉴定人数达到74万人,其
中65万人获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劳动保障监察】 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推进“一体执法”。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主动检查用人单位4.8万户, 年检用人单位6.3万户,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1.8万起,责
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57万份, 为109万劳动者补发工资待遇等4.4亿元,督促1.1万户
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7.2亿元。 会同公安、人事、工商等部门开展解决拖欠进城务工
人员工资、禁止使用童工、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加强社保基金行政监管
和社会监督,实施现场监督的覆盖面超过60%,清理回收挤占挪用的违规违纪基金1919万
元。
【金保工程建设】 省市联网进度加快,全省有9个市实现市、县联网,4个市实现与
城市社区网络的互联。 17个市全部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6个市开展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
监测试点,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实现了部、省、市间的定时上传、定时统计。
(李广林 陈明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