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167&run=13

【综述】 全省气象部门现有17个市级气象局、108个县气象局(站)。省局机关9个内设机
构、 6个直属事业单位。2005年底,全省气象部门在职职工总数为194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
历的53人, 本科学历的628人,大专学历的60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5.9%;正研级高工4人,
副研级高工138人,工程师701人。
全年重大天气过程无一漏报,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决策气象服务,通过多种
手段为社会提供公众服务, 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2.54%。积
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全年组织12架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5.77亿立方米;各市组
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1503门(架)次,增加降水3.53亿立方米,减少损失7.16亿元。出动移动气
象台为蒙山森林灭火、世帆锦标赛、孔子文化节等提供现场气象服务;首创网络手语天气预报服
务,并作为全国“创新气象”项目在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进行了展播,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好评。
为“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提供了优质气象保障,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分别致函
中国气象局和省局给予高度赞扬并赠送锦旗。 8月,“麦莎”台风影响山东,全省气象部门全力
以赴开展了准确预报和优质服务, 得到了省委、 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与山东卫视联合进行
“麦莎”追风行动,为全省人民及时提供台风行踪和影响实况。8月7日,韩寓群省长坐镇省气象
台,亲自指挥调度全省防御台风工作。12月,胶东半岛出现强降雪天气,过程(旬、月)降雪量、
积雪深度均创当地气象记录之最。省气象台和烟台、威海市台预报准确及时,先后发布雪灾预警
信号18次、道路结冰预警信号41次,并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及时向政府、公众和相关单位进行
服务,为领导科学安排防灾减灾做出了重大贡献。
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5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和122个自动气象站、 131个区域天气观测气象站和17个紫外线强度观测站,6个中规模卫星资料
接收站, 与原有的观测站点初步构成了全省新一代气象立体监测网络。 开通了与省国土资源厅
2MSDH宽带网和电视会商系统;开发了农村渍涝和酸雨预报系统,对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
紫外线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森林火险预报的业务系统进行了集成;建立了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
和气候事件总结研讨制度;逐月通报紫外线和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自动站监控平台24小时对上报
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并限时进行技术指导和故障处理。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力度。 制定了“6121”人才评价标准;有2个项目首次列入山
东省出国培训计划;6位业务和管理骨干分别到国外进行中短期培训;1人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家气
候中心进行学习研究;2人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人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 。选派70人次到大学和中国气象局参加各类培训班;举办16期培训班,培训571
人次;在职教育共6人取得硕士学位,新增正研级高工2人;接收本科以上毕业生54人,其中15人
充实到县站。 全省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0.9%。有1项单独申报的课
题和2项联合申报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开放式科研基金向社会公开招标课题5项;
与中国海洋大学等联合开展在研课题5项;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5篇;与中科院寒旱所、气
科院雷电实验室合作进行的人工引雷实验获得成功。
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全省气象部门119个创建单位全部建成文明单位,其中,全国文明单位1
个;省级文明单位12个;省级文明机关1个;市级文明行业4个;市级文明单位85个;县级文明单
位21个; 全国文明创建示范单位2个;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1个;省局机关连续8年被
评为“省直文明机关”。东营市局被评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局建成全国文明单位,
莱芜、临沂、德州市局和曲阜市局建成省级文明单位,滨州市气象部门建成文明行业。聊城市气
象科普馆成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制定了基层台站建设实施意见和指导标准,加大了基层台站
特别是基准(本)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气候概况】 2005年,全省年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光照偏
少。 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2004/2005年)气温变幅大,雨雪多,初冬异常偏暖,后期低温持
续时间长;春季前期回暖慢,后期雨水丰沛,季内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夏季冰雹、大风、暴雨等
强对流天气频繁,初夏高温炎热,后期凉爽多阴雨;秋季多大雾,降水不均,初秋暴雨频繁,降
水异常偏多,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年末冷空气活动频繁,半岛东部出现罕见的连续
强暴风雪天气。
年内局部地区异常天气较往年偏多,但全省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发生较少,灾害造成的国民经
济损失较往年偏轻,且由于全年降水资源丰富,天气气候条件对全省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总体来
看,2005年山东气候属于偏好年景。
一、气温
2005年,全省平均气温为13.3℃,较常年偏高0.3℃,比上年偏低0.6℃。各地在11.6℃(文
登)~14.7℃(淄博)之间,鲁南部分、鲁西北局部、鲁中北部部分地区在14℃以上;半岛大部、
鲁中部分、鲁东南局部及莱州湾地区在13℃以下;其他地区在13~14℃之间。
与常年相比, 除西部部分地区较常年偏低外, 其他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高,部分地区偏高
0.5℃以上。 全省各月平均气温,1~3月、8月、12月为负距平,其他各月均正距平。6月和11月
异常偏高,4月显著偏高,2月和12月偏低,其他各月正常。
二、降水
2005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775.5毫米,较常年偏多127.4毫米,比上年偏多10.8毫米,是
2003年以来的连续第三个多雨年,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各地在385毫米(德州)~1146
毫米(枣庄) 之间,鲁南大部、鲁中部分、半岛南部沿海局部在900毫米以上,其中鲁南部分地
区在1100毫米以上; 鲁西北大部、半岛北部、鲁中北部地区在700毫米以下,其中鲁西北局部在
400毫米以下;其他地区在700~900毫米之间。
与常年相比,除北部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少外,其他各地均偏多,部分地区偏多40%以上。全
省各月平均降水量,2月、5~6月、9月较常年偏多,其他各月均较常年偏少。除2月和9月异常偏
多,6月偏多外,其他各月正常或偏少,1月异常偏少,3、11月显著偏少。
除鲁西北和半岛个别地区偏少外,其他地区正常或偏多。除鲁西北部分地区和半岛个别地区
偏干外, 其他地区正常或偏湿。各月大气干旱指数,除4、6、11月大部地区偏干外,2月和12月
偏湿,9月份异常偏湿,其他各月大部分地区正常。
三、日照时数
2005年,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2388小时,较常年偏少98小时,比上年多84小时。全省各地年
日照时数在1895小时(枣庄)~2817小时(潍坊)之间,除半岛、鲁西北和鲁南的部分县市较常
年偏多外, 其他大部地区均偏少,鲁南和鲁北部分县市偏少300小时以上。各月全省平均日照时
数, 1月、3~5月、12月较常年偏多,11月持平,其他各月均偏少,6~10月连续偏少,9月份偏
少最明显。
四、四季气候特征
2005年山东省除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他各季均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除春季
较常年略偏少外,其他各季均偏多。从异常评价指标可见,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冬、春季正常,
夏、秋季偏暖,个别地区异常偏暖;降水量除秋季异常偏多外,其他各季均为正常。大部分地区
冬季正常,春、夏季偏干,秋季偏湿。
1、初冬温暖异常,后冬持续低温;季内雨雪多,分布不均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下同)全省平均气温为-0.6℃,较常年偏低0.4℃,比上一
个冬季偏低1.9℃,是1986年以来最冷的冬季。各地平均气温在-3.1℃(济阳)~1.1℃(枣庄)
之间,鲁西南、鲁南及青岛在0℃以上,其他地区在0℃以下,其中鲁西北大部、半岛和鲁中部分
地区在-1℃以下。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半岛东南部、鲁东南沿海及鲁中个别地区偏高外,其他大
部分地区偏低, 黄河沿岸部分地区偏低1.0℃以上。季内除初冬气温异常偏高外,其他大部时段
气温持续偏低,2月明显偏低,是1985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9.1毫米,较常年偏多3.1%,比上年偏少3毫米。各地降水量在19.0
~47.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鲁西、鲁西北及鲁中北部部分、半岛西部偏多,其中鲁西部
分地区偏多50%以上,其他地区偏少或接近常年,鲁西南部分地区偏少30%以上。季内降水时空
分布不均, 雨雪主要集中在前冬和后冬,隆冬1月份降水异常偏少,是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
记录。2月份异常偏多,全省平均偏多9成。
冬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455小时, 较常年偏少55小时,比上年偏多95小时。各地日照时数
在356小时(曹县)~548小时(莱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潍坊外其他各地均偏少,鲁北
和鲁西南个别县市偏少100小时以上。 季内各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12月各地均偏少,青岛个别
县市偏少70小时;1月各地均偏多,半岛、鲁中部分地区和鲁西南个别县市偏多40小时以上;2月
各地均偏少,鲁西、鲁西南、鲁中、鲁北大部地区偏少40小时以上,个别县市偏少60小时以上。
2、初春回暖慢,后期降水充沛
春季(3~5月, 下同) 全省平均气温为13.7℃,较常年偏高0.6℃,比上年偏低0.8℃,是
1997年以来的同期第二个低值, 仅高于2003年春季。 各地平均气温在10.1℃(文登)~15.6℃
(济南)之间,自西向东递减。半岛东部地区在13℃以下;鲁西南、鲁西北、鲁中部分地区在15
℃以上;其他地区在13~15℃之间;与常年相比,全省各地均偏高,鲁中、鲁西北、鲁西南、鲁
东南部分地区偏高0.8℃以上。季内初春回暖慢,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低,3月份为1997年
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4月份气温显著偏高,大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了1951年以来的同期历史最高
值;5月份接近常年略偏高。
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88.6毫米, 较常年偏少7.4%, 比上年偏少17.2毫米。 各地降水量在
37.0~163.0毫米之间, 鲁西南大部、鲁西北大部、半岛局部地区在80毫米以下;鲁中部分、半
岛东部、鲁东南大部在10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在80~10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鲁中部分、
鲁西北局部、半岛东部、鲁东南大部地区春季降水较常年偏多,部分地区偏多20%以上;其他地
区较常年偏少,鲁西南大部、鲁西北北部偏少20%以上。季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平均降水
量较常年略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份,3月份明显偏少,全省平均偏少7成。
春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757小时, 较常年偏多51小时,比上年偏多65小时。各地日照时数
在632~867小时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鲁西北个别县市偏少外,其他大部地区偏多,部分地
区偏多80小时以上。季内各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均较常年偏多。
3、初夏高温酷热,后期凉爽多阴雨
夏季(6~8月,下同)全省平均气温为26.1℃,较常年偏高0.8℃,比上年同期偏高1.2℃,
是近5年来最热的夏季。 各地季平均气温在23.9℃(青岛)~27.7℃(淄博)之间,自西向东递
减。半岛东南部地区在25℃以下;鲁西北、鲁中北部部分地区在27℃以上;其他地区在25~27℃
之间。 与常年相比,除鲁西南个别县市偏低外,其他地区均偏高1℃左右,鲁中和鲁西北局部地
区偏高1.5℃以上。 季内,6月份全省气温异常偏高,大部地区为195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7月
份大部分时段气温偏高;8月份气温略偏低。
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28.9毫米,较常年偏多5%,比上年同期偏少92.6毫米。各地降水量
在242.0~713.0毫米之间,其中枣庄最大。鲁南和鲁中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上,鲁南局部在700
毫米以上; 鲁西北和半岛北部部分地区在300毫米以下;其他地区在300~500毫米之间。与常年
相比,鲁西北部分、鲁西南局部、半岛北部和鲁东南局部地区偏少,鲁西北局部地区偏少30%以
上; 其他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多,鲁南部分地区偏多40%以上。季内各月降水量,6月份全省
平均偏多3成,7、8月份接近常年。
夏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589小时, 较常年偏少77小时,比上年偏多72小时。各地日照时数
在406~714小时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潍坊偏多外,其他大部地区偏少,鲁南和鲁西北北部
部分地区偏少100小时以上。季内各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均偏少,7、8月份明显偏少,7月份平均
偏少40小时以上。
4、秋季气温高,前期降水异常多
秋季(9~11月,下同)全省平均气温为15.2℃,较常年偏高1.0℃,比上年同期偏高0.4℃,
达到了1951年以来的同期第四位, 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温暖的秋季。 各地在13.8℃(沂源)~
16.5℃(青岛)之间,半岛东部、鲁中大部、鲁西北部分地区在15℃以下,其他大部地区在15℃
以上,其中鲁中局部、鲁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县市在16℃以上。与常年相比,各地均偏高,半岛地
区、鲁西北大部、鲁中北部、鲁东南部分地区均偏高1℃以上。季内各月全省平均气温均偏高,9、
10月份接近常年略偏高,11月份异常偏高,大部地区达到或超过了195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229.8毫米,较常年偏多92.7%,比上年同期偏多119.5毫米,位居1951
年以来的同期降水量的第四位,鲁西南大部地区超过了1951年以来的同期最大值。各地降水量在
81.0~406.0毫米之间,其中济宁最大。半岛北部局部和鲁西北局部在100毫米以下;鲁南、东南
沿海、鲁中部分地区在250毫米以上,其中鲁西南局部地区在35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在100~250
毫米之间。与常年相比,除半岛北部沿海偏少外,其他大部地区均偏多,鲁南大部、东南沿海、
鲁中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鲁西南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季内降水主要集中在9月中下旬,9月
份全省大部地区异常偏多,鲁西南和鲁中部分地区超过了195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大记录;10月
中旬以后降水持续偏少,10、11月份偏少3~5成。
秋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530小时, 较常年偏少73小时,比上年偏少51小时。各地日照时数在
400~637小时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潍坊和半岛东部局部偏多外,其他大部地区均偏少,其
中,鲁南部分和鲁中局部地区偏少100小时以上。季内各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11月份持平,9、
10月均偏少,9月份明显偏少。
(省气象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