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161&run=13

【全省科技工作概况】 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
成果2408项,有1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
大幅度提高,全年本省专利申请28835件,较上年同比增长56.8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801件,
同比增长48.64%。 专利授权量为10743件, 同比增长10.38%,其中发明专利903件,同比增长
14.60%。全氟离子膜、碳纤维、MDI、芳纶等一批核心技术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海信集团首
块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和烟台麦得津公司的世界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癌生物新药被
《科技日报》评为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李登海主持选育的“登
海超试1号”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
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346.39亿元,同
比增长43.6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4.07%,比年初提高2.17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完成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增两个百分点的奋斗目标。全省规模以上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710.4亿元,占规模以上项目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1955.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增40%以上
的平均增长速度,15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017.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05亿美
元,出口额97.2亿美元。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初具规模,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
字化装备、海洋等特色产业群已经初步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
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到2005年底,
全省共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省重点实验室3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科技部正式批准
筹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74家,企
业博士后工作站达到67家。 全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到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达195家, 国家级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达到14家。科技服务体系蓬勃发展,全省共建有各
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0余家, 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发展到14
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
四、科技管理改革实现新突破。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完善了网上“一
站式”服务平台,在全省科技系统建立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深化科技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权限合理配置、管理程序严密、监督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
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科技管理体制。本省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科
技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科技奖励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网络评审试点扩大到5个专业组。
新批准6家单位设立社会力量科技奖,使全省设立社会力量科技奖的单位达到16家。
五、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突破。国内科技交流更加广泛深入,烟台果蔬、淄博新材
料、济宁专利博览会、济南信博会等重大科技活动,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山东科技
合作信息网全面开通,已与中国科学院、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涵盖北京34所高校)等单位建立
了网站间的合作关系,共享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信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加密切。2005年组
织召开或者参加各种国际科技会展、 学术会议30多次,实施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有112个
项目列入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和政府间、双引、援外、国际培训班等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六、 科技发展环境实现新突破。2005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自主创新大会,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强省作出重大部署。先后以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山东省知识产
权战略纲要(2005~2010)》《山东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
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科技法制化取得重大进展,《山东省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条例》 于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本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法制化建设轨
道。科技发展中长期和“十一五”规划制定工作进展顺利。省科教领导小组出台《山东省科技进
步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科技进步工作绩效考核,形成了科技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