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0&rec=130&run=13

【综述】 至年底,全省实有内资企业18.3万户,同比增长-9.5%,其中法人企
业8.5万户,同比增长-9.7%;实有注册资本(金)7564.7亿元,同比增长-1%。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城市市场实现零
售额4548.6亿元, 增长16.3%,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
1577.8亿元,增长14.3%,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
批零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1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的83.8%。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2.3亿元,增长16.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3.0亿
元,增长15.5%。
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的73.3%。
现代物流得到较快发展。超级市场、便民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
业态快速发展。大中型流通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零售额1354.7亿元,
比上年增长19.2%。年成交额1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381个,增加65个;已出租
摊位22.3万个, 摊位出租率为91.9%,提高2.1个百分点;营业面积为1778.0万平方
米,实现成交额2822.2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5.8%。形成以三联家电集团、威海
糖酒集团、青岛利群集团、潍坊百货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有力
保障了商业连锁经营的发展。
【拍卖业发展迅速】 至年底,全省共有拍卖公司226户,比上年增加33户,增
长17.1%。其中,混合所有拍卖公司69户,同比增加23户,增长50%;私营拍卖公司
133户,同比增加13户,增长10.8%;国有拍卖公司24户,同比减少3户,下降11.1%。
私营拍卖公司占到全省拍卖公司总数的59.6%,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全省拍卖企
业平均拍卖金额为1916.2万元, 同比减少226.9万元,下降10.6%,显示出拍卖业的
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国有拍卖公司、私营拍卖公司和混合所有拍卖公司平均拍卖金
额分别为2297.8万元、1914.5万元和178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国有拍卖公司平均
拍卖金额上升210万元,增长10.1%;私营拍卖公司平均拍卖金额减少340.3万元,下
降15.1%; 混合所有拍卖公司平均拍卖金额减少98.3万元,下降5.2%,国有拍卖公
司的效益增长,私营和混合所有拍卖公司的效益下降。从市场份额看,私营、混合所
有和国有拍卖公司分别占总份额的65.4%,21%和13.6%。全省共查处违法案件7件,
违法金额119.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6%和98.7%。
【设立省服务业办公室】 9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为加强对
全省服务业的协调指导,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撤销省贸易办公室,设
立省服务业办公室,原省贸易办公室承担的内贸管理职能划入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
服务业办公室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副厅级内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一、编制并
组织实施全省服务业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省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组织指导
有关部门编制服务业专项规划;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研究提出服务业市场
准入有关规定;负责衔接国家有关规划,指导地方服务业规划编制工作。二、负责对
服务业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对有关服务业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措
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调度分析全省服务业有关情况,研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
意见和建议。三、研究提出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和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的政策措施;
协调指导服务业政策性贷款有关工作;组织实施服务业重点示范项目。
(服务办)
【供销合作贸易】 2005年,山东省供销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进农
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三项重点
任务。
加快网络建设发展步伐。由供销社主导的山东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采取
与大公司合作的形式,引进新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坚持改进、整合、提升、优化并举,
推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通过总结研究规律,探索出成功的发展途径;通过培养典
型,带动了全省的发展。从全省来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较之前几年有了更
快的发展:率先发展的一批县(市、区)已进入建设具有商品配送和技术服务功能的
配送服务中心阶段;又有一大批县(市、区)进入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是一些经济
发达县(市、区)起点高进展快,一起步就显示了发展的潜力和气势。至2005年底,
莒南县等一批县(市、区)形成较完整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成为工业品下乡、
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平台,对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启动农村
市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途径,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
外,临沂、日照、威海等市地初步形成在全市范围内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基本框架。
供销社网络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省委书记张高丽、省长韩寓群先
后视察供销社网络建设情况。 6月24日,韩寓群在视察莒南县洙边供销社西夹河村超
市便民店和镇苏果超市后指出,供销社是繁荣农村商品市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一支
重要力量,莒南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大力发展县、乡、村三级经营网络建
设,支持农民生产,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希望各部门学习莒南的好经验,规划建设好
农村商品服务网点。
积极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全省各级供销社坚持探索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社
会价值和发展空间,积极融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推进产业化经营,在统筹城乡经
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着重推进以下三项工作:继续指导基层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各级联社普遍发展各类专业协会、重点探索在县域内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的农
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滕州市供销社发起建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由一批
农村经济协会和93个合作经济组织组成,已具备服务、联合及金融合作等项功能,为
全省供销社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宝贵经验。招远市供销社牵
头成立的果蔬行业协会, 发展会员单位230多个,组织果农会员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
133公顷,使果农每公顷增收1.5万元,同时规划2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可大幅提高
农民人均收入。到年底,全省各级供销社直接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达2000个,吸收21万
农户入社,发展种植基地3.33万公顷,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推销农产品15.5亿元。
全省供销社系统牵头组建的各类协会达到294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37个、县级以下
252个,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努力探索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现代经营方式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经营服
务领域,是近几年来供销社一直研究和探索的工作。2005年,省供销社结合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形成了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决策,并将此作为
全省供销社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至年底,已有20多个县(市、区)的试点取得成功。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现代经营方式为基础,延伸拓展经营服务,为农民提供有效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服务,成为最受农民欢迎的服务形式和场所。每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的建成,都立即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有的地方,仅为建设一处社区服务
中心, 政府就无偿提供2公顷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寿光市供销社在过去的改制中,按
照政府要求处理了几乎所有的资产,2005年政府又作出决定,由各村向供销社提供土
地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有的县市由财政每年提供几百万资金用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已建成运营的社区服务中心,受到农民的欢迎,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可,也为供销社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多数县市供销社已摆脱困境,走出低谷,
全省供销社系统的经营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销售
收入1005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65%;实现利润26.45亿元,同比增长39.18
%;上缴国家财政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49.5%,销售和利润均居全国各省市供销社
首位,荣获2005年度全国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评第1名。
(杜鸣鸣)
【石油燃料贸易】 山东石油公司以市场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
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销售总量、实现利润和吨油费用都创
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全年油品销售总量1022万吨,其中,成品油销售816万吨,比上
年增加108万吨,增长15%。实现销售收入398亿元。
企业改革持续深化,专业化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开展专业化改革后评估工作,巩
固提高专业化改革成果。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
三支队伍建设为主线,制订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培育大站、搞活
小站、提升中型站、消灭亏损站、减少低效站”的要求,1000吨以下的加油站全部实
行承包经营,提升和培育一批大站。实施润滑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依托市公司对润
滑油中心实行专业化管理, 理顺了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内退人员托管工作,有698名
内退职工委托社会管理。非上市部分改革不断深化,循序渐进地推进油品运输业务改
革工作,完成了“账销案存”资产处置审批核销工作。
销售总量过千万吨,市场控制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强化对市场的认知程
度,增强把握市场的主动性。坚持和完善经营质量分析会议制度,采取综合性和专业
性分析相结合,经营质量不断提高。提高对资源的掌控力度,保证市场供应。加强与
铁路、政府部门和中国石化总部的协调,精心安排流向,突出工作重点,优先保供调
运。加强与地炼企业的合作,采取批量订购、合同定购的办法锁定资源,组织就厂直
销,加大资源外调。加强与中国石油的合作和资源对接,收购社会游离资源,减少对
市场的冲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终端销售,继续组织扩大高标号汽油营
销。直销配送呈现好的开端,建立和健全客户经理制,完善激励机制,培育营销队伍,
增强主导市场的针对性。进一步理顺润滑油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加油站员工和客户经
理两支队伍的作用,扩大中国石化品牌润滑油的市场份额。燃料油经营成倍增长,积
极协调与地方炼油厂的关系,通过提供进口燃料油与回购成品油相结合,扩大了燃料
油销量。 积极做好乙醇汽油推广准备工作,为确保2006年1月8日7城市车用乙醇汽油
封闭运行试点,做好油库调配中心建设和加油站油罐清洗改造,加强乙醇汽油的宣传,
确保推广工作如期进行。
网点发展思路和重点更加明确,营销网络进一步完善。突出网络建设重点,把加
油站新建、收购的重点转移到高速公路、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区。与省高速
公路集团合资成立的山东高速石化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审慎投资,规范程序,投
资质量提高,调整了新建、收购加油站工作程序,使投资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决策更
加科学,效率更加快捷。坚持单项审批制度,严肃投资纪律。所有投资项目按规定程
序进行,坚决杜绝未批先建、私自采购等行为。认真开展投资后评估工作,全面总结
近年来投资工作的经验教训,解决加油站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做好鲁皖管道
建设,做好涉及6座油库配套设施的改造,所有配套工程按期完成。
服务品牌日益提升,全面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创建中国石化山东服务品牌,
以“我为您的事业加油,您给我的生活添彩”的服务理念、价值理念、行为观念、服
务标准,不断丰富和提升服务品牌内涵。规范加油站的基础管理,组织开发零售管理
系统(RETAIL),逐步实现用电子账表代替手工记账。狠抓安全设备、站容站貌、规
范化服务等基础管理项目,加油站管理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加强客户服务中心建设,
成立山东客户服务中心专家组,建立完善快速有效的客户投诉处理与反馈流程。按照
“统一策划、分级实施、突出概念、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技术先进、安全快捷、
用油管理、积分增值”为切入点,开展全方位的加油卡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做好非油
品业务试点工作,济南、青岛等地的非油品业务开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提升了加油
站综合服务水平。
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中国石化《内控手册》的要
求,制定出简明的工作流程,以明确分工和责任。通过制度进行管理,堵塞管理漏洞,
规范经营管理者的工作行为。 ERP项目成功上线,顺利完成4个模块,197个流程设计
和系统配置、系统测试等准备工作,ERP系统于10月1日正式上线。加强费用控制管理,
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以年度预算为基础,逐月细化预算,制定控制措施,分解落实
到部门。加大稽查力度,变事后考核为事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严格实行奖
惩。全面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银企合作,对收款量大的批发配送开票点、加油站、
发卡网点争取银行上门收款。强化资产管理,实行一条龙管理,杜绝资产账实不符的
问题。不断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新增应收款项得到有效控制。加大效能监察和审计监
督力度,围绕对跨年度清理已核销不良资产呆坏账工作、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强化资
金监管、严格费用支出、工程建设改造、清收欠款、库存溢余等项目,认真选题立项,
开展效能监察。按时对油库、加油站进行质量抽检,采取专罐专库储存等措施,确保
油品质量。积极推行HSE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证企业的安全经营。
(宋 鹏)
【粮油贸易】 2005年,粮食部门完成销售收入283亿元,实现利润1.33亿元,
同比减亏增盈3.74亿元。完成商品进出口总额46971万美元,招商引资总额18.33亿元。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全省17市中有11市118个县(市、区)基
本完成改革任务, 全省1380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1251家完成改革改制,分流81094
人, 其中身份置换70641人,基本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全省各地以财政
借款等多种办法筹措改革资金累计12.6亿元; 政策性挂账总额88.35亿元,17市中有
15个市127个县完成剥离划转工作;7个市粮食局列入政府组成部门,69个县(市、区)
依法恢复为行政管理部门。山东省粮改经验在全国产生积极反响,2005年,温家宝总
理连续三次批示莱州产业化经验。在山东省粮食局《温总理高度重视粮食改革四次批
示我省粮改经验》呈阅件上,省委书记张高丽批示:“应认真学习贯彻家宝总理的重
要批示,继续做好我省的工作,探索新鲜经验,争取走在全国前列。”省长韩寓群批
示:“总理的重要批示是对我省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进一步总结我省
粮食改革中的经验,并针对粮改中的老粮、老账、老人等问题按照省里几个部门研究
的意见扎扎实实推进,以期获得粮改稳定深入向前发展。”
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更加突出。粮食流通市场供求平稳、竞争有序。
全年收购粮食2499.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887.05万吨,占35.5%。销售
粮食1724.4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销售943.1万吨,占54.7%。国有粮食企业
“市场主渠道” 作用进一步发挥。“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关注百姓身体健康”。1~
12月份,全省共推出三批“放心粮油”产品,命名59个企业89个“放心粮油”产品,
命名一批“放心粮油销售店”。继济南金德利、滕州金利园后,又涌现出烟台蓝白、
广饶半球、肥城富世康、滨州金穗、聊城金谷和枣庄金居园等一批便民服务先进典型。
粮食流通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粮食收购管理
办法》,制定实施《山东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暂行办法》《山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等相关配套文件,组织落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
(试行) 》。制订《山东省粮食应急预案》《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4月份
组织开展“社会粮食统计宣传月” ,5月份组织《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宣传教育活
动。 组织省、市粮食局77人参加国家局的行政执法培训,举办三期800人参加的市、
县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 青岛市增加行政编制,烟台、东营、枣庄等5个市组建
专门的监督检查科(室)。全省已有12个县(市、区)成立粮食稽查大队,有的还配
备执法车辆。青岛、东营、德州、淄博等市恢复和建立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全年共审
批核发粮食收购许可证3194个,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3025家,检查业户10890家(户),
查处非法经营企业248家,查处非法粮食收购案件323件。
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成效显著。山东省粮食局在全省开展“地方储备粮
规范化管理年” 活动。先后5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承储单
位,抓好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效益意识进一步
增强。山东省粮食局先后制定《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省级储备
粮承储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人事管理暂行办法》《省级储
备粮承储企业工资福利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粮食局承储企业职责及机构设置、人
员编制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全省地方储备粮总量居全国第一,多次
得到国家局的肯定与表扬。截至年底,14个市全面完成地方储备粮充实任务。对储备
粮的轮入、轮出实施竞标采购和销售,整个轮换过程全部实现“阳光操作”,杜绝了
漏洞。省局组织考核验收组对所有省级储备粮承储库和各市推荐的示范化粮库,逐一
对照标准进行严格考核验收,所有省级储备粮承储库全部达到规范化粮库标准,全省
共评选出9个规范化管理示范库。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竣工验收工作全部完成。
全省粮食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弘扬“进取、认真、宽厚、和谐”八字行风,
在全系统形成团结、和谐、稳定,风正、气顺、心齐的局面。圆满完成和平使命——
2005中俄联合军演中所承担的支前任务,省粮食局和青岛、潍坊市粮食局被省委、省
政府授予支前先进单位。 山东省粮食局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泺源大街综合楼,于
2005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经十中路科技大楼和12栋住宅楼主体
封顶。 2006年2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院,招生规模8000人,建设
用地93.13公顷,山东省历史上拥有了第一所正规的粮食高等院校。
(李化武)
【集市贸易】 2005年,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加强规范管理,严格
市场准入,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的思路,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积
极推行市场农副产品检测,加强对重点市场、重要商品的整顿和规范,有效地促进了
全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各类市场分布情况。截至年底,全省各类市场共有9241个,同比减少36个。其中
消费品市场8580个、 生产资料市场604个、生产要素市场57个,同比分别减少21个、
增加21个、 减少36个。从各市各类市场分布情况看,市场总数在600个以上的市有:
潍坊1210个、 临沂1004个、青岛847个、济南736个、德州669个、烟台615个,这6个
市共有5081个,占市场总数的55%。从各类市场城乡分布情况看,消费品市场8580个、
占市场总数的92.8%。其中,城市市场1562个、占18.2%,农村市场7018个、占81.8
%; 生产资料市场604个、占市场总数的6.5%。其中,城市市场433个、占71.7%,
农村市场171个、占28.3%;生产要素市场57个、占市场总数的0.6%。其中,城市市
场46个、占80.7%,农村市场11个、占19.3%。
各类市场违法违章案件查处情况。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监管及专项整治
活动中, 共查处各类市场违法违章案件74934件,同比下降30.1%。其中,商品交易
市场案件74717件,同比减少30.3%;生产要素市场案件217件,同比增长95.5%。从
违法行为类型分析,主要是乱设摊点、超范围经营、短尺少秤、假冒伪劣商品等四类
案件, 达48959件。市场案件总数在上年微降的基础上,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主要
原因,一是市场监管工作重点的转移。近两年来,全省重在实施“红盾护农”方案、
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疫情市场防控工作的同时,重点完善日常监管措施,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和质量监控等各项管理制度;在全省
推行了市场食品、农产品等重点商品的检测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增强市场主体自律
和守法经营的意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致使违法案件连年下降。二是地区间办案
工作不平衡。 全省有13个市案件出现负增长,其中青岛、莱芜、淄博、东营、潍坊5
市降幅明显。
各类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管情况。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
“红盾护农行动”的统一部署,制订《2005“红盾护农”方案》、实施《山东省农资
经营者信用管理办法》,深入开展以农资打假为核心的“红盾护农行动”,重点加强
成品油、棉花、粮食、农资、机动车市场的监管,共查处成品油、棉花、粮食、农资
四类重要商品的案件5279件,同比增长46.3%。农资市场。全省共查处农资市场违法
案件2433件,没收查扣物资1147吨,同比分别增长3.4倍和3.3倍。从商品类型看,主
要集中在化肥、农药和种子三类违法案件,占农资违法案件总数的93%。成品油市场。
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特别是加油站的检查,违法案件明显下降。全省查处成品油市场违
法案件747件,查扣油品34吨,同比分别下降21.2%和132%。从案件类型看,查处经
销国家明令淘汰及质量不合格成品油、 制售假冒伪劣成品油违法案件524件,检查加
油站3155个,清理取缔非法加油站36个,变更或注销登记加油站56个。棉花市场。按
照《山东省棉花市场准入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棉花经营企
业的监管力度,全省具有棉花经营资格的企业814户,查处棉花市场违法案件1027件。
粮食市场。严格粮食市场准入及经营环节的监管及专项整治,遏制违法收购粮食案件
的上升,杜绝倒卖陈化粮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全省可入市收购粮
食企业2135户,查处非法收购粮食案件1072件,没收查扣粮食116吨。
(赵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