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9&rec=236&run=13

关于山东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 2005年1月17日在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倪永康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全省上下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
思路,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省十届人大二次
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490.7亿元,比上年增
长15.3%,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9%、19.2%和12.3%。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
积极变化。全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
业的投入,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总产3516.7万吨,增长2.4%。畜牧水产业稳
定发展,肉类总产达到696.5万吨,增长5.2%。农产品出口达到83亿美元,转移农村
劳动力13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507.40元,增长11.3%,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造林合格面积达到397.5万亩。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支撑作用增强。加大工业运行调节
力度,着力缓解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98.3亿元,其中制
造业增加值5380.9亿元,分别增长26.5%和30.4%。原煤产量、发电量、货运量分别
增长0.2%、22.4%和11.3%。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省集中力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11.5∶56.3∶32.2。企业重组改造步伐加快,“三个一批”培植力度加大,汽车、家
电、石化、食品等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名牌”产品达到61个。规模以
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2292.1亿元和1383.6亿元,分别增长42.2%和48.7%。完成地
方财政收入828.4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28.9%。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
初增加2071亿元和1473亿元。
投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投资项目和开发区进行了
全面清理,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规模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89.3亿元,增长37.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制造业投
资分别增长53.3%和48.8%,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关停了
一批高耗能、 高耗水、高污染的“五小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1亿元
以上的在建项目2513个, 华泰林浆纸一体化、青岛炼油、重汽沃尔沃发动机、LNG等
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4483.4亿元,增长13.9%。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从严控制出台涨价项目,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同比上涨3.6%。
“三个亮点”培植成效显著。全省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着力优化出口结构,
实现进出口总值607.8亿美元,其中出口358.7亿美元,分别增长36.1%和35%。招商
引资力度加大,实际使用外商投资98.2亿美元,增长3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实现增加值增长29.3%, 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
活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7%,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5%。
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认真落实“三个突破”各项政策,加快实施山东半岛城
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 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半岛8市区域合
作、资源整合、产业协作机制开始启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
的69.1%和67.6%。实施突破菏泽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全市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和
出口分别增长39%、 31.4%和1.4倍。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战略取得新成效,30个强
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30个欠发达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问题,努力保持社会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4%。开工公共卫
生“两个体系” 建设项目218个, 完成投资6.7亿元。省属高校招生32.9万人,增长
27.1%; 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150万平方米。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028项。居民
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37.8元,增长12.4%。全年共解决28.9万
人的饮水问题,三年解决历史性缺水人口饮水困难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省建设进展顺
利,“平安山东”建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政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04年,我省一度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冲击,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稳
定的因素。在面临较多困难和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
发展活力与后劲明显增强,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是全省人民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的
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落实“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抢抓机遇,解放
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充分发挥监督和支持作用的结
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产业结构层
次不高,服务业发展步伐不快,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较重;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
资源与环境压力较大,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物价
仍在高位运行,能源、原材料供应和运输紧张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部分行业和
领域改革不到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区域经济发展不够
平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乡村两级债务较多,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通过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
式,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5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增长18%,
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涨4%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5%。新增
城镇就业1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左
右。
三、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加快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繁荣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五、推进市场取向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稳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价格改革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组织好煤电油运供需衔接
七、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
完善市场化的融资机制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八、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区域统筹发展
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九、加快发展外经外贸,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
十、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事业
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