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9&rec=218&run=13

市委书记 石 军 市长 刘国信
市名由来 原为村名,传说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设军营而得名。1964
年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1965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
市人民政府正式办公。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辖5个县(区),43个乡(镇、街道
办事处),193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178.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84.47万人。男女性别比103.4∶100。人口出生率11.4‰,死亡率4.7‰,自然增
长率6.7‰。有少数民族39个,5467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891.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7.2%。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9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720.2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8.8亿元,增长17.1%。三次产业
比重为4.8∶80.8∶14.4。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1%。
实现财政总收入18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7.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5.3亿元, 比年初增加59.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余额328.3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7.4亿元,比
年初增加62.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81.6亿元,增长9.6%。农业增加值42.9亿元,
增长8.5%。 粮食总产49.7万吨,下降25%;棉花总产10.7万吨,增长47.3%;油
料总产0.59万吨,下降26.2%;水果总产6.79万吨,增长0.2%;蔬菜总产205.0万
吨, 减少0.6%。肉类总产16.1万吨,禽蛋总产9.9万吨,奶类总产6.5万吨。水产
品总产37.1万吨,增长11.2%。全年造林1.77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6%。全
市农机总动力183.2万千瓦,增长4.9%。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45.2亿元, 比上年增长17.5%。 产品销售率达
99.4%, 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536.0, 比上年提高
131.6个百分点。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7家,实现增加值590.2亿元,比上年增长
29.5%;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40.6亿元,增长38.5%;实现利税353.0亿元,增长
42.3%; 实现利润261.1亿元, 增长44.6%。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总产值
389.35亿元, 占地方规模以上工业的72.6%, 增长61.37%;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377.44亿元, 增长63.34%;利润31.8亿元,增长63.87%;利税44.66亿元,增长
65.81%。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54.4亿元, 比上年增长49.4%;更新改造投
资141.6亿元, 增长17.2%;房地产开发投资35.1亿元,增长73.0%。资质三级及
以上建筑企业242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0.8亿元,增长9.0
%;实现利税3.5亿元,增长10%。完成环境保护投资18.1亿元,增长28.73%,完
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01个;其中工业污染防治投资5.02亿元,增长74.31%。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688.7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436万人、
163929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4%和24.6%。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4692
万吨、 52863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4.4%和13.4%;水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55万
吨、 564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8%和25.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7.1万吨,增
长0.4%。 航空货邮达到57.7万吨, 比上年增长527%; 客运量13501人次,增长
515.9%。民用汽车拥有量92087辆,比上年增长23.58%;其中私人轿车49030辆,
增长84.94%。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4亿元, 增长42.6%。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16.3亿元, 增长45.5%;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增长12.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达到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5万户,互联网用户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223处。 实现进出口总额10.56亿美元, 增长26.4%,其中出口
6.06亿美元, 增长36.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66项;合同外资额2.5亿美元,增长
9.2%;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增长18.4%。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口自然保护区、
黄河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天鹅湖、清风湖公园、新世纪广场、胜利广场、胜利油田
科技展览中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5万人次,增长23.2%;实现旅游总收入8.9
亿元,增长24.2%,其中外汇收入283.2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33218人,比上年增加8909人。中等专
业学校1所,在校生5625人。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43240人。普通初中85所,在校
生90128人。 小学238所,在校生126959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038人。共取得
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25项。专利申请量1488件;授权专利860件。有专业艺
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6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处,档案馆7处。有卫生机
构121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4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6所,妇幼保健机构6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825张,卫生技术人员4333人,其中执业医师1464人,注册
护士1060人。 有体育馆4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4枚,其中金牌
13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5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26.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194元,增长17.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3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4033元,增长14.9%;生活消费支出2759元,增长19.9%;人均居
住面积26.2平方米。 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837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费1654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9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31.7万元。2004
年, 东营被确定为全国医疗保险改革重点联系城市,全市参保人数达到了38.54万
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1114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7274人。城镇实现就业
再就业3653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574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31.4万
人,增长0.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866元,增长12.7%。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
为24621人,增长7.9%;其中,城镇5977人,增长-28.5%;农村18644人,增长29
%。
【东营市成为全国百强城市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 10月30
日,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信息报社
共同公布的200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名单中,东营市位居第37位,比2002年
前移12位,被列为全国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百
强城市评价体系包括5个方面,其中,东营市在经济方面列第41位,环境方面列第5
位,基础设施方面列第19位。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4月23日,东营市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工
作,以提高城市整体文明水平为出发点,以城市树形象、企业增商机、群众得实惠
为目标,以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四项集中整治”和创建文
明城市宣传教育、基层精神文明创建“两项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
工作,至年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经考核测试,全市119项创城指标中,达到A类
标准的92项, 占77.3%; 达到B类标准的18项,占15.1%;C类及C类以下9项,占
7.6%。
【经贸洽谈会成果丰硕】 9月16~19日,东营经贸洽谈会在东营汽车交易市
场举行。参会客商达1514人,其中境外客商758人,周边地区600多家企业参会。设
标准摊位254个,全市189家企业和韩国、日本、法国等44家外地企业参展,展品包
括纺织服装、机电化工、农副产品、轻工工艺、生物制药、建材等七大类2400多个
品种。 推出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对外招商项目113
个。 共签约投资项目231个。合同项目132个,投资总额128.3亿元,合同引进资金
115亿元, 其中引进外资4.26亿美元;协议项目99个,投资总额99.5亿元,协议引
进资金90亿元,其中引进外资4.2亿美元。
(刘曙光 李中华)
东 营 区
区委书记 陈兴銮
区 长 张传胜
区名由来 1964年3月, 胜利油田会战时在境内东营村附近建立指挥部。1982
年11月设立东营市,1984年1月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6月两区合并为东
营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155.62平方公里。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01个
村民委员会,53个社区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59.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94
万人。男女性别比106∶100。人口出生率9.91‰,死亡率2.69‰,人口自然增长率
7.22‰。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57.4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8.9%。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86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37亿
元, 增长6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24亿元,增长25.8%。三次产业比重为
10.2∶54.6∶35.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9亿元,比上年增长77.4%。地方
财政收入4.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东营区工行、农村信用联社、东营市城市
信用社(中心城区东营区)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6.9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54.22亿元。贷款余额67.04亿元。
农业 粮食总产4.61万吨;棉花总产量1.39万吨,比上年增长87.3%;油料总
产量558吨; 水果总产量2043吨;蔬菜、瓜类总产量32.9万吨。肉、蛋、奶产量分
别为3.22万吨、1.4万吨、4.6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85万吨,比上年增长8.3%。
全年造林2446.6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3.7%。全区农机总动力24.25万千瓦,增
长6.3%。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
82.9%,销售收入50.54亿元,增加值1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3.6%;实现利税55
亿元,增长122.4%,利润3.78亿元,增长13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96.8%。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8.65亿元, 比上年增长91%;更新改造投资
5.43亿元, 增长45.8%; 房地产开发投资1.36亿元,下降36.1%。建筑业增加值
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3.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46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
总投资3753.7万元。
交通 县乡村公路通车里程325公里, 干线全长153公里,油田专用公路583公
里, 城市道路156.4公里,地方企业专用路7.7公里。年货运量390万吨,年货运周
转量38500万吨公里。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2亿元, 按可比口径,比上
年增长18.6%。城乡消费品市场61个,成交额9.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2759万美
元, 比上年增长82.8%, 其中出口总值6400万美元, 增长102%。实际利用外资
5100万美元,增长79%。主要旅游景点有天鹅湖公园、清风湖公园、胜利电视塔、
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华8井纪念碑。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44所, 在校生25457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
23031人; 教职工2486人, 其中专任教师1826人。 科研机构26个,各类技术人员
4589人, 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1385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
项。专利申请量971件,专利代理量65项。文化场所10处,文化大院170处。全区有
区属医疗保健卫生机构24个,其中城市医院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374张,卫生技
术人员544人。
社会生活 全年支出救济金51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5元,比上
年增长26.8%,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3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442元,增长
14.2%。农民人均纯收入4060元,增长15%,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农村参加社
会养老保险5.8万人。 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达到7437人,其中城镇2633人,
农村4804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8个,收养367人。
【新区总体框架形成】 2004年,东营区新区各项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各项工程进
展顺利。 至年底,开工建设面积130多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约计完成
总工程量的50%,基础设施实现初步配套,新区总体框架已经形成。
(马献忠 李 鹏)
河 口 区
区委书记 韩吉顺
区 长 赵豪志
区名由来 1972年,胜利油田在黄河入海口处(现河口城区)设指挥部即称河
口指挥部(后改河口采油厂)。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营市,在河口采油
指挥部驻地设立河口区。1984年8月,河口区政府正式成立。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辖3乡3镇1个办事处,178个行政村,
4个居民委员会。 全区总人口20.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15万人。男女性别比
为103∶100。人口出生率12.43‰,死亡率3.89‰,人口自然增长率8.54‰。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39.2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亿
元, 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比重为11.2
∶60.8∶28.0。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1亿元,增长54.3%。实现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9.0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
比上年增长37.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91亿元,比年初增加7.96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21亿元, 比年初增加8.1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
余额21.52亿元,比年初增加5.44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8.84亿元, 比上年增长19.54%。农业增加值
4.39亿元,增长11.4%。粮食总产1.53万吨,下降45%;棉花总产1.27万吨,增长
81.4%;油料总产0.25万吨,增长12.92%;水果总产1.38万吨,增长19.87%;蔬
菜总产1.18万吨,增长8.26%。肉类总产1.31万吨,禽蛋总产0.62万吨,奶类总产
0.22万吨。水产品总产9万吨,增长13.64%。全年造林307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12.8%。全区农机总动力1.8万千瓦,增长15.89%。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77亿元, 比上年增长31.2%。有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31家, 实现增加值7.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43亿
元, 增长70.3%; 实现利税3.32亿元, 增长122.5%;实现利润1.73亿元,增长
142.5%。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6.3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5%,增长
111%;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77亿元, 增长72.4%。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
5.8亿元,增长102%。
建设 环保 地方基本建设投资23.8亿元。完成更新改造投资6.05亿元。房地
产开发投资3.99亿元。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42万元,
增长3.6%。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个,完成投资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783.5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83.8万人、
523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4%;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437.9万吨、
46462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9%和3.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54万元,增长1.8%。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27万元,增长1.4%;邮政业务总量1027万元,增长2.2%。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9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22处, 同比增加1处,成交额7.1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进出
口总额2048万美元,增长81.2%,其中出口1838万美元,增长71.6%。实际利用外
资1698万美元,增长68.8%。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
入海口等4处。 旅游业年内接待国外客人150人次,国内客人0.7万人次,实现旅游
收入140万元。
教科文卫 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276人。普通初中6所,在校生6380人。小学
17所,在校生7314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5项。专利申请量64件。
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有卫生机构9
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5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
生机构共有床位85张,卫生技术人员248人,其中执业医师102人,注册护士66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5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26.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194元,增长17.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98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增长15.65%;生活消费支出3578.39元,增长43.4%;人
均居住面积23.55平方米。 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02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
保险金114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231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3.82万元。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55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935人,享受失业保险待
遇的人数780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66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3人。年
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8207人, 下降0.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549元,增长18.66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2632人,增长3.09%;其中城镇842人,下降1.7%;
农村1790人,增长5.7%。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突出“冬枣、棉花、荒碱
地开发”三大重点,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新增工厂化养殖面积2万平方米,
渔业养殖基地扩大到2.8万公顷; 完成水产品总量8.4万吨、肉蛋奶总量2.1万吨,
分别增长6.1%、 16.9%;新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家,总数达到78家。水利基础
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王庄二干一分干等5条河道改造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新建造
纸林1153.33公顷,绿化村庄50个,建设绿色通道82公里;“一池三改”超额完成,
建成沼气池840个。 “三农” 投入持续加大, 各级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达到
1.11亿元,增长64.61%;直补粮农资金27.35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
【城乡建设取得新成绩】 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详细规
划,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72%;完成村庄规划19个。“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小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70%,孤岛镇创建为全国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
美乡镇。2004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13项,投资4.8亿元。
(韩学芝 王富玲)
垦 利 县
县委书记 陈泽浦
县 长 王秀华
县名来由 境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垦利因此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办事处),333个行政
村。 年底全县总人口21.36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7.59万人。男女性别比101.6∶
100。人口出生率11.14‰,死亡率6.35‰,自然增长率4.79‰。有少数民族14个,
93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46.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31.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4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3亿
元, 增长43.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 增长16.0%。三次产业比重为
13.7∶69.6∶16.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实现
财政总收入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0.6%。年末金融
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2亿元, 比年初增加5.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9亿
元, 比年初增加3.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3亿元,比年初增加10.3
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1.9亿元, 比上年增长8.1%。农业增加值
6.4亿元, 增长8.0%。棉花总产2.29万吨,增长70.13%;油料总产1800吨,下降
87.6%;水果总产0.87万吨,增长31.58%;蔬菜总产6.72万吨,下降19.47%。肉
类总产2.05万吨, 禽蛋总产2.2万吨,奶类总产0.77万吨。水产品总产7.95万吨,
增长8.92%。全年造林3000公顷。全县农机总动力33.5万千瓦,增长1.5%。
工业 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8亿元,比上年
增长46.0%。 产品销售率达98.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5亿元,
增长61.3%; 实现利润8.4亿元,增长77.2%;实现利税11.0亿元,增长68.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1.7,比上年提高66.6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全县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8家, 完成产值86783万元,增长
48.4%; 竣工产值80374万元, 增长51.8%。房屋建筑面积60.39万平方米,增长
27.1%;竣工面积47.44万平方米,增长33.6%。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个,完成
投资额300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677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87万人、2791
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下降2.8%。公路货物运输量437万吨、周转量
53120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18.8%和10.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不含移动公司和
联通公司)3626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612万元,增长3.7
%;邮政业务总量1014万元,增长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1万户,电话普
及率达到2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3463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 比上年增长15.2%。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43处,成交额3亿元,与上年持平。实现进出口总额4169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65.7%,其中出口2013万美元,增长139.9%。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项;
实际利用外资额3507万美元,增长88.5%;全年合同实际利用外资(不含下镇项目)
2742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入海口、大汶流草场万顷湿地、孤东海堤及河口
钻井平台、黄河口农场观光园、黄河大桥。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
游总收入40万元。
教科文卫 普通中学13所,在校生21069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14883人;
小学36所, 在校生11875人。 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939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
245人。 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3项。 专利申请量129件, 比上年增长
36.5%;授权专利43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
档案馆1处。拥有卫生机构11所,其中,医院、卫生院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62张,卫生技术人员733人。其中,执
业医师297人,注册护士199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51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14.2%;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730元,增长8.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624元,增长
18.6%;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8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922元, 比上年增长14.9%; 生活消费支出1990元,增长15.5%;人均居住面积
27.17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4089人;其中,城镇436人,农村3653
人。 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9个,床位717张,收养209人。社会福利企
业10个,安置残疾人员375人。
【工业强县战略扎实推进】 突出工业强县这个第一战略,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家,实现产值100.11亿元,同比增长46.9%;销售收
入99.5亿元,同比增长61.3%;利税11亿元,同比增长68.3%。新上、技改项目64
项,完成技改投入22.7亿元,增长78.9%。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项,总
投资1.5亿元的惠能热电项目、投资2.35亿元的万达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投资1.3
亿元的万全热电联产项目、 投资2.6亿元的胜利丰江电池等工业项目相继实施。销
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 其中过10亿元的3家。万达集团、石化公司、胜通
集团入选全国千户大型工业企业名单, 万达集团和石化公司还同时入选全省工业
100强。组织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23项,其中万达集团1000吨/年溴化聚苯乙烯项目
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万达集团甲基丁酸项目、新发公司40吨/年丙二酸项目、胜
通集团高稳定性层状结晶二硅酸钠项目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畜牧水产大县强县建设】 突出抓引导、抓服务、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县
新建续建养殖小区58个, 其中奶牛小区21个, 奶牛、肉羊存栏分别达到5000头、
17.4万只,生猪出栏达到12万头。海淡水养殖总面积达到2.97万公顷,其中精养、
半精养面积达到1.2万公顷。 引进了海参、菲律宾蛤等新品种。实施双河干渠节水
改造,对十八户干渠、五七干渠等11条大沟大河进行治理,配套完善农业基础条件,
彻底解决了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问题。
【大开放、大招商取得新突破】 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突出招
大商、引大资,全年共引进投产和在建项目331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5.48亿
元。在坚持全民招商的同时,突出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企业招商、资源招商,分
别在浙江、 福建、广东设立了3处招商工作站。充分发挥企业招商载体作用,鼓励
企业走以招商引资实现强强联合、扩大企业规模的发展路子。胜通集团与黑龙江天
懋集团合作投资的胜通天轮5万吨/年钢帘线项目,总投资达11.5亿元,项目全部投
产后, 年可创产值11.5亿元,利税4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之一。
全年共引进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01个。
【垦利县成为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 7月,垦利县被省外经贸厅授予全省外
派劳务基地县。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
一步扩大对外劳务合作的意见》,明确全县外派劳务工作的发展思路和任务目标,
并对有关部门的职责做了明确划分。成立东营市外派劳务服务中心,是全市惟一对
外劳务培训、 推介机构, 扩大了劳务基地县的辐射面。2004年,全县共外派劳务
120余人。成立了“中国国际商会垦利县商会”,对外交流合作得到不断扩大。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突出“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特色,完成新区规
划编制,实施民丰路南延、育才路南延工程,为县城新区发展打起框架,形成“五
横十纵” 城区路网结构。建设永丰湖、新区景观湖,县城水面面积达到8.8万平方
米。实施永丰河衬砌绿化、东青高速公路绿化,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7.2%。新开
工乡村公路126公里,硬化村内路面43.9公里,对51个村庄进行规划,实施3处乡镇
首集市场改造二期工程,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全年完成城建投资14.8亿元。
(宋吉明)
利 津 县
县委书记 郭丰璞
县 长 聂建军
县名由来 利津县建于金代明昌三年(1193年),因邑内有“永利”“东津”
两地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辖5镇4乡、512个行政村。年底全
县总人口29.17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7.13万人。男女性别比102∶100。人口出生
率11.2‰,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4.8‰。少数民族18个,126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44.0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4.2%。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4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26
亿元, 增长3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5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比重
23.7∶52.8∶23.5。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实
现财政总收入1.6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9%。年
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01亿元, 比年初增加1.8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
额13.50亿元,比年初增加1.3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17亿元,比年
初增加2.97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7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农业增加值
5.85亿元, 增长6.1%。粮食总产7.01万吨,增长-43.22%;棉花总产3.26万吨,
增长30.9%;油料总产0.23万吨,增长-32.6%;水果总产2.70万吨,增长5.1%;
蔬菜总产55万吨, 增长8%。 肉类总产3.88万吨, 禽蛋总产3.93万吨,奶类总产
0.30万吨。水产品总产6.93万吨,增长10.0%。全年造林502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
到13.1%。全县农机总动力33.5万千瓦,增长2.2%。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 比上年增长44.3%。完成出口交货值
5443万美元, 增长29.2%。产品销售率达98.9%,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工业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7.5, 比上年提高34.5个百分点。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0.42亿元,
增长53.6%;实现利税5.49亿元,增长46.9%;实现利润3.26亿元,增长44.2%。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9.33亿元, 占全部工业的98.95%,增长54.03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8.9亿元,增长54.03%。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0.83亿元, 比上年增长40.0%;更新改造投
资0.5亿元,下降53.2%;房地产开发投资0.29亿元,增长-85.3%。资质三级及以
上建筑业17家,实现总产值2.1亿元,增长5%;实现利税1032万元,增长-18.3%。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投资额391万元,减少41.1%。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303.2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97万人、
9967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71.6%和145.7%。 公路货运量728万吨、周转量
8005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4%和8.3%。港口货物吞吐量10万吨。拖船4艘。完成
邮电业务总量10078万元, 比上年增长95.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199万元,增
长2.1%;邮政业务总量879万元,增长2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62万户,
比上年增加1.12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10.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9.4部/百人,互
联网用户4360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24处。实现进出口额70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0%,其中出口
5443万美元, 增长29.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项,增长80%;合同外资额2588万
美元,增长60.5%;实际利用外资2818万美元,增长80.1%。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
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津黄河大桥风景区、利津城凤凰广场、利津县城欧式
商业街、北岭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口湿地、飞雁滩百鸟乐园等。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1741人,比上年增加475人。普通高中
2所,在校生6683人。普通初中19所,在校生15563人。小学48所,在校生20513人。
拥有各类科技人员8061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0项。专利申请量48
件。 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处,档案
馆1处。拥有卫生机构1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
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821张,卫生技术人员854人,其中执业医
师405人,注册护士236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4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2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11.5%;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126元,增长41.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2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增长14.9%;生活消费支出2696元,增长15.2%;人均居
住面积27.0平方米。 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809人,比上年净增1139人;征
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810万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882人,当年收缴保险
金35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0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300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50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1460人,下降1.7%;在
岗职工平均工资13043元,增长9.9%。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5556人,增长66.9
%;其中,城镇1001人,增长10.1%;农村4555人,增长188.3%。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一是抓大企业。到2007年,培植1家销售收入过百亿
元的企业,3家过10亿元的企业,8家过3亿元的企业,限额以上企业达到100家。二
是抓大产业。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抓好石化、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医
药、热电和盐化工等六大产业的发展。截至年底,全县纺织业规模达到35万纱绽,
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 小麦和大豆日加工能力均达到2600吨。三是抓大投
入。广开融资渠道,努力扩大工业投入,全年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三农”工作成绩显著】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芦笋、食用菌、蚕桑、
无公害瓜菜、海淡水养殖、畜牧基地建设,全县高效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
坚持用工业理念、市场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龙头市场和各类经
济合作与服务组织。全县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0多家,各类农村经济
合作组织发展到40多个。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配
套、2.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10万亩涝洼地及滩区治理、3万亩国家级土地整理、万
亩沙区综合治理和路域、水系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创新荒碱地开发机制,探索推
广“政府统一规划、农户入股开发、公司统一经营”的市场化开发机制,新开发荒
碱地5.8万亩。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健全农村科技培训和推广体系,不断提高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截至年底,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70亿元,同
比增长7.8%;农业增加值5.85亿元,同比增长6.1%。
【利津县被评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 利津县把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工业
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重点培植,放宽政策,创优环境,加大奖惩力度,激发民间投资
热情,加快民营企业数量、规模膨胀,新上广源化工、森化化工、顺利化工甘油、
蓖麻籽预榨、浸出等一批过千万元的项目。2004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
民营企业90家,总投资3.7亿元。民营经济纳税额3300万元,同比增长16%。
(王华民)
广 饶 县
县委书记 徐春福
县 长 郭建民
县名由来 西汉始有广饶之名。隋改称千乘县,金熙宗天眷元年改称乐安县。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复称广饶。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137.87平方公里。 辖6镇4乡、3个办事处,553个行
政村、7个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48.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6万人。男女性
别比107.8∶100。人口出生率12.2‰,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6.6‰。少数
民族25个,52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113.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0.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08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93
亿元, 增长4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15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比重
为13.3∶61.8∶24.9。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4%。
实现财政总收入7.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5.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97亿元,比年初增加10.8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41.78亿元, 比年初增加4.6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4.55亿
元,比年初增加21.32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13亿元, 比上年增长11.7%。粮食总产
35.88万吨, 增长5.7%; 棉花总产2.2万吨,增长37.5%;油料总产236吨,下降
19.2%;水果总产1.585万吨,增长3%;蔬菜总产127.96万吨,与上年持平。肉类
总产5.35万吨, 禽蛋总产1.75万吨,奶类总产4.5万吨。水产品总产7.34万吨,增
长14.7%。全年造林413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2%。全县农机总动力73万千瓦,
增长3%。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
46.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9.44亿元,增长55.7%;实现利润13.4
亿元,增长48.8%;实现利税20.01亿元,增长57%。
建设 环保 基本建设投资19.4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4倍; 更新改造投资
11.45亿元, 增长47.7%;房地产开发投资2.11亿元,增长47.7%。资质三级及以
上建筑企业31家,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1.52亿元,增长10%。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4个,完成投资1.17亿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176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60.1万人、
5909.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6.8%;公路货物运输量3667万吨、周转量
86299万吨公里,分别增长5%和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68万户,移动用
户16.47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1.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6部/百人,互联网用
户4911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城乡商品贸易市场64处, 增加1处,成交额91829万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0055万美
元, 比上年增长18.4%, 其中出口15619万美元, 增长5.4%。 合同利用外资
5577.5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36.28万美元,增长78%。主要旅游景点有关帝庙、
孙武祠、月河公园、西苑植物园、文化广场、带状公园、柏寝台、汉八博士墓、倪
宽墓、营子遗址、傅家遗址。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 在校生666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52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16万人。小学72所,在校生3.01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
员10600人, 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9项。专利申请量78件,授权专利
59件。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0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
处。 拥有卫生机构2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所,妇幼
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414张,卫生技术人员1659人。有体育馆3座,
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枚,其中银牌2枚,铜牌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93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17.1%;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785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4元,比上
年增长14.9%; 生活消费支出3154元,增长24.3%;人均居住面积29.53平方米。
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5330人,其中城镇1099人,农村4231人。社会福利性
收养单位10个,收养1194人。社会福利企业28个。
【经贸洽谈会成果显著】 9月15~18日,举办2004广饶经贸洽谈会。共邀请
客商134名, 签约项目46个,计划引进资金48.54亿元;签订贸易合同项目118个,
成交额3165万美元、17734万元人民币。
【首届中国羊业大会在广饶召开】 9月3~6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家
肉羊养殖、生产、加工企业的代表及部分专家参加了大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
凌,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陈耀春,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羊业分会会长张振武,
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殿魁以及市县领导等出席了大会。
【全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在广饶成立】 8月21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批准成立的广饶农村合作银行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全省
首家农村合作银行在广饶县成立。
【2004年秋季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 8月28~30日在广饶县召开,共设展
位1339个, 来自省内外1486家企业、2万余人参加,交易会主类商品成交总额达到
15.3亿元。
(石丰武)
组稿:李中华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