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77&run=13

2003年,是全省国有丝绸企业的改革年,在面临严峻生存危机的关键时刻,企业
改革改制全面启动,并取得历史性突破。年末,财务决算汇编单位103户,其中工业
企业23户。全部企业职工总数2.7万人,资产总额36.82亿元,负债总额36.80亿元,
账面资产负债率为99.95%,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4.35亿元,
同比下降26.08%。
2003年,全省国有丝绸企业经受着多年茧丝行情持续低迷、动荡的冲击,面临着
巨额历史债务的困境。面对严峻的形势,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在全面摸清“家
底”的基础上,11月6日,在济南召开全省丝绸企业加快改革改制工作会议,大力倡
导和塑造“振奋精神、自尊自强、改革创新、埋头苦干”的行业精神。省丝绸总公司
本部率先打响深化改革的揭幕战,相继设立6个民营公司。各企业深入宣传,广泛动
员,广大职工对立足自身抓改革的危机感空前增强,促进了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全面展
开。
为全面推进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明晰管理层次,明
确工作职责,促进提高效率,省丝绸总公司按照产业化规模经营的要求,以优势企业
重组为突破口,成立了6个专业董事局;对董事局范畴以外的单位,授权市丝绸公司
管理,对省丝绸总公司负责。确立了省丝绸总公司领导下的“两条线”管理体系。从
省、市丝绸公司实际出发,对市丝绸公司费用补贴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有效地促进了
市丝绸公司积极挖掘自身和所管企业各种优势和潜力,加快向市场经济主体转变。
按照省政府鲁政发[2003]62号文件精神及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全省国有丝绸企
业实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在妥善安置职工前提下,
全面推进国有资本退出,加快民营化进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改革整体思
路,及时向省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了《关于省属国有丝绸企业
改革调整工作方案的报告》(鲁丝办发[2003]180号),经批复后迅速实施。一是
积极推进董事局集团化重组。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经综合分析各董事局成员企
业成长潜力,确定了加快董事局集团化重组的具体意见,分别以改制后的青州蚕种场、
山东恒润丝绸有限公司、日照海通制丝有限公司、青岛海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贵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重组其它相关联企业,先后组建了蚕
种、蚕茧、工业、外贸、投资5个专业集团。二是全面加快企业改制。截至2003年末,
已有83户企业上报改制方案或预案,占全部企业总数的56%,48户企业的改制方案已
经进入实施、报批阶段,其中16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12户企业的方案已上报省企改
办待批复,另有20户企业经省丝绸总公司批复正准备上报改制方案。
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在领导班子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外丝绸市场持续动荡,出口退
税严重滞后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保持了企业稳定,
并积极探索加快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一是积极化解历史债务风险,赢得了生存发展的
基本条件。二是加快民营化改制。利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对各子公司完成了资产评估、
国有资本退出、集团化改制等一系列工作,组建了青岛海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
省政府鲁政发[2003]62号文件下发后首家完成民营化、集团化改制的省级外贸公司。
三是实施资产重组,业务整合。经过艰苦地工作,在黄岛投资的贵信花园房地产工程
终于破土动工,标志着跨行业开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按照省丝绸总公司优势企业
资产重组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房地产投资业务整合。四是外贸基地化建设取得积极进
展,各子公司已有生产基地公司6家。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03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4.85%,其中出口创汇13647万美元,进口到货1386万美元。
加强内部管理,深入节约挖潜,降低各项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全年国有印染企
业完成产量3233万米,同比提高33.4%。生产白厂丝5200吨,与上年持平;产品质量
稳定提高,平均质量等级4A15,比上年提高10个级分。消耗指标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百公斤丝耗毛茧272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百公斤丝耗标煤727公斤,同比降低2.71
%;百公斤丝耗电228度,同比降低2.42%。同时,各企业采取精简机构、竞争上岗、
优化组合等措施,继续压缩人员,在上年出册1100人的基础上,全年又出册600多人。
受国内外茧丝市场行情频繁大幅动荡的冲击,2003年全省出现了势头凶猛的刨桑、
弃桑风。对此,省丝绸总公司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县市公司正确引导,借势优
化桑园结构,搞好桑园流转,把优势桑园向生产大户和能手集中。为巩固优质资源基
础,各地认真贯彻“生产标准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方
针,强化内部责任制落实,加大技术服务力度,蚕桑生产规范化管理明显加强,大棚
养蚕、省力化上簇等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普及,促进了单产质量提高和农民增收,取
得了保桑战役的胜利。截至2003年底,全省桑园面积约75万亩,比上年减少约25万亩。
存续桑园结构更趋合理,大多立地条件好、单产高,布局主要集中在岱岳、肥城、宁
阳、莒南、莒县、东港、五莲、惠民、东阿、高青等10个县(市、区),其产茧量占
全省总量的65%左右,蚕桑生产成为当地蚕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年全省共出库蚕种
123万张,比上年降低17.2%;产茧3.85万吨,比上年降低10.5%;平均收购价格为
14.87元/公斤,比上年增长12.9%;共投放蚕茧收购款5亿多元。全省(除临沂市
2003年取消农业特产税外)共上缴特产税和干茧增值税3000多万元。
省丝绸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围绕经营者队伍建设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先后出台了企业领导人员职务任免、加强改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董事局禁令、监事
局工作规则、财务会计核算、内部审计管理、有关人员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行业内部管
理规定,新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遵循人事服从事业、服从改革大局的原则,
省丝绸总公司本部6个职能部室,率先完成了竞争上岗和大幅度人员和中层职位精简;
同时,重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现代企业理念教育,对22个企业的40余名领导成员(其
中17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促进了企业领导班子年轻化,对整肃行业风气产生
了积极的效应。切实维护行业大局,坚决清理和查处部分企业的违规问题。积极稳妥
地处理困难企业突发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职工的劝说和解释工作,全年共接访
500余人次,维护了稳定大局。坚持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对在经营业绩、开拓创新、
维护大局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山东正信纺织有限公司、山东英信蚕丝贸易有限公司、山
东三维丝绸有限公司、山东泰山制丝有限公司、泰安东岳丝绸有限公司、莒南县锦茂
丝绸有限公司、青州蚕种场、威海市丝绸公司、临沂市丝绸抽纱工贸公司等9个单位
分别授予“山东省丝绸系统优秀企业”称号,并予以表彰。
(柳书亮 黄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