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57&run=13

【综述】 2003年,全省水利系统按照年初确立的“贯穿一条主线,构筑两大网络,
突出三大工程,抓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的全年工作总体安排,解放思想,干
事创业,加快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省水利厅机关已连续6年荣获“全国水利
系统文明单位”称号,连续5年被评为“省直文明机关”称号。
【依法治水管水】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这在山东省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以省政府
160号令发布施行,全省水利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新《水法》实施办法已列入省
人大立法调研计划,立法前期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加大了省政府128号、135号令贯
彻执行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征收主体、征收权限、
票款分离、工作纪律、责任追究等事项,核定了各级收缴任务。全省全年依法征收各
类水利“规费”近15亿元,其中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4亿多元,水保“两费”0.48亿
元,水资源费10亿多元,集中到省级的水资源费达1.07亿元。着手实施水利综合执法
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配套制度,不断加强
水利执法办案力度,全年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800余起,调处水事纠纷上百起。
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了水利前期工作,启动了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完成了山东省
海河流域综合规划、泗河流域综合规划、沂沭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黄淮海流
域水库建设规划、治淮工程应急治理实施方案、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完成了
列入国家规划的5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可研报告和部分主体工程初步设计的
审查审批。依法加强水利财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
资金效益。依法加强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
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确保工程质量。
【防汛抗旱】 继持续四年的大旱之后,山东省2003年春季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到202.67万公顷,有620万人、127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
饮水困难,30个县以上城市出现供水紧张。各级水利部门坚持科学抗旱,严格抗旱预
案制度,落实抗旱措施。全省新建各类抗旱水源工程7248处,增加蓄水能力6784万立
方米,抗旱浇灌农田3988万亩次。解决了89.1万缺水人口的饮水困难,其中历史性缺
水人口41.1万人口。新建城市工业供水工程近300处,累计供水近4亿立方米。南四湖
应急生态补水1.1亿立方米,使一度干涸见底的湖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第八次
引黄济津任务胜利完成,累计引水9.29亿立方米,向天津送水5.1亿立方米,有效缓
解了天津市用水紧张局面。
入汛后,山东省又遭遇历史上少见的多雨季节。汛期全省降雨量698毫米,较历
年同期偏多32%。全省全年平均降水量达925毫米,较历年偏多37%,为1916年有水文
资料以来的第二大丰水年。受“华西秋雨”影响,黄河持续较大洪水流量,东明、梁
山等河段多处滩区生产堤决口、漫滩,部分地区内涝严重。大汶河干流琵琶山拦河坝、
东平湖二级湖及部分小水库相继出险,渤海湾地区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全省累计有
101个县(市、区)、1004个乡(镇)、2086万人、216.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
济损失近128亿元。面对严重的汛情、灾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
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迎战大洪水。一是强化值守,确保信息畅
通。严肃防汛纪律,严格汛期值班制度,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汛期省
防指共下发传真电报150余份,编发汛情信息33期、防汛简报110期。二是当好参谋,
科学调度。先后派出8个专家组到前线出谋划策。实时调度工程蓄水情况,在确保安
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洪水资源化,全省地表蓄水一度达127亿立方米,创
建国以来最高水平,地下水平均埋深上升1.31米。三是及时调拨抢险物资、调度抢险
队伍。先后调拨了总价值4000万元的防汛物资,调派抢险队伍1万多人,支援安徽省
防汛物资、资金和生活用品总价值375万元。全省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无一座水
库垮坝、无一条河道决口,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个加强、五个确保、两个
不误”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济平干渠工程建设,克服了
“非典”和秋汛带来的困难,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投入工日35万个、机械台班16
万个,完成土石方490余万立方米。第一、二批招标项目进展顺利,第三批中标的施工
单位即将进场施工。土地征用、地面附着物清点赔偿、房屋迁占及移民安置等工作已
基本完成。组织完成了韩庄运河段工程、二级坝泵站和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可研报
告的编制工作,前两项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评估,初设已通过审查,部分工程已具备
开工条件,近期将开工建设。省编委批复成立了正厅级的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
理机构,配备了领导班子。二是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2003年8月22日工程可研报
告经国务院正式批准,10月20日省计委批复了工程初设,批复总投资28.9亿元。为确
保工程在2003年底前开工,水利厅组织起精干的开工典礼筹备班子,克服重重困难,
昼夜奋战,多方协调,按预定计划于12月19日在招远市辛庄泵站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
式。三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治淮步伐的历史机遇,争取
到东调南下续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大型病险水库加固、湖洼及支流治理、平原涝
洼地治理等6项工程挤入了国家治淮大盘子,共计安排山东省投资近40亿元,其中中
央投资31亿元。国家批复的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总体方案基本遵循了山东省提出的
“同步实施、同时生效、对等安排”的原则,规划涉及山东省9个单项工程,其中刘
家道口枢纽和南四湖湖东堤工程被确定为首批开工的项目。这两项工程的可研报告初
审已通过,修订本已正式上报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中咨公司已经进行了评估。
【水利建设概况】 2003年全省共下达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34.18亿元,比上年
增长45%,其中中央投资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十五”以来安排的11座大型
水库除险加固已开工10座,11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建设,10条大型骨干河道
治理项目中3条通过竣工验收、5条基本完工。小清河治理工程项目完成58项,实施了
东平湖、北金堤、恩县洼滞洪区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工程,新建加固沿海防潮堤100
多公里,完成了2002年度移民建设投资计划。黄河三角洲日元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世行贷款发展灌溉农业二期项目共完成投资3.41亿元,其中
利用外资1.58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70.65亿元,开工项目15.56万处。
继续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自1997年以来共有23处灌区76个项目列
入国家计划,总投资近8亿元。
【节水和水生态环境建设】 以贯彻《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为抓手,全面推进
节水型社会建设。编制完成了《山东省节水工作初步实施意见》,制定了电力、化工、
造纸、纺织四行业产品用水定额,重点抓了6个节水示范市、47个国家级节水增效重
点县、31个国家级节水示范项目及15个省财政扶持节水招标项目的建设管理,新发展
节水灌溉面积16.67万公顷,新增农业节水能力3亿立方米,6个节水示范市基本实现
农业用水零增长。结合生态省建设,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力度。投入资
金6.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70多平方公里,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152个,审
批水土保持方案2472项,东营市、烟台市成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
城市。以聊城“江北水城”、滨州“四环五海”和东营中心城“碧水工程”建设为代
表,全省有6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实施了“城市河道公园化”治理。编制完成了全省水
功能区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开展了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监测、地下水动态观
测、入河排污口普查和监测等工作,确定了28处城市重点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和月
报制度,重点抓了山东境内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防治。
【水利改革】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又有4个县(市、区)新成立了水
务局,全省组建成立水务局的县市区已达83个。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格局逐步形成,全
年共争取到中央投资15.97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新改制水利工程2万多项,融
资3589万元,盘活资金2032万元,涌现出山东省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江河供水有
限公司、邹平黄河供水有限公司、坊子区净水厂BOT项目等一批股份制办水利的典型。
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完成了7处水利工程供水价
格的核算、审查和批复。
【水利科技】 全年有13项科研成果获省政府表彰奖励,组织实施了国家“863”
高新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华东北部半湿润偏旱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
成与示范”,完成了国家“948”项目“海水入侵动态监测与预测模型技术”项目的
设备采购。在平阴县建立了水利科技示范园,18个水利现代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省
水利职业学院日照新校区建设全面启动,省水利技术学院扩大了办学规模。厅机关
160多台微机实现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对“山东水利网”进行了全面改版。厅机关
选调了2名博士生、3名研究生,厅直各单位引进硕士生7名、本科生91名。选派2名正
处级干部到国外学习,35名处级以上干部先后到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出资40万
元用于机关在职干部接受高层次培训的费用补助,厅机关在读博士生达12人、在读硕
士生146人。全年提拔任用副厅级以上干部5人,提拔处级干部17人,厅机关轮岗交流
正处级干部7名。
(朱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