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45&run=13

【公平交易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2003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公平交
易执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一反、
三打、一扶持”为重点,切实加大了执法办案力度,以“维权反欺诈”为主题,认真
开展了对重点商品、重点市场和重点流通环节的专项整治活动,全省市场秩序进一步
好转。
一、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平交易案件在案件数量小幅下降情况下,案值和罚
没金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全省各级共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06331件,与上年同期
相比下降1.94%;罚没金额2.1亿元,增加1790万元,同比增长9.4%;案值10.4亿元,
增加5922万元,同比增长6.02%;查处违法物资总值4.3亿元,同比增长113.17%。其
中,立案查处案件61457件,同比增长6.52%;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2件,同比增加15件。
从各类案件的不同角度分析,查处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违法所得看,各类案件的构成基本未变。在全部案件中,多数仍为万元以
下小型案件,达204044件,占所有案件的98.9%;万元至十万元案件2189件,同比增
长6.11%,占1%。其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案件只有92件,百万元以上案件6件。
(二)从违反法规和违法行为类型看,各类案件增减变化十分明显。一是,违反产
品质量法规、违反商标法规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大幅增长。其中,违反产品
质量法规案件4540件,同比增长52%;罚没款2359万元,同比增长53.8%。在公平交易
执法工作中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312件,同比增长249.4%,罚没款1773万元,
同比增长341%。违反商标法规案件1680件,增长44.5%;罚没款1079万元,同比增长
83.2%。二是,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在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之后,涨幅回落。全省共查
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737件,增长4.1%,与上年的38.7%相比,涨幅回落34.6个百分
点;案值8721万元,同比增长1.8%;罚没款1781万元,同比下降38.6%。三是,走私
贩私案件和利用合同骗买骗卖案件数量有所增加。走私贩私案件由上年的64件增加到
135件,增加71件;罚没款354万元,比上年增加252万元。利用合同骗买骗卖案件由
上年的69件增加到300件,增加231件;罚没款51万元,比上年增加35万元。四是,投
机倒把案件在上年下降36.8%的基础上,又有大幅下降,为2664件,同比下降34.1%;
罚没款1977万元,同比下降15.9%。五是,其他类型案件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非法
传销案件19件,比上年减少3件;倒买倒卖案件1542件、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案件
5542件、违反广告法规案件1340件,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7%、18.8%和6.9%。
(三)从立案查处案件的违法主体看,个体工商户违法违章案件居高不下,私营企
业案件增长迅猛。全年全省查处的个体工商户违法违章案件17537件,同比增长4.4%,
在全部立案查处案件中所占比重为28.5%,在八类主体中高居首位。私营企业案件
2252件,同比增长50.9%,在各类主体中涨幅第一。公司案件增长速度位居第二,为
2992件,同比增长35%。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案件则有所减少,分别为665件和2309
件,同比分别下降22.5%和4.2%。
二、查处侵权与受理申诉明显增长,假冒伪劣案件大幅减少,消费者权益保护力
度不断加大。全省共查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9074件,同比下降11.9%;罚没金
额3146万元,同比下降37.9%。
(一)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继续攀升,个别地区处罚力度降低。2003年,全省共查
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4325件,同比增长29.62%;其中,立案查处案件2560件,同
比增长82.47%。案值2932万元,同比增长36.12%。罚没金额1060万元,同比下降
31.83%。从数字看,罚没金额未与案件数同步增长,而出现大幅下降,说明处罚力
度有所降低。全省17个市局中,11个市局的罚没金额随案件数量的增长而增长;5个
市局或与上年持平,或小幅下降;1个市局处罚力度明显降低,罚没金额由上年的
1018万元下降至3万元,降幅近100%。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省查处的侵害消费者权益
案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消费类型分析,侵权案件仍以商品消费案件为主,为3713
件,同比增长29.2%,占案件总数的85.8%;服务消费案件612件,增长34.8%。二
是,从侵权主体分析,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侵权案件为2857件和540件,同比分别
增长44.2%和26.1%,分别占案件总数的66.1%和12.5%,所占比重比上年均有上升。
三是,在案件来源方面,检查发现1558件,同比增长64.2%;消费者申诉1308件,同
比增长49.5%;群众举报1408件,同比增长12.6%。检查发现案件的数量在三者中从
上年的第二位跃居首位,出现快速增长,说明全省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
更趋积极、主动。四是,从案件发生的地域分析,城镇消费者被侵权案件2444件,占
案件总数的56.5%,比农村多31.6%,反映了消费者保护领域中的城乡差别。五是,
从侵权行为分析,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侵
权行为最多,此类案件为1584件,占案件总数的36.6%。其他较多的有伪造商品产地、
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及认证、名优、质量标志案件367件,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
财产安全商品案件258件。六是,欺诈消费者行为案件上升,为191件,增加40件,增
长26.5%。
(二)消费者申诉案件各项指标全面回升,地区差距缩小。2003年,全省共受理消
费者申诉55204件,同比增长38.9%。其中,立案调解2584件,同比增长122.8%;调
解成功50052件,同比增加12790件,增长34.3%,调解成功率达到90.7%;加倍赔偿
金额268万元,同比增长28.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66万元,同比增加1707万
元,增长61.9%。与上年申诉案件下降35.7%、立案调解下降22.1%、挽回经济损失
下降22.8%、加倍赔偿下降16.5%相比,各项指标出现了全面回升。这既反映了2003
年全省对消费者申诉的处理力度有所加大,也说明市场交易行为增多,消费行为较往
年更加活跃。从申诉案件在全省的分布情况看,各地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上趋于平衡,
地区差别缩小。聊城、烟台、济宁、莱芜、德州、滨州、临沂、青岛、威海等地处理
申诉数量均大幅上升,特别是上年处理申诉较少的聊城、威海、济宁三市,分别由上
年的2件增加到3399件、0件增加到1280件、60件增加到1074件,带动了全省申诉处理
案件的回升。对申诉情况具体分析,从消费类型看,商品消费申诉42294件,同比增
长48.1%,占总数的76.6%,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4.8个百分点;服务消费申诉12910
件,同比增长15.4%,消费纠纷仍集中、多发于商品消费区域。在商品消费方面,家
用电子电器类申诉较多,达14916件,其中通讯器材类申诉增长明显,达9088件,增
长111.3%。从申诉内容看,质量纠纷申诉案件较为集中,达36945件,同比增长51.5
%,占总数的66.9%。其他依次为售后服务4629件、占8.4%,价格4512件、占8.2%。
(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继续减少,消费环境有所好转。2003年,全省共查处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4749件,同比下降21.3%;罚没金额2086万元,同比下降
32.99%;案值12953件,同比增长148.95%。案件数量在上年下降54.3%、罚没金额
下降9.8%的基础上,2003年继续减少,反映出随着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
动的不断深入,消费者保护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不断减少,消费环境进一
步好转。在各项治理活动中,对较大型案件进行了集中、重点打击,使案值出现了大
幅增长。
【合同监督管理】 2003年,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合同监管工作中,立
足职能,转变工作思路,改革监管方式,努力培育全社会的诚信意识,维护公平、合
理的经济秩序,为建设“诚信山东”,加快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一、抓住重点,加强监管,努力维护合同秩序。2003年,全省共检查合同23.6万
份,检查金额323.2亿元,分别比上年减少20.2%和33.1%;其中检查工矿产品购销合
同最多,共检查13.8万份,占总份数的58.7%,较上年上升6.6个百分点;检查仓储保
管、财产保险、企业承包和货物运输类合同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2.9倍、1.9倍、
1.6倍和68.7%,特别是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合同的检查金额急剧上升,分别为2.7亿
元和3.7亿元,增幅分别达到47.4倍和12倍。
全省共查处违法合同669份,违法金额9700万元,罚款229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
26.6%、65.8%和24.9%;平均个案违法金额仅14.5万元,较上年减少53.4%。从查处违
法合同分类看,国有、集体企业违法案件数明显减少,分别比上年下降86.7%和53.2%;
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违法案件明显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50%、
50%和8.2%,特别是私营企业,共查处199件,占案件总数的29.7%,较上年上升了9.5
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依法经营意识仍有待
提高。
二、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守合同、重信用”活动蓬勃开展。到年底,全省
“守重”企业8351个,比上年减少5.1%,国家级“守重”企业达到95家,省级达到
2417家,其中2003年新认定的国家级“守重”企业66家,省级397家。有155家省级
“守重”企业被撤销。
三、立足服务,积极开展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加快企业融资速度。2003年,全省
共办理企业财产抵押合同登记7313份,比上年减少1.2%,抵押物价值大幅增长,达到
674.9亿元,比上年增长72%。从被担保的主合同类型看,办理动产抵押合同登记的主
要是借贷合同,占总份数的96.5%。从办理动产抵押的企业类型看,受国有、集体企
业改制和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全年办理国有、集体企业动产
抵押合同登记大幅减少,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动产抵押合同登记大量增加,并
占较大比重。2003年,全省办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动产抵押合同登记460份和811份,
减幅分别达42.4%和43.6%;办理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动产抵押合同登记3130份
和2080份,增幅分别为35.5%和12.4%,占总份数的比重为42.8%和28.4%,较上年增加
了11.6和3.4个百分点。
四、加强拍卖活动监管,规范拍卖行为。到年底,全省拍卖企业实有156家,比
上年增加52家,增长50%;受近两年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加速发展的影响,私营拍卖企
业迅速增加,在拍卖企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到年底实有76家,较上年增加49家,增长
1.8倍,占总数的比重达到48.7%,较上年增加了22.7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加强对拍卖
活动的管理,规范拍卖行为,2003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拍卖监管工作的
通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通知精神,对拍卖企业和拍卖活动实施全方位、
全过程的监管。全省监督拍卖委托书4953份,比上年增长21.5%,金额86.4亿元,比
上年增长19.3%;查处违法案件6件,违法金额19万元,罚款1万元。
【广告管理】 截至年底,全省实有广告经营单位7229户,从业人员64552人,广
告经营额49.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7%、9.8%和3.41%。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
4901件,比上年同期下降6.4%;罚没款11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
一、广告业发展速度加快,结构调整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2003年全省广告业实
有广告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广告经营额三项指标分别增长18.7%、9.8%和3.4%,与
上年的9.2%、7.6%和0.28%相比,分别增加了9.5、2.2和3.13个百分点。其中广告经
营单位的增长速度超过前年的12.7%,实现了近年来的最快增长。
2003年,全省广告业发展中的结构变化,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在全省优
化发展环境,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体私营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
势头,在广告业中所占比重持续增长。全省实有个体私营广告经营单位5061户,同比
增长28.5%,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实际增加1123户,数量增长幅度居
各类企业之首;占全部广告经营单位总量的比重达到70%,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在
各类广告企业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从经营额情况看,个体私营业广告经营额为15.8
亿元,虽仍在国有事业单位之后,居第二位,但增长势头较快,达20.3%,与总额虽
居第一位但年度下降6.9%的国有事业单位相比,反差明显。二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
组织后中介服务业开放度的提高,外资广告企业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全省外商投资
广告企业已发展到20户,同比增加5户,增长33.33%,虽占比重尚小,但增长速度居
各类企业之首。三是,随着公司制企业制度的普及,广告企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步伐
进一步加快。专营广告公司增长迅速。2003年,全省实有广告公司4557户,同比增长
16.88%,占全部广告企业数量的比重达到63%。以有限责任公司为组织形式的广告企
业3903户,占所有广告经营单位的54%,已占据半壁江山。
但全省广告经营的活跃程度仍然偏低。广告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经营额三项
指标虽然全面增长,其增速结构却继续呈现梯次递减形态,特别是广告经营额的增长
速度远远低于广告经营单位的增长速度。不同商品种类在广告投入上也不平衡。医疗
服务、药品和家用电器居前三位,经营额分别达到了6.5、5.99和5.56亿元,食品为
4.1亿元,其他种类则投入较少,如服饰、汽车制造和旅游业的广告经营额分别只有
2.3、1.9和1.1亿元,差距较大。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较慢及广告投入上的不平衡状
况,说明随着广告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投入还相对滞后,广告市场的竞争日趋
激烈。
二、广告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有所好转。2003年,全省广告监管工作继续
以“反误导、打虚假”为主题,以广告监测和案件查处为手段,积极开展药品、医疗
等重点商品及服务、“非典”等特殊时期的广告整治活动,切实加大了对虚假违法广
告的打击力度。全省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4901件,同比下降6.4%;罚没款1186万元,
同比增长7.3%。在所办案件中,停业整顿51户,同比减少7户;吊销证照4户,同比减
少28户。
2003年全省广告违法案件有四个特点:一是,从违法主体看,广告主违法案件仍
占最大比重,但案件数量下降;广告发布者违法案件占据较大比重,且案件数量继续
呈上升趋势。2003年,全省共查处广告主违法案件2816件,同比下降10.8%;占全部
案件的比重为57.5%,较上年的60.3%减少2.8个百分点。查处广告发布者违法案件859
件,同比增长14.5%;占全部案件的比重为17.5%,居各类主体第二位,所占比重与上
年相比,增加3.2个百分点。二是,虚假广告案件数量明显下降。2003年共查处虚假
广告案件688件,同比下降18.3%。三是,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体广告违
法案件继续攀升,达1086件,占到案件总量的22.2%,所占比重较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
说明对媒体广告的治理应继续作为今后广告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四是,从广告商品
及服务类别看,医疗服务类广告违法案件703件,虽小幅下降5.8%,但仍居各类违法
广告首位,占案件总数的14.3%。从增减趋势看,农兽药、医疗器械、房地产和药品
四类广告违法案件数量增加,分别增长了90.1%、57.9%、16.7%和3.2%;其中药品广
告违法案件在案件总数中占较大比例,达13.1%。
【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2003年,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商标法》实施
20周年为契机,在大力宣传《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
定》等商标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保护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重点商标专用权为核心,
以开展对商标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大商标行政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了商
标领域中各类违法行为,确保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一、全社会商标意识明显增强,案件总数略有减少。据统计,2003年全省共查处
各类商标违法案件2213件,与上年的2233件相比略有减少。其中,商标一般违法案件
835件,同比减少464件,下降35.72%;收缴和消除商标标识258.91万件(套),同比
减少33.92万件(套),下降11.58%;罚款金额1113.21万元,同比增加288.76万元,
增长35.02%。从全省17个市商标案件总数看,菏泽、济南、德州、潍坊、威海、东营
6个市案件上升幅度较大,其他11个市只是略有增减,没有明显变化。案件的总体情
况表明,全社会商标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违法行为已得到有力的遏制。
二、以保护商标专用权为核心,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商标违法行为。
2003年,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378件,同比增加444件,增幅高达47.54%,比上
年增加64个百分点,有力地保护了商标专用权;查处的商标一般违法案件中,罚款
300万元,个案平均3568元。其中,重点查处300件非法印制或者买卖商标标识的案件
和356件冒充注册商标案件,分别占商标一般违法案件的35.9%和42.6%;罚款占30%和
67%。查处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罚款815万元,个案平均5916元,同比增加1954元。
三、非法印制或买卖商标标识案件和冒充注册商标案件均略有减少,但所占比重
居高不下。据统计,2003年全省查处商标一般违法案件同比减少464件,下降35.7%。
其中,查处非法印制或买卖商标标识和冒充注册商标案件300件和356件,同比减少
334件和41件,分别下降111.3%和11.5%。
【行政处罚、复议、诉讼、赔偿及听证案件】 2003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法制
工作紧密围绕“依法行政,建设行政法制系统”长远目标,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管,
努力规范执法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一、行政处罚案件大幅增长,行政执法力度明显加大。2003年,全省工商系统共
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48492件,同比增加123015件,增长37.8%。其中,一般程序案件
126594件,同比增加26887件,增长27%,适用一般程序案件核审率仍为100%;简易程
序案件321898件,同比增加96128件,增长43%。县级局办案力度普遍加大,查处的一
般程序案件占案件总数的95%,同比增加31565件,增长36%;简易程序案件占99%,同
比增加94663件,增长43%。
二、行政复议、听证案件明显增长,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省共
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83件,同比增加34件,增长23%。其中,省局和县级局明显增加,
各占19件和56件,同比分别增加10件和13件,反映了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增强;全
省不予受理案件6件、维持65件、撤回申请87件。此三类案件共158件,占复议案件的
86.3%,充分体现了全系统办案质量的提高。
2003年,省属听证范围的案件62997件,同比增加8838件,增长16.3%。其中,县
级局明显增加,占58712件,同比增加14318件,增长32.3%;实际举行听证的案件103
件,仅占听证范围的案件0.16%,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维持80件,占77.7%;
变更14件,占13.6%;撤销9件,占8.7%。从全省行政执法情况看,办案质量尽管有所
提高,但仍有少量案件存在证据不充分或适用法律不当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三、行政诉讼案件有所增加,行政赔偿案件继续保持零发案率。2003年,全省行
政诉讼案件97件,虽同比增加27件,增长38.6%,但所占一般程序案件的比重极低,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维持40件、原告撤诉31件,此两类案件占行政诉讼案件
的73.2%;限期履行职责案件1件。全系统行政诉讼无一起变更、撤销案件。未结案件
24件,占24.7%。连续多年来,全省无一起行政赔偿案件,表明行政处罚案件能够经
得起司法的检验,执法办案水平已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行政诉讼案件增加,也反映
了经营者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 2003年,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外商投资企
业登记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
作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了外资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全
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
一、速度规模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户数17237户,比上年
增长16.9%,其中,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748户,比上年增加527户,增长16.4%;
投资总额596.6亿美元,注册资本352.2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241.9亿美元,分别比
上年增长26.7%、24.9%、32.7%。
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496户,其中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342户,3000
万美元以上的15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1.4%和12.1%;户均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分别
为504万美元和280万美元,比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高出184万
美元和8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5%和46.4%,增加7.5和11.2个百分点,新增
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明显增大。
从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增长的趋势看,上半年“非典”疫情对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的
增长影响较大,但下半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保证了全年外商投资企业的高速、稳定
发展。1至8月份,全省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244户,每月平均新登记280.5户;9至12
月份,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504户,每月平均新登记376户,比前8个月每月新登记户
数增加了95.5户,增长34%。
二、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导行业,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从2003年新登记外商
投资企业来看,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全年新登记企业3748户,其中制造业3036户,
占新登记企业的81%,年末制造业实有14267户,占总户数的82.8%。全省外商投资的
制造业企业中,食品加工业和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直占有较大比重,电
子产品、环保产品、通讯设备、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的行业
发展迅速,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由上年的17.4%增加到18.2%。金融保险业、批发和
零售贸易餐饮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
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增速加快,分别比上年增长66.7%、31.8%、31.4%、23.1%和22.7%。
三、独资企业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形式。2003年,全省新登记外商独资企业
2369户,比上年增长16.6%,占新登记企业户数的63.2%,投资总额63.6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35%,占新登记企业投资总额的51.2%,所占比重比上年末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
重分别高出15.5和16.9个百分点。年末实有外商独资企业8979户,占总户数的52.1%,
比上年末增加了4.4个百分点,投资总额230.7亿美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40.2%,比
上年末增加了5.9个百分点。
四、各地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齐头并进,西南部地区增速加快。在东部青岛、烟台、
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市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鲁西南、鲁西
北的菏泽、济宁、莱芜、枣庄、聊城、滨州等市外商投资企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
势,是2003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据统计,菏泽、莱芜、济宁、滨
州、泰安、聊城、枣庄和德州等西南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2
%、35.6%、19.5%、15.6%、14%、13.6%、13.1%和8.9%,平均增长速度为17.4%,超过
东部发达地区1.4个百分点。
五、投资来源仍然以亚洲国家和美国为主,来源国继续增加。从2003年外商投资
的来源看,仍然以亚洲国家和美国为主,全年亚洲和美国新登记企业3284户,投资总
额100.5亿美元,注册资本53.1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新登记企业户数、投资总额和注
册资本总额的87.6%、81%和89.8%,但所占比重比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亚
洲国家和地区中,香港、韩国投资仍占主导地位,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3年,香
港、韩国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545户和1619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和
19.4%,投资总额分别为32.8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3%和
65.6%。韩国投资在户数增长的同时,投资规模也有了较大提高,户均投资额比上年
增加了10.5万美元。
2003年,来山东投资的国家(地区)继续增加,同上年相比,新增了阿富汗、巴
林、孟加拉国、科威特、叙利亚、阿塞拜疆等9个国家(地区),达到了128个国家
(地区)。
【内资企业登记管理】 2003年,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内资企业登记管
理工作中以创新企业登记管理方式,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为主线,正确处理严格执
法与热情服务、整顿规范与加快发展、依法行政与提高效率、降低门槛与经济安全
“四个关系”,促进了全省内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内资企业户数继续下降,降幅趋缓。年末全省实有内资企业21.8万户,比上
年底下降5.35%,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减少了0.6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5.95万
户,比上年底减少0.59万户,下降8.6%;集体企业8.9万户,比上年底减少0.9万户,
下降9.2%;股份合作企业6518户,比上年底减少255户,下降3.8%;公司(不含分公
司)3.39万户,比上年底增加188户,增长0.6%。全年新登记内资企业21044户,比
上年同期减少1298户,下降5.8%;本期注销3.26万户,比上年同期减少2531户,下
降7.2%。企业户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
各种企业违法行为,使注销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
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部分企业关停并转,遭到淘汰;三是全
省登记注册系统规范管理,将由自然人股东或私营企业控股企业,依法转为个体私营
管理。
二、资本重组优化,企业实力增强,结构更趋合理。2003年,全省内资企业注册
资本(金)7229.2亿元,比上年底增加567.3亿元,增长8.5%;户均注册资本(金)
332.23万元,比上年底增加20.67万元,增长6.7%;公司户均注册资本1181.74万元,
比上年底增加64.1万元,增长5.7%。充分说明全省内资企业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其
原因:一是新注册公司的起点高,规模大,资本雄厚;二是企业通过改革重组,扩大
了规模,增强了实力,形成规模效益;三是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退出了市场竞
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一方面在从某些行业退
出,一方面加强了对基础行业的投资,使不同类型企业在结构上继续趋向平衡。从全
省内资企业结构上看,与上年底相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公司
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其中,国有企业5.95万户,比上年底下降8.6%,占企业总户数的
比重为27.4%,减少0.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8.9万户,比上年底下降9.2%,占企业总
户数的比重为40.9%,减少1.8个百分点;公司(含分公司)5.98万户,比上年底上
升4.8%,占企业总户数的比重为27.5%,增加2.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所
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68.3%的绝对优势,有待于今后调整,进一步减少国有
企业、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使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利于经济均
衡协调增长。
三、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企业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在国家政策和市场调节的双重
作用下,国有企业有重点、有目的地逐步退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
等一些行业的竞争,加强了对基础行业的投资,使行业分布日趋合理。到2003年底,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中的国有企业为2.36万户,比上年减少0.3万户,下降11.5
%。
从行业看,发展最快的依次是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房地产
业、金融保险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比上年底增长9.8%、4.9%、
3.9%、2.9%和1.9%。下降较大的依次是制造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分别比上年底下降9.31%、8.36%、6.78%和6.41%。
从所占比例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制造业仍然以43.8%和20.4%的比例,在内资
企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从产业结构看,投资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与上年底相比,内资企业在第一产业和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分别占2.73%和70.08%,分别上升了0.19个百分点和
0.7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27.17%,下降了0.91个百分点。
四、公司制企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受“非典”影响,2003年上半年全省公司数
量比上年末有所下降,但“非典”过后,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下半年新开
业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全年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2003年底,全省实有公司3.39万户
(不含分公司),比上年底增加179户,增长0.6%,注册资本4010亿元,比上年底增
长16.2%;有限责任公司3.32万户,比上年底增加187户,增长0.6%。其中,上半年新
开业公司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587户,下降22%。
分析各行业发展情况,金融保险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农林牧渔业和
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分别比上年末增长了39.7%、24.3%、10%和9.9%。
五、加大监管力度,市场主体进一步规范。2003年,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一方面继续依法严把企业准入关,确保新登记企业素质不断提高;一方面严厉打击企
业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严格市场退出机制,吊销了一批
不合法企业的营业执照,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全年全省共
查处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条例行为19083户(次),比上年同期下降24%;吊销营业执
照11398户,比上年同期下降42.6%;罚没款13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从查处
情况看,全省内资企业违法行为主要为不按规定办理年检,共查处15550户(次),
比上年同期减少5962户(次),下降27.7%,占违法行为总数的81.48%;查处不按规
定变更登记的1220户(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15户(次),增长10.4%;查处未经
核准擅自开业从事经营活动的601户(次),比上年同期减少1011户(次),下降
62.7%;查处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602户(次),比上年同期增
加174户(次),增长40.7%。
(颜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