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167&run=13

市委书记 黄 胜 市长 孙永春
市名由来 据《长河志籍考》载∶汉代黄河故道流经德州及陵县称之谓“德水”,
故称此一带为“安德”,以取“德水安澜”之意。隋开皇三年改“安德”为“德州”。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125个乡(镇、
办事处),8529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546.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25.93万人。 男女性别比102.2∶100。人口出生率10.95‰,死亡率6.83‰,人口自
然增长率4.12‰,少数民族39个,7.6万人。
经济概况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6.6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6.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6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9.89亿元,
增长22.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19亿元, 增长13.6%。三次产业比重为18.4∶
50.3∶31.3。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98.4%。实现财政总
收入37.26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7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1.1%。年末金融
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1.55亿元, 比年初增加82.15亿元。 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92.44亿元, 比年初增加37.5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6.55亿元,比年
初增加77.4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6.17亿元, 增长13.7%。粮食总产312.24万
吨,比上年增长? 鄄1.6%,棉花总产22.76万吨,增长27.1%;油料总产6.58万吨,增
长?鄄16.7%;水果总产69.98万吨,增长11.4%,蔬菜总产677.35万吨,增长?鄄7.5%。
肉类总产41.19万吨,禽蛋总产39.36万吨,奶类总产5万吨。水产品总产7.5万吨,增
长7.1%。 全年造林2.11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4.6%。全市农机总动力871.55万千
瓦,增长6.5%。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7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8.13亿元,比上年增
长29.8%。实现出口总值3.87亿美元,增长59.2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8%,比上年
提高3.1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0.33亿元,增长44.2%,实现
利润42.75亿元,增长49.6%;实现利税71.38亿元,增长42.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
数182.28,比上年提高12.69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3.92亿元, 比上年增长88%, 更新改造投资
74.85亿元,增长84.9%。房地产开发投资21.16亿元,增长86.2%。资质五级及以上建
筑企业104家, 实现增加值38.6亿元,增长33.8%,实现利税1.5亿元,增长7.1%。完
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1个,完成投资额1.87亿元,增长2.16%。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3911.2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590万人、
9130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3%。公路货物运输量1870万吨、周转量16.32亿
吨公里, 分别增长9%和12%。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56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8.59
亿元; 邮政业务总量1.97亿元,增长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5万户,移动电
话用户53.5万户,电话普及率19.3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5.7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74亿元, 比上年增长14.9%。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805个,同比增加4.2%,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82.9亿元。实现
进出口总额5.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2%,其中,出口3.86亿美元,增长59%。新签
利用外资项目113项, 增长41%;合同利用外资额5亿美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
3.4亿美元, 增长231%。主要旅游景点有∶苏禄王墓、东方朔故居、来禽馆、夏津森
林公园和乐陵百万亩枣园。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
教科文卫 有高等学校2所,在校生14549人,比上年增加6019人;中等专业学校
8所, 在校生10974人; 普通中学267所, 在校生35.73万人, 小学1366所,在校生
36.26万人。专利申请量223件,比上年增长30.4%,授权专利189件。拥有各类艺术表
演团体10个, 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拥有卫生机构202所,其中,医院、卫
生院169所, 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21处。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9048张,卫生技
术人员1.62万人, 其中,执业医师4988人,执业助理医师1383人。有体育馆2座,全
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共获奖牌90.5枚,其中金牌33.5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19.3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9.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172.8元,增长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2.4平方米。在岗职
工平均工资83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5元,比上年增长9.9%;生活消费支出1343
元, 增长10.8%;人均居住面积28.15平方米。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城市人数为3.9
万人, 农村3.16万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45个,床位5953张,收养
4560人。社会福利企业42个,安置残疾人员415人。

【锦绣川景区工程建设】 该工程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原岔河两堤为依托,是
集“文化、休闲、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廊道,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一条“玉带”。
【河东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12月21日,河东新城建设奠基仪式举行。新城面积
16.8平方公里,包括行政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商务中心,规划定位于现代化、
园林式、生态型,是新的世纪开发拓展建设的新城区。
【绿色德州】 全市春秋两季共植树1.5亿株,为过去10年植树之和。总体动员,
全面推进,一个“绿色德州”呼之欲出。
(孙 伟 孙海滨
刘小敏 李全平)
德 城 区
区委书记 韩建亭
区 长 魏洪祥
区名由来 因位于德州市城区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227平方公里(不含开发区) 。 辖6个镇(办事处),
127个行政村,60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0万人。
男女性别比103∶100。人口出生率8.86‰,自然增长率4.04‰。少数民族11286人。
经济概况 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7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2.6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2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6亿元,
增长2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20.2%。三次产业比重为9.6∶46.7
∶43.7。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1.55%。 实现财政收入
2.3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9.7%。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21亿元,增长13.5%。农业增加值3.82亿元,
增长10.3%。 粮食总产4.35万吨, 比上年增长? 鄄5.19%;棉花总产0.30万吨,增长
46.53%;油料总产0.06万吨,增长?鄄49.46%;水果总产1.83万吨,增长7.65%;蔬菜
总产35万吨, 增长0.17%。肉类总产1.55万吨,禽蛋总产1.79万吨,奶类总产1.21万
吨。水产品总产1500万吨,增长5.6%。全年造林201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12.23万千
瓦,增长7.7%。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70亿元,比上年增长
26.05%。实现出口交货值3.03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8.81%,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11亿元, 增长46.54%;实现利润2.16亿元,增长
81.3%;实现利税3.6亿元,增长57.1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9.16,比上年提高
17.45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43亿元, 比上年增长122.95%;更新改造投资
8854万元,增长223%。房地产开发投资3.59亿元,增长119%。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
业15家, 实现增加值10452万元,增长6%;实现利税1666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
目6个,完成污染投资额1822万元,增长51%。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387.1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468万人、
112919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4%和10%。 公路货物运输量2072万吨, 周转量
170785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12%和7%。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486.72万元,比上年增长
9.07%。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 比上年增长16.6%。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78处, 同比减少15处,成交额67.91亿元,同比增长26.76%。实现进出
口总值2734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52.31%,其中,出口1911万美元,增长79.5%。合同
外资5754万美元,增长79.5%;实际利用外资3536万美元,增长489%。主要旅游景点:
苏禄王墓风景区、新湖风景区。
教科文卫 普通中学11所,在校生1.67万人,小学50所,在校生2.25万人。取得
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7项。专利申请量133件,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
个,档案馆1个。拥有行政卫生机构1所,医院、卫生院15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63张, 卫生技术人员1309人,其中医生
766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19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9.77%;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173元,增长7.9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97平方米。在
岗职工平均工资8460元,增长16.86%。农民人均纯收入3378元,比上年增长10.40%;
生活消费支出1246元,增长3%;人均居住面积34平方米。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
为17845人,其中农村217人。
(刘艳华)
乐 陵 市
市委书记 胡宗智
市 长 杨光来
市名由来 “大阜曰陵”,取民安乐业之意。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172.16平方公里。 辖16个乡(镇、办事处),1089个行
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64.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6万人。男女性别
比107∶100。人口出生率10.7‰,自然增长率4.44‰。有少数民族16个,1036人。
经济概况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1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9.3%。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3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94亿元,
增长25.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52亿元, 增长20.2%。三次产业比重为23.37∶
47.7∶28.93。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6%。实现财政总
收入2.3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年末金融机构各
项存款余额30.02亿元,比年初增加5.6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55亿元,
比年初增加3.2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88亿元,比年初增加7.01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2.33亿元,增长8.5%。粮食总产37.47亿吨,
比上年增长? 鄄10.0%;棉花总产2.96万吨,增长8.5%;油料总产0.22万吨,增长?鄄
12.28%。 肉类总产6.59万吨,禽蛋总产3.92万吨。全市农机总动力65.21万千瓦,增
长1.8%。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
25.06%。实现出口交货值0.23亿元,增长13.1%。产品销售率达105.78%,比上年提高
8.6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57亿元,增长36.35%;实现利润
2.78亿元,增长44.56%;实现利税4.82亿元,增长45.42%。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19亿元,比上年增长88%;更新改造投资6.84
亿元,增长84.9%;房地产开发投资1.15亿元,增长86.2%;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
业184家,实现增加值38.6亿元,增长33.8%。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367.6公里, 公路货物运输量38.5万吨,增长12%。
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68万元,增长11.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1万户,移动电
话用户达到3.05万户,互联网用户0.18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8%。实现
进出口总额28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自营出口2322万美元,增长13.16%。
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2项, 增长500%;合同外资额3308万美元,增长3100%;实际利用
外资1818万美元,增长345.6%。主要旅游景点:魏王城遗址、乐陵万亩枣园。全年接
待国内外游客1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万元,增长1.2%。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2所, 在校生919人;普通中学29所,在校生29321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0887人; 小学129所,在校生39592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
883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9件,比上年增长
20%;授权专利7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
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96元,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661人,社
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9个,床位650张。
(陈卫东 陈建军 刘海堂)
禹 城 市
市委书记 陈永华
市 长 黄金忠
市名由来 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祝阿县为禹城县,
1993年9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990平方公里。 辖3个乡、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
高新区, 1008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50.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2万人。男
女性别比100.6∶100。人口出生率11.0‰,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长率3.6‰。有
少数民族16个,7371人。
经济概况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3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0.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59亿元,
增长26.7%;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20.5%。三次产业比重21.6∶50.8
∶27.6。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2%。实现地方财政总
收入1.80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88亿元,比年初
增加4.49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82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年末金融
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24亿元,比年初增加4.3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0.60亿元, 增长5.6%。 其中, 农业总产值
12.23亿元, 增长3.5%。粮食总产38.1万吨,比上年增长7.9%;棉花总产1.12万吨,
增长28.8%;油料总产0.60万吨,增长? 鄄9.1%;水果总产2.18万吨,增长?鄄0.5%;
蔬菜总产77.0万吨,增长?鄄20.7%。肉类总产5.24万吨,禽蛋总产3.73万吨,奶类总
产0.15万吨。 水产品总产1.2万吨,增长0.9%。全年造林2901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16.1%。全市农机总动力55.97万千瓦,增长4.7%。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
25.8%。 实现出口交货值1.60亿元, 增长68.4%。产品销售率达99.77%,比上年提高
3.40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41亿元, 增长32.5%;实现利润
3.24亿元, 增长45.8%; 实现利税5.82亿元, 增长40.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69.29,比上年提高20.61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15亿元, 比上年增长78.5%; 更新改造投资
8.47亿元,增长103.3%。房地产开发投资0.36亿元,增长200%。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
企业19家,实现增加值31280万元,增长6.3%;实现利税1599万元,增长15%。完成环
境污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4500万元,增长4.7%。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322.5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07.2万人、
9488万人公里, 公路货物运输量551万吨、周转量2021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5.5%和
85.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535万元, 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4100万元, 增长14%;邮政业务总量1435万元,增长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1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5万户,电话普及率1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2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77处,同比增加1处,成交额31.04亿元,同比增长83.04%。实现进出口
总额585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出口创汇4400万美元,增长42.6%。新签
利用外资项目8项, 增长40%;合同外资额6109万美元,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4160
万美元,增长222.2%。主要旅游景点有∶禹王公园、人民公园、汉槐游园。全年接待
国内外游客0.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0万元。
教科文卫 有高等学校1所, 在校生0.1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0.4万
人; 普通中学29所,在校生3.27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36万人;小学110
所,在校生3.15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60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人。共取
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专利申请量14件,比上年增长78.8%;授权
专利5件。 拥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
生机构20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815张,卫生技术人员1244人,其中医生1050人。有体育场3个。
社会生活 全市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585元,增长7.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平方
米。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414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42元,比上年增长
10.2%; 生活消费支出2030元,增长1.9%;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全市最低生活保
障救助人数为8381人,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城镇5167人,增长69.3%;农村3214
人, 增长47.5%。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2个,床位697张,收养637人。
社会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35人。
(孟凡强)
陵 县
县委书记 李希信
县 长 李世民
县名由来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由安德县西北部设“将陵县”,后称陵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辖9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989个行
政村。 全县总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9万人。男女性别比102∶100。
出生5608人,出生率10.05‰;死亡2471人,死亡率4.43‰;人口自然增长率5.62‰。
少数民族28个,21500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第一产业增加
值完成11.81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15亿元,增长34.5%;第三产
业增加值完成13.38亿元,增长1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71元,比上年增加1765元。
三次产业比重为24.4∶47.8∶27.8。 全县完成财政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17.3%,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6万元,增长24.8%。全县财政支出2.78亿元。全县金融机构
各项存款余额26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0.43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5.99亿元,比年初增长2.15亿元。
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43亿元, 比上年增长13.46%。农作物播种面积
12.14万公顷,复种指数为22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4593公顷,粮食总产37.31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23353公顷,总产9.37万吨;瓜类种植面积2726.67公顷,总产11万吨;
全县水果总产量7.59万吨;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3.33公顷,总产488吨。林木覆盖率
为8.6%。 年末奶牛存栏量达2900头,增长314%。水产品养殖面积3266.67公顷,比上
年增长25.6%;淡水鱼产量1.4万吨,比上年增长29.9%。全县农机总动力98.6万千瓦,
增长6.9%。
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已发展到76家, 资产合计达到14.66亿元。规模以上工
业完成增加值13.21亿元, 比上年增长35.24%。其中,国有工业完成2.23亿元,增长
49.94%;集体工业完成1.24亿元,增长16.64%;外商投资经济完成340万元,减少40%;
股份制经济完成7.34亿元, 增长88.5%;其他经济类型完成2.36亿元,增长24.28%。
工业产品销售率98.56%,比上年提高4.43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
收入38.43亿元,比上年增长52.37%,实现利税4.62亿元,利润2.78亿元。
建设 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亿元,其中更新改造投资10.23亿元, 基建
投资7.7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5795万元。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967公里,比上年增长124.88%;全县公路运输业完成
客运量54万人,客运周转量1205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94.4万吨,货运周转量9190万
吨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7175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固定电话业务收入3772
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10.13万门,年末电话用户达9.45
万户;移动电话户数达2.9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13亿元。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
29.7亿元。 全县共引进内、外资项目248个,实际到位资金25.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
5050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3.5倍;实际利用外资39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倍。全
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额325万美元,同比增长3.06倍。主要
旅游景点:仙人湖、文博苑等。
教科文卫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7%, 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县共有各类
学校236处,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处,高级中学1处,初级中学23处,小学210处;在
校生达7.12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3.26万人,小学在校生3.86万人。幼儿园、
学前班130处,在园、班儿童1.0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县考入各类大
中专院校的学生1306人,其中,本科生326人,专科生980人。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
23处。各类卫生技术员1181人,其中,医生932人,护理人员249人。全县拥有医疗床
位541张。
社会生活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2元,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增加到35平方米。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4万人;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
额1267万元; 享受养老保险企业离退休人员2613人, 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
1813万元。
(刘秀芝 尼冬梅)
宁 津 县
县委书记 许绍华
县 长 杨同军
县名由来 原名临津县,因临鬲津河得名。金天会六年(1128年)秋,县城毁于
大水,东迁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833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56个行政村。年底全
县总人口45.72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7.34万人。男女性别比104∶100。人口出生率
11‰,死亡率9.1‰,自然增长率1.9‰。有少数民族16个,4500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3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2.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01亿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97亿元,
增长30.7%;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38亿元, 增长18.4%。 三次产业比重为19.5∶
52.5∶28。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3%。实现财政总收
入2.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4%。年末金融机构各
项存款余额35.27亿元, 比年初增加5.7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44亿元,
比年初增加3.3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39亿元,比年初增加4.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8.16亿元,增长8.9%。农业增加值10.01亿元,
增长10.5%。粮食总产26.03万吨,比上年增长?鄄9.3%;棉花总产2万吨,增长9.3%;
油料总产0.24万吨, 增长? 鄄18.75%; 水果总产23.73万吨,增长2.28%;蔬菜总产
81.93万吨,增长42.6%。肉类总产3.6万吨,禽蛋总产1.08万吨,奶类总产0.03万吨。
水产品总产0.5万吨, 增长525%。全年造林205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5%。全县农
机总动力121万千瓦,增长20.2%。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41亿元,比上年增长
35.31%。 实现出口交货值0.9872亿元,增长56.2%。产品销售率达98.87%,比上年提
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85亿元,增长46.93%,实现利润
2.99亿元, 增长60.2%; 实现利税4.76亿元, 增长60.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94.14,比上年提高44.6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456亿元, 比上年增长28%;更新改造投资1.1
亿元,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0.6亿元,增长40%。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家,
实现增加值2306.52万元,增长29%;实现利税480万元,增长20%。完成环境污染治理
项目2个,完成投资额35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095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65.6万人、8034
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2%;公路货物运输量76.3万吨、周转量13182万吨
公里, 分别增长8%和1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8.96%,其中电
信业务总量3878万元, 增长14.2%;邮政业务总量1663万元,增长19.44%。年末固定
电话用户达到7.9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部/百人,互联网
用户0.121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74处,同比增加1处,成交额49.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进出口总额
134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7%,其中出口1234万美元,增长56.9%。新签利用外资
项目2项,增长200%;合同外资额5925万美元,增长1191%;实际利用外资5003万美元,
增长482.4%。主要旅游景点:李满碧霞祠。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比上年增
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0万元,其中外汇收入0.5万美元。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0.056万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生3.22万
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6万人;小学90所,在校生3.19万人。拥有各类科技
人员640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80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
果2项。专利申请量21件,比上年增长20%;授权专利15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
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86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3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8所,妇幼保健机构30所。各类卫生机
构拥有床位618张,卫生技术人员1109人,其中医生744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3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7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41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934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
收入达3035元, 比上年增长10.2%; 生活消费支出1558元,增长11%;人均居住面积
12.8平方米。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8341人,比上年增长91.31%;其中城镇5173人,
增长106.67%;农村3168人,增长70.6%。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7个,床
位1002张,收养833人。社会福利企业6个,安置残疾人员26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3年,宁津全县11个乡镇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参加人数已达16.6万人,合作医疗覆盖率达42%,其中宁津镇覆盖率达93%以上。
全县从2003年10月至12月底, 共为病人报销医药费61.5万元,受益人口6.3万人,其
中, 住院病人2150名,报销48.4万元,人均报销225元,门诊报销13.1万元。农民群
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控制。
(夏安亭)
庆 云 县
县委书记 翟长生
县 长 王立来
县名由来 旧城东有一卧龙冈。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云雾笼罩。《史记·天
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古以
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502平方公里。辖4镇、4乡,381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县总人口29.71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4.78万人。男女性别比105∶100。人口
出生率10.8‰,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4.0‰,少数民族9个,3700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6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3.6%。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5亿元,
增长31.9%;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亿元,增长27.6%。三次产业比重19∶38∶43。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4%。实现财政总收入0.81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22.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0.94亿元, 比年初增加2.05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7亿元, 比年初增加
1.2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27亿元,比年初增加0.77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34亿元, 增长35%。农业增加值3.56亿元,
增长3.8%。粮食总产10.5万吨,比上年增长6.0%;棉花总产0.65万吨,增长497%;油
料总产9万吨,下降18.2%;水果总产0.39万吨,增长16.7%,蔬菜总产9.4万吨,下降
18%。肉类总产1.42万吨,禽蛋总产1.34万吨,奶类总产25吨。水产品总产0.39万吨,
增长9.7%。 全年造林235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2.0%。全市农机总动力32万千瓦,
增长1.6%。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2亿元, 比上年增长
50.47%。产品销售率达95.57%,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
售收入8.14亿元, 增长62.34%;实现利润0.74亿元,增长100.13%;实现利税1.05亿
元,增长176.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0.57,比上年提高57.71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15亿元, 比上年增长107.4%, 更新改造投资
1.36亿元,增长433.1%。房地产开发投资0.49亿元,增长117.7%。资质五级及以上建
筑企业3家, 实现增加值619万元,增长38.1%,实现利税110万元,增长40.4%。完成
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个,完成投资额156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75.3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06万人次、
4362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7%;公路货物运输量720万吨,同比增长8%。完
成邮电业务总量6872万元, 比上年增长42.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971万元,增长
67.5%; 邮政业务总量901万元,增长20.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74万户,移动
电话用户2.75万户,电话普及率25.2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0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42处, 同比增加6处,成交额111.2亿元,同比增长39.7%。实现进出
口总额2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5%,其中,出口255万美元,增长112.5%。新签利
用外资项目12项, 增长150%;合同外资额2519万美元,增长3201.0%;实际利用外资
1714万美元,增长183.0%。主要旅游景点有∶唐枣、石佛寺、庆云水库、千亩枣林、
卧龙新冈(两河三堤)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万人次。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0.013万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生2.03
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1.6万人;小学57所,在校生2.33万人。拥有各类科
技人员4427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20人。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
果1项。专利申请量6件,比上年增长200%,授权专利1件。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
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11所,其
中, 医院、卫生院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
有床位366张,卫生技术人员421人,其中医生182人。有体育场2处,全年参加省级以
上体育竞赛共获奖牌4枚,其中金牌2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26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6.5%;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234元,增长8.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5平方米。在岗职
工平均工资6979元, 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7元,比上年增长16.5%;生活
消费支出728元, 增长5.5%;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
4947人, 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2614人,增长62.6%;农村2333人,增长43%。社
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9个,床位362张,收养342人。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
置残疾人员28人。
(毛 琳)
临 邑 县
县委书记 杨 军
县 长 玄祖香
县名由来 秦时置漯阴县。 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将原漯阴县和著县(今
济阳县境西部)部分土地合并,取汉时东郡临邑县(今东阿)之名置临邑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 辖11个乡(镇、 区) ,859个行政村
(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51.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7万人。男女性别比102
∶100。 人口出生率11.9‰, 死亡率9.32‰,自然增长率2.58‰。有少数民族21个,
13100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9
%。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
3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增长18.7%。三次产业比重为16.8∶50.3∶32.9。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2.3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2.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78亿
元, 比年初增加4.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亿元,比年初增加3.44亿元。年
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37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0.16亿元,增长7.9%。农业增加值8.41亿元,
增长7.2%。粮食总产35.5万吨,比上年增长4.9%;棉花总产8.93万吨,增长?鄄9.5%;
油料总产0.26万吨, 增长? 鄄65.6%;水果总产0.8万吨;蔬菜总产80.81万吨,增长
5.1%。肉类总产4.33万吨,禽蛋总产3.81万吨,奶类总产2.17万吨。水产品总产1.49
万吨, 增长6.5%。 全年造林7416.5公顷, 林木覆盖率达到24%。 全县农机总动力
124.02万千瓦,增长9.04%。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05亿元,比上年增长
52.2%。 实现自营出口1047万美元, 增长136%。 产品销售率达98.96%,比上年提高
0.7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76亿元,增长53.71%;实现利润
6.96亿元, 增长56.88%; 实现利税3.98亿元,增长78.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23.11,比上年提高49.24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1.28亿元, 比上年增长138.9%;更新改造投资
8.86亿元,增长111.8%;房地产开发投资0.70亿元,增长174.5%。资质五级及以上建
筑企业32家, 实现增加值8.81万元,增长67%;实现利税380万元,增长72%。完成环
境污染治理项目8个,完成投资额6500万元,增长19.66%。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984.1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81.21万人、
543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鄄19.97%和20.55%;公路货物运输量633.26万吨、
周转量47907.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57.93%和52.8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29.36万元,
其中, 电信业务收入4119.69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709.67万元,增长307.35%。年末
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8.28部/百人,
互联网用户2425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66处,成交额45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进出口总额1400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18.0%,其中出口1047万美元,增长136.34%。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项,增
长80%;合同外资额5627万美元,增长320.55%;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增长248%。
主要旅游景点: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邢侗公园、新世纪广场、王为民纪念馆、弥衡
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0万元。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0.17万人;普通中学137所,在校生6.57万
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5.92万人;小学116所,在校生3.39万人。拥有各类科
技人员9000人, 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6项。专利申请量10件,比
上年增长?鄄16.7%。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
有卫生机构1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3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
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30张,卫生技术人员1317人,其中医生781人。有体育
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00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13.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2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28元,增长12%。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3250元,比上年增长12.2%;生活消费支出1921元,增长11.6%;人均居住
面积34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6820人,其中城镇3541人,农村3279人。
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0个,床位271张,收养189人。社会福利企业3个,
安置残疾人员78人。
(陈德芳 戴全红)
齐 河 县
县委书记 李风臣
县 长 刘建国
县名由来 金天会八年(1130年),“齐国皇帝”刘豫析禹城县东南部置齐河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014个行政村。年底
全县总人口60.91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8.93万人。男女性别比102.4∶100。人口出
生率10.01‰,死亡率5.88‰,自然增长率4.13‰。有少数民族20个,2741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2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3.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8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78亿元,
增长38.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67亿元,增长16.4%。三次产业比重为24.5∶
49.3∶26.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8%。实现财政总
收入3.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9.51%。年末金融机构
各项存款余额25.41亿元,比年初增加3.7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39亿元,
比年初增加2.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68亿元,比年初增加3.8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5.02亿元,增长14.11%。农业增加值12.8亿
元,增长7.2%。粮食总产43.69万吨,比上年增长? 鄄2.42%;棉花总产1.77万吨,
增长32.42%;油料总产2.28万吨,增长9.89%;水果总产6.43万吨,增长27.11%;
蔬菜总产132.92万吨,增长? 鄄0.66%。肉类总产5.33万吨,禽蛋总产2.18万吨,奶
类总产0.72万吨。 水产品总产6.95万吨,增长5.8%。全年造林1.73万公顷,林木覆
盖率达到16.9%。全县农机总动力122.28万千瓦,增长30.22%。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11亿元,比上年增长
53.69%。 实现出口交货值1.81亿元,增长110%。产品销售率达98.32%,比上年提
高2.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95亿元,增长59.74%;实现利
润2.96亿元,增长69.44%;实现利税4.68亿元,增长84.0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
数167.71,比上年提高26.03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86%;更新改造投资
7.21亿元,增长120.85%;房地产开发投资0.14亿元,增长15.4%。资质五级及以上
建筑企业7家, 实现增加值5.51万元,增长3.6%;实现利税297万元,增长13.3%。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4136万元,增长53%。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273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331.4万人、
15754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0.1%和9%;水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6万人、89
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3%和11%。公路货物运输量237.9万吨、周转量2.01亿吨公里,
分别增长14.4%和18.4%;水路货物运输量42万吨、周转量10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
%和15%。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67万元, 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4320万元, 增长0.6%;邮政业务总量1547万元,增长19.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
到9.96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3.45万户, 电话普及率达到16.4部/百人, 互联网用户
0.24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6%。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81处, 同比增加48处,成交额40.49亿元,同比增长403.15%。实
现进出口总额9694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86.83%,其中,出口2570万美元,增长179
%。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项,增长49%;合同外资额4400万美元,增长143%;实际利
用外资3365万美元,增长153%。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4所, 在校生0.27万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生3.39万
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52万人;小学155所,在校生3.58万人。拥有各类科
技人员1.9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6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2
项。专利申请量39件,比上年增长2.6%;授权专利3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
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20所,其
中,医院、卫生院1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
有床位775张, 卫生技术人员1746人,其中医生841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
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1枚,其中金牌6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64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874元,增长7.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
资8389元, 增长8.02%。 农民人均纯收入3028元, 比上年增长9.4%;生活消费支出
2265元,增长6.57%;人均居住面积28.82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5177
人,比上年增长27.47%;其中,城镇1814人,增长48%;农村3363人,增长56%。社会
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 14个,床位420张,收养337人。社会福利企业1个,安
置残疾人员24人。
(王贞平)
平 原 县
县委书记 李文勇
县 长 董绍辉
县名由来 因周围地形平坦而得名为平原邑,秦代以平原邑置平原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 辖8镇3乡,876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
人口44.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4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10.33
‰,死亡率7.18‰,自然增长率3.15‰。有少数民族20个,6500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1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0.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2亿元,
增长31.8%;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6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比重为23∶48∶
29。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实现财政总收入2.31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0.1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
款余额28.85亿元,比年初增加4.2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31亿元,比年
初增加2.3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63亿元,比年初增加2.8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17亿元,增长9.9%。农业增加值10.04亿元,
增长8.3%。粮食总产35.44万吨,比上年减少1.14%;棉花总产1.6万吨,增长74.57%;
油料总产0.48万吨,增长7.12%;水果总产2.83万吨,增长5.19%;蔬菜总产131.54万
吨,增长5.46%。肉类总产4.73万吨,禽蛋总产15.04万吨,奶类总产7000吨。水产品
总产0.66万吨, 增长1.8%。全年造林2022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3.8%,比上年提高
1.4个百分点。全县农机总动力90.47万千瓦,增长6.7%。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
31.3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12亿元,增长44.39%;实现利税4.77亿
元, 增长54.08%; 实现利润2.9亿元,增长56.76%。全县用电量7.5亿千瓦时, 增长
16.08%。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2%; 更新改造投资
6.23亿元,增长71.7%;房地产开发投资0.26亿元,增长82.3%。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
企业6家,实现增加值9522万元,增长1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6456平方米, 竣工
面积119999平方米。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1.2亿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740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比上年增长16.9%, 全
县公路密度为70公里/百平方公里。通柏油路的行政村达400个。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
转量121.8万人、 5678.5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9.6%;公路货物运输量
202.3万吨、 周转量1.9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3%和16.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580
万元,邮政业务总量7465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8530户,移动电话用户4.7万
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7.5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2169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62处,成交额9.54亿元。实现自营出口总额859.28万美元,比上年增
长58.4%, 合同外资额3293.6万美元, 增长222%; 实际利用外资2618万美元,增长
184.3%。主要旅游景点:千佛塔、文昌阁。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310人;进修学校1所,在校生886人;普通
中学23所,在校生3.3万人; 小学103所,在校生2.7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
32人; 社会力量办学14所,比上年增加5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5896人,共取得市级以
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6项。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3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全年演出
123场次。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3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20所,其中,医院、
卫生院17所,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28
张,卫生技术人员1250人,其中医生52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
赛共获奖牌8枚,其中金牌3枚。取得世界摔跤锦标赛(在埃及举办)第四名、全国摔跤
比赛第二名。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65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7.8%;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180.8元,增长11.7%;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8平方米。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3030元, 比上年增长11.03%; 生活消费支出1949元;人均居住面积
29.3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100人,其中城镇4300人,农村4800人。
敬老院13个,床位460张,收养420人。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人员45人。
(吕东河 韩维新)
夏 津 县
县委书记 麻然华
县 长 孟昭贵
县名由来 西汉初置县,称鄃。隋大业年间改称夏津。因靠老黄河故道的“齐晋
会盟之要津”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07个行政村。年底
全县总人口4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6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
10.52‰,人口自然增长率4.51‰。少数民族245人。
经济概况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46亿元,增长40%;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14.4%。三次产业比重为20.9∶49.2∶29.9。全
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77%。实现财政总收入1.88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38.1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1.17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7.33亿元,比年初增加1.60亿
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46亿元,比上年初增长3.80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43亿元, 增长10.51%。农业增加值7.84亿
元,增长6.2%。粮食总产17.99万吨,比上年增长? 鄄5.33%;棉花总产4.88万吨,增
长5.39%;油料总产0.87万吨,增长?鄄3.35%;水果总产4.37万吨,增长5.32%;蔬菜
总产12.61万吨, 增长? 鄄3.5%。肉类总产1.97万吨,禽蛋总产2.93万吨,奶类总产
0.46万吨。水产品总产0.0065万吨,增长? 鄄10.5%。全年造林263公顷,林木覆盖率
达到15.35%。农机总动力80.95万千瓦,增长0.27%。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27亿元,比上年增长
45.11%。实现出口交货值0.24亿元,增长? 鄄17.46%。产品销售率达98.52%,比上年
提高4.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75亿元,增长56.3%;实现利
润2.19亿元, 增长165.8%;实现利税4.13亿元,增长106.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
数210.28,比上年提高60.56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1.68亿元, 比上年增加800%; 更新改造投资
2.64亿元,增长123%;房地产开发投资0.5亿元。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家,实现
增加值720万元,增长110%,利税109万元,增长38%。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
完成投资额100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744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8万人、4412万
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1.66%。公路货物运输量202万吨,周转量19169万吨
公里,分别增长3.59%和? 鄄7.7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32万元,比上年增长7.9%,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842万元,增长9.3%;邮政业务总量1790万元,增长5.2%。年末
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1.8部/百人,
互联网用户1.626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31处, 成交额9.83亿元,同比增加? 鄄3.82%。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
284万美元,其中出口186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项目4项,合同外资额156万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6.9万美元。旅游景点有黄河故道森林公园。
教科文卫 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2.8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41万人;
小学99所,在校生2.78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8155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260
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8项。获市(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
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德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
项。专利申请量8件。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
19所, 其中,县医院一所,中医院一所,卫生院14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
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45张,卫生技术人员940人,其中医生599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669元,增
长11.4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50元, 比上年增长10.37%;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637.54元,增长7.24%,人均居住面积25.8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8240
人, 比上年增长22%,其中,城镇5112人,农村3128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
老院)12个,床位674张,收养514人,社会福利企业8个,安置残疾人员63人。
(李宏升 刘丙海)
武 城 县
县委书记 邓光亮
县 长 李玉文
县名由来 武城县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部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
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西汉初年始设东武城县,西晋太
康年间去“东”字称武城县。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748平方公里。辖5镇3乡,393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
口37.17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6.43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1∶100。人口出生率7.8
‰,死亡率8.9‰,自然增长率?鄄1.1‰。有少数民族11个,3913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2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加
21.8%。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7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85亿元,增
长27.4%;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79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比重为15.9∶55.5∶
28.6。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3亿元, 比上年增长114.4%。 实现财政总收入
2.01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
存款余额25.68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1亿元,比年初增加1.47亿元。年
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56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1亿元,增长17.6%。农业增加值6.57亿元。
粮食总产183600吨, 比上年增长0.5%; 棉花总产28700吨, 增长16.06%;油料总产
8995吨; 水果总产2426吨,增长5.39%;蔬菜总产301310吨。肉类总产25239.92吨,
禽蛋总产22931.5吨, 奶类总产5098.14吨。水产品总产1996吨。全年造林379公顷,
林木覆盖率达到9.67%。全县农机总动力463406千瓦,增长0.4%。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 比上年增长
31.46%。产品销售率达97.99%,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
售收入34.7亿元,增长60.03%;实现利润2.28亿元,增长30.3%;实现利税4.65亿元,
增长24.7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8.62,比上年提高19.42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4%;更新改造投资3.6
亿元,增长?鄄30.8%;房地产开发投资0.82亿元,增长6.5%。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
业5家。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个,完成投资额1707万元,增长9%。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938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7.3万人、2466
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23.5万吨、周转量3871万吨公里。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30
万元,增长11%。移动电话用户5.2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城
乡商品交易市场37处,成交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进出口总额555万美元,
其中,出口535万美元,增长10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5项,合同外资额1826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521万美元, 增长92.5%。主要旅游景点:四女寺水利枢纽风景旅游区
及卫运河文化旅游区。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生1330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生26594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1228人; 小学70所, 在校生29266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
1700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0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
项。专利申请量5件,授权专利4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
公共图书馆1个, 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1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
10所, 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2张,卫生技
术人员849人,其中医生426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05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2.3%;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318元,增长1.3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18平方米。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7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5元,比上年增长11.75%;生活消费支出
1280元,人均居住面积29.8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020人,比上年增
长10%; 其中,城镇4170人,增长10%;农村2850人,增长20%。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
(含敬老院)9个,床位300张,收养160人。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人员24人。
(孙 新)
组稿∶市志办
责任编校∶黄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