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165&run=13

市委书记 李玉妹 市长 刘富春
市名由来 汉代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 辖莱城区、钢城区,20个乡镇、办
事处(其中:莱城区辖15个乡镇、办事处,钢城区辖4个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辖1
个办事处) 。年底全市总人口123.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7万人。男女性别比
为104∶100。人口出生率9.23‰,死亡率6.36‰,自然增长率2.87‰。少数民族4500
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70.05亿元, 比上年增长16.9%。一、二、三产业比例
8.9∶56.4∶34.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6.6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55.6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7.58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07亿
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77亿元。贷款余额128.35亿元。
农业 总产值26.99亿元,比上年增长7.0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94万公顷,农
作物播种面积9.22万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9万公顷,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4.73万公顷。 粮食总产23.79万吨,平均亩产353.29公斤。粮经作物比48.7∶51.3。
肉猪、 牛、羊年出栏79.3万头(只)。肉、蛋、奶产量8.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046
吨。
工业 规模以上企业145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46.67亿元,销售产值243.78亿元,
增加值76.15亿元,实现利税24.9亿元。在岗职工13.06万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有莱
钢牌H型钢、 莱钢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莱钢牌船用锚链圆钢、莱钢牌齿轮
钢、莱钢牌热轧钢带、莱钢牌轴承钢、四通牌碳素结构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吐
丝口牌汽车前后桥总成、顺香斋牌南肠、东岳牌巾被系列产品、太平洋牌牛仔系列服
装、王子牌色织牛仔布、千里牌微滴灌器材(PVC、PE管材管件)。
建设 环保 基本建设投资28.61亿元, 比上年增长29.08%。完成更新改造投资
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41%。建筑业总产值22.34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房屋
建筑竣工面积243万平方米。全年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1.15亿元。
交通 邮电 邮电业务收入3.31亿元。固定电话用户29.71万户,其中市话12.36
万户, 农话17.35万户。 移动电话18.18万户。公路通车里程1107.5公里,年货运量
1048万吨,客运量962万人次。
贸易 旅游 城乡集贸市场176个,商品成交额30.8亿元。进出口总值3亿美元,
其中出口总值1.95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1227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156万美元,
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6个。主要旅游景点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雪野风
景名胜区、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棋山森林公园、莲花山旅游区、“天上人家”王石门
旅游区、黑龙潭旅游区、孔雀山风景旅游区。旅游业年内接待游客146.04万人次,实
现旅游收入3.75亿元。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385所, 在校生16.57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
13.32万人;教职工16429人,其中专任教师13068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
中心6个,省级科研所1个,组织鉴定科技成果53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文
化体育场所1100处。医院(卫生院)32处,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处,妇幼保健机构3处,
床位3521张,卫生技术人员5994人。
社会生活 全年支出救济金1192.6万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75万人,农民
人均纯收入3844元, 人均居住面积35.2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9元,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38平方米。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 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起步、
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投资环境,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沃土、
创业的乐园。区内现有工业企业300余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主要有纺织服
装、 果汁制品、汽车配件等56个系列450多种产品,其中汇源果汁、纳米酚醛树脂等
50多个产品被国家、省、市认定为优质产品。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实现
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6.23亿元;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
1608万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887万美元,其中出口2311万美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
入9.2亿元, 主要开通了29条(段)公路,总长32.3公里,硬化路面57万平方米,治
理河道8400米,铺设各类管线165公里,栽植绿化苗木245万余株,绿化面积56万平方
米,安装路灯660架,南区1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九通一平”。
【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998家,
新增从业人员10252人, 注册资金11.19亿元;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532户,从业人员
12034人,注册资金5049万元。民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新发展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
业160多家, 纳税20万元以上的民营大户83户;新发展自营进出口民营企业16家,出
口过2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已达到18家;有34家企业被命名为“市级民营科技企业”,
3家企业被列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 民营企业贡献水平提高。非公有制
经济实现增加值58.68亿元, 占GDP的比重达到34.5%,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达到26.8%, 拉动GDP上升4.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71亿元,比上年增
长42.2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22.6%,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莱芜市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03年12月,经全国双拥工作
领导小组第十六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莱芜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莱
芜市第四次蝉联全国双拥工作的最高荣誉。
(莱芜市史志办)
莱 城 区
区委书记 朱胜运
区?摇 长 李乃俊
区名由来 莱城区是1992年11月由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而设立的县级区。因驻
地在莱城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 辖15个乡镇(办事处),865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年底全区总人口94.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16万人。男女性别比
102.5∶100。人口出生率8.72‰,死亡率6.58‰,自然增长率2.14‰。少数民族3394
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14.73亿元, 比上年增长16.5%。一、二、三产业比例
11.5∶47.4∶41.1。 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8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4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
农业 总产值23.66亿元, 比上年增长7.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01万公顷,农
作物播种面积7.46万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4万公顷,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3.42万公顷。粮食总产21.3万吨,平均亩产356公斤。粮经产值比4.96∶5.04。肉猪、
牛、 羊年出栏64.4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7.0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046吨。
新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14家, 新建千吨以上恒温库10座,新增储藏加工能力4
万吨。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19亿元, 工业增加值21.9亿元。限额以上企业74
个,完成工业总产值46.1亿元,销售收入39.98亿元,增加值12.5亿元,利税3.7亿元。
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有太平洋牌牛仔服、泰山牌轻量涂布纸、吐丝口牌车桥。
建设 环保 建筑业总产值12.8亿元, 实现利税9000万元。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52.63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1.48亿元。
交通 投资8400万元, 完成公路改造30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7.2公里,
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汽车。
贸易 旅游 城乡集贸市场153个, 商品成交额2.8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4463
万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1014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98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20
万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家。主要旅游景点有房干生态旅游区、雪野省级风景
名胜区、华山省级森林公园、孔雀山风景旅游区、“天上人家”王石门旅游区。年内
旅游开发投入7000万元,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279所, 在校生11.43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
9.58万人;教职工9063人,其中专任教师8905人。13项科研成果获市(地)级以上奖
励。文化场所415处,体育场所300处。医院28处,床位744张,卫生技术人员1614人。
社会生活 全年支出救济金143万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1539人,农民人均
纯收入3829元, 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9.45元,人均
居住面积20平方米。

【招商引资】 2003年,全区引进项目389个,到位外资17.5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15.9亿元。 16处经济小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820万元,引进项目230个,完成项目投
资12.8亿元。北部经济小区(口镇)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30万元,引进项目13个,完成项
目投资7970万元。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2003年,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026户,新发展私营企业
591户,投资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260家, 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0851万元,比上年
增长35.6%。

△莱城区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莱城区获国家级“村民自治模范区”称号
(刘少波)
钢 城 区
区委书记 张作平
区 长 李灿玉
区名由来 1992年11月,莱芜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钢城区。钢城区因境
内驻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莱钢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339.34平方公里。 辖4个镇(办事处) ,164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年底全区总人口23.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1万人。男女性别比
110∶100。人口出生率9.67‰,死亡率5.17‰,自然增长率4.5‰。少数民族578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含省、市驻地企业)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一、
二、 三产业比例为3.8∶72.8∶23.4。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54亿元,比
上年增长52.5%。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地方财政
收入5658万元。 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0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
额22.06亿元。贷款余额31.04亿元。
农业 总产值3.65亿元, 比上年增长12.6%。年末实有耕地面积7748公顷。农作
物播种面积914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66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61公顷。
粮食总产1.64万吨,平均亩产334公斤。粮经产值比3∶7。肉猪、牛、羊年出栏12.85
万头(只)。肉、蛋产量1.0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40吨。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
27.08亿元, 比上年增长28.3%。地方限额以上企业22个,完成产值13.68亿元,工业
增加值4.0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20亿元,利税1.31亿元,其中利润8518万元。
建设 环保 基本建设投资5.02亿元, 比上年增长67.3%。 完成更新改造投资
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三级以上建筑业总产值6.66亿元,实现利税6361万元。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40万平方米。 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含省、市驻地企业投资)
7151万元。
交通 邮电 邮政业务总量785万元。 电信业务收入7300万元。程控交换机总容
量6.70万门, 实装4.39万门,农话2.2万门;移动电话4.9万户。公路通车里程275公
里,年货运量768万吨,客运量31.1万人次。
贸易 旅游 城乡集贸市场21个, 集市贸易成交额4.05亿元。进出口总值623万
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3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家。主
要旅游景点有棋山风景区。旅游业年内接待游客14万人次,经营收入2200万元。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56所,在校学生1.99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
1.65万人;教职工1678人,其中专任教师1358人。厂办科研所10个,专职科研人员40
人。3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211处。医院7处,床位169张,卫生
技术人员342人。
社会生活 全年支出下岗职工、 失业人员生活救济金11.77万元,支出优待款、
抚恤金、 救灾救济款、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公益金等321万元,老年人健康补贴
7.10万元。 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279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3923元。职工平均工资
8914元,人均居住面积13.60平方米。

【招商引资】 年内共引进项目176个, 到位外来资金9.8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5.89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65户、私营企业279家。个体私营业户上
缴税金5024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51.2%。
(唐广源 陈建新 刘志东)
组稿:莱芜市史志办
责任编校: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