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158&run=13

市委书记 石 军 市长 刘国信
市名由来 原为村名, 传说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设军营,故名。1982年
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市人民
政府正式办公。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辖5个县(区),4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177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176.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07万人。
男女性别比107.2∶100。人口出生率8.40‰,死亡率4.61‰,自然增长率3.79‰。有
少数民族36个,4434人。
经济概况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6.0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6.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36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3.18亿元,
增长17.4%;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54亿元, 增长16.5%。 三次产业比重为5.4∶
79.4∶15.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实现财政总收
入143.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0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7%。年末金融机构
各项存款余额495.78亿元,比年初增加97.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7.49亿元,
比年初增加47.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6.71亿元,比年初增加80.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70.63亿元, 增长8.7%。农业增加值32.36亿元,
增长7.9%。粮食总产66.25万吨,比上年下降13.5%;棉花总产7.28万吨,增长51.8%;
油料总产0.79万吨,下降36.6%;水果总产6.78万吨,下降1.0%;蔬菜总产206.4万吨,
增长6.9%。 肉类总产13.37万吨,禽蛋总产8.89万吨,奶类总产4.01万吨。水产品总
产33.32万吨,增长7.5%。全年造林1.2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5.6%。全市农机总
动力174.66万千瓦,增长6.9%。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38.45亿元,比上年增长
28.1%。 实现出口交货值19.64亿元,增长72.2%。产品销售率达99.16%,比上年下降
0.2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52.85亿元,增长33.8%;实现利润
181.26亿元,增长42.8%;实现利税248.87亿元,增长40.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342.5,比上年提高39.4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6.20亿元, 比上年增长87.9%。 更新改造投资
9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20.27亿元,增长66.7%。资质三级及
以上建筑企业214家,实现增加值19亿元,增长31%;实现利润3.63亿元,增长59.2%。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6个,完成投资额1.63亿元,增长0.62%。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663.4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186万人、
131584万人公里,均比上年下降6.6%。公路货物运输量4494万吨,周转量466126万吨
公里,分别增长6.1%和4.7%;水路货物运输量53万吨,周转量4513万吨公里。沿海港
口货物吞吐量53万吨,增长1.8%。航空货邮达到0.92吨,客运量2150人次。完成邮电
业务总量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18亿元,增长8.2%;邮
政业务总量1.02亿元, 增长2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4
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4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231处, 同比增加4处,成交额55.23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进出口
总额8.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0%,其中出口4.44亿美元,增长49.9%。批准外商投
资项目68个, 增长79%;合同外资额2.92亿美元,增长213%;实际利用外资2.63亿美
元,增长225.0%。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口自然保护区、黄河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天鹅
湖、清风湖公园、新世纪广场、胜利广场、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全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亿元,其中外汇收入229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高等学校6所, 在校生2.43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中等专业学
校3所, 在校生0.24万人; 普通中学118所,在校生13.36万人;小学252所,在校生
12.79万人。 拥有各类科技人员54406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项目170项。
专利申请量1121件,比上年增长176.8%,授权专利88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5个,
艺术表演场所5个, 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档案馆6个。拥有卫生机构118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42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6所,妇幼保健机构6所。各类卫生机构
拥有床位8369张, 卫生技术人员8987人,其中医生3896人。有体育场馆3座,全年参
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2枚,其中金牌7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99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11.5%;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972元,增长9.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52平方米。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21180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10元,比上年增长10.8%;生
活消费性支出2301元,增长7.6%;人均居住面积25.2平方米。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人数为22817人,比上年增长71.88%,其中城镇8362人,增长21.01%;农村14455人,
增长127.10%。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39个,床位3396张,集中供养1723人。
社会福利企业101个,安置残疾人员1889人。

【东营市“创城” 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3年, 东营市被国家爱卫会命名为
“国家卫生城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被国家水利
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双拥
模范城”,被国家科技部授予“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称号。
【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健康保障体系】 构建农村健康保障体系是东营市
委、市政府2003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完成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和规范化产科
建设、 急救车辆配备、基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6个子项目,总投资7096万
元。
【东营成为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 2003年1月,省政府批准在东营建设山东加工
制造业基地,同意以东营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区工业园区为起步区,今后根据需要,再
选择合适的区域,搞好规划,拓展规模,作为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后续发展区。年内,
共规划加工制造业园区9个,其中市级4个,县区级5个,规划总面积490平方公里,其
中市级200平方公里,县区级290平方公里。
(李中华 刘曙光)
东 营 区
区委书记 陈兴銮
区 长 张传胜
区名由来 1964年3月,胜利油田会战时在境内东营村附近建立指挥部。1984年1
月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6月两区合并为东营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155.62平方公里。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01个村
民委员会,63个社区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5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87万人。
男女性别比105∶100。人口出生率8.66‰,死亡率5.19‰,人口自然增长率3.47‰。
经济概况 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3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29.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增长1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78亿元,
增长6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比重为13.2∶44.9
∶41.9。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4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7%。 地方财政收入
3.51亿元, 比上年增长32.2%。东营区农行、农村信用联社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6.3亿
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38亿元。贷款余额26.74亿元。
农业 粮食总产7.09万吨;棉花总产7434吨,比上年增长26%;油料总产533吨;
水果总产3993吨; 蔬菜、 瓜类总产31.71万吨;肉、蛋、奶产量4万吨;水产品总产
5.4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全年造林1546.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0.9%。全区农机
总动力22.8万千瓦。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27亿元,比上年增长
75.7%, 销售产值27.24亿元,增加值8.79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实现利税2.83亿
元,增长109.9%;利润1.84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36,
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交通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更新改造投资
3.72亿元, 比上年增长50.8%;房地产开发投资2.13亿元,增长4.4倍。建筑业增加
值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99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
总投资683万元。 县乡村公路通车里程315.5公里,干线全长153公里,油田专用公路
590.7公里,年货运量329.9万吨,年货运周转量34011万吨公里。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
消费品市场60个,成交额8.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6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倍,
其中出口总值4237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2倍。实际利用外资2857.3万美元,比上年
增长1.4倍。 主要旅游景点有天鹅湖公园、清风湖公园、胜利电视塔、胜利油田科技
展览中心、华8井纪念碑。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54所, 在校生2.64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55
万人;教职工2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827人。科研机构50个,各类技术人员11269人,
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1624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2项。专利申
请量300项, 专利代理量20项。文化场所9处,文化大院198处。全区有医疗保健卫生
机构24个,其中城市医院2个,医院、卫生院床位404张,卫生技术人员523人。
社会生活 全年支出救济金433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0元,同口径
相比增长11.5%,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52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00元,比上
年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3530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居住面积23.79平方米。
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8万人, 收取保额80万元。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达到
5977人, 其中城镇2229人,农村3748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8个,收
养301人。

【全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高层论坛在东营区召开】 2003年11月22日,由中国财
经报社主办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高层论坛
∶东营区财政改革的实践”大型理论研讨会在东营区举行。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及中国财经大学等单位的领导、
专家出席论坛,对东营区近年来在会计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库集中收付
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研讨。这次论坛是东营区首次承办高规格的理论研讨活动。
【东营区开展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点】 2003年,东营区委制定《东营区党政
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东营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
文件,对全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行调查摸底和考察考核。按照《党政领导干
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制定任期制干部调整方案。试点工作中,干部调整范围
包括在同一职级上满15年的,原则上调整到系统外;同一岗位上满10年的,原则上调
整到部门外;同一岗位满5年的,原则上调整到岗位外;同一岗位任满5年以上,但任
职期间职位职级发生变化的,适当进行调整。12月15日,召开全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
制试点工作会议,共调整交流科级干部198人,安排内退离岗32人。
(马献忠 李 鹏)
河 口 区
区委书记 韩吉顺
区 长 赵豪志
区名由来 1972年, 胜利油田因开发会战需要,在黄河入海口处(现河口城区驻
地)设指挥部,由于当时黄河自境内入渤海,即称河口指挥部(后改为河口采油厂)。
1982年11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营市,在河口采油指挥部驻地设立河口区。1984年8
月,河口区政府正式成立。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2365.13平方公里。 辖3乡3镇1个办事处,178个行政村。
年底全区总人口2021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411人。男女性别比104∶100。人口出
生率9.87‰,死亡率4.21‰,人口自然增长率5.66‰。
经济概况 2003年, 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年增长22.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3亿元, 增长13.7%;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8.81亿元, 增长2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7亿元,增长22.3%。三次产业比重
为11.8∶58.2∶30。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6%。实现
财政总收入3.326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2.87%。年末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95亿元, 比年初增加15.73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7.04亿元, 比年初增加11.6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08亿元,比年初
增加6.79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40亿元,增长11.19%。农业增加值3.83亿元,
增长13.7%。 粮食总产27755吨,减产9094吨;棉花总产7037吨,增长74.7%;油料总
产2191吨;水果总产11550吨,增长15.7%;蔬菜总产16754吨。肉类总产10742吨,禽
蛋总产5828吨,奶类总产1704吨。水产品总产79200吨,增长9.48%。全年造林2187公
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0.8%。全区农机总动力15.36万千瓦,增长7.64%。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5亿元, 比上年增长
62.1%。实现出口交货值1.07亿元,增长137%。产品销售率达98.7%。规模以上工业实
现产品销售收入12.0亿元,增长92%;实现利润9586万元,增长97.1%;实现利税1.67
亿元,增长8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1.5,比上年提高12.2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52亿元, 比上年增长155%。更新改造投资1.12
亿元,增长229%。房地产开发投资1.11亿元,增长176%。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企业9家,
实现增加值4020万元, 增长13%;实现利税158万元,增长38%。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
目2个,完成投资额370万元,下降21.3%。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677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79.4万人、5063万
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 鄄3.5%;公路货物运输量421.2万吨、周转量44755
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1%和?鄄3.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02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97万元, 增长6.8%;邮政业务总量1005万元,增长46%。年末固
定电话用户达到3.34万户,互联网用户1256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1亿元, 比上年增长12%。城乡商
品交易市场19个, 同比增加3处, 成交额5.6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进出口总额
186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95%,其中出口1220万美元,增长97%。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
项,增长350%;合同外资额3270万美元,增长290%。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三角洲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入海口。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15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万元。
教科文卫 普通中学7所,在校生7489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6607人;小学
16所, 在校生7346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9项。专利申请64件,比上
年增长33.4%; 授权专利64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
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10所,其中, 医院、卫生院5所,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00张,技术人员
274人,其中医生114人。有体育馆2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枚,其
中金牌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9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972元,增长9.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946元,增长4%。农民
人均纯收入3347元,比上年增长14.2%;生活消费支出2495元,增长17.4%。全区最低
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2553人, 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850人,增长63%;农村1703
人, 增长58%。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5个,床位100张,收养90人。社会
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103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3年,河口区引进投产在建项目370个,到位外来固定
资产6.7亿元, 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参加“东洽会”,签约项目41个。大
成厨具、 聚胺脂等一批大型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建成的6平方公里开发区实现“七通
一平”,24.1平方公里扩展区形成路网框架,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承载功能日益增强,
总投资达到14.26亿元。 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进出口创汇完成1210万美元, 增长
98.4%;实际利用外资1006万美元,增长179.4%。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003年,调整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各类
详规10余项,城区详规覆盖率达68%;村镇规划逐步展开。城乡建设总投资10.5亿元。
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5个,新建、改造海昌路、海宁路、黄河路、河滨路等主干道路17
条, 总长29.66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0.3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2.5%;新增
水面78.5万平方米、 给排水管线35.34公里、道路照明26.7公里;黄河广场、城南生
态园建成投用,环城水系、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加强区直机关办公楼建设,
机关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城市经营,共储备各类土地148公顷,通过招标、
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40.8公顷,地产收益8396万元;实施海宁小区二三期、富海
家园、仙河商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面积13.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2亿元。成
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以“双创”为契机,加强城市环
境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更加靓丽多姿。完善区乡路网结构,滨海路建
设、滨孤路拓宽改造完成,新建乡村公路85公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
开发,羊栏河、郭河清淤工程完成;1.8万亩农业开发项目竣工,5万亩绿色高效生态
示范基地完善, 2.5万亩荒碱地开发基本完成。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一分干两侧17公
里绿化长廊工程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3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2项,
引进产学研结合项目13项;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规模不断膨胀,入驻企业达到
23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区验收。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质
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校通”工程在全市率先完成;成立了实验学校;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了职业技术学校。防治“非典”工作取得胜利。农民健康保
障体系全面构筑,农村卫生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创新社会救助机制,成立了“阳
光190”社会救助中心,对137名困难群众实施了救助,救济救灾工作扎实有效。就业
和再就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就业再就业1500余人。“两个确保”继续保持100%,
城乡“低保” 实现应保尽保。强化人口目标责任管理,计划生育率达99.3%。加大耕
地保护和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实施“网底工程”,加大处访力
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抓好安全生产,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以及征兵工作成效显著,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
【“八件大事”“十大工程”顺利完成】 2003年,河口区政府为民办的八件实事、
十大工程项目圆满完成。
八件实事∶
1、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
2、实施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
3、建设10处寄宿学校,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住宿、午餐问题。
4、完成大部分村庄通有线电视工程。
5、利民桥建设。
6、年内在河一路、海盛路新建城区公厕4座、垃圾中转站4处及中心路停车站点。
7、自来水管网建设。
8、城区调压储气站建设。
十大工程∶
1、二干一分干节水改扩建二期工程。
2、渔港建设工程。
3、黄河广场建设工程。
4、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程。
5、万亩造纸林试点工程。
6、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工程。
7、开发区配套完善工程。
8、孤岛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
9、河口环城水系工程。
10、神仙沟综合治理工程。
(杨黎明 韩学芝 何瑞华)
垦 利 县
县委书记 韩奎祥
县 长 陈泽浦
县名由来 县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垦利由此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办事处),337个行政村(居委
会)。年底全县总人口21.2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9万人。男女性别比101.8∶100。
人口出生率9.39‰,死亡率6.14‰,自然增长率3.25‰。有少数民族19个,94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1%。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9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38.4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比重为17.13∶63.73∶19.14。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 比上年增长117.5%。实现财政总收入3.43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31.0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46.49亿元, 比年初增加8.57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07亿元, 比年初增加
3.8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67亿元,比年初增加8.6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33亿元, 增长11.36%。农业增加值5.79亿
元, 增长8.6%。棉花总产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05.85%;油料总产0.14万吨,下降
23.99%; 水果总产0.66万吨,增长15.94%;蔬菜总产8.27万吨,下降17.5%。肉类总
产1.62万吨, 禽蛋总产2.04万吨, 奶类总产0.26万吨。 水产品总产7.3万吨,增长
6.26%。 全年造林3181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3%。全县农机总动力33.05万千瓦,增
长2.64%。
工业 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93亿元,比上年
增长42.2%。 产品销售率达98.83%,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
品销售收入61.81亿元, 增长55.5%;实现利润4.77亿元,增长59.4%;实现利税6.53
亿元,增长4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4.72,比上年提高17.73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69亿元, 比上年增长174.4%; 更新改造投资
3.97亿元, 增长32.2%;房地产开发投资0.52亿元。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5家,
实现增加值1.32亿元, 增长7.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投资额3018.3万
元,增长416.5%。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622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8万人、1764万人
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24.29%和51.82%。公路货物运输量345.7万吨、周转量41900万
吨公里, 分别增长8.71%和10.82%。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不含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
3518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518万元,下降0.8%;邮政业务总量
1000万元,增长38.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不含小灵通)达到5.4万户,移动电话用
户4.1万户, 电话普及率达到26.3部/百人。互联网注册拨号用户3513户,宽带接入
业务用户1443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亿元, 比上年增长12.6%。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47处,同比减少3处,成交额2.98亿元,同比下降15.4%。实现进出口总
额18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6%,其中出口1502万美元,增长111.3%。新签利用外
资项目11项, 增长266.6%;合同外资额2980万美元,增长78.8%;实际利用外资(不
含下镇项目) 1860万美元,增长416.7%。主要旅游景点∶1、黄河口旅游南线∶永安
抗日纪念碑、永镇水库、一村水库、万亩河蟹园、黄河口农业观光园、黄河口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2、沿黄旅游线∶一号水源、胜利黄河大桥、建设中的文化馆、建设中
的黄河二桥。 3、沿海旅游线∶围海长堤、东营海港、孤东油田和海上钻井平台。全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万余人次。
教科文卫 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1.63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1.31万人;
小学37所,在校生1.59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531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835
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7项。专利申请量93件,比上年增长232%。
拥有吕剧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13所,
其中, 医院、卫生院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
拥有床位645张,卫生技术人员759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人均消费性支出4791元,增长5.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329元,增长9.7%。农民
人均纯收入3412元, 比上年增长14.5%;生活消费支出1722元,增长5.3%;人均居住
面积26.4平方米。 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4059人,比上年增长232.98%,其中
城镇466人, 增长204.58%;农村3593人,增长237.05%。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
老院)9个,床位717张,收养182人。社会福利企业8个,安置残疾人员375人。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2003年,全县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28项,其中胜通
集团层状结晶二硅酸钠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全县省级以上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4家, 其中国家级3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
产值的比重达到68%。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全年引进投产和在建项目324个,到位固定资产投资
14.36亿元, 东辰摩托尼斯无刷电机、凯银乳制品、胜利丰江电池、天顺纺织、天正
药业、 5万吨/年钢帘线6个过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省级垦利经济开发区实现“六通
一平”,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项目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畜牧、 水产业快速发展】 垦利县把畜牧、水产作为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全
县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到64个, 奶牛、良种肉羊存栏分别为2000头、8.9万只,肉牛、
生猪出栏分别为2.1万头、8.5万头;海淡水养殖总面积为2.87万公顷,其中,精养、
半精养面积1万公顷,两大产业实现总产值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60%。
【实现村村通公路、 村村通客车】 2003年,全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1条338
公里, 村村通公路率97%,村村通客车率95.48%。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
通客车。
【中国垦利桃花节】 2003年4月18日,垦利县举办首届中国垦利桃花节,来自
省内外的1000多名知名人士汇聚垦利,以花为媒,共商垦利发展大计,促进了垦利旅
游业的发展。
(宋吉明)
利 津 县
县委书记 郭丰璞
县 长 聂建军
县名由来 利津县建于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 , 因邑内有“永利”
“东津”两地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辖5镇4乡、510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
人口29.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万人。男女性别比102∶100。人口出生率10.58
‰,人口自然增长率3.76‰。少数民族18个、126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
%。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3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95亿元,增
长26.6%;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7亿元, 增长9.5%。 三次产业比重27.0∶47.1∶
25.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64.6%。实现财政总收入1.76
亿元,增长1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2%。年末金融机
构各项存款余额18.13亿元,比年初增加2.9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4亿元,
比年初增加1.7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35亿元,比年初增加5.4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07亿元,增长9.6%。农业增加值5.25亿元,
增长2.4%。粮食总产12.34万吨,比上年下降21.2%;棉花总产2.49万吨,增长47.9%;
油料总产0.35万吨,下降45.4%;水果总产2.57万吨,增长5.0%;蔬菜总产50.15万吨,
增长3.7%。肉类总产3.18万吨,禽蛋总产3.43万吨,奶类总产0.19万吨。水产品总产
6.3万吨, 增长8.4%。 全年造林268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2.7%。全县农机总动力
32.7万千瓦,增长1.2%。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83亿元, 比上年增长
32.9%。 实现出口交货值16.47亿元,增长23.79%。产品销售率达100.74%,比上年提
高2.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65亿元,增长46.5%;实现利润
2.43亿元,增长51.9%;实现利税3.88亿元,增长43.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2.1,
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基本建设投资10.95亿元, 比上年增长139.9%;更新改造投资0.94亿
元,比上年增长61.0%;房地产开发投资0.34亿元,增长? 鄄52.9%。资质五级及以上
建筑业15家, 实现总产值3.58亿元,增长19.8%;实现利润2507万元,增长146.3%;
实现利税3546万元,增长109.9%。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投资额950万元,
增长950%。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17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6万人、4056万人
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28.5%和49.4%。公路货运量684万吨、周转量73897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21.9%和5.4%。港口货物吞吐量10万吨。拖船4艘。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18万
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885万元,增长1.0%;邮政业务总量733万元,增长18.4%。年
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9.9部/百人,
互联网用户1546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城乡
商品交易市场24处, 同比减少22处,成交额11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进出口总额
50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4.6%,其中出口4214万美元,增长79.5%。新签利用外资项
目6项,增长300%;合同外资额1612.5万美元,增长1039.3%;实际利用外资1565万美
元,增长120.4%。主要旅游景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津黄河大桥风景
区、利津县城欧式商业街、利津城凤凰广场、北岭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入海口飞雁
滩等。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1266人;普通中学21所,在校生2.24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1.69万人;小学60所,在校生2.07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
5700人, 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22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专
利申请量40件,比上年增长233.3%。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
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1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63张,卫生技术人员851人,其中医生356
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72.8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13.3%;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040.30元,增长29.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9平方米。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69元, 增长1.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67.80元,比上年增长
11.5%;生活消费支出2339.80元,增长1.0%;人均居住面积25.6平方米。全县最低生
活保障救助人数为3328人, 比上年增长81.9%, 其中城镇909人, 增长30.4%;农村
2419人,增长70.5%。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9个,床位721张,收养224人。
社会福利企业2个,安置残疾人员179人。

【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全县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到55家,
年销售收入16.7亿元。新上利富得食品公司双孢菇加工、振利油料公司大豆蛋白分离、
津达肉联食品加工等一批项目,实施鲁北畜产品大市场、北岭蔬菜批发市场扩建工程。
重点培植食用菌、奶牛两大优势产业,形成瓜果、蔬菜、芦笋、水产、牧草、蚕桑等
特色高效农业,棉花、瓜菜种植面积分别达2.33万公顷和1.12万公顷。投资5000多万
元实施宫家灌区节水改扩建工程, 扩大灌溉面积4000公顷, 全县一次性蓄水能力达
1.5亿立方米。
【出口创汇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3年,全县完成进出口总值5027万美元,同比
增长84.6%, 其中出口4214万美元,增长79.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6项,比上年增
长300%; 合同外资额1612.5万美元,同比增长1039.3%;实际利用外资1565万美元,
增长120.4%。获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25家,其中,利富得公司葡萄罐头对日本出口占
中国对日出口的50%以上,芦笋罐头对澳大利亚出口占中国对澳出口的20%以上。
【利津县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全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组织实
施科研项目12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研发机构9个,
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2003年被国家
科技部认定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王华民)
广 饶 县
县委书记 田振玉
县 长 徐春福
县名由来 西汉始有广饶之名。 隋改称千乘县,金熙宗天眷元年改称乐安县。民
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复称广饶。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137.87平方公里。辖6镇4乡、3个办事处,553个行政村、
7个居委会。 年底全县总人口4766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8304人。男女性别比102∶
100。 人口出生率9.4‰,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2.4‰。少数民族18个,520
人。
经济概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4
%。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91亿元,增
长37.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65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比重为16.7∶53.2
∶30.1。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87亿元, 比上年增长74.8%。实现财政总收入
6.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1.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
款余额68.66亿元, 比年初增加15.8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47亿元,比年
初增加6.0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5.57亿元,增长11.7%。粮食总产33.95万吨,
比上年下降10.1%; 棉花总产1.596万吨,增长40.5%;油料总产292吨,下降49.1%;
水果总产1.86万吨, 下降12.7%;蔬菜总产128.11万吨,增长4.2%。肉类总产4.56万
吨, 禽蛋总产1.42万吨,奶类总产2.84万吨。水产品总产6.4万吨,增长8.5%。全年
造林2005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6.8%。全县农机总动力70.68万千瓦,增长10.8%。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85亿元,比上年增长
36.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8.02亿元,增长45.9%;实现利润9.015亿
元,增长40.7%;实现利税12.66亿元,增长35.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8,比
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基本建设投资9.08亿元, 比上年增长1.86倍。更新改造投资7.75亿
元,增长15%。房地产开发投资1.20亿元,下降30%。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8家,
实现总产值14.36亿元, 增长13.7%;实现利润6644万元,增长53.8%。完成环境污染
治理项目14个,完成投资77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14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5.4万人、5456.6
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8.5%;公路货物运输量790.1万吨、周转量70562.4万
吨公里,分别增长9%和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
电话普及率达到2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709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城乡
商品贸易市场66处,同比增加1处,成交额79852万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5377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39.3%, 其中出口10564万美元,增长59%。合同利用外资3755万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2269万美元,增长85.2%。主要旅游景点有∶关帝庙、孙武祠、月河公园、
西苑植物园、文化广场、带状公园、柏寝台、汉八博士墓、倪宽墓、营子遗址、傅家
遗址。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 在校生599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48万人,其
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44万人; 小学71所, 在校生3.19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
16001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20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0项。
专利申请量120件,授权专利92件。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5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
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1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4所,卫生防
疫防治机构3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920张, 卫生技术人员
1191人。有体育馆3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枚,其中金牌4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78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
13.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712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60元,比上年增
长8.9%;生活消费支出2537元,增长11.6%;人均居住面积27.45平方米。全县最低生
活保障救助人数为4656人,其中城镇1664人,农村2992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0个,
收养1236人。社会福利企业32个。
(石丰武)
组稿:刘曙光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