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8&rec=14&run=13

【综述】 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党
组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共
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工作会议制定的“一二三四五六”
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胜利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一次
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全面进
步,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经
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速度、运行质量、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提高2.1个百分点,
为1996年以来最高速,也是山东省连续第13年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一、二、三
产业分别增长5.6%、17%和1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2∶50.3∶36.5调整
变化为12.1∶53.5∶34.4。地方财政收入712.8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21.3%。金融
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2190.6亿元和1908.8亿元。在经济工作中,始终坚
持以调整为主线,不断加大调整力度,优化提升经济结构。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强化,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粮食总产339亿公斤,增长4.3%,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
值的比重达到43.3%。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22.7%,实现利润和利税分别增长49.6%和39.7%。扩大内需成效显著,城
乡市场繁荣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固定资
产投资增势强劲,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26.7亿元,比上年增长
51.7%,新开工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000多个。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
件进一步改善,新增发电装机566万千瓦,煤炭生产能力200万吨,港口综合通过能力
1896万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公里。
二、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省政府
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力打胜防治“非典”这场没有硝
烟的战争。各级政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观察、早治疗,建立健全疾病预防监测、疫情报告、医疗救护三个体系,开展富有
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堵住源头不输入,一旦输入不扩散,医护人员不感染,及时救
治不死亡”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大力弘扬胡锦
涛总书记提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的民族精神,讲政治,顾大局,全力支持北京等疫情较重地区抗击“非典”的斗争。
同时,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及时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加积极
的进取精神,抓紧抓好经济工作,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三个亮点”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外经外贸增速加快。2003年,省政府把
招商引资作为对外经贸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招商推动大开放、促进大调整、带动大
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开辟新兴市场,注重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各
类经济园区建设,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112.6亿美元,增长73.2%,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扩大出口的突
破口,进一步下放合同审批权,加强关贸协作和大通关建设,积极培植出口资源。全
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46.6亿美元,增长31.6%,其中出口265.9亿美元,增长25.9%。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3大高新技术产业和10大类高新技术产品,加快高
新技术园区建设,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增长23.8%,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9.6%,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
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鼓励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中小民营
企业一起上,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抓好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完善民营经济和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全省个体工商户158.6万户,从业人员347.1万人,私营企业
22.9万户,从业人员366.5万人。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1%,民营企业出口增长
52%,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税收增长28.4%。
四、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国企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新的进展。90%以上的国有
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95%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
全省对60个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的320亿元国有资产实行了授权经营,各级组建多种
形式的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机构49个,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形成。农村税费
改革继续深化,全面停征乡村公益事业金,87个县(市、区)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直
接减轻农民负担约10亿元。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认真整顿土地市场秩
序,清理规范各类园区,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普遍推开。
行政审批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改
革稳步推进。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经济秩序
进一步好转。
五、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5元,增长6.7%,
增幅为近5年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9.9元,增长10.3%。实施扩大
就业、扶贫济困、平安山东、阳光政务、廉政勤政等“民心工程”。加强了就业和再
就业工作,巩固“两个确保一个低保”,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全
年城镇就业再就业增加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首次实现就业增长大于失业
增长。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基本实现了
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完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积极解决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问
题。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
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了对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先后投入防汛救灾资金6.85亿元。
夏秋之交,菏泽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科学调度,军警民协同
作战,社会各界全力救助,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
置。围绕“路、水、电、医、学”5个方面,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农村
公路2.7万公里,通柏油路的行政村增加了1.2万个;解决了89.1万缺水人口的饮水困
难;第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在7个县(市、区)进行了新型合作医疗试
点,试点单位人口覆盖率达81.6%;改造中小学危房140万平方米,向贫困地区中小
学提供助学金、免费发放教材、减免学杂费1.02亿元。
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科技创
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896项,授权专利9067件。组织实施省级以
上火炬计划项目288项,星火计划项目198项。吸引和聚集人才创业的环境不断优化。
继续大力推进“普九”,强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
高校招生录取率达到71%,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76万人,增长31%,在校研究生2.2
万人,增长38%。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
处理办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依法整顿规范卫生医疗市场和
药品市场秩序。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健康发展。广泛开
展了科普教育、爱国卫生、全民健身三项活动。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再创佳绩,
有15个市(县)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光荣称号,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发展。
制定了加快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意见,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
管理。老龄工作和妇女儿童工作受到全社会重视。人防建设得到加强。档案、史志工
作有新的发展。气象、测绘、地震工作依靠科技、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按照
“三高”要求,加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市容市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污染综合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环境质量逐
步改善。严格保护耕地,连续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8‰,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
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安防范与管理,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七、制定和实施了重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之后,在
省委统一组织开展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政府抓紧研究制定对全省经济和社
会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政策、规划。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规
划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通过了省部级论证,各项产业
规划即将完成;生态省建设规划通过了省部级论证,已经全面启动;加快县域经济发
展、支持30个经济强县、扶持30个欠发达县的政策已经制定下发,加快服务业发展的
规划和措施也已经出台。这些重大规划和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将对全省经济社会的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八、“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邀请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工人农民列席省政府全体会议,社会反响很好。吸收高校
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参加重大决策咨询论证,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
平。继续推进政府工作提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和服务质量。全省建立政务中心和便民窗口3200多个。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采取举办
法制讲座和培训班等措施,加强了对《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综合行
政执法试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17个市全部在城市管理领域实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
权。加强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注重从
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建设,进一步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氛
围,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
(韦清江 王 伟)
200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
任免的工作人员名单
一、省直行政机关
任命:
费云良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列王庆新之后);
王桂森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巡视员;
秦柯为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陈充为山东省物价局助理巡视员;
韩雪芳为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助理巡视员;
黄琦为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修先哲为山东省公安厅助理巡视员;
周以忠为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副厅长(正厅级,列刘云峰之后);
张树明为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助理巡视员;
姜福聚为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助理巡视员;
赵守泉为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助理巡视员;
孙殿东为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巡视员;
杨金镜为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列副厅长第一位);
李长发为山东省人事厅助理巡视员;
李显升为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庆坤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
迟焕然为山东省交通厅副厅长(列胡志明之后);
尚梦平为山东省水利厅助理巡视员;
于风华为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正厅级);
孙义福为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列李新华之后);
刘言春为山东省监察厅驻山东省农业厅监察专员(试用期一年);
曹云龙为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试用期一年);
侯英民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列副厅长第一位);
于希信为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列副局长第一位);
于希信为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局长;
魏庆铭为山东省统计局巡视员;
杜昌祚为山东省统计局局长;
李华理为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列副局长第一位);
李华理为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郭建磊为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版权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贾崇福为山东省林业局副局长(列副局长第一位);
丛大鸣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列副局长第一位);
丛大鸣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于凤云为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邹大民为山东省粮食局副局长(列副局长第一位);
邹大民为山东省粮食局局长;
刘玉起为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列安郁进之后);
马光秀为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杨文胜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信访局局长;
李永健为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列刘长锁之后);
庄立桂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副厅级,试用期一年);
孙景海为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马林为山东省省管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试用期一年);
曾宪福为山东省省管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试用期一年);
张四同为山东省省管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试用期一年)。
免去:
孙光远的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职务;
王桂森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职务;
刘长允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职务;
侯英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职务;
杜昌祚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职务;
曹道泉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巡视员职务;
李世杰的山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副主任职务;
张龙的山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副主任职务;
战树毅的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郭振山的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穆孟君的山东省监察厅驻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监察专员职务;
马洪顺的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狄保惠的山东省国防科学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张凤国的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黄惠亭的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戴顺林的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毛建丰的山东省科技厅助理巡视员职务;
吕玉明的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职务;
李安洲的山东省公安厅助理巡视员职务;
王英生的山东省公安厅助理巡视员职务;
王者元的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副厅长职务;
周以忠的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巡视员职务;
孙殿东的山东省国家安全厅副厅长职务;
李秋宏的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职务;
莫尚义的山东省司法厅助理巡视员职务;
刘玉宝的山东省人事厅助理巡视员职务;
李锋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职务;
李明启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职务;
高慎和的山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职务;
耿福明的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职务;
林峰海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职务;
张永森的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职务;
张成文的山东省监察厅驻山东省农业厅监察专员职务;
刘清真的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职务;
刘方会的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职务;
董先雨的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职务;
张圣显的山东省审计厅助理巡视员职务;
宋协秀的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局长职务;
张执政的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巡视员职务;
李德泉的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职务;
郑桂文的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职务;
刘学德的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局长职务;
张义国的山东省统计局局长职务;
魏庆铭的山东省统计局巡视员职务;
边祥慧的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职务;
魏庆铭的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职务;
张仁敬的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职务;
刘志钦的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职务;
于国钧的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巡视员职务;
乔秀的山东省粮食局局长职务;
张善祯的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助理巡视员职务;
毕庶学的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巡视员职务;
矫学柏的山东省人民政府信访局局长职务;
张鹏伟的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刘长锁的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杨德峰的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助理巡视员职务;
季如忠的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助理巡视员职务;
董振生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陈希悦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王兆成的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职务;
闫忠恩的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助理巡视员职务。
二、省直属事业单位
任命:
李洪合为山东省档案馆(局)副馆长(副局长);
张奎明为山东省档案馆馆长(山东省档案局局长)(试用期一年);
韩金祥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谢立信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正厅级);
褚庆观为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列副主任第一位);
褚庆观为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陈希悦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试用期一年);
马连印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巡视员;
牟顺娥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
陈希悦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周克明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
王德明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
白志学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助理巡视员;
王兆成为山东省出版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均列第一位);
毛同凯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试用期一年);
刘笃业为山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副局长;
高慧为山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副局长;
毕耜林为山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副局长;
陆维平为山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
刘大昌为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耿福明为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
于国平为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王安德为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刘奇为山东省立医院院长;
周建华为山东省工程咨询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王秀明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王卫东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
陈立江为山东省教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李清民为山东省教育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梁守兰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赵玉兰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院长;
崔建荣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周伟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谷保华为山东省法官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副厅级);
孙守刚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张陆平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主任(试用期一年);
张新勇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试用期一年);
邹一夫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海南办事处主任(试用期一年);
李斌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孙常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张荣金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福建办事处主任(试用期一年)。
免去:
许素海的山东省档案馆(局)副馆长(副局长)职务;
李光泉的山东省档案馆馆长(山东省档案局局长)职务;
张浩然的山东省科学院调研员职务;
魏本健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职务;
王秀娟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邢来田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职务;
谢立信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刘海鹏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刘奇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董先雨的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职务;
苗淑菊的山东省出版总社副社长职务;
宫本欣的山东省出版总社社长、总编辑职务;
马连印的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职务;
马连印的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巡视员职务;
尹传义的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职务;
周桂珍的山东省教育学院院长职务;
张召盈的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职务;
邢文海的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调研员职务;
刘培英的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院长职务;
崔建荣的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职务;
赵熙山的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职务;
周建世的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职务;
于建成的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职务;
王天美的山东省人民政府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职务;
谷保华的山东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职务;
张英杰的山东省人民政府驻福建办事处主任职务;
高慎和的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职务;
山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原局长、副局长职务自然免除。
三、省属高等院校
任命:
赵效为为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叶国雄为山东体育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韩冬为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
张艳霞为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
赵效为为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
刘明为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谷忠德为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于德兴为山东体育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所林祥为山东体育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帅重庆为山东财政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聂培尧为山东财政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王玉华为山东财政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潘鲁生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陈嘉川为山东轻工业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郝书辰为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张文平为山东中医药大学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盛国军为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曲建新为山东工商学院院长;
毕宪顺为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
刘全顺为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
霍林中为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
武延田为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
盛国军为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
仪垂杰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列耿喜华之后);
李武修为潍坊医学院院长;
石增立为滨州医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韩晓玲为烟台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张瑞丰为烟台大学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任廷琦为烟台师范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马东骅为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康淑敏为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袁俊平为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谭秀森为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杜瑞成为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冯健为聊城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李军生为聊城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张贵桥为聊城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张锡忠为聊城大学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张泮舟为聊城大学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武广华为济宁医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江奔东为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张云龙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孙凤刚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荆学松为德州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戚晓耕为德州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刘文明为德州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王清明为潍坊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姜耕田为潍坊学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孙云早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王少鹏为山东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试用期一年);
王继达为山东省第二技术学院院长;
张忠为山东省水利技术学院院长;
王杰恩为烟台市技术学院院长;
韩立贤为济宁市技术学院院长;
张宝山为威海市技术学院院长;
王玉华为临沂市技术学院院长;
杨民刚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常永坤为枣庄市技术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王家爱为潍坊职业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石曰众为威海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试用期一年);
白玉慧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孙国伟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
竺苗龙的青岛大学名誉校长职务;
谢德新的青岛大学副校长职务;
孙忠庆的青岛大学调研员职务;
卢希悦的山东财政学院院长职务;
王敏的山东轻工业学院院长职务;
张逸民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职务;
路广滨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职务;
张瑞丰的烟台大学副校长职务;
赵润生的聊城大学调研员职务;
张锡忠的聊城大学副校长职务;
张泮舟的聊城大学副校长职务;
高信喜的山东交通学院调研员职务;
刘义学的山东科技大学助理巡视员职务;
张洪来的山东科技大学助理巡视员职务;
黄琦的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职务;
仪垂杰的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职务;
范跃进的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职务;
孙增良的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职务;
张友民的济南大学调研员职务;
王卫东的济南大学副校长职务;
赛自治的泰山医学院副院长职务;
张清源的济宁医学院副院长职务;
高培福的潍坊医学院院长职务;
李武修的滨州医学院院长职务;
刘大文的烟台师范学院院长职务;
周师平的德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职务;
刘文明的德州学院副院长职务;
原山东体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职务自然免除;
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院长、副院长职务自然免除。
四、省属大型企业
任命:
刘长锁为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王春涛为香港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耿加怀为兖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王信为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费云良为济南遥墙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文华为山东省南郊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明春德为山东省南郊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试用期一年);
王同洲为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任明英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丛湘滋为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王建华为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总经理。
免去:
王爱民的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职务;
赵经彻的兖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
莫立崎的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常务副主席职务;
费云良的香港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职务;
丛湘滋的香港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职务;
刘玉起的山东省南郊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职务;
高文华的山东省南郊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迟焕然的山东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
刘大昌的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王同洲的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总经理职务。
2003年山东省人事厅
任免的工作人员名单
经省政府同意,决定任命:
时民为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雷其春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列曹堡珲之后);
王元庆为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刘大为为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调研员;
陈瑞斋为凯远集团公司董事;
滕海波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长;
刘汉涛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
周小龙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
王丰凯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
刘军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
尹术兴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
赵炳生为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
张建信为山东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黄恩舫为山东省航空公司副总裁;
于海田为山东省航空公司副总裁;
宋玉霞为山东省航空公司副总裁;
牛波为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学林为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立为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太那为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员(集团正职待遇);
李湘平为山东华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周勇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化冰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宋兆荣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井庆运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赵光成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杨怀盛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赵显福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宿洪涛为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列曹登兰之前);
王文捷为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
焦建廷为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总经济师;
李明为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李文役为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金元良为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张兴祖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列王元仁之后);
王邦君为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徐建华为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王晓华为山东和华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毓生为济南煤炭设计研究院调研员(院正职待遇);
曹务顺为山东里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张海安为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兴群为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玉泰为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葛学进为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高柱为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隗金元为山东省林工商总公司总会计师。
免去:
王元庆的山东绮丽集团公司董事职务;
倪连海的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职务;
马利亭的山东华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职务;
时盛义的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济南钢铁总厂)调研员职务;
袁延章的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济南钢铁总厂)调研员职务;
刘新芝的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员职务;
宿洪涛的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职务;
王国才的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职务;
赵云华的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李连华的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崔宝德的临沂矿务局调研员职务;
刘世俊的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王邦君的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职务;
王家祥的山东省对外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职务;
王晓华的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路志鸿的山东和华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刘大为的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陈勇国的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职务;
葛学进的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职务;
高柱的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职务;
原山东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济师、总会计师职务自然免除;
原山东省医药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职务自然免除。
(赵兰兰)
【人事编制工作】 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一是组织实施新世
纪人才工程。报请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
选拔了首批100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的意见》,在全省高等学校启动了第一期“泰山学者”建设工
程。积极做好两院院士候选人的遴选推荐和引进院士工作,全省新增聘任院士7人。
各地认真组织实施人才“十五”计划,不断健全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
制度,人才环境不断优化。二是创新引进人才机制。制定了“山东省外来人才聘用证”
和“山东省人才居住证”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政策,人才柔性流动新机制初步
建立。组织开展了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的表彰工作,全省有8名先进个人和
烟台留学生创业园受到了中央六部委的表彰,有20名先进个人和6个先进单位受到了
省政府表彰。认真抓好“海洽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实,全年来本省考察或进
行技术、经贸合作的留学生团组达十几批。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实施引智项目
933个,引进外国专家1362人次。三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组织实施86个出国(境)
培训项目、选派920人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习培训,会同有关部门考试遴选了
64名优秀青年管理干部赴美国攻读MBA。制定下发了《2003—2005年山东省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并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20多期专业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训1000
余人。各市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培训渠道,通过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设立教学班、教
学点等形式,培训培养了大批当地急需的人才。四是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开通
了“山东园区人才网”,拟定了《关于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加快发展的意见》,全省
已建成留学生创业园13个,入园留学生达600多人,全年留学生企业实现利税8.9亿元。
新建2个国家级、16个省级农业引智示范基地;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工作站
17个,博士后站累计达97个。五是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经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批准,
建立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山东市场;分别在淄博、东营市设立了省级化工人才市场和
省级加工制造业人才市场。网上人才市场发展迅速,山东人才网全年总访问量达200
万人次。人事代理、人才素质测评、人才派遣等人才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功能日
趋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加强行业监督
和自律,成立了山东省人才中介行业协会,促进了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围绕省委、
省政府提出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实行区域性人才一体化
开发新机制,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签订了建立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人才开发一体化
工作机制协议。
二、公务员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坚持“凡进必考”,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实
行“四级统考”,为省、市、县、乡党政机关择优考录了4183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
在全省公务员中组织开展了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英语培训和电子政务培训,深入开展
了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
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人事部下达的东西部对口培训任务。在全省深入
开展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宣传纪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举
办辉煌十年成就展、知识竞赛、评选表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
员集体”等形式,深入宣传了推行公务员制度1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推动了公务
员制度的完善,促进了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为抗击“非典”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及
时解决抗击“非典”一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奖励表彰有功人员,惩处违纪干部,
有力地支持了抗击“非典”的斗争。
三、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拟定《山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
方案》,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
全省行政执法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制定了《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指导协调试点城市修改完善了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改革。
拟定了《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试行意见》及四个配套政策,提交省编委会进行了
研究。各地按照“撤并、调整、转制”原则,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路子,分类推行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以实行聘用制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一些
市出台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的有关政策。在部分高校扩大了自主评聘试点,推行了高
级专业技术职称考评结合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博士后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积极推
进高校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固定工资和校内津贴双轨运行,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校
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加大力度,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暂停了增加事业
单位机构编制的审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按照新的
编制标准,完成了全省中小学核编工作,教职工队伍结构进一步精简优化。组织开展
了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法人初始登记工作,顺利实现了向全国统一登记的平稳过渡,
为事业单位依法监管奠定了基础。
四、妥善处理人事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改进军转安置办法,完善自主择业
转业干部服务体系,圆满完成了3529名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
好上访军转干部的思想工作,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军转干部“三拖欠”问题,为维护社
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
务,开展就业评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调资方案
和增资政策,适当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标
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事计划工作的意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
工作稳步推进。狠抓考风考纪,加强考试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
了各项考试任务。人事法制建设、行政科研、人事信息宣传和信访等工作取得了新成
绩。
(王延峰)
【山东省人事考试中心】 统筹安排,圆满完成各项人事考试任务。2003年是人
事考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由于受“非典”影响,上半年的考试任务都集中到下半
年,打破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给考试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根据人事部的统一部署和
要求,各级考试部门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山东省人事考试报考人
数首次突破5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5.9%,总人数居全国之首。在完成政策性考试
的同时,积极拓宽考试规模和领域,大力推进社会化考试,先后组织了公安消防等社
会化考试,为各类客户提供人才选拔评价优质服务。
从严治考,考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把考风考纪作为人事考试的形象工程来抓,
从严治考,认真抓好考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采取建立责任制、完善内部制约机制、
加强考务考核、加大巡监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维护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提升了人事考
试的社会影响力。2003年初,山东省人事考试中心被评为全国人事考试先进单位。
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基层服务,简化证书办理手续,提高了工作效
率;为单位服务,探索由单位报名变为考生直接报名,减轻了服务单位的压力;为考
生服务,简化报名程序,及时发布考试成绩,得到了考生的好评。
(孔庆华)
【山东省人才服务中心】 人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全省已建成各类人才
市场205家,其中,国家级人才市场2家,省级人才市场6家,市级人才市场28家,县
(市、区)级人才市场141家,行业性人才市场17家,民办人才市场11家。形成了以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为主体,行业性人才市场和民办人才市场为补充的人才市
场体系。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现。省人才市场全年举办人
才交流集市82次,进场招聘单位4610家,进场求职个人达13万多人,有近3万人通过
双向选择交流成功。全省各类人才市场全年举办人才交流会1395次,进场招聘单位
305870家,进场求职个人近170万人,有40多万人达成流动意向协议。在做好日常招
聘活动的同时,组织举办了全省综合类毕业生双选大会、第二届全省民营企业人才招
聘会。在因“非典”关闭人才集市期间,开展了“代理招聘进校园”活动。网上人才
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山东人才网单位会员达到19900余家,个人会员18万余人,网
站日访问量超过1万人(次),总访问量近500万人(次)。山东人才网已成为国内领
先、省内一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人事代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代理规模进一步
扩大。争取省、市公安部门支持,代理人员集体户口正式启用,并取得成立工程类中
级职称评审委资格。为1192名毕业生办理了到代理单位就业手续。省人才服务中心全
年新增代理单位175家,新接收人事档案3523份,保管档案总量达到14687份。全省各
级人才服务机构全年新增代理单位10026家,新接收人事档案85431份,现存档案总量
415752份。省人才服务中心代理人员党委新增支部4个,所属支部达到15个,管理党
员500余人,批准预备党员转正20名,接收预备党员2名。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山东市场
被批准建立,为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业务创造了条件。人才素质测评工作取得新成绩。
9月中旬,组织举办了全省人才测评业务培训班。成立了山东省人才中介行业协会,
现有会员84家。协会的成立,对加强行业监督和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
了保证。
(贺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