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7&rec=193&run=13

--2003年3月27日在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 张昭立

一、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2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
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全省财政收支稳定增长,较好
完成了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610.22亿元,完成预算的106.7%,按相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
.27%(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扣除一次性收入及部分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的行政性收费等专项收入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10.12%)。全省财政支出860.65亿
元,完成预算的103.9%,比上年增长14.18%。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
还和专项补助及上年结转收入等389.5亿元,收入共计999.72亿元。当年财政支出,
加上上解中央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135.13亿元,支出共计995.78亿元。全省收入与
支出相抵,累计净结余3.94亿元。
省级地方财政收入95.72亿元,完成预算的107.8%,按相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
2%(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8.55%)。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25%部分)22
.37亿元,完成预算的111.8%;营业税17.87亿元,完成预算的121.6%;资源税4.1
0亿元,完成预算的89.2%,主要是石油资源税提高税率的政策未完全执行到位;企
业所得税17.59亿元,完成预算的71.4%,主要是预算执行中按国务院规定,胜利油
田等中石化成员企业所得税不再与地方共享,使省级所得税收入较年初预算明显减少
;个人所得税完成8.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4.6%;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1.47亿元
,完成预算的100%;专项收入2.85亿元,完成预算的109.5%;行政性收费收入15.
89亿元,完成预算的138.2%,主要是根据国家规定,将一部分行政性收费纳入省级
预算管理;其他各项收入7.84亿元,完成预算的200.1%,主要是一次性缴纳审计查
补收入3.5亿元。
省级财政支出154.37亿元,完成预算的106.4%,增长11.33%。主要支出项目完
成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20.83亿元,完成预算的114.7%;企业挖潜改造资金8.60亿
元,完成预算的137%,主要是按国家规定,继续对所得税超收较多的煤炭企业实行
先征后返政策,该项支出增加较多;农业支出5.48亿元,完成预算的132.3%;科技
支出4.08亿元,完成预算的98.9%,主要是年初预算中列省级支出的部分专款,改列
省以下支出;文体广播卫生事业费8.71亿元,完成预算的105.7%;教育事业费20.8
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5%;其他部门事业费27.38亿元,完成预算的106.5%;行政
管理费4.7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7%;公检法司支出9.20亿元,完成预算的119.1%
;抚恤救济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9.27亿元,完成预算的127.1%;政策性补贴支出17
.42亿元,完成预算的91.3%,主要是中央补助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8.10
亿元,完成预算的107.5%;专项支出1.52亿元,完成预算的179.6%,主要是排污费
支出增加较多;其他各项支出8.21亿元,完成预算的108.4%。
省级财政平衡情况是。当年地方财政收入95.72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
、市上解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等154.44亿元,收入共计250.16亿元;当年支出154.3
7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95.66亿元,支出共计250.03亿元。省级
收入与支出相抵,累计净结余1300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许多减收因素给组织收入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保支出
、保平衡的压力加大,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和压力,在各级党委
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积极监督、指导和支持下,全省上下坚持发展不放松
,狠抓增收节支,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
(一)实现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各级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增收节
支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严格依法治税,改进征管方式,加强税收专项检查,清理欠税
,堵塞漏洞,狠抓均衡入库。上半年,实现了时间过半,财政收入过半,各月财政收
入增长基本保持在20%以上。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主要是经济发展加快,财税体制
有效运行,各项改革顺利实施,以及税收征管加强的结果,是我省综合经济实力不断
增强的反映。在去年增加的收入中,由于全面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三提
五统”,农业税增收25.5亿元;按中央规定,将有关执法部门的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
管理,非税收入增收30.36亿元;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鼓励营业税增收措施
的出台,营业税增收24.95亿元。仅此三项就增收80.8亿元,约占全部增收额的80%
。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增长10.91%,与全省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如果剔
除农业税、非税收入中的不可比增收因素,全省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
(二)提高了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一是全力保证工资发放。全省安排工资性转移
支付资金12.88亿元,其中省级11.3亿元,并实行了保工资发放与奖励挂钩的“一保
一挂”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的能力。二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
作。全省财政抚恤救济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51.21亿元,同比增长16.73%,其中,用
于“两个确保”和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达14.46亿元。省财政安排7800万元,用于省属
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再就业工作。省级还调剂养老保险基金4.07亿元,帮助各地
缓解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离休干部“两费”支付压力。三是加大扶贫帮困力度。
省财政安排专项救灾款3500万元,农业税减免补助5000万元,争取中央补助1亿元,
全省共落实税前社会减免款5.67亿元,灾歉减免3.53亿元,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需要,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支持重点事业发展。全省财政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
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6.5%、18.19%和18.17%,均达到了法定要求。另外,去年新
增收入也主要用于工资、社会保障以及涉及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些重点问题。
(三)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发展。按照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各级紧紧围绕“三个
亮点”,大力促进经济增长。全年利用国债资金28.06亿元,进一步加强了重点项目
建设。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400万元,争取中央资金3.2亿元,通过贴息、补助、奖
励等方式,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省财政预算内安排科技支出4.0
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改进生产性
支出管理方法,以公开招标等形式,充分发挥支农、科技以及企业挖潜改造等专项资
金的使用效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清理取消了9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制定了
鼓励高新技术、外经外贸、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根据所得税分享改
革后的新形势,及时调整财源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积极探索加强
国有资产管理的新途径,以大集团和现有投资运营机构为依托,对全省56家大型国有
企业实施了授权经营。支持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这些努力,推动了全省改革开放
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壮大了财政增收的基础。
(四)进一步促进了依法理财。通过加快财政改革、严格依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财
政分配,强化财政管理。在全省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了乡统筹
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停征了屠宰
税,并分三年逐步取消农民“两工”,调整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通过改革,
减轻了农民负担,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乡村两级组织运转基本正常,农村各项事业
发展得到保障。积极实施所得税、营业税收入分享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省对下的财政
体制。以预算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创新,部门预算改革的范围继
续扩大,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财政资金集中支
付的范围由工资扩大到政府采购资金,全省政府采购数额达到54亿元。加强财政监督
,严格收费、基金等收缴、使用和管理,促进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
实。开展财政收入质量检查、财政投资评审,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中介机构执业
质量的抽查等工作,查处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和财政管理监督
的加强,规范了财经秩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依法理财水平的提高。
各位代表,分析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
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整体经济素质
和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二是各级财政支出压力较
大,地区间发展不够平衡,东西部财政实力差距明显,特别是基层财政仍比较困难,
乡镇债务负担较重,一些地方核保的重点支出,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三是尽管近几
年我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仍然较低。财政收支结构不尽合理,
支出调整难度较大,统筹预算内外资金能力较弱。四是一些财政管理法规、制度和政
策还没有得到严格落实,偷逃税款、会计信息失真、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
发生。在预算执行中,一些地方存在支出结转数额过大问题,影响了财政支出效益的
发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财税改
革,完善财经制度,健全财政职能,严格财政管理等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2003年预算草案(略)

三、严格依法理财,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培植和壮大财源
(二)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三)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财政机制创新
(五)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