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6&rec=98&run=13

【综述】 到年底,全省有沿海港口26处、泊位28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6个,总吞吐
能力达1.7亿吨。 全年沿海港口完成吞吐量1.93亿吨,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外贸
吞吐量1.03亿吨、 集装箱292万标准箱,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3.2%。全省内河通
航里程1477公里, 其中三级以上航道215公里。内河港口完成吞吐量1099万吨,比上
年增长17.2%。
全省营业性船舶达1.1万艘, 415万净载重吨,其中海运229万净载重吨,内河18
6万净载重吨。 全年水运共完成客运量987万人、旅客周转量4.9亿人公里,分别比上
年增长20.1%和45.2%;完成货运量5464万吨、货物周转量3416亿吨公里,分别比上
年增长22.7%和20.8%。
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完成青岛港矿石码头、烟台港西港池二期、龙口港
通用泊位、岚山港散杂泊位改造工程,建成投产泊位1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
新增吞吐能力1580万吨。完成9个陆岛交通码头前期工作,其中有7个已开工建设。京
杭运河山东段配套工程逐步完善, 沿线航标布设全部完工,滕州、留庄、泗河口3条
进港航道工程进展顺利,台儿庄港古邵作业区建成投产,泗河口、滕州、济宁等内河
港口建设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进度。 小清河4座船闸交通桥改建工程基本完成。严格
质量控制措施, 较好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全年工程合格率达100%,重点工程项目质
量达到优良级标准。
水运市场清理整顿成效明显。 对全省230余家水运企业、36家浮桥企业进行了全
面的经营资质审验,取消了39家从事省际货运水运企业的经营资格。对43家国际船舶
代理企业、37家境外航商驻华办事处、45家海上国际集装箱中转货运站进行了专项整
顿和摸底调查,集中查处了一批违规经营行为。对从事沿海运输的14家旅客运输企业、
10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了经营资质审查和运输安全评估。拟制了全省客滚船公
司资产重组意见,完成了渤海轮渡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工作。全省沿海强制报废老旧
船舶118艘;京杭运河强制报废各类水泥船、木质船116艘;水泥船全部退出京杭运河
客运市场。
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乡镇船舶水上交通安全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 93%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 广泛开展
“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顿”“水上交通百日安全整治”等活
动,先后出动检查车辆678车次、执法船艇469艘次、执法人员2907人次,检查整顿船
舶2934艘、停航整改船舶132艘、整改安全隐患706项、取缔各类“三无”船舶31艘。
加强了船员安全操作技能、应急应变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先后组织培训船员7015人次。
大力治理通航环境, 烟台市清理坛子网9200块、养殖架1.1万行,威海市清理碍航养
殖物4300多亩; 京杭运河湖区及支流航道强制拆除网箱、网箔和鱼簖354处,清理非
法挖沙船256艘,打捞沉船12艘。省辖水域发生水上交通安全重大事故1起,死亡3人,
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 与2000年相比, 事故件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88.9%和
88.2%。
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完成《山东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调研起草工作,已提
交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审。拟定了《山东省港口管理办法》立法调研计划。制定了
《山东省承压舟及承压舟浮桥的检验规定》《〈山东省客滚船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的
补充规定》《山东省浮桥管理办法》《山东省船员安全职责》等规范性文件。认真清
理了水运行政审批项目以及与世贸规则相冲突的规范性文件。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开
办航政管理大专证书班。 努力拓展船检业务,全年共检验各类船舶11036艘、158.62
万吨,审查船舶设计图纸18套,完成各类船用产品检验23批次,对23家船舶修造厂进
行了技术条件认可, 培训船舶焊工140名并颁发了相应证书。规费征收在面临诸多困
难的情况下,超额完成年度征收任务,同比增长7%。积极做好交通战备、防汛工作,
顺利完成水上军事演习的保障工作,实施了民船动员试点,圆满完成了东平湖抢险救
灾任务。

(路来松)

【青岛港】港口生产实现历史性大突破。2001年,青岛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跨越两个千
万吨级台阶,完成10398.3万吨,比上年增长20.4%,成为中国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
其中,外贸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达到7016万吨,比上年增长21.7%;集装箱吞吐量
完成263.9万标准箱, 比上年增长24.5%; 煤炭吞吐量完成1563万吨, 比上年增长
16.8%; 原油吞吐量完成2490万吨,比上年增长4.3%;矿石吞吐量完成2588万吨,
比上年增长63.96%。 年内安全及时靠离船舶11720艘次,其中超过200米长的大型船
舶2230艘次。 全年实现港口总收入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港口经济效益持
续稳定地增长。
青岛港吞吐量超越1亿吨, 圆了几代人的梦想。截至12月11日18时,港口吞吐量
达到10008万吨, 这是青岛港生产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也是青岛市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青岛港成为
具有综合优势的国际亿吨大港,在青岛市“以港兴市,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港口吞吐能力与吞吐量均超过亿吨的国际大港,具
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二是高质量构筑的亿吨大港,本港吞吐量占全港吞吐量的99.8%,
居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外贸吞吐量占吞吐总量的70%,居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
在国家对外进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三是具有强大综合优势的亿吨大港,集装
箱、煤炭、原油、矿石四大支柱货种全都超过1500万吨以上,其中进口原油、矿石、
集装箱分别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四是集装箱快速发展而且前景
广阔的亿吨大港,近10年来,集装箱吞吐量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当年吞吐量
又突破260万标准箱。 五是青岛港两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多年来始终保持交通部授
予的文明行业“示范窗口” 称号,是全国5家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中惟一的
服务性企业。
“以港兴市,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战略整体推进。年内,青岛港全面推
进“实施一大转移、发展两大中心、建设八大工程、带动十大关联产业”战略规划。
一大转移(外贸集装箱作业转移至新港区) 快速推进。2月,青岛和黄岛两地先进
便捷的通关模式--“两地报关”正式实施,为内陆集装箱到青岛港前湾港区堆存装卸
提供了良好条件。 当月,往返于青岛--前湾港区的集装箱海上过驳成功。7月,新购
置两台外伸距60米,起重量为65吨,可接卸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桥吊在前湾二期
集装箱码头投入使用。10月,拥有6750个标准箱位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船“地中海法
米娅”轮成功靠泊青岛港。11月,老港区19号集装箱桥吊迁移至前湾二期集装箱码头。
12月, 青岛港济南国际集装箱站成立,为集装箱航线转移创造了条件。至年底,1 0
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已由老港区转移至前湾新港区。前湾二期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由年初
的月3346TEU发展到月3.9万TEU,以月递增28.6%的速度迅速发展。
两大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在全面分析全港生产经营各环节
信息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局信息资源项目规划,完成电视会议系统、局生产管理信
息系统、 GPS定位技术和电子海图管理信息系统、船舶动态监控及电子海图系统、集
装箱生产控制系统、现场监控系统、青岛港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局企业网二期工程、
EDI新增用户联网和报文开发信息化建设工程等9大信息化建设工程。10月,全国最大
的矿石专用码头青岛港20万吨级兼顾3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
生产,有力地推动了矿石现货交易市场发展,继首钢之后,宝钢集团也在保税区注册
开展矿石现货交易。 化肥现货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目前,有7家化肥货主在青岛港
开展了化肥现货交易。粮食现货交易市场组建已取得初步成效。煤炭、原油、集装箱
现货交易市场也正在加紧筹建。
八大建设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11月,前湾三期工程两个水深-16.5米、长800米
的大型集装箱专用泊位竣工。 在建的3号大型集装箱泊位正抓紧施工。12月,老港区
一、 二号码头连体改造暨散粮接卸设施建设工程全面竣工。新建5万吨级散粮专用泊
位1个、 容量1万立方米的钢质筒仓8座,设计年通过能力近期为500万吨、远期为100
0万吨, 成为沿黄流域最大的粮食进出口基地。该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消除了百年老
码头出现较大位移的不安全隐患,解决了老码头泊位等级低、结构差、不能靠泊大船
的矛盾,为培育第五大货种奠定了基础。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前期工作已圆满完成了海
上、陆域拆迁工作,全面进入开工准备状态。扩大矿石接卸能力工程已完成小港池堆
场、前辅区堆场和中胶粮堆场的第一阶段工作,预计该工程将于2002年初完工。30万
吨级原油码头、前湾四期工程、扩大煤炭接卸能力工程、散水泥出口基地工程的前期
工作齐头并进。 年内还完成其他诸项工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完成了八号码头5
2泊位改造工程,整个工程对262米的岸壁空心方块钻空、灌浆,钻孔进尺近3000米。
改造后保证了大型机械安全作业, 装卸效率提高1倍。完成了中国北方沿海港口最大
的总面积为48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危险品专用仓库,为山东省95%以上的危险品进出
口创造了条件。完成101仓库整体迁移工程。完成老港区港池及主航道挖泥疏浚工程,
长2700米、宽16米的主航道水深达到-11.5米。完成集装箱专用泊位75泊位技术改造
工程。
十大关联产业发展良好。充分发挥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关联产业。港
口机械制造产业在实现由机修到制造的跨越后, 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年内又制造了4
台集装箱龙门式轮胎吊,并承担制造了1万立方米大型钢质散粮筒仓8座。东部医疗中
心建设方面,与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签订了《劳动工伤鉴定定点医院合同》,成
为青岛市医务劳动鉴定定点医院,并不断扩大医院社区服务范围。港口国际旅游业发
展方面,充分发挥青岛港旅行社和酒店等综合配套的优势,在搞好港内职工休养的同
时, 全年接待港口旅游团队38个,计1460人次。接待国内旅游团队列训练6个,计21
96人次。 集装箱场站、修洗箱产业方面,全局场站完成19万标准箱,完成修洗箱1.2
万标准箱。港口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制定了《关于加快港航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
实施意见》,通过了山东省教委的“五年一贯制”评估,为青岛港湾学校发展高职教
育,不断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奠定了基础。
整合内外资源,打造港口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建设“万国码头”,年内先后在香港、西安、青岛等地成功举办了招商推介会,在青
岛港网站开辟了招商引资专栏,利用网络手段广开招商渠道。8月,与世界500强企业
中的石化集团强强联合。 有偿转让了32座总容量为180万立方米的油罐,实现了双赢
发展。12月,中远集团在青岛港隆重举行“COSCOQINGDAO(中远青岛)”轮命名暨庆典,
使青岛市拥有了自己的海上形象大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86.5万美元,实际利用内
资12.13亿元人民币。 港口内部资源整合方面,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
在新港区成立了集装箱装卸专业公司--明港公司。在老港区,将港务工程公司合并于
建港指挥部,组建了新的建港大军;将北港公司、大港公司、中港公司合并组建新的
大港公司,精简了机构、整合了资源、增强了实力;撤销汽运公司,成立汽运箱站,
为集装箱装卸生产转移新港区创造了条件。将宏宇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港和货运代理
有限公司,理顺了代理体制,促进了代理产业的发展。港内资源整合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大力发掘货物堆场资源潜力,年内,拆除了老港区24处非生产性建筑,扩大货
物堆场3.7万平方米,硬化新港区货物堆场9.6万平方米。港口生产布局更趋合理,港
区规划更趋整齐划一。
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以《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为大纲,不断完善和
强化港口现代企业管理工作。 9月,荣获企业界至高荣誉“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
全国5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聘请大专院校教授、专家对局管干部进行了现代信息、
财务管理、现代物流、世贸规则等一系列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制定出台了
《关于深化实施〈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的指导意见》等17个基础性管理文件,
在此基础上,制订了44个《青岛港企业标准》文件,为港口强基固本,实施港口管理
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11月,青岛港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中质协审核
验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中国环科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审核验收。
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带动作用,推动科技兴港战略的实施。加强国家级技术中
心的建设,形成两院(港口机械设计院、港口工程设计院) 、两室(港口规划与装卸工
艺研究室、港口安全技术研究室) 、两个中心(信息中心、环保中心),现有专职研发
人员101人。 其中,硕士5人,高、中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59%。8月,全国交通运输
企业惟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青岛港。年内紧密围绕港口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的
需要,并根据港口行业特点,开展专兼职研发相结合,内外聘专家相结合,局和基层
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完成了11项重大技术改造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
和设计,10个港口信息化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项目。全年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完
成技术进步与革新项目766项,产生经济效益2亿元。申报国家专利105项(其中有51项
已经授权)、申请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9项,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大力提升职工技术
业务素质,推动港口向技术学习型转变。加强技术工人培训考核,出台了对技术工人
实行资格考核的新政策。 年内参加考试人数达4158人,为上年参考人数的2倍多,有
3156名技术工人考核合格。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津贴制度,每
月为技术工人发放技能津贴。在开展“我为港口两个文明建设献一计”活动中,职工
共提合理化建议12423条,采纳5648条,实施3903条,创经济效益2200多万元。
大力推行“三大机制”,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坚持传统优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大力推行教育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2001年,青岛港荣获全国交通行业“精神
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再次被交通部树为全国交通行业“三学四建一创”典
型。

中国沿海主要港口2001年货物吞吐量比较表
┌───┬───────┬────────┬───────────┐
│港口 │吞吐总量(万吨)│外贸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
├───┼───────┼────────┼───────────┤
│大连 │10047 │3076 │121 │
├───┼───────┼────────┼───────────┤
│秦皇岛│11302 │4966 │2 │
├───┼───────┼────────┼───────────┤
│天津 │11369 │6172 │201 │
├───┼───────┼────────┼───────────┤
│青岛 │10398 │7016 │263.9 │
├───┼───────┼────────┼───────────┤
│上海 │22099 │8273 │633 │
├───┼───────┼────────┼───────────┤
│宁波 │12852 │5475 │121 │
├───┼───────┼────────┼───────────┤
│广州 │12827 │3495 │165 │
├───┼───────┼────────┼───────────┤
│深圳 │6643 │3556 │506 │
└───┴───────┴────────┴───────────┘

(吕明善)

【烟台港】2001年,烟台港共有泊位4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年内货物吞吐
量完成2190.2万吨, 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外贸吞吐量1105.2万吨,比上年增长3
7.2%;集装箱完成12万标准箱,较上年下降7.7%(吞吐量为106.2万吨,较上年增长
8.6%);旅客客运量达到401.1万人次,其中旅客发送量完成199.1万人次,较上年略
有增长。
港口建设。烟台港三期工程(第一阶段)是“九五”期间沿海港口第一个国家重点
建设工程开工项目。 该工程建设集装箱泊位和杂货深水泊位各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
为255万吨,码头主体工程于1998年6月开工。2001年是烟台港三期工程(第一阶段)建
设的关键年,交叉施工多、完工工程多,任务非常艰巨。年内加强施工的组织管理,
科学调度,科学施工,完成投资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73亿元,2001年12月7日,
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三期工程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基建程序等方面获
得验收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工程质量总评优良。至12月底,已停靠大型矿船7艘次,
接卸铁矿石达50.9万吨。三期工程新建的集装箱和杂货深水泊位,结束了烟台港没有
集装箱专用泊位和冬季不能接卸大型矿船的历史,集装箱泊位设施设备在国内同行业
中处于领先水平,增强了港口的竞争能力。
生产经营。 烟台港务局本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923.4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
088.3万吨, 分别较上年增长22.8%和37.1%;集装箱完成12万标准箱,较上年下降
7.7%(吞吐量为106.2万吨,较上年增长8.6%);旅客运量达到287.5万人次,其中旅
客发送量完成142.4万人次, 较上年略有增长。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
吐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散杂货运输方面,年内大宗骨干货源稳步增长,铁矿、粮
食、化肥、水泥分别完成417.9万吨、215.1万吨、148.8万吨、102.7万吨,分别比上
年增长136.3%、19.8%、19.4%和9.7%。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促成出口煤炭列入
国家计划,完成出口51万吨。客运滚装运输在年初老旧船舶停航、运力明显不足的情
况下,积极争取促成“长兴岛”“旅行家”等轮投入烟连线运营,使运力规模得到提
高。进一步加强营销网络工程建设和计算机联网售票工作,50多家售票网点全部实现
了计算机联网售票; 增加了牡丹卡自动售票、发售民航票业务。全年旅客售票量142
万人次, 与上年持平;滚装车辆出口13.1万辆,比上年增长6.5%。集装箱运输积极
寻求与大的船公司、货主合作,成功促成了台湾航业开通东南亚航线,韩国线、日本
线增班,新加坡线换船,恢复了中远日本线。现挂靠烟台港的集装箱船公司达10余家。
航班量较上年增长23.6%,月均航班达到67班。在港口生产组织方面,坚持以生产保
货源的经营方针,周密计划,科学组织,完善和改进库场布局,制订了煤炭、原木等
货种作业工艺,采取超值服务手段,有效提高了装卸生产效率和货运服务质量。全年
接卸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21艘次,在到港船舶载货比上年增长34.1%的情况下,船
舶在港停时比上年仅增加0.1天。 努力克服库场高度紧张等困难,多次刷新月度散杂
货吞吐量历史纪录。全年铁路装车7.38万辆,12月份装车8606辆,均创历史同期最好
成绩。其它行业也进一步开拓经营,积极培育主导产品和拳头产品,提高市场适应能
力和竞争能力。 2001年,完成船舶货运周转量412万吨海里,汽车货运周转量2112万
吨公里,工业产值5721万元,建筑产值442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4.6%。
企业改革。一是加大体制整合和机构调整力度。按照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港埠业
实力的原则,将整合后的储运公司成建制划归联合公司管理,为港口开拓发展空间创
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进行了基建管理系统整合,完成了货运经营总公司和船舶燃料
供应公司整合改制工作。二是适应现代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需要,调整港口产业
结构。结合老港区功能转换,烟台港物流园区装饰材料市场和家居市场相继开业,进
驻业户200多家,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产业园区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康益谷
物加工项目已进入建设厂房、安装设备的收尾阶段,并追加了新的投资,预计2002年
一季度竣工试运行。三是进一步推进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在副处级领导干部
竞聘上岗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港医院院长竞聘上岗的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干部选
拔任用机制。调整和完善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制定出台了《管理
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管理办法》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在
实行基层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的基础上,开展了竞聘上岗工作。对港务局内人员流动实
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优化了人才环境。以增加工资为契机,改革内部
工资分配制度,完善分配办法,逐步形成以实际贡献为主的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调
动了职工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在港务局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行劳动事务代理制,已
有216名职工实行了劳动事务代理。 四是抓好减员增效工作。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
要求认真抓好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清退外来工143人,分流富余职工354人,安置
富余职工81人。
对外开放。烟台港务局与新加坡、济南方面合资成立的烟台康益谷物有限公司合
同利用外资额达到1390万美元,在烟台港落户的外商独资企业嘉吉化肥(烟台)公司顺
利投产。年内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包括亚行贷款资金)为烟台市下达计
划的2.7倍和2.2倍;烟台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985万美元。
科技进步。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速技术进步和推进技术创新的要求,积极推进科
技进步,为港口经济发展服务。一是加强技术开发改造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门机迁
移、浮吊、挖泥船改造和火车卸煤工艺改造等重要课题研究,完成了71泊滚装连接桥
改造、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改造和变电所微机运行改造等重要技改项目。二是加强设
备优化配置和日常管理。开展资产运营,优化盘活设备,推进设备调剂规范化,转让
设备33台, 回收资金127万元。设备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设备技术状态保持良好,装
卸机械利用率较上年提高4.93%,港务局被评为省设备管理先进单位。三是积极做好
能源管理和物资管理工作。坚持执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积极推广无功补偿等节能技
术;继续推行比质比价采购,降低费用支出,并积极清查处理积压物资,取得较好经
济效益。四是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
提合理化建议活动。 年内共征集合理化建议3505余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05项,创
经济效益764.5万元。

(刘文君)

【日照港】 2001年,日照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933.4万吨,比上年增长9.7%,其中
煤炭吞吐量2297.8万吨,比上年增长7.6%;杂货吞吐量635.6万吨,比上年增长18%;
集装箱完成40552标箱, 比上年增长15.5%;外贸煤炭吞吐量1285万吨,比上年增长
22.9%。港口总收入9.33亿元;实现利税8995万元。
生产经营。 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煤炭运输按照
“保外贸、保大用户、保重点矿”的原则,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大力巩固和提高市
场份额。加大货源开发力度,充实驻外力量,加强了与煤矿和用户的沟通、协调工作。
科学组织生产,优化装卸工艺,提高装卸效率。实施“名牌战略”,坚持“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
综合服务。
港口建设。 全年完成总投资2亿余元。完成了木片码头工程建设并开始试生产,
新增吞吐能力98.5万吨; 中港区油码头工程基本建成,建设了2万吨级成品油泊位一
个; 第三生活区续建工程完成,并交付使用;7、8#煤堆场扩建工程已完成轨道梁
基础处理,西港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基本完成码头主体,卸车场整车线改造工程已
完成路基回填和桥涵施工,东港区5#泊位煤炭专业化改造工程已经开始进行装船机
制造和泊位水域疏浚。在项目前期工程方面,东港区三期工程完成了贷款评估,工程
可行性报告已报国家计委待批;西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交通部
审查并编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 为抢工期,西港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7、8#煤
堆场改扩建工程、东港区5#泊位煤炭专业化改造工程,边开工建设,边抓紧进行前
期工作, 并争取到了交通部对煤炭改造两个项目的资金2080万元和520万元;铁路改
造工程和煤炭卸车系统改造工程已委托编制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管理。为进一步明确港口发展方向和思路,成立了战略研究办公室,开展港
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完善目标经济责任制,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大力推进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修订了《日照港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到2010年长期规划》,
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实施人才工程,促进了港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开展贯标
认证工作和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全局有7个QC小组被评为省部级优秀QC小组,并保
持了重大货运事故、货物赔偿率为零的记录。继续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了成
本开支。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全局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班组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全局有12个班组被评为局红旗班组。深入开展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工作,调动专业技术
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用工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股份
制改组和发行A股上市工作。 修订完善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方案,为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和港口建设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企业文化建设。根据《日照港务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2001年企业文化建设
建议计划》,编制了年度企业文化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初步设计制作了《企业文化识
别手册》的有关基本内容。设计制作了港口形象宣传广告,被《中国港口》杂志全部
采用,发表在第五期《中国港口》封一、封四。年初制订了企业文化研究课题,继续
加强企业文化理论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成绩突出,连续4年获得了“山东省企业文化
建设先进单位”,并获得“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奖”。
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生产建设中
心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按照省委部署,在局领导班子
及成员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继续在全局开展了“四个文明”创建和“四个一”
学习活动。先后开展了素质教育、“学党章、守纪律、正党风”教育、警示教育等一
系列党风党纪教育。出台了《中层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意见》《选拔任用干部实行
试用期制暂行办法》,加大了干部考核管理和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力度。实施了廉
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行政监察工作,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
对“法轮功”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努力做到文明生产、
优质服务,提高了港口声誉。2001年,日照港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同时,连续11年保持了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