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镇企业的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6&rec=94&run=13

乡镇企业的前身称社队企业,是指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后来的农村人
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兴办的集体工副业。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社
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除乡镇办、村办企业外,还包括部分农民联营
的合作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以及个体企业。山东乡镇企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
程。
1.萌芽时期(1950~1957年)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恢复和发展农村副业、手工业。到195
0年上半年,全省已恢复的副业、手工业计有100余种。到1957年全省农业社副业产值
已占农业产值的10.8%,手工业、运输业等非农业逐渐发展起来。
2.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年)
1958年,出现了公社办工业的群众运动,到1958年底全省公社工业企业达到12万
多个,从业人员45万多人,总产值7.7亿元。1960年以后,山东的社队工业企业急剧
萎缩,1963年产值不足千万元。1964年和1965年,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66年,
党和政府再次强调“公社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许多社队又开始办企业。到1
977年,全省社队工业企业达到12.2万处,从业人员190.6万人,总产值40.4亿元。
3.迅速增长时期(1979~1990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转折点,山东乡镇企业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1978~1
983年的5年中,全省对7600多个社队企业进行了整顿,使之在调整中稳步前进。到1
983年底,乡镇企业已达22万个,固定资产净值43.5亿元,总产值108.7亿元。进入
“七五”后,山东省明确提出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乃至山东经济的战略
重点,并在税收、利润分成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使乡镇企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乡镇
企业产值、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012亿元和756亿元。
4.提高发展时期(1991年~)
进入“八五”,乡镇企业的大环境发生变化。省委、省政府要求乡镇企业“把工
作重点转移到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竞争能力、提
高经济效益上来”。这些原则贯穿于全省乡镇企业90年代的发展始末,对乡镇企业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校: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