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6&rec=76&run=13

【综述】截至2001年底,全省煤炭系统共有工业企业385个,其中大型企业7个,中型
企业14个,职工年平均人数为43万人。全年全系统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
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6%;省属煤炭企业实现工业增
加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出口创汇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完成
利税46.4亿元,比上年增长65.6%,实现利润4.1万元,比上年增长342.4%。完成省
部级以上技术改造项目36项,投入技改资金2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67%。
截至2001年底,省属煤炭系统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78.3亿元,净值为257亿元,其中2
001年新增固定资产65.5亿元。全年共完成原煤产量10825万吨,比上年增长33%。安
全生产总体上保持稳定。省属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0.91,比国家下达的考核指标
降低0.09;市县属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1.99,比考核指标降低0.41;乡镇煤矿自
9月份以来安全状况趋于好转,杜绝了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非煤产业继续保持好
的发展势头。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共完成多种经营产值及经营收入99.96亿元、销售收
入96.1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税金2.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18.6%、
2.8%和16.5%。

【改革改制】兖州煤业成功进行了A股和H股扩股,融资15.3亿元,并启动了电力股上
市工作。肥城矿业公司和龙口矿务局利用债转股政策分别组建了新的股份有限责任公
司。全省煤矿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的改制工作全面
展开,在817户矿处级单位和非煤项目中改制单位达到了670户,比上年增加301户,
提高了44.9%,规模较大的非煤项目和小型厂网点改制面达到了90%以上。企业内部
层层实行了干部择优竞聘、工人竞争上岗、年终考核末位淘汰的用人制度,推行了以
岗定资、以效计资、按股分红和经营者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办法,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
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关闭破产工作进展基本顺利,
龙泉、枣庄、朱子埠、汤庄、坊子5个关闭破产矿井全部进入实施阶段;龙泉煤矿破
产后重组的民营企业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正常运行,全省第二批9对矿井
的关闭破产预案已经国家经贸委预审并转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确认。

【企业管理】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各煤炭企业把落实扭亏增盈责任制作为加强企业管
理的中心环节,狠抓扭亏增盈指标的分解落实,推动扭亏增盈工作不断深入。省煤炭
工业局在对企业考核盈亏指标的同时,把递延资产、地面塌陷补偿费、长贷利息等主
要费用的摊销与盈亏一起进行考核;把经营成果与主要经营者的收入挂钩,进一步促
进了扭亏增盈目标逐级落实,推动了企业管理工作。全省煤矿深入开展了以扭亏增盈
为中心的“管理效益年”活动,全面推行了邯钢倒逼成本、海尔物流管理、亚星比价
采购以及龙口矿务局会计委派制、新汶华丰煤矿内部市场化管理、兖矿减人提效等一
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效果比较显著。目标成本管理基本落实到了生产矿井和班
组;以物流管理促进生产经营和降本增效的理念基本形成,全省重点煤矿仅实行比价
采购就节约费用支出2.12亿元;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和会计委派制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财
力分散和资金体外循环带来的各种弊端和漏洞;企业内部市场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各
个生产环节的经营管理;实施减人提效,全省重点煤炭企业全年转岗分流人员达415
64人,原煤全员效率达到每工3.44吨,比上年提高了11.1%。

【结构调整】突出抓了煤炭洗选加工、洁净煤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和非煤项目的发
展。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提高煤炭洗选比重,全省重点煤矿全年精煤产量达到237
6.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5.9%,煤炭入洗率占到全部原煤产量的29.3%。积极推进
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枣庄矿业公司水煤浆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火炬开发项目,新汶、
肥城矿业公司地下煤气化形成了日产8万吨生产能力,兖州、肥城矿业公司的煤炭液
化项目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立项。煤矸石综合利用方面,全年新开工矸石电厂13座,新
增装机容量25.2万千瓦,年内有6座建成发电;新开工煤矸石砖厂6座,设计规模年产
3亿块标准砖,全年矸石砖产量达到了4亿块。非煤产业新建和技改项目达到75个,总
投资20.4亿元,一批骨干和高新技术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市场营销】在总量控制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和组织企业生产,促进煤炭市
场的稳定好转。在营销体制上,推广了肥城矿业公司“四统三共”(煤炭统销、营销
人员统管、财务统算、工资费用统提;共同采样、共同化验、共同定价)的经验做法,
实现了企业内部煤炭销售的集中统一管理。在销售价格上,坚持在市场调节的原则下
保持煤炭企业的相互协调,努力把煤价恢复和稳定在合理价位。抓住市场好转的机遇,
大力开展“货款清欠年”活动,做到了当年不发生新的煤款拖欠,陈欠款大幅减少。
在市场开拓上,坚持实行“巩固省内、扩大省外、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省属
重点煤矿在省内、省外的煤炭销量和出口量比重占到总销量的48.2%、29.2%和22.6
%,销售结构比较合理。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了整顿煤炭经营秩序工作,为150 6户
企业颁发了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有效地规范了煤炭经营秩序。

【安全生产】按照国务院和全省统一部署,坚持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相结合,大力开
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省政府先后3次下发传真电报、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乡镇煤矿停产整顿和国有大矿专项整治的具体措施,从
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持续不断地组
织开展了煤矿安全大检查和整顿工作监察。全省310处乡镇煤矿全部进行了停产整顿。
经过整顿,有256处矿井相继恢复生产,属于“四个一律”(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国有
煤矿区内小煤矿、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四证不全的矿井)关闭的
54处矿井被依法关闭。到年底,全省乡镇煤矿停产整顿工作基本结束。国有大矿以
“一通三防”(通风、防尘、防火、防瓦斯积聚)和防水为重点的专项治理也取得一定
成效。整顿期间,全省各类煤矿共投入资金3.7亿元用以安全技措工程建设,一些长
期影响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大大增强了矿井抗灾能力。查处事故的
力度明显加大。年内发生事故的责任者先后有16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56人受到撤
职处分、160人受到行政或党纪处分,发挥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任衷平)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是1996年3月由原兖州矿务局整体改制组建
的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以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构建的兖矿集团是全国百户现代企
业制度试点企业和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目前拥有兖州、济宁东部两大
煤田,井田面积为440.4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37.68亿吨,可采储量21.36亿吨。现
有8座生产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2775万吨/年;现有选煤厂6座,设计年入洗量2028
万吨。现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56家,直接对外投资参股公司20余家。
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兖矿集团综采工作面单产达到551.7万吨,
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全员效率(16.01吨/工)是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水平
的5倍以上,达到了德国、英国、波兰等发达产煤国家水平。企业战略和技术研发体
系初步形成。成立了8个非煤产业研究所,在国内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先
后完成科技成果320多项,有15项技术发明申请了专利,另有20多项正在申请办理。
加强质量管理,争创名牌产品。兖矿集团实施名牌战略和星级服务工程,建立健
全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使“兖矿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连续5年被评为
“全国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兖矿煤”被评定为全行业惟一的“中国公认名
牌产品”,洗动力煤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在中国商品学会、中国质量学会
联合举办的“2000年中国市场商品质量调查活动”中,“兖矿煤”系列产品获同行业
“第一品牌”称号。2001年4月9日,“兖矿煤”以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特
点,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走上了用法律手段维护用户和企业自身合法权益的道路。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非煤发展。通过投资建设和兼并联合等形式,由比较单一的
煤炭生产逐步转向煤与非煤并重,非煤产业由单纯的安置型逐步转向效益型与安置型
并重。目前,非煤产业已建成14个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或产品,电力、
煤化工等产业具备了构建战略支柱产业的初步构架。2001年,非煤产业销售收入4
5.88亿元,比2000年增长5.32亿元,占到了集团公司总收入的41%,比1995年的
11.65亿元增加34.23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入资金7187万元,技改项目8个,开发新
产品39个,新增利税3491万元。兖矿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为主,融建井、建
筑、安装、煤化工、机械制造、运输、电力、服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
加强资本运作,开辟融资渠道。兖矿集团其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是
亚洲金融危机中惟一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成功上市的中国煤炭
企业。2001年1月、5月又分别实现了A股、H股的成功增发。至此,集团公司已完成4
次股票发行,共募集资金52亿元,占煤炭行业在证券市场融资总额的37%。“兖州煤
业”被《欧洲周刊》评为1998年度“亚洲最佳新上市公司”,1999和2000年又被权威
机构评为香港“十大优质国企红筹股”“中国最佳管理公司”第四名和“中国上市公
司50强”第十二名。
加强战略管理,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兖矿集团加速公司体制与运作机制和国际惯
例的接轨,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1996~2001年,销售收入、利税总
额、利润、综采单产等主要指标连续6年保持全行业领先水平。2001年,煤炭总产量
完成3637.84万吨,比上年增长19.51%;煤炭总销量完成3458万吨,比上年增长
16.35%;煤炭出口1332万吨,比上年增长32.93%;实现销售收入112.58亿元,比上
年增长28.1%;实现利税总额18亿元,利润5.65亿元。年末资产总额218亿元。
铸造辉煌成就,勇领行业龙头。兖矿集团立足于高起点、高科技、高水平,在建
井速度、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科技进步、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职工福利、综合
形象等八个方面创出了全行业一流。多年来,企业相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首批转换经营机制典型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
进企业特别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中国企业管
理杰出贡献奖”“200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资信连续被大公国
际资信评估公司评定为“AAA”级;1999年6月,在华东七省市国企改革座谈会上,兖
矿集团作为山东省惟一的国企代表,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工作,受到江总书记的高度
肯定和赞扬;2001年6月,在国企改革与发展暨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上,朱基总理
称赞兖矿是中国最好的煤矿。

(宋瑞 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