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6&rec=66&run=13

【综述】200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59.49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业总产
值2453.96亿元, 增长4.2%, 其中农业产值1400.34亿元, 增长4.0%, 牧业产值
650.10亿元, 增长7.4%。全年粮食总产3720.60万吨,比上年减少3.1%;棉花78.1
万吨, 油料377.3万吨,蔬菜7556.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4%、5.7%和4.l%;
水果971.4万吨,比上年增长0.5%;肉类总产595.4万吨,禽蛋产量379万吨,奶类产
量9 0.4万吨, 分别增长6.3%、3.5%、28.3%。农机总动力达到7689.6万千瓦,比
上年增长9.5%。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出口创汇44.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
长3 1%、 27.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04.51元,比上年增长5.5%,高于全国增
幅1个百分点。

【农业综合开发】2001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发展新
阶段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2001年全
省共投入开发资金9.79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3.89亿元,县以下集体及农
民自筹资金5.86亿元, 贷款4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6.73万公顷,发展多种经营和龙
头企业项目60个,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3个,农业科技综合推广项目1个,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67万公顷,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31个,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平
均比非项目区高出320元。农业综合开发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资源开发向产业开发、
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转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2001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符合农业
部统计标准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发展到9809个,其中龙头企业4188个,中介组织
3162个, 专业市场1498个,其他类型的产业化组织961个。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值
达到49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50.7亿元,创利税109.9亿元,创汇18.1亿美元。产
业化组织共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46.69万公顷, 带动养畜5964.7万头,带动养禽8.6亿
只。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14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1.2%,农民从产业
化组织新增收入82.1亿元,户均1008.6元。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特点:一是产业
化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关系更趋紧密。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不断拉长,农
副产品转化增值能力不断提高。三是龙头企业集团化趋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增强。全
省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资产总额超过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已达159家。 四是基地建设逐步由东向西转移,东西结合、梯次推进的格局初
见端倪。五是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产业化的档次不断得到提升。限额以上
的龙头企业有90%左右实行了产学研结合,80%左右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龙头企
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日渐加强,逐步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
载体和主体。

【棉花生产】2001年,全省棉花播种面积73.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9.13万公顷,增
长35.2%;总产78.1万吨,比上年增加19.1万吨,增长32.4%,为1992年以来产量最
高的年份;单产1062.2公斤/公顷,比上年下降2.1%,但仍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
2001年山东棉花生产的特点为“两高一低”:即棉农的植棉热情高,植棉的科技含量
高,植棉效益降低。由于2000年植棉的比较效益提高,刺激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致
使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1年山东优质高产抗虫棉基本普及,棉种脱绒包衣、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等都是历史上应用比例最大的。 由于国内外产销形势变化等,200
1年棉花收购价格比上年降低30%以上, 植棉纯收益降低60%以上,将直接影响2002
年的棉花生产。

【果品生产】2001年,全省果园面积74.5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86万公顷,降低2.5
%, 其中苹果园面积39.7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67万公顷,降低10.5%;梨园面积
6.3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2700公顷,增长4.5%;桃园面积8.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
100公顷,增长8.8%;葡萄面积4.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2万公顷,增长36.0%。
全省果品产量971.4万吨,比上年增加4.8万吨,增长0.5%。其中苹果总产616.4万吨,
比上年减少31.3万吨,降低4.8%;梨总产96.1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5.5%;
桃总产105.3万吨, 比上年增加17.1万吨,增长19.4%;葡萄总产61.9万吨,比上年
增加14.4万吨,增长30.3%。

【种植业结构调整】2001年,全省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突出了品质、品种
结构的优化。主要农作物面积“一减、三增” (即粮食面积减少,棉花、油料、瓜菜
面积增加) 。据统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5.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0%;棉花面积
73.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5.2%;油料播种面积10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4%;瓜
菜播种面积215.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8%。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普通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继续减少,而瓜菜、油料、
棉花、牧草等高效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二是种植区域规模化程度提高。各地实行区
域化布局, 培植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有20多个花生面积在1万公顷以
上的县(市),有50多个水果面积达1万公顷以上的县(市),有90多个瓜菜面积超过1万
公顷的县(市)。三是质量成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粮食作物重点是发展优质专用品种。
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133.33万公顷,优质专用玉米26.7万公顷,果品套
袋100亿个, 优质果率85%以上。四是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全省
农业科技示范园达2000多个, 设施栽培面积达66.67万公顷。 全省建立起7个放心菜
(果、茶)基地县,3个放心畜产品生产基地,9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26个生态农业
示范县。 目前全省共有绿色食品186个,无公害农产品73个,有机食品30个,生产基
地面积发展到22万公顷。五是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全省通过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业
生产基地366.67万公顷,带动农户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6%。

【粮食生产】2001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继续调减,多灾之年,全省粮食生产仍夺得
了较好的收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5.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0%,粮食总产3720.6
万吨, 比上年减少3.1%。 其中夏粮面积354.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4%,总产16
55.4万吨, 比上年减少11.0%;秋粮面积360.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4%,总产206
5.2万吨,比上年增长4.4%。

【油料生产】2001年,全省油料生产稳中有升,夺得了历史最好收成。全年油料播种
面积100.8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5.3%, 为历年来播种面积最大的一年, 油料总产
377.3万吨,比上年增长5.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瓜菜生产】2000年,全省瓜菜生产持续发展,面积和总产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
年瓜菜播种面积215.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8%,瓜菜总产8828.7万吨,比上年增长
5.4%。 其中蔬菜面积18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4%,总产7556.4万吨,比上年增长
4.1%;瓜类面积30.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9%,总产1272万吨,比上年增长14%。

2001年山东省粮食作物面积、产量表

单位:千公顷、万吨

┌───────┬──┬───┐
│作物名称 │面积│产量 │
├───────┼──┼───┤
│粮食作物 │7154│3720.6│
├───────┼──┼───┤
│其中:夏粮 │3547│1655.4│
├───────┼──┼───┤
│秋粮 │3607│2065.4│
├───────┼──┼───┤
│(一)谷物 │6308│3323 │
├───────┼──┼───┤
│1、稻谷 │174 │110 │
├───────┼──┼───┤
│2、小麦 │3547│1655.4│
├───────┼──┼───┤
│3、玉米 │2505│1532 │
├───────┼──┼───┤
│4、谷子 │48 │16 │
├───────┼──┼───┤
│5、高粱 │24 │7 │
├───────┼──┼───┤
│6、其它谷物 │11 │3 │
├───────┼──┼───┤
│(二)豆类 │415 │94 │
├───────┼──┼───┤
│其中:大豆 │395 │91 │
├───────┼──┼───┤
│绿豆 │14 │3 │
├───────┼──┼───┤
│(三)薯类(折粮)│431 │303 │
└───────┴──┴───┘

(省农业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