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6&rec=184&run=13

市委书记石军市长刘国信

市名由来原为村名,传说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设军营故名。1964年华北
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翌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1982年11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即以“东营”为名。
政区人口全市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辖5个县区,42个乡(镇、办事处) ,1768个
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173.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76万人。男女性
别比103∶100。人口出生率11.25‰,人口自然增长率6.59‰。少数民族5432人。
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501.5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6.4∶80.7∶12.9。 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0.7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75.6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7.87亿元。 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24.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6.94亿元。贷款余额166.40亿元。
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7亿元, 比上年增长7.2%。耕地面积17.32万公顷,
农作物播种面积26.9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
积17.31万公顷。粮食总产84.03万吨,平均亩产310.88公斤。粮经产值比67∶33。肉
猪、牛、羊年出栏152.85万头(只) 。肉、蛋、奶产量19.1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9.0
9万吨。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5.87亿元,企业总数13739个。限额以上企业209个,
完成工业增加值337.94亿元,实现利税212.35亿元。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有华泰集团的
华泰牌工业用纸、有光纸等,胜利油田维可得食品厂维可得牌火腿肠、糕点、面食等,
山东凤凰制药厂的凤凰城牌人用药、中药、成药等,东营市挪亚实业有限公司的挪亚
牌面包、糕点、代乳制品,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的半球牌面粉、面条、粮油等。
建设环保基本建设投资73.04亿元, 比上年增长35.4%。完成更新改造投资89.0
7亿元。建筑业总产值29.7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
全年污染治理总投资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75%。
交通邮电邮政业务总量8635万元。 电信业务总量10.06亿元,市话18.5万户,农
话19.43万户。 公路通车里程485.5公里,年货运量1973万吨,客运量680.1万人次。
有泊位14个,年吞吐量共220万吨。
贸易旅游城乡集贸市场266个,商品成交额53.1亿元。进出口总值3.6亿美元,其
中出口总值1.8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8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08万美元,批准
外商投资企业35家。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公园、山东黄河三角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饶南宋大殿、东城新世纪广场、胜利黄河大桥、孤东海堤、胜
利电视观光塔等。旅游业年内接待国(境)外客人1385人次,国内客人55.1万人次,实
现旅游收入2.12亿元,其中外汇收入95.68万美元。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1186所, 在校生25.30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
18.36万人; 教职工18490人, 其中专任教师14726人。 科研机构515个, 科研人员
55007人。 59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 文化体育场所2840处。 医院66处,床位
3504张,卫生技术人员4482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416万元。 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5.5万人,农民人均
纯收入2981.26元,人均居住面积24.1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7元,人
均居住面积15.1平方米。

△2001年3月,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将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列入国家
“十五”计划。
【东营市高级技工学校成立】 2001年5月10日,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东营市技工学校晋升为“东营市高级技工学校” 。8月15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
将东营市技工学校改建为“东营市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东营市人民政府,为副地
级事业单位。
【东营职业学院成立】 2001年7月25日,省政府批准成立东营职业学院。该院由
东营广播电视大学(含东营教育学院)、东营市财经学校、东营师范学校、东营农业学
校(含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校合并,内设7个系、20多个专业,是一所全日制普
通专科学校。
【利津黄河公路大桥通车】2001年9月26日,全国首例采用BOT模式融资建设的利
津黄河公路大桥通车,这是全国基桩最深,黄河上主跨最大、高度最高的公路大桥。
【东营机场启用】 2001年11月28日,东营机场正式通航,先期开通东营-北京航
班。
(朱蔚 李中华)

东营区
区委书记 陈兴銮
区长 张传胜

区名由来1964年,胜利油田会战时在境内东营村附近建立指挥部。1965年,为服
务油田开发建设, 中共惠民地委、 惠民地区专署成立中共东营工委、东营办事处。
1982年建立东营市。1984年1月,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6月两区合并为东
营区。
政区人口全区总面积1155.62平方公里。 辖9个镇、街道办事处,201个村民委员
会,56个居民委员会。年底全区总人口56.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79万人。男女
性别比104∶100。人口出生率1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3‰。
经济概况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5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95亿元,增长
15.2%; 第三产业增加值12.03亿元,增长19.2%。全年共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6亿
元,比上年增长40.69%;预算内财政支出2.63亿元,比上年增长42.85%。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8亿元, 比上年增长6%。年末耕地面积1.89万公
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4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3.35万吨,秋粮产量4.12万吨。棉花总
产量7553吨,增长42.9%,单产82.9公斤/亩,创历史新高,油料总产量596吨,水果
总产量6264吨, 蔬菜瓜类总产量18.69万吨。全年造林面积1133公顷,育苗面积93.9
3公顷。大牲畜年末存栏4.03万头,猪存栏4.74万头,羊存栏13.51万只,其中波尔山
羊纯种繁育1600只,杂交改良2.18万只,成为全省最大的波尔山羊养殖繁育基地。肉
类总产量1.92万吨, 禽蛋产量8586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9万吨,其中海产品产量
2.87万吨,渔业产值1.82亿元。
工业全区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0.15亿元, 增长25.4%,实现
增加值3.18亿元, 增长20.8%,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17%,比上年提高1.86个百
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1%;实现
利润4650万元,增长42.6%,实现利税8851万元,增长26.77%。
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3亿元, 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基本建设
完成投资3.76亿元,增长74.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14亿元;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
6310万元, 增长81%;城镇私人建房投资1.87亿元,增长58.6%。建筑业增加值1.8
2亿元, 增长13.1%。资质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产值12亿元,增长41.9%。房
屋施工面积8.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84万平方米,工程优良率达到37%。
贸易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批发零
售贸易业25.79亿元, 增长33.6%;餐饮业3.18亿元,增长19.6%。年末各类市场达
到67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8处,集市19处,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9亿元,比上年增
长15.1%。全年实现出口创汇551万美元,增长20.8%,实际利用外资406万美元。年
末个体工商业户12893户, 从业人员2.86万人,注册资金1.98亿元,营业收入7.19亿
元;私营企业1350家,雇工人数11412人,注册资金4.57亿元,营业收入4.26亿元。
教科文卫年末有各类学校71所,其中普通中学25所。专任教师2658人,在校学生
4.16万人, 全年向大中专学校输送新生856人。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38
项, 取得科技成果13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9项。专利申请量2
76项,专利代理量32项,已实施3项。年末有各类技术专业人员10960人,其中,中级
以上技术职称1288人。 全区技术贸易机构118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38家,员工1300
人, 技术交易额5143万元,科研机构45个。有205处文化大院和文化场所,广播电视
人口覆盖率为100%。全区共有医疗保健卫生机构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个,床位
258张,卫生技术人员515人,其中医生251人。
社会生活全年发放救灾救济金70万元。 全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12283人,在岗
职工工资总额14774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365元,比上年增长15.1%。年末登记
失业率为1.76%,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8%。农民人均纯收入3026元,比上年增加
202元,增长7.2%,人均居住面积22.9平方米。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1年度,东营区招商引资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
共引进项目1140个(扣除上年在建项目) ,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11.5亿元(包
括上年度在建项目新增投资),完成全年任务10亿元的115%,完成市下达任务3.63亿
元的317%。在已考核认定的正式投产(营业) 及在建项目中,到位外来固定资产在50
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61个,已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这些较大项目的建设
及投产,将加快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经济总量的增长。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2001年5月份以来,东营区进行了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一
是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成立区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取消部门、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
户,取消单位的会计、出纳岗位,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
提下,由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统一核算和管理,按照规定的收支业务流
程,实现从收入源头到每个支出环节的全程监督。到2001年10月底,全区所有行政事
业单位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城区42个村居也纳入到相应的办事处核算中心统一核
算管理。二是实施会计委派。对资金流量大、往来款项多、缴拨关系复杂的区土地局
和油区办实行会计委派。 三是派驻企业财务总监。2001年9月,由区国有资产管理局
向占国有资产数额较大的蓝海集团、 海科石化、胜他玻璃3家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四
是实施双重管理。2001年10月,建立对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所人员实行业务上由区
财政局管理为主,人事上由乡镇、街道党委与财政局共同管理的制度。

(马献忠)

河口区
区委书记 韩吉顺
区长 徐春福

区名由来因黄河自1855年起在境内7次改道渤海, 建区时境域仍处黄河入海口而
得名。政区人口全区总面积2365.13平方公里。2001年底,辖7个乡 (镇、办事处) ,
178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19.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5万人。男女性别比105∶
10 0。人口出生率12.27‰,人口自然增长率8.85‰。
经济概况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第一、二、三产
业比重14.1∶56.1∶29.8。 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8
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8亿元。贷款余额6.2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亿元, 比上年增长3.1%。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6
6万公顷, 农作物播种面积2.1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万公顷,经济作
物播种面积0.42万公顷。粮食总产4.6万吨,平均亩产177公斤。肉猪、牛、羊年出栏
21.8万头(只)。肉、蛋、奶产量1.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95万吨。
工业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8.64亿元,销售产值4.88亿元,增加值2.09亿元。
企业总数1044个,职工7259人。限额以上企业11个,完成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实现
利税4090万元。
建设环保全年基本建设投资2.6亿元, 比上年增长202.4%。 完成更新改造投资
0.5亿元, 比上年增长202.3%。建筑业总产值0.77亿元,实现利税266.7万元。房屋
建筑竣工面积5.3万平方米。全年用于污染防治的环境保护总投资369.7万元,比上年
增长7%。
交通邮电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16万元。 电信业务总量1893万元,市话1.17万户,
农话1.81万户。公路通车里程1445.7公里,年货运量353.1万吨,客运量53.2万人次。
贸易旅游年末城乡集贸市场22个,年商品成交额4.5亿元。进出口总值610万美元,
其中出口总值4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2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家。主要旅游
景点有海上长城、人间仙境--仙河镇、万亩槐林、黄河口望塔、东营港 (海上钻井
平台) 、亚洲最大的孤东联合站、芦花飘雪、孤北水库。旅游业年内接待国(境)外客
人70人次,国内客人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万元,其中外汇收入2万美元。
教科文卫年末各级各类学校47所, 在校生3.15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
1.263万人;教职工1045人,其中专任教师871人。科研机构4个,科研人员26人。8项
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 文化体育场所412处。医院6处,床位200张,卫生技术人
员259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112万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9560人,农民人均纯
收入2753元,人均住房面积20.4平方米。职工年平均工资8847元,人均住房面积13平
方米。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1年,全区正式注册建成投产的项目660个,到位外来
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在建项目210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4600万元,合同协议
项目167个。 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配套完善区经济园区二期扩建工程。全区个体工
商户发展到6965户,私营企业发展到332家。实现出口创汇400万美元。
【高新技术园区建设】2001年,河口区规划建设黄河口高新技术创业园,组织实
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筛选出高新技术成果110项,新上产学研结合项目7项,先
后与17所大专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高层次人才40名。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8%。
【冬枣产业】2001年,河口区把发展冬枣生产作为河口区的第一产业和特色产业。
计划在“十五” 期间使冬枣面积发展到5000公顷,建成3个万亩示范样板园,实现人
均1亩冬枣密植园;建成一座6000吨的保鲜库和3条枣汁加工流水线。2001年底,全区
冬枣面积3107公顷, 成片密植园冬枣284.6万株,建成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庭院
冬枣树5万株,投入专项开发资金700余万元,冬枣产量200吨,出圃冬枣苗木45万株,
产值800多万元。

(韩学芝)

垦利县
县委书记 周连华
县长 韩奎祥

县名由来县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垦利因此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县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 辖7个乡镇、2个办事处,332个行政村。年
底全县总人口21.2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4.5万人。男女性别比102∶100。人口出生
率10.14‰,人口自然增长率4.06‰。少数民族94人。
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21.32亿元, 比上年增长15.3%。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23.6∶53.1∶23.3。 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1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5亿元。贷款余额14.3亿元。
农业总产值8.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12万公顷,农作物
播种面积6.3万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6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4万
公顷。 粮食总产14万吨,平均亩产206.5公斤,粮经产值比5∶5。肉猪、牛、羊年出
栏22.42万头(只)。肉、蛋、奶产量1.4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6亿元, 增加值10.35亿元,企业总数2066个,职工
2.8万人。限额以上企业20个,完成工业增加值8.1亿元,实现利税3.26亿元。省级以
上名牌产品是万全牌特种电缆。
建设环保基本建设投资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7亿元,
比上年增长53.2%。建筑业总产值3.64亿元,实现利税5176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22.22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6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
交通邮电邮政业务总量788.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667万元,市话1.8万户,农话
3.3万户。公路通车里程1032.8公里,年货运量295万吨,客运量71万人次。
贸易旅游城乡集贸市场47个,商品成交额3.2亿元。进出口总值175万美元,其中
出口总值175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212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9万美元。批准外
商投资企业2家。 主要旅游景点:胜利黄河大桥、黄河入海口、国家级森林公园。旅
游业年内接待国内外客人1万人次。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84所,在校生3.4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3.13万
人; 教职工2373人,其中专任教师1863人。科研机构11个,专职科研人员60人。6项
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 文化体育场所2处。医院9处,床位590张,卫生技术人员
688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132.5万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1万人,农民人均
纯收入2800元,人均居住面积26.4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1元,人均居
住面积20.14平方米。

△2001年,垦利县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全国改水先进县。
【永镇水库衬砌增容工程竣工】 2001年12月15日,全省最大的地方平原水库-永
镇水库衬砌增容工程竣工。该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年蓄水总量达6000万立方米。

(张文泽 李玲)

利津县
县委书记 曹连杰
县长 郭丰璞

县名由来利津县始于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 ,因邑内有“永利”和“东
津”两地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县总面积1666平方公里。 辖5镇4乡,514个行政村和居委会。年底全
县总人口29.16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男女性别比105∶100。人口出生率1
1.53‰,人口自然增长率5.19‰。少数民族56人。
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25.42亿元, 比上年增长15.4%。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30.2∶43.4∶26.4。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8.42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4亿
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5亿元。贷款余额10.9亿元。
农业总产值13.38亿元, 比上年增长6.9%。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4万公顷,农作
物播种面积6.6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6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1
万公顷。粮食总产18.27万吨,平均亩产307.93公斤,粮经产值比40∶60。肉猪、牛、
羊年出栏35万头(只)。肉、蛋、奶产量2.3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38万吨。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16亿元, 增加值8.68亿元,工业单位个数3537个,
职工1.72万人。 限额以上企业54个,完成工业增加值6.7亿元,实现利税2.31亿元。
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巨峰葡萄罐头(食品)、复方川芎胶囊、金石清热颗粒、天丹通络
胶囊等60余种中药产品。
建设环保基本建设投资4.24亿元,比上年增长9.42%。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960万
元。建筑业总产值1.24亿元,实现利税648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72万平方米。
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4570万元,比上年增长75%。
交通邮电邮政业务总量550.29万元。 电信业务总量2617万元,市话1.4万户,农
话3.9万户, 因特网注册拨号用户2408户。公路通车里程876.5公里,年货运量481万
吨,客运量96万人次。拖船4艘。
贸易旅游城乡集贸市场46个, 商品成交额9.7亿元。进出口总值1540万美元,其
中出口总值1178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20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6万美元,批准
外商投资企业5家。 主要旅游景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津黄河大桥风
景区、利津县城欧式商业街、利津城凤凰广场。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86所,在校生4.3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4万人;
教职工3165人, 其中专任教师2705人。科研机构12个,专职科研人员48人。7项科研
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7处。医院10处,床位726张,卫生技术人员8 75
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154万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万人,农村保险基金
552.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843元,人均居住面积23.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6890元,人均居住面积20.14平方米。

【利津县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1)6月21日,国家无偿投资2120万元的山东利津
国家粮食储备库开工建设。(2) 9月26日,山东利津黄河公路大桥胜利通车。(3)10月
份,完成投资450万元的“利津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期工程,并续接投资370万元的二
期工程。(4)年底,国家无偿投资180万元的“利津县800公顷国家重点土地整理项目”
已基本完工。
【利津县获得多种荣誉称号】2001年,利津县被省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
县”“两基工作先进县”。振利油料公司获“全省百强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有57个
单位69项获省直部门以上表彰。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全县累计引进已投产(营业) 项目470个,计划投
资总额14.4亿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9.13亿元;已注册在建项目20个,计划投
资总额4.06亿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1.05亿元。

(裴泽民)

广饶县
县委书记 田振玉
县长 徐梅清

县名由来西汉初置广饶县。意为“海滨广斥,饶于鱼盐”。隋移置千乘县,金改
乐安县。民国3年(1914年),全国改定重复县名,乐安县复称广饶县。
政区人口全县总面积1137.87平方公里。 辖10个乡镇、2个办事处,553个行政村
和2个居委会。 2001年底全县总人口4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7万人。男女性别
比102∶100。人口出生率11.3‰,人口自然增长率6.3‰。少数民族525人。
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52.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7%。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21.8∶44.1∶34.1。 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7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15.0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2.69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3
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77亿元。贷款余额45.77亿元。
农业总产值19.2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20万公顷,农作
物总播种面积8.72万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4万公顷,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2.78万公顷。粮食总产38.08万吨,平均亩产427.7公斤。粮经产值比49∶51。肉猪、
牛年出栏19.63万头。肉、蛋、奶产量6.0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35万吨。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02亿元,增加值20.58亿元。企业总数448个。限额
以上企业67个, 完成工业增加值16.39亿元,实现利税4.13亿元,职工2.56万人。省
级以上名牌产品:鲁光牌胶版印刷纸,华泰牌白板涂布纸、高级书写纸,半球牌小麦
粉。
建设环保国有和城镇集体基本建设投资1.75亿元,比上年减少48.7%。完成更新
改造投资3.8亿元, 比上年下降7.7%。全县五级及以上资质的建筑业总产值12.26亿
元, 实现利润6563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9.9万平方米。全年用于污染防治的环
境保护总投资8270万元,比上年增长9.81%。
交通邮电年邮政业务收入143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932万元,市话2.02万户,农
话8.07万户。 公路通车里程1002公里,年货运量591万吨,客运量52万人次。建有支
脉河渔港1处。
贸易旅游城乡集贸市场66个,商品成交额7.37亿元。全县商品出口总值6662万美
元。合同利用外资180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76万美元,批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家。
主要旅游景点:关帝庙、孙武祠、月河公园、文化广场、柏寝台、汉八博士墓等。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125所, 在校生7.32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6.18
万人;教职工5398人,其中专任教师4403人。科研机构46个,专职科研人员507人。9
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全县拥有剧团、影院、文化馆、博物馆和老干部活动中
心各1处, 文化站10个,图书室258个;有400米标准田径场9个、体育训练中心1处。
全县共有各类医院、 卫生院13处,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床位
864张,卫生技术人员1302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97万元。 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0.75万人,农民人均
纯收入3168元,人均住房面积24.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8元,人均住
房面积13.8平方米。

(董军)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