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丝虫病防治与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气象名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6&rec=140&run=13

丝虫病防治与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以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为主完成的《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
术措施的研究》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丝虫病是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73个国家和地区的寄生虫病。该病在国内16个省、
市、自治区流行广泛,感染人数3000多万,50年代被列入中国五大寄生虫病。据调查,
山东丝虫病流行区域达74个县市,病人500万人,流行范围、病人数量均居全国之首。
从20世纪50年代,以该所王兆俊、仲崇祜研究员为代表的老一辈寄生虫病专家,
开展了丝虫病的防治研究工作。首先摸清了丝虫病在山东的流行范围及特点,提出了
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先后试用几十种药物,筛选110种方案,确定
海群生4.2克7日疗法为临床治疗和防治丝虫病的首选方法。为扩大防治成果,在全国
首先提出采用海群生掺拌食盐全民普服药盐的方法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山东创立的
一整套防治方法和技术措施被确定为全国防治技术常规,在全国推广应用。1983年山
东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丝虫病。1985年,《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研究》获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首创的“海群生药盐”和以阳性蚊媒为指征的监测方法被WHO认为是“中国
的成功经验”和“创造性的成果”,山东的丝防经验和适宜技术在世界上得以推广应
用。
课题主要完成人:王兆俊 崔子海 许金花 陈敬亭 王仲三

(陈延平)

气象名词
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是在低纬度热带海洋上形成的气旋性涡旋。根据其中心风力
的大小分为热带低压(6~7级)、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10~11级)、台风
(大于等于12级)。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生成最多的洋面之一,台风生成后常向偏西
方向移动逐渐靠上我国大陆。平均每年有3个台风影响山东,有时会产生狂风暴雨。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变暖的现象。因为海洋变暖,通过海
气相互作用引起大气层温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气候异常。
沙尘暴由于大风吹起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多发生在春季植被未
长起、较强冷空气活动时。我国西北地区形成的沙尘暴在冷空气东移时,常影响到东
部地区。
低压槽和高压脊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高空盛行波动状的西风气流,波谷对应
低压槽,槽前为上升气流,常把近地层水汽带到高空凝结而成云,因此槽前多雨雪天
气。槽后为下沉气流,一般天气晴好。

(孙兴池)
责任编校: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