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5&rec=95&run=13

[海洋科技资源概况]全省共有县属以上海洋教学、科研与开发事业单位84个,
其中中央驻鲁15个、省属12个、市属14个、县(市、区)属43个。全省涉海科技人
员11300多人,县属以上主要从事海洋教学、科研与开发事业单位科技人员4000
多名,其中两院院士13名,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1100多名。

[海洋工程研究开发]1、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省海洋工
程研究院及共建单位共同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4项,取得了
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首
次定位了WSS V的糖蛋白;构建了中国对虾质粒CDNA文库,首次在中国对虾中获
得31个微卫星序列;共撰写论文102篇,正式发表42篇,其中国际刊物10篇,国
内刊物32篇,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特邀参加国际会议报告10篇、国内报告
10篇;有2项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
洋领域项目在研的113项,新获资助项目36项,重点围绕海洋生物、海洋环境、
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药物等领域,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取得
了一批重要成果,已完成研究论文368篇。
3、承担“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项目成果显著。承担“863”计划海洋生
物技术项目42项,占该主题项目总数的45%。在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
性控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海洋新药、抗盐耐海水植物的培育与应用等
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多倍体育苗居国际领先水平,已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其中,牡蛎、扇贝、对虾等三倍体苗种培育,海洋活性浸种剂“农乐一号”和农
作物抗病增产剂“天达-2116”等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新型抗艾滋病海洋药
物“911”已进入二期临床实验。
4、实施省海洋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实施省海洋科技攻关项目17项,
其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7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项。
5、实施科技兴海技术开发计划取得显著效益。省科技兴海技术开发计划实
施8年来,已累计实施项目169项,安排财政引导资金4000多万元,形成年新增产
值30多亿元,新增利税10亿多元的开发规模,有力地促进了海水增养殖、海洋化
工、海洋生化制品等产业的发展。

[海洋研究与开发基地]1、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
及其共建单位共建有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依托青岛海洋大学和青岛华海制药厂,先后有甘糖酯、海力特、洛伐他丁
等10个海洋药物产品获得国家生产批准文号,2000年有两个一类新药获准临床试
验,另有一个通过临床试验答辩。由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
研究所联合组建的“山东海洋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海藻硒化低聚糖、
碱蓬籽加工利用、共轭亚油酸、鱼油深加工和微囊鱼油粉末、海洋微生物色素和
微生物杀菌剂等6项成果,2000年与3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山东省海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烟台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成功研制出“901”海带新
品种,首次运用了同工酶技术进行种质鉴定。“山东省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海洋大学和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建立,其承担的“水产养殖育苗系列高效微颗粒饲料技术”为国家“863”
计划项目,现正组织中试,近期可望批量生产。
2、各类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共建成各类试验、示范基地14个,其中国家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试验基地7个,国家“863”产业化基地2个,国家科技兴海示
范基地5个,已基本形成衔接配套、功能各异的多层次基地建设体系,在高科技
成果的转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国家“863”计
划产业化基地--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作物抗病增产剂“天达
2116”,已累计推广260 0万亩,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树立了高科技成果转化
的一个样板。

[海洋新兴产业]1、海水养殖业。全省主要鱼、虾、贝、藻及海珍品增养殖品
种达50多种,海水养殖总产量287万吨。培育了全雌牙鲆、多倍体虾和贝类苗种
及海带新品种,引进了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兰对虾
等品种,牙鲆、鲈鱼、河豚等本地品种及国外引进的欧洲大菱鲆、美国红鱼实现
了工厂化、网箱及池塘养殖,提高蛏等滩涂贝类养殖技术,完善了海参、鲍鱼底
播、池塘养殖技术。
2、海洋食品加工业。全省水产品加工企业达1500多家,职工总数超过10万
人,商检出口注册企业近300家,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00多家,海洋水产品加
工总产量超过130万吨。开发出鸿洋神鱼油、金海大海藻饮料、即食紫菜等一大
批新产品,海洋水产品向深加工层次发展,仅荣成市2000年水产加工收入就接近
50亿元。
3、海洋化工业。以溴素深加工、苦卤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海洋盐化工稳步发
展,全省共有盐化企业50多家,溴素年产达5万吨,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溴
系精细海洋化工产品已有近50个品种。以山东海化集团原料综合利用、鲁北化工
集团绿色化工为代表的海洋化工可持续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海洋药物。全省已有海洋生化药品、海洋中成药、海洋保健品、海洋化
工药品及海洋生物化工材料等系列产品,年增加值达6亿多元,正在研究和开发
的海洋药物品种有50多个。在青岛市高科园建设了“青岛海洋生物工程产业园”。

(康荣鑫)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综述]北海分局是国家海洋局派驻青岛并代表其在北海区
实施海洋行政管理的机构。负责国家海洋法律、法规在北海区的监督实施,依法
对北海区实施海洋行政管理,完成国家下达的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资源的合
理利用与开发、保护海洋环境及海洋防灾减灾等任务。对山东、辽宁、河北、天
津等省市的海洋管理工作负有监督、指导协调和服务等职责。至2000年底,1700
名职工中,海洋技术人员900余人,高级科技人员100余人,学科涉及法律、管理、
海洋经济、水文、气象、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电子信息等专业。拥有6艘
海洋调查船舶、2艘海洋运输船舶、2架中国海监飞机和现代化的实验室,配备有
大量先进的仪器和装备,如机载航空遥感设备、多波束测量系统、智能水深测量
仪、浅地层剖面仪、色/质谱联用仪等。拥有VSAT通讯传输系统、卫星遥感接收
及处理系统、台站实时资料通讯系统、数值预报系统。可长期开展海洋水文、气
象、生物、化学、地质等多学科调查研究工作,承担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滨海发
电、核电站、港口等海岸和海洋工程的前期勘测、海洋环境调查、海域使用论证。
海洋环境保护。4月,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召开了由在青的
部分院士和涉海部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举办了首期涉海企业《海洋环境保护法》
培训班。依法对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实施管理,开展了埕岛油田附近海域质量状况
评价,组织对蓬莱19-3等油田海洋环境评价大纲的审定和海洋环境影响报告的预
审工作。完成了日照港等临时倾倒区上升为正式倾倒区的评估论证工作,提交了
北海区拟关闭及保留的临时倾倒区报告,配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海洋倾
倒费的征收使用情况调查和新标准的制定工作。
组织实施了胶州湾等9处重点海域的监测工作;与青岛市海洋与水产局联合
开展了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全国第二次污染基线调查报告通过
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审定和验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组织实施了“渤黄海海域赤潮灾害损失评估办法的研究”,运用卫星资料分
析,飞机、船舶现场跟踪的立体化赤潮监测模式,对赤潮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对发现的5次较大面积赤潮及时发布赤潮紧急通报。
海域使用管理。对烟台等国家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进行了检查指导,收集
在海域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和事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推进海域使用
立法进程;依法对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域使用实施管理;制定了《北海区海
域使用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对北海区多家企业未办理海域使用手续违章填海
行为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敦促有关地方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开展北海区海洋功能区划工作。组织召开了北海区海洋功能区划军地协调会
及北海区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阶段总结会,确定了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军地
资料传输途径及方法。组织制定了“渤海中部海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方
案”和“渤海中部海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实施方案”。
对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现状进行了普查,对未依法办理海底电缆管道注册、
登记、公告手续的单位进行了查处;对“东亚海底光缆青岛段路由预研究调查”
项目实施了监督管理。
海洋执法监察。北海总队建立了北海区海洋执法监察举报网。围绕海域、环
保、权益3个领域,组织车辆、船舶、飞机巡航监视,提高对管辖海域的时空覆
盖率和监控能力。对海洋污染损害事件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提高了执
法显示度,全年共实施车辆岸边巡视3.3万余公里,船舶巡航16航次,飞机航空
监察飞行58架次,共发现、查处各类违章事件95起。
组织海砂执法联合大检查,依法查处违章采砂案两起,使一度泛滥的非法采
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对“中韩黄河沉积动力学与古环境演变合作研究”项目及韩国EARDO(叶都)
调查船进行跟踪监视;成功制止了韩方未经批准擅自增加作业站点的违规行为;
对新加坡SEDCO(塞迪可)-602平台进行登检,提出整改要求。
组织实施了对俄罗斯籍“ABNKAN(阿伯肯)号”油轮黄岛漏油污染事故、“锦
港油1号”轮在埕岛油田海域沉没事件、“乐安16号”油轮东营港撞堤沉船溢油
事件的应急监测和现场调查取证。
重点科研调查。独立承担国家计委立项课题1项,“863”项目立项1项。局
科研课题5项,局青年海洋基金支持项目1项,参与了海洋1号卫星发射前定标检
验黄海实验海区现场测试工作。“大洋一号”船完成深水多波束测线77994公里;
“海监18”船完成浅水多波束测线43000公里。
完成了《渤海综合整治规划及“十五”计划实施方案图册》的制作,完成渤
海综合整治规划“十五”项目建议书中“渤海综合管理与执法系统能力建设”立
项建议书大纲的编写。
以分局为主持单位的《赤潮航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
家“863-818”立项论证。
公益服务。开展“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系统建设”北海
区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在山东省潍坊岸段,由于国家在此无测点,与山东省寿光
市人民政府协商,签署了共建“寿光(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协议书。完成对15、
16号浮标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编程、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北海预报中心和天
津市海洋预报台对12号台风的移动方向、速度、路径及影响范围做出了准确的预
报。

(邱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概况]2000年在编职工581人。在职360人
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2
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任客座研究员14人。设3个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研究中
心及9个研究室、1个海水增养殖实验基地、1个开发总公司、4个挂靠机构、5个
合作共建研究开发基地。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北斗”号海洋科学调查船;万元
以上仪器设备170台(套);馆藏中外文图书8.4万册、期刊3万余册;编辑出版学
报级刊物《海洋水产研究》。
2000年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88项。其中,年内新上课题23项。2000年共组织
申报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跨越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中华农
业科教基金“十五”重点资助行动计划项目1项,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和
科学研究类专项4项,“948”引进项目7项,各类标准项目28项,省、市科研项
目15项。年内获得批准的项目有2项,各类标准项目16项,省、市科研课题5项。
年内争取科研经费3058万元。有两个科研项目获科技进步奖。其中,“大菱
鲆苗种生产技术研究”课题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近岸
养殖水域环境质量调查与区域研究”课题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有6
项“863”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4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通
过了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验收。
2000年新增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
二层次人选;2人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博士学位,6人获
硕士学位,另有4人考取攻读博士学位,2人考取攻读硕士学位。
全年接待美国、挪威、丹麦、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荷兰、南非、墨
西哥、澳大利亚、智利、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NACA等19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共26批67人次。赴美国、挪威、葡萄牙、法国、澳大利
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席国际会议、考察、合作研究人员共23人次。已与136
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技术交流、资料交换、人才培
养等项合作。

(李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