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测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5&rec=92&run=13

[2000年山东气象工作概况]2000年末,全省气象部门干部职工2468人,研究生
11人,本科生436人,大专生606人,中专生1021人,正研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
师107人,工程师826人。
2000年全省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地区出现了历史少见的三季连旱,
其他地区也出现了阶段性干旱,局部地区还遭受冰雹、暴雨等灾害。各级气象部
门继续坚持了“强化气象服务,造福山东人民”的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了
气象服务工作,做到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围绕全省工作中
心特别是针对全省持续两年特大旱情,认真做好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
气预报。根据春播、旱情、汛期、治蝗、三夏、三秋和农事季节等重要任务和重
点工作,及时提供雨情、墒情、7天滚动预报、农业对策及建议等,仅省局和省
气象中心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预报传真和呈阅件等1000余份
次。无棣县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评为气象服务先进单位,烟台市气象局于希里被
评为先进个人。
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汛期气象服务,精心准备,优质服务,对2000年汛期
降水短期气候预测和出现的14次较大降水过程,都提前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
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服务。特别是6月25日汛期开始和9月4~6日汛
期结束的两次重要降水过程,我们抓得准,服务得及时,对各级领导指挥抗旱和
水库蓄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配合全省人民战胜特大旱灾,各级气象部门认真组织,积极协调,不失时
机地搞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炮、火箭作业181日次,动用高炮1381门次、火
箭发射架129具次,发射炮弹23000余发、火箭弹543枚。消雹防护面积1.1万平方
公里,减少损失1.8亿元。增雨受益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0亿多立方
米。飞机作业21天,飞行25架次,飞行时间64小时,作业影响面积44万平方公里,
增加降水4.1亿立方米。人工增雨消雹工作为缓解全省旱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各级气象部门还组织专门力量,积极做好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
泰山国际登山节、孔子文化节以及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和重要社会活动的气象
服务,积极参与了长岛风力发电、黄岛跨海大桥的建设论证工作。开展了森林火
险预报、紫外线强度预报、人体舒适度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城市环境气象
服务。在烟台“11.24”沉船打捞期间、秋季首都防空军事演习和冬季防火期期
间,各级气象部门都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评价。
各级气象部门严格坚持业务规章制度,加强了对数值预报释用技术的研究和
定时、定点、定量客观预报方法的技术开发,使短时天气预报准确率稳中有升,
提高了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杜绝了涂改伪造等责任性事故,保证了地面观测、
日射业务、高空探测、农气测报等业务质量的稳步提高。地面观测三项错情率
0.2‰,农气错情率0.03‰,日射错情率0.0‰,高空探测达到中国气象局6项指
标。重大灾害性天气技巧评分56.2%,暴雨预报技巧评分28.3%。
围绕“山东省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中尺度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了新
一代天气雷达网的建设,全国地市级气象部门首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已于7月份正
式在滨州投入运行。济南和临沂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站址论证工作已经结束,现正
在进行基建的前期准备等工作。完成了省局至中国气象局的电子邮件系统、至省
政府电子邮件系统的升级和至省委联网的准备工作,完善了省-市-县气象局的办
公自动化网络,建立了“山东气象网站”。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气象部门文明单位已达116个,占创建
单位总数的92.8%,其中市级以上文明单位51个(其中有18个单位属出具证明),
占文明单位数的44%。省局机关也连续两年被省直机关党工委评为省直文明机关。
11月29日,中国气象局、山东省文明委决定联合授予山东气象部门“文明系统”
荣誉称号。12月13日举行了隆重的命名表彰大会。高唐县气象局和肖慧卿同志分
别被国家人事部、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泰安
市气象局和臧旺玉、高凯同志分别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单位和先
进个人称号。
抓好科技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和青岛海洋大学联合举办了预报人员研究生
培训班;继续进行了天气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和开展了神经元网络、卡尔曼滤
波等客观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初步建立了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化系统;努力开拓
气象服务新领域,如省气象中心在《山东广播电视报》开展的气象服务栏目,德
州市气象局等单位印制的《气象历书》,在电视、报纸上开展的“生活指数气象
预报”“舒适度预报”“生活与健康”等专业气象服务内容,深受服务用户和广
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各市气象局继续进行了事业结构调整,省局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也迈出了可
喜的一步。全省分流人员1201人,占应分流人员的102%。

[气候评价]年内基本气候特点:隆冬严寒多雨雪,春季少雨多风沙,夏季降水
不均匀,秋季寡照多阴雨。
本年度全省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同期偏高0.8℃,较上一年同期偏低0.5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621.5mm,较常年同期偏少7.5%,比上一年同期偏多
97.7mm;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2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20小时,比上一年
同期偏多125小时。
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蝗灾、洪涝、沙尘暴、风雹。
干旱。本年度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春旱,部分地区出现了春夏连旱。冬季
雨雪较多,但入春以后,各地降水稀少,特别是3、4月份降水持续偏少,致使旱
情大范围发展,到5月8日,全省有202万公顷农田受旱,其中重旱64.68万公顷,
干土层最厚达13~14厘米,作物生长严重受阻,丘陵山区有数十万人吃水困难。
6月上、中旬,旱情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农田夏播受阻,6月下旬的降水使大部分
地区旱情缓解,但潍坊、半岛等地干旱仍然持续,到8月上旬仍有62万公顷农田
受旱,其中重旱18.7万公顷,干旱造成农作物抽穗难,出现夜凋萎现象。到9月
下旬末,一场大范围的降水使半岛等地旱情得以缓解,但由于前期降水偏少,仍
有部分农田受旱,10月份,各地降水增多,全省旱情彻底解除。
蝗灾。由于长时间干旱少雨,全省出现了30年来最大的蝗情,部分市地大面
积发生,全省夏蝗发生面积达28.6万公顷,主要发生在东营、滨州、济宁、菏泽
和泰安5个市地,集中在黄河河滩区、渤海湾周围以及东平湖、南四湖等内陆湖
区。
洪涝。由于汛期降水偏少,因而暴雨洪涝灾害的次数和范围明显少于往年,
主要发生在鲁南、鲁中和半岛地区。共有10个市地、29个县市的120万人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12.5万公顷,其中成灾7.3万公顷,绝产1.2万公顷,207个工矿
企业停产,公路中断77条次,损坏大中小型水库21座,堤防决口306处,倒塌房
屋1.1万间,死亡3 1人,直接经济损失8.8亿元。其中最为严重的是8月24~30日,
受台风和高空低槽的共同影响,全省南部及东南沿海和半岛地区普降大到暴雨,
枣庄、寿光、胶南、文登等县(市)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受灾人口73万人,农作
物受灾面积3.6万公顷,成灾2万公顷,其中绝产2300公顷,倒塌房屋157间,近1
万多农户家进水,62家企业进水,冲毁道路66处、18公里,冲毁桥涵73座、塘坝
3座,直接经济损失约3.4亿元。
沙尘暴。春季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罕见的沙尘暴天气。3月27~28日,枣庄、
济宁、菏泽和潍坊4市的12个县(市、区)遭受了大风袭击,风力最大9级以上,部
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4月9日下午,潍坊、日照、淄博、临沂、济南、菏泽、泰
安、聊城、青岛、德州、济宁、烟台、莱芜等13市的53个县(市、区)自西向东遭
受了强风暴袭击,部分地区伴有严重的沙尘暴天气,风力6~8级,局部阵风10级
以上,狂风和沙尘暴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各类大棚、房屋、树木等严重受损,
通信线路中断,渔船被损坏,海上作业受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
严重的影响。据统计,此次沙尘暴,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13人失踪,损坏
房屋72518间,倒塌房屋676间,损坏蔬菜、育苗、养鸡等各类大棚47万余个;海
上渔船损坏78艘,沉没2艘,失踪1艘,湖上刮没船只240条。直接经济损失9.7亿
元以上。
风雹。年内出现5次较严重的风雹天气。最严重的是6月30日德州、潍坊、淄
博、莱芜、济南5市的11个县(市)相继遭受不同程度的大风和冰雹袭击,农作物
受灾面积35330公顷,成灾27241公顷,绝收1611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
本年度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保险赔偿较上一年增加,据省人寿财产保险公司统
计,因雷击、暴风暴雨、洪涝、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引起的索赔案件有6926件,
共赔偿损失10396.4万元;其中,因雷击引起的赔偿案件数为1462件,暴风引起
2562件,暴雨引起2519件,雪灾引起147件,台风引起124件,洪水58件,雹灾50
件,龙卷风和冰凌分别引起3件和1件。

(杨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