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4&rec=151&run=13

市委书记 赵克志 市长 黄胜

年内大事 一、5月29~30日,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德州
召开。
二、7月6日,济德高速公路齐济段和济南黄河第二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至此,济
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三、 9月16~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远来德州检查指导工作,并参加了’99
德州经贸洽谈联谊会开幕式。
四、9月28日,设计容量为2×66万千瓦的华能德州电厂三期工程正式奠基开工。
五、市、县、乡三级抽调10297名机关干部,自3月份开始进驻到2937个后进村,
帮助开展工作,为期1年。
沿革 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德州卫。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德州
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自然条件 全市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193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
处, 8632个自然村。 总耕地面积56万公顷。已探明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分别为
1.6亿吨、10亿立方米和9.5亿吨。主要河流6条,境内全长774公里,年引黄河水15亿
立方米。主要旅游景点有苏禄王墓、东方朔故居、来禽馆、夏津森林公园和乐陵百万
亩枣园。
人口 总户数144.2万户, 总人口531.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人口出生
率9.88‰,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4.21‰。有回、满、蒙古、壮等少数民族
3 9个,人口7.04万人。
经济概况 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继1997
年首次实现二一三排序后,1999年调整为27.9∶41.3∶30.8,实现了二三一排序。境
内财政总收入21.89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65亿元, 增长22.7%; 财政支出
20.23亿元,增长22.5%。已连续12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各项存款余额234.1亿元,
增加2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6.6亿元,增加4.6亿元。
农业 调减粮棉播种面积2.95万公顷, 新增蔬菜播种面积4.73万公顷、冬暖式大
棚12.6万个,新发展枣粮间作1.93万公顷,新上标准化养殖基地10处。全市粮食总产
4 33万吨, 比上年增长3.6%,亩产410公斤,增长6.4%;棉花总产6.65万吨,减产
0.05万吨;蔬菜563.7万吨,增长40%;肉类总产量30.3万吨,增长5%;禽蛋总产达
到33万吨。
工业 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6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8%;实现利税25.76亿元,
增长29.64%;利润15.3亿元,增长39.4%。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37家,增加4家,
在省统计局颁布的7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有5项增幅列全省前五位。
民营经济年末,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达23.6万户,从业人员73.9万人,注册资金
4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26.7%和55.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0.3亿元,
增长53.4%;上缴税金4.4亿元,增长48.7%。
商贸流通 各类市场发展到666处,比上年增加25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达38
处。 集市贸易成交额155亿元,增长54.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0.7亿元,增长9.9
%;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2.4%。五大流通部门在全省率先扭亏为盈,实现利润
9774万元,增长153.3%。
外经外贸 成功地举办了’ 99德州经贸洽谈联谊会。全年出口创汇867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42.9%。 合同利用外资额7283万美元,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额5169
万美元,增长37.4%。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5397万美元,增长30%。全市接待
国内外旅游、参观、访问和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人员1300人次;派遣出国考察、培训
学习、开展经贸活动团组123批,人员341人。
交通邮电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5976公里,比上年增加428公里。公路运输企业完
成客运周转量6.3亿人公里,增长26%;货运周转量达8.6亿吨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总
量6.35亿元,增长28.9%。市话和农话交换机容量分别达到26万门和22.7万门。全市
无线寻呼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2.2万户和8.4万户; 计算机网络用户达到46
62户,增长2.4倍。
建设环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23亿元, 比上年增长38.1%。重点工程
京福高速公路齐济段、 东郊220KV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宏力集团拖
拉机扩产等项目相继建成交付使用,华能电厂三期、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连接线等项
目进展顺利。资质五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增长4.6%。全市环
保项目总投入2.2亿元,新增废水处理能力5.9万吨/日,废气处理能力23.3万标立米/
时。城市噪声达标区面积25.5平方公里,占城区的82%。
科技教育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3家,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18处,实施省
以上火炬计划5项。 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2项。拥有普通高校2所,中等专业学
校11所, 普通中学254所,职业中学24所,小学3631所,幼儿园、学前班3098处。各
类学校在校生103.6万人,其中小学、初中在校生85.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5.3%。
文体卫生 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家,全年演出968场次。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60万
卷(册)。市级广播电台1座,平均每天播出36小时;电视台1座,平均每周播出66小时
43分。荣获省以上体育比赛金牌57枚、银牌37枚、铜牌51枚,创历史最高水平。拥有
各类卫生机构279处,卫生技术人员1.36万人,医疗床位9112张。
社会生活 全年城镇安置就业4.5万人;新安置下岗失业职工2万人;有1.5万名职
工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 有2.9万名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年末城镇登记失
业人员1.72万人,失业率3.4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收缴1.74亿元,支付离退休金
2.09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9元,增长9%;人均住房面积10.8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增长102元;人均住房面积达28.4平方米。

(董国辉)

德城区

区委书记 李艳华 区长 邓光亮
沿革 德州之“德” 源于“德水”,汉曾置安德县,后为安德郡、系借德水安澜
之意。1994年12月17日,原县级德州市改为德州市德城区至今。
自然条件 全区总面积580平方公里。1999年辖2镇8乡310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7
万公顷。耕地2.05万公顷。矿藏4种。主要河流3条,减河最大,境内全长44.3公里。
人口 1999年底全区总人口52.45万人,15.93万户。男女性别比:102.47∶100。
人口出生率10.26‰, 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5.3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
04.28人。少数民族23个,共10238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29亿元;1978年0.68亿元;1999年24.65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82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0.63亿元;1999年1.26亿元。
农业 总产值6.07亿元, 比上年增长13.32%。粮食总产15.84万吨。农作物总面
积3.71万公顷。 粮食作物面积2.53万公顷。平均亩产417公斤。经济作物面积1.18万
公顷。蔬菜瓜类总产6.09万吨。果园面积2728公顷,总产6.71万吨。畜牧业:牛4.06
万头,猪14.28万头,羊7.19万只。肉类总产量3.24万吨,蛋类产量23530吨,奶产量
0.23万吨,毛产量81吨。
工业 总产值29.887亿元, 比上年增长18.41%。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
业完成利税9141万元,实现利润5107万元。企业总数2734个。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全部
从业人员:11329人。骨干企业:科海电子公司,实现收入8700万元,年创利润462.2
万元;长虹机械公司,实现收入4475万元,年创利润303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重点建设项目有:
11项。 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3亿元,实现利税1494万元,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分
别比上年增长21%、80.2%、26.8%。全年环境保护总投资8114.2万元,占同期国民
生产总值的3.29%。
交通邮电 邮政: 年邮政业务总量1531.7万元,业务总收入3311万元。电信:市
话交换机9.94万门,农话交换机1.61万门,移动通讯载频容量14万户。无线寻呼站台
7个。陆路交通:通车里程389.2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72.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1
2.1公里, 县乡公路77.3公里,实现了镇镇通柏油路。年货运量283.4万吨,客运量1
016.9万人次;运输车辆2663辆,客运线路429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市场面积25.46万平方米。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2.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 商业从业人员2
7944人。完成销售收入6亿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462.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103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
资额782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家。派出国外考察30人次,接待外商200余人次。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8145人。民营科技人员245人。年内获19项科技成果。中等专
业学校2处,初中21处,小学130处,幼儿园156处。在校生共计6.8万人,其中义务教
育学段在校学生6.69万人。教职工378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体卫生 文化馆、图书馆、京剧团、吕剧团、剧院、文化中心共6处。老干部活
动室1处。有医院2处,床位506张,医生414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61%。全年支出救济金360万元,实现保费收入64
58万元, 赔款支出1702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8.8元, 人均住房面积
10.82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2856元,人均住房面积30.4平方米。百户拥有电话22部,
电视机119台。

(郑霞)

乐陵市

市委书记 李保海 市长 陈永华
年内大事 一、3月26日,乐陵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成立。4月17日,9条以市区为
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营运线路开通。
二、5月,乐陵市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缔结友好县市。
三、红枣工程。“红枣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富民工程。1999年,全市在
已有的2500万株基础上,共补植、“四旁”栽植枣树183.43万株,嫁接改良枣树60万
株,干枣总产达到了7.8万吨。
沿革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1988年12月,撤县设市,改称乐陵市。
自然条件 全市总面积1172.2平方公里。 1999年辖5镇20区1089个行政村。 耕地
6.67万公顷。主要河流3条,马颊河最长,境内全长45公里。
人口 1999年底全市总人口63.7万人,人口出生率10.06%,死亡率5.91‰,人口
自然增长率4.1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43人。少数民族20个,共985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45亿元;1978年1.04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0.0
32亿元;1999年1.2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52亿元。
农业 总产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粮食总产59.5万吨。农作物总面积1
0.44万公顷。 粮食作物面积9.25万公顷。平均亩产393公斤。经济作物面积11.095万
公顷。蔬菜瓜类总产27.41万吨。水果总产2.24万吨。畜牧业:牛20万头,猪30万头,
羊31万只。肉类总产量4.78万吨,蛋类产量2.32万吨,毛产量200吨。
工业 总产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完成利税9558万件,实现利润4800万
元。 企业总数350个。职工1.26万人。骨干企业:山东国强集团,年产五金箱包1000
万件(套),年创利润688.8万元;乐陵金麒麟刹车片有限公司,年产刹车片100万套,
年创利润702.4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18%。重点建设项目有:华
乐集团热电厂建设、 富城苑住宅小区建设。建筑业完成总产值0.48亿元,建筑面积8
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12.5%。
交通邮电 邮政:年邮政业务总量26.11万件,业务总收入933.46万元。电信:市
话交换机1.56万门。 农话交换机2.21万门,移动电话6000户。无线寻呼站台3个。陆
路交通: 通车里程429公里,县乡公路27公里,实现了镇镇通柏油路。年货运量10.3
万吨,客运量123万人次;运输车辆1969辆,客运线路67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11.2亿元, 比上年增长19.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
降3.4%。商业从业人员7万人。完成销售收入34亿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2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额380万美元。
科技教育 普通高中3处, 中等专业学校3处,初中29处,小学112处,幼儿园201
处。在校生共计10.57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10.27万人,教职工6203名,
适龄儿童入学率99.8%。高中入学率34%。
文体卫生 文化馆、电影公司、河北梆子剧团、剧院、文化中心共6处。老干部活
动室1处。有医院32处,床位650张,医生1406人。
社会生活 全年支出救济金50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2元,人均住房
面积15.3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2490元。百户拥有电话4.6部。

(乐陵市志编委会办公室)

禹城市

市委书记 李传武 市长 朱昌连
沿革 唐天宝元年(742元)始置禹城县。
自然条件 全市总面积990平方公里。 1999年辖9镇10乡1006个行政村。土地面积
9.9万公顷。耕地5.31万公顷。矿藏2种。主要河流22条。旅游景点:禹王公园、汉槐
游园、湘雯农业观光度假花园。
人口 1999年底全市总人口49.54万人, 12.64万户。男女性别比:101.5∶100。
人口出生率10.98‰, 死亡率6.51‰。人口自然增长率4.4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50 0人。少数民族19个。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16亿元; 1978年1.48亿元;1999年29.4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1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0.05亿元;1999年1.7986亿元。各
项贷款余额20.3015亿元。
农业 总产值18.35亿元, 比上年增长7.05%。粮食总产40.52万吨。农作物总面
积9.35万公顷。 粮食作物面积6.64万公顷。平均亩产407公斤。经济作物面积2.67万
公顷。 蔬菜瓜类总产77861.6万公斤。果园面积1134公顷,总产3.21万吨。畜牧业:
牛22.78万头,猪26万头,羊26.5万只。肉类总产量10.3万吨,蛋类产量1.9万吨,奶
产量2万吨,毛产量9吨。水产业:水产养殖面积0.31万公顷,年产9100吨。
工业 总产值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利税2.2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
企业总数3758个。职工2.4万人。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5亿元, 比上年增长57.8%。重点建设项目
有:人民路改造工程、徒骇河大桥拓宽工程、第一水厂二期续建工程。建筑业完成总
产值1.279亿元, 实现利税527万元, 建筑面积34.6万平方米。全年环境保护总投资
550 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8%。
交通邮电 邮政:年邮政业务总量514.85万元,业务总收入824.5万元。陆路交通:
通车里程550公里, 平均每百平方公里38.3公里, 其中干线公路379公里,县乡公路
276.2公里,实现了镇镇通柏油路。年货运量170万吨,客运量95.6万人次,运输车辆
3172辆,客运线路20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市场面积100万平方米。
完成销售收入9.5亿元。旅游业年内接待国际客人104人次,国内客人1.2796万人次。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0.13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0.1368亿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额0.08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家。派出国外考察291人次,接待外商362人
次。
科技教育 普通高中3处, 中等专业学校3处,初中20处,小学224处,幼儿园426
处。 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9.8万人。教职工500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8%。高中
入学率20%。
文体卫生 文化馆、 图书馆、京剧团、剧院、文化中心共5处。儿童乐园1处,老
干部活动室1处。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8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元,人均
住房面积17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百户拥有电话21
部,电视机110台。

(庞吉温 林双昌)

陵县

县委书记 袁秀和 县长 李希信
年内大事 一、3月6~7日,在陵县召开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5方联席会(陵县是
我省第四批改革开放试点县,省农业厅、莱西市为对口帮扶单位) ,就有关帮扶问题
签订了协议。
二、 6月14日,副省长陈延明在德州市委书记赵克志陪同下来陵县检查指导农业
结构调整工作。
三、 8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来陵县检查指导企业、个体民营及机关
改革工作。
沿革 元宪宗二年(1252年) ,将陵县升为州,称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
陵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安德县,改称陵县,今陵县之名称始于此。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1999年辖8镇12乡,989个行政村。耕地6.3
万公顷。流经县境的河流主要有3条,马颊河最长,境内全长79.08公里。旅游景点:
神头古汉墓群、县文博苑、仙人湖、丁东水库、大宗家战斗遗址和张西楼民俗旅游区
等。
人口 1999年, 全县总人口53.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49万人,非农业人口
6.29万人,3.037万户。男女性别比:102∶100。人口出生率9.77‰,死亡率4.88‰,
人口自然增长率4.89‰。少数民族28个,共2.05万人。
经济概况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949年4275万元,1978年1.66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
1999年24.04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77%。财政收入19
78年244.7万元; 1999年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2%。各项贷款余额17.46亿元,
比上年增加7061万元。
农业 1999年,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粮食
总产48.17万吨。农作物总面积11.1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7.37万公顷,平均亩产436
公斤。经济作物面积3.78万公顷。蔬菜瓜类总产91708.3万公斤,果园面积4000公顷,
总产12.37万吨。畜牧业:牛存栏27.01万头,猪存栏26万头,羊存栏37万只。肉类总
产量5万吨,蛋类产量4万吨。池塘养殖面积1307公顷,年产0.91万吨。
工业 199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完成利税8181万
元, 实现利润5389万元。限额以上企业44个,职工10504人。骨干企业:山东绿源化
工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70万吨。其中:农仙牌复合肥60万吨,专用肥10万吨。
年创利润6000万元;山东鲁光造纸集团,年生产能力3万吨机制纸,创利润440万元;
陵县信达染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染料、中间体、光气四大系列30多个
品种。 综合生产能力2800吨,年创利润200万元;山东宏祥化纤集团,年生产能力为
年产丙纶短纤维4000吨、 丙纶长丝400吨,针刺地毯500万平方米,针刺土工布600万
平方米, 复合土工膜1000万平方米,塑料编织袋600万条,地毯背胶1200吨,年创利
润404万元。
建设环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 比上年增长77%。县以上固定资产投
资额51169万元。 (1) 基本建设投资25302万元;其中,城区改造及商品楼开发投资
1669 7万元;(2)更新改造投资16430万元。(3)其他投资7710万元;(4)房地产业开发
投资1727万元;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绿源集团20万吨复合肥扩建项目、谷神集团
日产300吨精炼油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 成为全县的财源支柱。1999年全县建筑
业完成总产值1400万元,实现利税34万元,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全年环境保护总
投资1650万元,比上年增长59%,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
交通邮电 1999年, 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983万元,增长11.6%。邮政:年
邮政业务总量127万元,业务总收入1000万元。电信: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8940门,
年末电话机达31249部。移动通讯:模拟基站110个信道,数字基站34个载频。移动通
讯迅速扩张, 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5000户。联网使用的无线寻呼台6个。交通:全
县公路里程22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30.12公里,县乡公路120公里,乡镇之间全部
实现了通柏油路。年货运量27.3万吨,客运量18万人次;运输车辆2470辆,客运线路
12条。
商业旅游 199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
国有经济零售额7223万元; 集体经济零售额13862万元;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
经济零售额70915万元。 全县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亿元。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
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8%。旅游业年内接待国际客人97人次,国内客人
5100人次,年收入8.62万元。
外经外贸 1999年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全县洽谈利用外资项目3项,合同利用外资
金额1154万美元。其中:国外到位资金11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154万美元。外
贸出口创汇137万美元。派出国外考察20人次,接待外商16人次。
科技教育 1999年全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县
科技人员1.02万人。 民营科技人员1242人。年内获34项科技成果。共有各类学校389
处,其中:普通高中2处,中等专业学校3处,初中23处,小学363处,幼儿园136处。
在校生共计8.14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7.32万人。教职工5100名。1999年
全县考入各类大、 中专院校的学生672人,其中:本科生240人,专科生191人。适龄
儿童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50%。
文体卫生 文化馆、文博苑、图书馆、影剧院、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共5处。老干部
活动室10处。 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荣获省先进单位称号。有医院22处,其中:县医院2
处,乡镇卫生院20处。床位62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45人。
社会生活 全县职工工资总额达11767.5万元,比上年增长0.8%;职工平均工资4
466元,比上年增加336元。年末职工人数为2.2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8243人,
集体单位职工7920人, 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372人。下岗职工就业率70.1%。全年
支出救济金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万元。实现保费收入1952万元,赔款支出723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2376元, 比上年增长4.3%。农村人均居住面积35.6平方米,比上年提
高了1.6平方米, 实现了村村通电,22.6%的村用上自来水。农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不断增多,每百户拥有自行车228辆,电风扇141台,洗衣机8台,电视机104台(其中:
彩色电视机31台),收录机36台,缝纫机90台,摩托车19辆。

(吕学斌 尼冬梅)

宁津县

县委书记 夏荣恩 县长 张跃中
年内大事 一、1999年5月28~29日,纪念中国计生协会成立19年周年暨读书知识
竞赛颁奖大会在宁津县召开。国家领导人姜春云、省领导吴爱英、邵桂芳及市里有关
领导,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生协工作者参加会议。
二、 1999年7月19~23日,全国农村基层计生协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宁津县召开,
与会人员先后到宁津县时集镇杨西川村、张宅乡红庙李村考察了解农村计生工作。
三、 1999年9月6~7日,德州市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在宁津县召开。宁津县全年共
投入资金1.3亿元用于蔬菜、 副食、小五金等市场建设。全年市场交易额达27亿元,
其中专业市场交易额21亿元,同比增长12%和26%。
沿革 1937年宁津县属冀鲁边区,1958年属天津市,1965年3月19日划归山东省,
属德州地区,1994年属德州市。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833平方公里。1999年辖18乡镇85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6.2
5万公顷, 耕地5.21万公顷。矿藏1种。主要河流6条,漳卫新河最大,境内全长56.1
公里。
人口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44.4万人,12.48万户。男女性别比:105.8∶100。人
口出生率8.6‰,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0.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33人。少
数民族17个,共3078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21亿元;1978年1.01亿元;1999年26.14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9亿元。 财政收入1978年0.04亿元;1999年1.45亿元。各项
贷款余额17.33亿元。
农业 总产值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粮食总产37.94万吨。农作物总面积
10.15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5.68万公顷。平均亩产445公斤。经济作物面积4.47万公
顷。 蔬菜瓜类总产7.4万吨。果园面积5.21万公顷,总产4.12万吨。畜牧业:牛10.8
3万头,猪19.85万头,羊23.2万只。肉类总产量6.94万吨,蛋类产量0.84万吨,奶产
量0.028万吨,毛产量0.015吨。
工业 总产值9.9亿元, 比上年增长54.9%。完成利税14696万元,实现利润8038
万元。 企业总数31个。职工1万人。骨干企业:永兴化工公司、汇通纺织集团、天雁
纺织集团、津汇集团。恒通染织公司,年产色织布300万米,年创利润160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6亿元, 比上年增长190%。建筑业完成总产
值1.66亿元,实现利税537万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7%、10%、
5%。
交通邮电 邮政: 年邮政业务总量560万元,业务总收入766万元。电信:全县拥
有固定电话22330台, 移动通讯载频容量0.9万门。陆路交通:通车里程470公里,平
均每百平方公里57公里, 其中干线公路83公里,县乡公路228公里,实现了镇镇通柏
油路。年货运量45.8万吨,客运量91万人次;运输车辆6785辆,客运线路25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市场面积3万平方米。商业从
业人员0.08万人。完成销售收入1.7亿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0.42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0.0174亿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额0.0208亿美元。 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家。派出国外考察15人次,接待外商50人
次。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0.9万人。民营科技人员0.2万人。年内获2项科技成果。普通
高中2处, 中等专业学校1处,初中22处,小学324处,幼儿园190处。在校生共计7.8
3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7.46万人。教职工4442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高中入学率30%。
文体卫生 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京剧团、吕剧团、剧院、文化中心共23处。
老干部活动室19处。有医院27处,床位720张。医生1351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91%。全年支出救济金29.8万元,比上年增长7.8
万元。实现保费收入894万元,赔款支出22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元,
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 农民人均收入2502元,人均住房面积16平方米。百户拥有电
话18.5部,电视机66台。

(杨洪新 张炳森 于慧真)

庆云县

县委书记 郭宗治 县长 郭宝庆
年内大事 一、中国庆云小商品城、副食城日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
二、开工建设了中国庆云机动车和农业机械市场、中国庆云建筑装饰材料城及经
济开发区一期工程。
三、成立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特警保护队(经济110) ,强化对外地客商的
保护和管理。
沿革 明洪武六年(1373年) 置庆云县,西无棣易名庆云。1958年,盐山、庆云、
孟村3县合并, 称盐山县,归属河北省。1961年恢复庆云县,1964年底划归山东省,
县城迁至今址。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502平方公里。1999年辖4镇7乡381个行政村。土地面积5.0
181万公顷。 耕地2.8万公顷。主要河流3条,漳卫新河最大,境内全长32.508公里。
旅游景点:唐枣、石佛寺、乾隆饮马井、庆云水库、卧龙新冈、千亩枣林。
人口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29万人, 7.55万户。男女性别比:100.3∶100。人口
出生率7.24‰。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1.43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78人。
少数民族9个,共3232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05亿元; 1978年0.46亿元;1999年8.98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亿元。 财政收入1978年0.02亿元;1999年0.48亿元。各项
贷款余额5.5亿元。
农业 总产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粮食总产19.66万吨。农作物总面积
4.3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3.58万公顷。平均亩产366公斤。经济作物面积0.72万公顷。
蔬菜瓜类总产29896万公斤。 果园面积11578公顷,总产3.95万吨。畜牧业:牛6.0 2
万头, 猪12.01万头,羊7.27万只。肉类总产量1.45万吨,蛋类产量1.13万吨,毛产
量18.5吨。池塘养殖面积820公顷,年产150万吨。
工业 总产值10.6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完成利税2422万元,实现利润1471
万元。企业总数2096个。职工1.52万人。骨干企业:春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塑
料制品1248吨, 年创利润54万元;德力星化工集团,年产染料315吨,年创利润67.5
万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年产水处理剂415吨,年创利润39.5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4亿元,比上年增长51.1%。重点建设项目有:
中国庆云商品城、中国庆云副食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示范市场、中联环建筑装饰材
料城、 工业开发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62亿元,实现利税406万元,建筑面积11.7
万平方米。全年环境保护总投资15万元。
交通邮电 邮政: 年邮政业务总量309万元,业务总收入546万元。电信:市话交
换机10240门,农话交换机9000门,移动通讯载频容量0.431万门。陆路交通:通车里
程460.8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8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62公里,县乡公路380公里,
实现了镇镇通柏油路。年货运量40万吨,客运量90万人次,运输车辆1000辆,客运线
路10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市场面积65.87万平方米。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8%。商业从业人员2.84
万人。完成销售收入9.8亿元。旅游业年内接待国际客人50人次,国内客人0.5万人次。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36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28.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额21万美元。派出国外考察8人次,接待外商20人次。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0.4426万人。民营科技人员0.2万人。年内获37项科技成果。
普通高中1处, 高级职业学校1处,初中16处,小学305处,幼儿园66处。在校生共计
5.79万人, 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5.58万人。教职工286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
9.9%,高中入学率36.3%。
文体卫生 文化馆、 图书馆、剧院、文化中心共6处。儿童乐园1处,老干部活动
室1处。有医院12处,床位338张,医生620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85%。全年支出救济金71.1万元,实现保费收入8
69.8万元, 赔款支出254.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6元,人均住房面积13
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2090元,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百户拥有电话25部,电视机
92台。

(毛琳)

临邑县

县委书记 王文升 县长 韩建亭
年内大事 一、全年完成工业投入5亿元,新上项目53个。
二、 实施“99对外开放年活动”,共引进项目131个,引进资金3.27亿元,引进
各类技术人才260名。
沿革 秦时置漯阴县。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称临邑县。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 辖12乡6镇853个行政村。土地面积9.97万
公顷。 耕地5.62万公顷,石油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石油储量2.9亿吨。天然气
4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河。
人口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50.9846万人,12.6735万户。男女性别比:101.2∶10
0。 人口出生率9.53‰,死亡率4.85‰。人口自然增长率4.6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里501.82人。少数民族8个,共13300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1593亿元; 1978年0.7821亿元;1999年26.6亿
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82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264万元;1999年1.4445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13.50亿元。
农业 总产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粮食总产46.66万吨。农作物总面积
9.63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7.4万公顷,平均亩产420公斤,经济作物面积2.22万公顷。
蔬菜瓜类总产39500万公斤。果园面积3250公顷,总产1458万公斤。畜牧业:牛24.87
万头, 猪38.1万头, 羊35.4万只。肉类总产量3.5万吨,蛋类产量42844吨,奶产量
250吨, 毛产量72.6吨。水产业:从事渔业生产人员2140人。池塘养殖面积0.26万公
顷,年产1.12万吨。
工业 总产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完成利税3.4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
企业总数50个。职工9179人。骨干企业6个,年创利润2903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95亿元, 比上年增长85.5%。重点建设项目
有:迎宾路拓宽改造工程,恒源路建设工程。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299万元,实现利税
4 70万元, 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3.2%、7.3%、21.9%。全年
环境保护总投资2815万元,比上年增长52%,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9%。
交通邮电 邮政: 年处理邮件总量549.14万件,业务总收入874.29万元。电信:
市话交换机21976门,农话交换机3万门,移动通讯用户6131户。陆路交通:通车里程
5 70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5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17公里,县乡公路228公里,实
现了镇镇通柏油路。 年货运量145万吨,客运量98万人次;运输车辆1073辆,客运线
路23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9.89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
降0.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3%。商业从业人员7.289万人。完成销售收入
7.44亿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21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97万美元。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1.28万人。年内获38项市(县)级科技成果。普通高中1处,初
中21处, 小学120处,幼儿园115所。在校生共计8.6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
生8.2万人。教职工5248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12.2%。
文体卫生 文化馆、剧院各1处。儿童乐园1处,公园1处,老干部活动室28处。在
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工作中,获省级“先进集体”称号,获先进个人
1名。有医院20处,床位1385张,医生920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80%。全年支出救济金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8
万元。实现保费收入1345万元,赔款支出77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2元。
农民人均收入2428元, 人均住房面积28.42平方米。百户拥有电话41部,电视机10 5
台。

(陈德芳 代全红 李秀芝)

齐河县

县委书记 陈建国 县长 胡宗智
年内大事 一、 黄河滩区村庄搬迁工作按期完成。历时3年,投资5896.96万元,
完成4个乡镇的10个黄河滩区村庄搬迁任务, 共搬迁农户1391户、4270人。新建民房
19906 6.4平方米,拆除旧房107611.3平方米。
二、 9月16日,县形象工程--“阳光广场”建成开放。该广场投资1500万元,占
地面积5.78公顷。
三、 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成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龙头,投资900万元,占地面积
73.33公顷,建有各类温室大棚818个。
沿革 金天会八年(1130年) 撤齐河镇设县,始称齐河县,隶属济南府,1950年属
德州专署。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 1999年辖21个乡镇,1011个行政村。土地
面积1411平方公里,耕地7.19万公顷。矿藏10种。主要河流17条,老赵牛河最大,境
内全长36公里。
人口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59.5473万人, 15.87万户。男女性别比102∶100。人
口出生率10.87‰,死亡率6.25‰。人口自然增长率4.6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2
人。少数民族19个,共2393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2亿元;1978年0.96亿元;1999年29亿元。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23亿元。 财政收入1978年572万元;1999年1.5亿元。各项贷款
余额17亿元。
农业 总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粮食总产58.7万吨。农作物总面积1
2.8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9.8万公顷。平均亩产399公斤。经济作物面积2.97万公顷。
蔬菜瓜类总产104079万公斤。 果园面积1742公顷, 总产2.14万吨。畜牧业:牛出栏
9.19万头, 猪出栏34.9万头,羊出栏24.8万只。肉类总产量5.39万吨,蛋类产量2.3
4万吨,奶产量0.005万吨,毛产量32吨。池塘养殖面积5200公顷,水产品总量4.09万
吨。
工业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76亿元, 比上年增长30.33%。完成利税10395
万元, 实现利润6452万元。 企业总数33个, 职工8476人。骨干企业6家,年创利润
5779万元;晨鸣纸业集团齐河板纸厂年创利润2857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994万元。重点建设项目有:1、投资4000多万
元,修建公路73公里。2、投资170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了阳光广场和体育广场。3、
投资1500万元建成自来水厂,预计2000年5月竣工。4、投资2000多万元,对城区齐顺
大街进行了改造。 5、投资800万元,实施了城区亮灯和通信线路改造工程。6、投资
3400万元,完成了326个村的农村电网整体工程,改造线路178公里。7、投资850万元,
完善了永乐小区4万平方米、 420户住宅楼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亿
元, 实现利税402万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0%、12%、14%。
全年环境保护总投资1610万元,比上年增长7.7%,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56%。
交通邮电 邮政: 年处理邮件总量469.5万件,业务总收入747万元。电信:市话
交换机15376门,农话交换机22047门,移动通讯载频容量:数字移动基站41个,载频
模拟信道106个。陆路交通:油路通车里程608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45公里,其中
干线公路190公里,县乡公路41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年货运量95万吨,客运
量127万人次;运输车辆3600辆,客运线路35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1%。市场面积14.3万平方米。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上升0.5%,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05.1%,上升5.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1.8%,上升1.8%。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854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80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额1164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家。派出国外考察38人次,接待外商180人次。商
业从业人员3.04万人,完成销售收入4.31亿元。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13171人。民营科技人员2300人,年内获27项科技成果。普通
高中3处, 高级职业学校1处,中等专业学校3处,初中23处,小学372处,幼儿园452
处。 在校生共计9.2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8.64万人。教职工6203名。适
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51%。
文体卫生 文化馆、 图书馆、剧院、文化中心共24处。老干部活动室39处。有医
院23处,床位858张,医生1559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70%。全年支出救济金132万元。实现保费收入23
00万元,赔款支出87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9元,人均住房面积8.3平方
米。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人均住房面积8.96平方米。百户拥有电话14部,电视机
96台。

(王成明)

平原县

县委书记 满春重 县长 许绍华
年内大事 一、4月18日,省委书记吴官正到平原县视察高速公路沿线开发和农业
高科技创新园建设情况。
二、9月18~20日,全国义和团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平原县召开。
三、11月13日,中共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三讲”教育联席会议负责
人张全景,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大明等陪同下到平原县视察工作。
沿革 秦代(前221年)置县,因地处平原而得名。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1999年辖6镇12乡876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
0.47万公顷。耕地5万公顷。主要河流11条,马颊河最大,境内全长41公里。
人口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43.76万人,12.9万户。男女性别比:107.8∶100。人
口出生率10.5‰,死亡率6.27‰。人口自然增长率4.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98人。
少数民族26个,共6500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13亿元, 1978年0.58亿元,1999年24.3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300万元;1999年1.3亿元。各项贷款
余额14亿元。
农业 总产值17.5亿元, 比上年增长11.73%。粮食总产44.25万吨。农作物总面
积8.57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6.6247万公顷。平均亩产890公斤。经济作物1.902万公
顷。 蔬菜瓜类总产71467万公斤。 果园面积2681公顷, 总产5.28万吨。畜牧业:牛
29.5万头, 猪25万头,羊25万只。肉类总产量5.1万吨,蛋类产量10.1万吨,奶产量
22吨,毛产量26吨。水产业:从事渔业生产人员5500人;池塘养殖面积3000公顷,年
产5 583吨。
工业 总产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6%。完成利税1.83亿元,实现利润1.08
亿元。 企业总数2928个,职工2.885万人,其中县属企业33个,职工8500人。骨干企
业:德齐龙化工集团,年产碳酸氢铵44万吨,年创利润1800万元;沪平永发造纸有限
公司,年产瓦楞原纸及各种纸类6万吨,年创利润2000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重点建设项目有:
城区6号路、10号路区域民房拆迁及路面建设。建筑业完成总产值0.5亿元,实现利税
400万元,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3%、9%、11%。全年环境保护
总投资8995.5万元,比上年增长23%,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3.5%。
交通邮电 邮政:邮政业务总量342.61万元,业务总收入501万元。电信:市话交
换机容量18160门, 农话交换机容量42280门,移动通讯载频容量1万门。陆路交通:
通车里程564公里, 平均每百平方公里54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33公里,县乡公路125
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年货运量81.6万吨,客运量42.3万人次,运输车辆
3298辆,客运线路35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7.46亿元, 比上年增长18.4%。市场面积80万平方米。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5.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3.6%。商业从业人员1.9
万人。完成销售收入7亿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7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额719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家。派出国外考察32人次,接待外商69人次。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7277人。民营科技人员1500人。年内获4项科技成果。普通高
中2处,中等专业学校2处,初中21处,小学270处,幼儿园184处。在校生共计6.97万
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6.5781万人。教职工4615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高中入学率49%。
文体卫生 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共4处。图书馆荣获国家一级
图书馆荣誉称号。老干部活动室5处。有医院20处,床位741张,医生1058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60%。 全年支出救济金75万元,比上年增长21万
元。 实现保费收入980万元,赔款支出112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元,
人均住房面积18.5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2470元,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百户拥
有电话9部,电视机109台。

(王秉之 荆曰君)

夏津县

县委书记 张实 县长 麻然华
年内大事 一、 1999年12月28日,副省长杜世成带领省计委、经贸委、农业厅、
水利厅等部门的负责人到夏津现场办公。
二、 199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各类市场发展到53处,其中
国家级文明市场1处, 省级文明市场3处。投资68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封闭式棉花
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了’99夏津棉花交易会。
三、 1999年两街改造工程正式竣工。中山街改建工程全长1160米,道路展宽至4
2米; 西城街全长870米,道路宽28米。两条街拆迁面积共24651平方米,动迁户数26
7户。
沿革 唐天宝元年(742) 始称夏津。因地处冀州边缘的大河(黄河) 渡口(津),取
“夏人渡口”之意,而得名“夏津”。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1999年辖6镇13乡507个行政村。耕地5.54
万公顷。 矿藏有硝、硝盐及石油等。主要河流8条,运河最大,境内河段21.2公里。
旅游景点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
人口 1999年底, 全县总人口47.5万人,13.5万户。男女性别比例为102∶100。
人口出生率11.02‰; 死亡率6.4‰; 人口自然增长率4.6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544.6人。少数民族4个(回、朝、蒙、满),共402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19亿元;1978年0.64亿元;1999年20.017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0.08亿元;1999年0.9亿元。各项贷
款余额15.5亿元。
农业 总产值8.8亿元, 比上年增长7.15%。 粮食总产33.7万吨,农作物总面积
4.64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2.9万公顷,平均亩产670公斤。经济作物面积1.74万公顷。
蔬菜瓜类总产3168万公斤。 果园面积2497公顷,总产4.6万吨。畜牧业:牛25万头,
猪23.5万头, 羊32万只,禽600万只。肉类总产4.8万吨,蛋类产量4.5万吨,奶产量
0.0045万吨,毛产量0.042万吨。池塘养殖面积266.4公顷,年产鸭蛋、鱼975吨。
工业 总产值5.62亿元, 比上年增长43.6%,完成利税6400万元,实现利润2940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0%和73倍。企业总数41家,职工2.2万人。骨干企业16家,
年产棉纱1.5万吨,食用油2.8万吨,白酒1万吨,年创利润2000万元。津华集团公司,
年产值1.2亿元,年创利润1000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重点建设项目有:
城内中山街、 西城街的拆迁、拓展、建设。建筑业完成总产值0.37亿元,实现利税1
24万元, 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5.2%、-48%、-38%。全年
环境保护总投资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交通邮电 邮政: 年邮政业务总量470.3万元,业务总收入764.8万元。电信:市
话交换机1.7万门, 农话交换机2.2万门。移动通讯载频容量1.5万门。陆路交通:通
车里程481.75公里, 平均每百平方公里53.5公里。 其中干线公路88公里,县乡公路
393.8公里, 实现了镇镇通柏油路。 年货运量163万吨,客运量69万人次。运输车辆
2331辆(仅指有营业执照者),客运线路74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 比上年增长8.5%。市场面积12万平方米。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7%。商业从业人员7580
人(仅指流通行业) ,完成销售收入4.3亿元(仅指流通系统)。旅游业年内接待国际客
人16人次,国内客人0.2万人次,年收入1.8万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0.1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0.7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
资额0.0062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家,派出国外考察26人次,接待外商43人次。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1万人, 民营科技人员0.4万人。年内获56项科技成果。普通
高中2处, 中等专业学校1处,初中23处,小学284处,幼儿园256处。在校生共计9.1
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0.79万人;教职工512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体卫生 文化馆、图书馆、影院、剧院、文化中心共26处(其中包括乡镇文化站)。
老干部活动室6处。有医院23处,床位550张,医生911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26%, 全年支出救济金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万
元。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2204元,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百户
拥有电话15部,电视机90台。

(刘丙海 李宏升 张海生)

武城县

县委书记 赵忠新 县长 刘治温
年内大事 一、 古贝春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五粮液酒厂进行技术合作,继成功开
发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古贝春系列白酒后,又开发出天贝春优质白酒。
二、县科技工业园,规划占地3平方公里,已建成1.2平方公里,引进企业34家,
完成投入3.2亿元,被评为省级民营工业园。
三、12月23~24日,副省长林廷生带领省直19部门和“五方结对”单位,在武城
召开了改革开放试点县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了42个帮扶项目。
沿革 西汉初年, 设东武城县,隶属冀州刺史部清河郡。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
城县。
自然条件 全县总面积748平方公里。1999年辖5镇8乡392个行政村。土地面积6.0
8万公顷。耕地4.2819万公顷。主要河流15条,六五河最大,境内全长71.8公里。
人口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36.5217万人,10.4589万户。男女性别比:100.9∶10
0。人口出生率11.24‰,死亡率5.69‰。人口自然增长率5.5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里488.26人。少数民族11个,共2803人。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0.15亿元;1978年0.6亿元;1999年25亿元。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8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0.0363亿元;1999年1.2595亿元。各项
贷款余额15.07亿元。
农业 总产值6亿元, 比上年增长3%。粮食总产29.6万吨。农作物总面积6.8584
万公顷。 粮食作物面积4.8766万公顷。平均亩产405公斤。经济作物面积1.9718万公
顷。蔬菜瓜类总产236.995万公斤。果园面积736公顷,总产0.5489万吨。畜牧业:牛
1 4.48万头,猪7.59万头,羊7.77万只。肉类总产量0.68万吨,蛋类产量9889吨,奶
产量0.028万吨,毛产量37.32吨。池塘养殖面积400公顷,年产0.15万吨。
工业 总产值36.8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完成利税22909万元,实现利润8
552万元。企业总数304个,职工2.16万人。骨干企业:北方玻璃钢厂,年产玻璃钢制
品500吨,年创利润500万元;古贝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白酒4965吨,年创利润66.3
万元。
建设环保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重点建设项目有:
高科技工业园, 投资2亿元;农村电网改造,投资0.45亿元;中南集团模压玻璃钢扩
建项目, 投资0.3亿元。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44亿元,实现利税665万元,建筑面积1
4.7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4%、10.6%、42%。全年环境保护总投资620万元,
比上年增长34.8%,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27%。
交通邮电 邮政: 年邮政业务总量520.37万元。电信:市话交换机1.1008万门,
农话交换机2.0224万门,移动通讯载频容量1.525万门。无线寻呼站台3个。陆路交通:
通车里程535公里, 平均每百平方公里71.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55公里,县乡公路48
0公里, 实现了镇镇通柏油路。年货运量21.1万吨,客运量17万人次,运输车辆1200
辆,客运线路26条。
商业旅游 消费品零售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
5.2%。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4.2%。商业从业人员7万人。完成销售收入6.5亿
元。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创汇0.0186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0.0058亿美元,实际利
用外资额0.0521亿美元。 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家。派出国外考察30人次,接待外商40
人次。
科技教育 科技人员1.0575万人。民营科技人员0.1351万人。年内获5项科技成果。
普通高中2处,高级职业学校1处,中等专业学校1处,初中16处,小学168处,幼儿园
16处。 在校生共计6.34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6万人。教职工3939名。适
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28%。
文体卫生 文化馆、 书画院、图书馆、评剧团、剧院、文化中心共18处。老干部
活动室18处。有医院15处,床位432张,医生876人。
社会生活 年底下岗职工就业率78.4%。 全年支出救济金89万元, 比上年增长
31.1万元。 实现保费收入1396万元, 赔款支出403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17元,人均住房面积20.33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2650元,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百户拥有电话31部,电视机110台。

(马德春 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