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4&rec=107&run=13

[海洋科学技术综述]1、海洋科技队伍与研究开发。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县属
以上海洋教学、科研与开发事业单位84个。其中,中央驻鲁单位15个;涉海科技人员
4008人,高级职称人员1138人,其中,院士1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省拔尖人才
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海洋科技人员120多人。
海洋基础研究。国家攀登计划B类项目“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
础研究”,经过5年努力,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57篇,出版
专著7册,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1999年启动的41个项目中,3个海洋项目均落在山东,项目总经费1亿元。
海洋高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的项目共滚动安排82项,到位经费
5000多万元,部分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牡蛎、扇贝等三倍体种苗培育和全雌牙鲆育种
进入中试阶段,平均增产20%以上;研制的海洋活性浸种剂“农乐一号”和农作物抗
病增产剂“天达-2116”,已在全国推广1000多亩,农作物平均增产15%以上,抗病
指数10%。抗艾滋病一类海洋新药(911)直接进入二期临床,有望成为又一个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种。
海洋科研与开发项目。全省共实施海洋科研与开发项目662项,其中国家级(含部
级)项目237项,省级项目129项。全省海洋科技全社会总投入37864万元,其中事业费
10575万元,国家重大项目拨款6663万元。海洋科技攻关计划共立项34项,其中重大
攻关项目6项,总经费650万元。科技兴海技术开发计划新上46项,补助资金400万元,
项目年增产值1.6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建立了山东潍坊盐及盐化工、青岛海水增
养殖良种培育、山东长岛海水增养殖、山东荣成功能食品加工、山东威海贝类养殖5
处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和国家海洋药物、山东海洋生化、山东省海藻、山东省水
产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4处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农牧化:1999年海洋鱼、虾、贝、藻及海珍品增养殖品
种达50多种。对虾多模式养殖和虾池综合利用,调整了我省虾池养殖结构;成功引进
英国、挪威的大鲮鲆、日本真海带、象拔蚌等优良品种;实现海区贝藻间养与轮养、
扇贝蔬养;突破海水鱼节能越冬、工厂化规模养殖、电厂余热水海水鱼越冬、工厂化
和海水网箱养鱼等技术;实现底播鲍鱼、海参和种植海藻、滩涂贝类增殖与养殖。
海洋食品:企业总数过千家,总产量130万吨,年总产值近80亿元,实现利税4亿
多元。其中,加工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70多家,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00多家。
海洋化工:全省共有盐化工企业50多家,溴素生产能力4.8万吨,溴素产量占全
国的85%以上,形成40多个溴系列化工产品,苦卤深加工产品及纯碱深加工产品达到
十几种,已成为新兴的国家海洋盐化工生产基地。
海洋药物:形成海洋生化药品、海洋中成药、海洋保健品、海洋化工药品及海洋
生物化工材料等系列产品,年增加值达6亿多元。1999年,全省有5项海洋新药申报临
床药,海扑灭滋(抗艾滋病毒药)等2项已获批准。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海洋药物品种50
多个。全省有海洋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和产学研实体10多个。

(康荣鑫)

[海洋管理和公益服务事业]一、海洋综合管理。1999年8月18日中国海监北海总队
在青岛正式挂牌成立。北海总队隶属北海分局领导,北海分局副局长宋义葆任总队长、
副书记魏文良任政委。目前北海总队国家直属部分已拥有海监飞机两架,执法船只5
艘,人员670名的海监力量。
1999年北海分局在实施海洋行政管理中,组织实施船舶巡航监视69航次,海上作
业188天,航行18242海里;中国海监飞机监察飞行64架次,航时196小时21分;车辆
岸边巡查33910公里。共发现油井溢油、滥采海砂等各类违章事件83次,查处16起。
(一)、胜利油田CB6A井组溢油应急监视。1998年12月3日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属CB
6A井组发生倒伏,12月15日发生溢油,1999年6月25日封堵成功。事故发生后,北海
分局应急监视小组立即开展了连续的海、陆、空全方位的应急监视和调查取证。专业
技术人员对溢油动态、原油漂移方向、溢油量进行了跟踪观察分析,及时掌握了溢油
动态及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状况之后,北海分局提出了《CB6A井组溢油事故对海
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评估报告》,该报告表明,此次溢油对海洋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一
定影响。北海分局依法对其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理。
(二)、海砂开采使用和监督管理。1999年辖区内的海砂开采发生了多起乱挖乱采
现象,北海分局以海砂开采海域使用管理为突破口,对北海区海砂开采活动实施了行
之有效的管理。1999年10~11月,先后在山东龙口以东海岸兴隆庄至黄河营沿岸、海
阳的北部沿岸发现多处采挖海砂现象,采挖形式分别为人工和机械化两种,运载工具
分别为车载和船运,情况较为严重。为此中国海监总队组织了海、陆、空集中监视,
进行了实地调查取证,依法予以制止。烟台海阳市交通工程公司千里岩海域采砂项目,
在分局的帮助指导下,按照海砂开采的有关规定,办理了由国家海洋局颁发的《国家
海域使用许可证》和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依照国家规定,海阳市交
通工程公司缴纳了海域使用金。这是由中央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初审的第一个项目,
也是国家海洋局委托北海分局组织“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书”专家评审的第一个
项目,同时也是国家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第一笔海域使用金。
(三)、海底电缆管道铺设管理。签发威海污水排海管道铺设施工许可证1份;审
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排海管道路由变更申请1份;麦岛污水排海工程施工延期
申请1份。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排海工程和麦岛污水排海工程管道铺设实施了
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对威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排海管道和竹岔岛海底电
缆工程进行备案、公告和注册。编制印发第二期《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公告》。下发
了《关于报送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数据资源的通知》,基本摸清了北海区海底电缆管
道的状况。
(四)、海洋倾废管理。全年审办倾废普通许可证90份,审批疏浚物倾倒量1029.3
万立方米,骨灰倾倒600公斤。对所辖海区全部倾废作业船上的倾废记录仪进行了年
度检定,同时实行了海洋倾废季度报表制度,有效地推进了海洋倾废管理的规范化、
科学化、制度化。
二、海洋公益服务。(一)、山东省沿海防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成果通过评审并正
式发布实施。1999年3月山东省海洋预报台完成了山东省政府下达的山东省沿海风暴
潮警戒水位核定工作,通过了由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和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的
评审验收,并由山东省政府于1999年5月公布实施。
(二)、全国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山东省近岸)。山东省段的全国第二次海洋
污染基线调查工作由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负责实施。具体技术工作由北海监测中心承
担,各地、市海洋部门配合完成。山东省沿岸共布设水质测站100个,沉积物站53个,
累积工作时间67天。共动用大小船只70余艘(次),航程近4000公里,航时300小时。
每个航次完成100个站点、50多个项目的样品采集与观测,采集样品达3000多个(其中
沉积物样品212个)。
(三)、青岛、烟台附近海域赤潮的预警、预防。1999年7月4日老黄河口附近海域
发生400平方公里酱紫色赤潮;7月17日北隍城岛附近海域发生680平方公里夜光藻赤
潮;7月22~25日胶州湾小港、团岛嘴至沧口水道发生26平方公里由骨条藻和浮动弯
角藻引起的双相型赤潮;7月26~28日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发生由原生动物“红色中
缢虫(Mesodiniumrubrum)”引起的单相型赤潮;8月6日石岛附近海域发生160平方公
里的酱紫色赤潮。赤潮发生期间,北海分局多次出动中国海监飞机和海监船,同时利
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对赤潮进行了全方位监视监测,发布赤潮紧急通报8期,达
到了预警、预防的目的。
(四)、计量设施、设备技术改造顺利通过国家海洋局验收。本次北海分局计量设
施设备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由环境和设施设备两部分组成。环境改造主要进行了房间结
构改造、电路改造、墙壁及地面处理、解决汞污染扩散等工程。设施设备改造主要对
原有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和补充,购置计量标准器15台(套),购置主要计量检定设备
3台(套),改造计量检定装置3台(套),配套必须的辅助设备14台(件),检定计量标准
器15台(套)。
(五)、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该项目由国家计
委投资、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后,可使北海分局所辖海洋观测站由2
0个增加为23个(其中山东省境内有9个海洋观测站),并在渤海新设2个平台自动化观
测站(全在山东境内),同时为分局所辖各测报站管理的35条志愿船配备自动观测仪。
(六)、海洋资料的收集和质量控制。全年接收各海洋观测站780个数据文件,共
1923676组数据,并进行了计算机质量控制,发布资料质量简报4期;接收了两个航次
的常规性断面调查22个观测项目和污染监测22个监测项目资料;接收了《1998年度海
冰航空监测报告》,其中图像文件、图形文件、文本文件共104个。

(闵庆方 沙颖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概况]现在编职工579人、在职387人中,有中
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70人,中级121人。有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9人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获“中华农业科教奖”,3人入选国家“千百万
人才工程”,3人获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有博士
生、硕士生导师22人,还聘请了1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任客座研究员。
设1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研究中心及10个研究室、1个海水增养殖实验基
地、1个开发总公司、4个挂靠机构。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学调查船“北斗”号,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70台(套);馆藏中外文图书8.4万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册;编辑
出版学报级刊物《海洋水产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水增养殖、生物资源与海洋环境、渔业工程技术等。先后完成
72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2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级奖18项。1995年被国家科
委确认为“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所”;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基础研究10强”所;1
998年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评为“文明单位”。
1999年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98项。年内争取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九七三”)立项中,获得重大突破。1项以本所为首席科学家单位,1项以本所为主
要参加单位。这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站在当今国际学科
前沿,将在“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海水重要养殖
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1999年争取科研经费1002.89万元,国家事业费基数拨款与年内总收入之比为1∶
4.4。年内有3项课题通过鉴定,有7项课题通过验收,还有3项正在组织申请鉴定。1
999年有2项成果获农业部科技成果奖。其中,“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药物效果对比筛选
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弧菌病原菌快速检测和种类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
术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5项成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1999年共发表论文110篇。
1999年有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被评为
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1人获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
才称号,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另外,新增在职攻读学位人员2人。
年内,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挪威、英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俄罗斯、
日本、韩国、亚洲发展银行、NACA等15个国家、国际组织的专家共29批66人次。赴美
国、挪威、丹麦、荷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出席国际会议、留学、进修、考察人员
23批32人次。目前已同136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技术交
流、资料交换、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

(李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