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的相互渗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627&run=13

《城乡经济相互渗透》课题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特征。建国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
强调农村对城市的支持,实行了一系列城乡分离政策,导致了新的城乡分割格局,强
化了历史上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
使城乡分割的各种条件逐步消失,城乡经济相互渗透日趋广泛,城乡经济联系与依存
逐渐加深,城乡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一、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的表现
1.城市辐射启动乡镇企业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出现了发展商
品经济的趋势,农民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拥有绝对优势的城市流入农村
产生了强烈的要求。国家对城市国有企业实施简政放权、利改税等改革措施,使国有
企业具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城市的人、财、物等进入农村具有了可能。在此背景
下,一些城市效区、条件比较优越的乡村借助城市辐射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辐射成为
乡镇企业发展的启动性因素,带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起步。1984年起,城市经济体制
综合改革全面展开,企业在经营方式、生产计划、产品销售、资金使用以及人事劳动
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同时改革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搞活消费品市场,
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初步建立和培育了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所有这些使城市企业能够基于自身利益与农村进行直接的交易和
经济联系,城市要素开始成规模地向农村流动,加之国家为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
一系列优惠政策,带来了1984年、1985年乡镇企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1985年,全国
乡镇企业发展到1222万处,从业人员6979万人,企业总产值272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1459亿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8.1倍、1.2倍、1.9倍和1.1倍。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
讲话为契机,乡镇企业发展出现第二个高潮。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2203万处,
从业人员12861万人, 实现企业总产值635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6560亿元,分别比
1985年增长0.8倍、0.84倍、18.4倍和25.5倍。
城市辐射的基本途径是横向经济联合,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松散型联合。
主要是单项的工艺协作、技术转让、产销挂钩、设备支援、技术扶持、来件加工等,
一般只实行产、供、销某些环节的结合,联合各方在经营自主权、资金运用、利润分
配等方面均保持独立,各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种联合克服了城市企业大而全、
小而全封闭式经济体制的弊端,解决了乡镇企业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的“先天不
足”,双方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②紧密联合型。主要是合资或合作经营,一
般是城市企业出技术、设备、部分资金,乡镇企业出土地、厂房、劳动力和部分资金,
合资或合作办企业,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实体,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联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为着眼点,互扬其长,
互补其短。③集团型联合。即以城乡骨干企业为核心,由有关产品厂、零部件厂和工
艺协作厂,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成一个联合企业群体或企业集团。这种联合既有较高
的统一性,又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分工协作,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
生产率,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④科研联合型。主要是乡镇企业与
城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它使生产、技术、科研三位一体,科研单位、大专
院校负责提供新技术、新成果,乡镇企业负责进行新产品试制和新技术应用。通过联
合乡镇企业能够解决缺技术、缺人才的困难,加快新技术的运用和新产品的开发;科
研单位、大专院校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缺乏试验场所的困难,做到人尽其才,新技术、
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农村为城市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补充了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企
业、科研单位,为了自身发展,主动地到农村寻求能够借以发展的条件,寻求厂房、
厂地和劳动力,寻求旧设备、老产品的扩散对象,寻求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寻求新
产品和科技开发的试验场所。这种扩散、转移,需要乡镇企业呼应承接。由于乡镇企
业起步较晚、没有现成的位置,需要在与城市企业协调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出路,需要
同城市企业建立全面的、广泛的经济、技术、信息的联合与协作。这种状况恰好为城
市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农村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由农村进
入城市的民工5000~6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左右。他们活跃在城市建筑
业、纺织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以及家庭服务业等广泛领域,既满足了这些
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弥补了城市就业结构不足,又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便利
了城市居民生活。近来,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劳动力“倒流”现象。
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全国向农村倒流的城镇居民大约有1300万人,占乡镇企业职工
总数的10%左右。这种劳动力“倒流”,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稳定了城市,促进了
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劳动力双向流动,密切了城乡联系。
3.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初具雏形。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与相对集中,带动了农村劳
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非农产业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兴起了一大批农村小城镇,为我
国农村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走出了一条新路。1979年,全国建制镇有2851个,到
1995年建制镇增加到5万多个, 人口城镇化水平由15.9%上升到25%左右。这些小城
镇工商业比较发达,科技文化水平较高,交通通讯设施先进,处于大中城市与乡村之
间,成为城市与农村联系的中继站,起着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虽然这类农村
小城镇刚刚起步,但我国国情决定了它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
径和希望所在。
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仅1990年至1995年
乡镇企业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资金达715亿元, 发展了农村邮电、交通、文化教
育、 体育卫生、养老保险等事业。5年中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9517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同时乡镇企业把现代工业文明注入了广大农村,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促进了
农民的知识化、专业化,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制约城乡经济渗透的问题
农村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是制约城乡经济渗透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村传统
的社会结构以单家独户为生产单位,以分散的自然村落为基础,人们依靠传统的宗族
意识和习惯,以封闭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相反城市工业社会结构按照现代化大生产要
求聚合在一起,如一架庞大的机器联合体,把这样两种社会结构纳入一体化进程,必
然产生激烈的碰撞。同时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村思想观念,对城市先进的科学
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排斥,这种排斥造成了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制约着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辐射功能不强是制约城乡经济渗透的关键问题。由于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存在
偏差,造成了工业功能成为城市普遍的经济结构指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金融、信
息、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要素市场培育和发展不够,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产权关系模
糊、投入产出结构失调、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活力不够,影响了城市要素向
农村渗透、流动,抑制了城市的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是制约城乡经济渗透的重要问题。由于城乡分割,
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没有形成发挥各自优势的合理分工。一些企业因信息不畅、视野
狭窄,带来重复建设、盲目建厂,与城市企业形成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档次、
质量水平同构化,导致资源耗用过度和竞争激烈,不利于农村工业化进程;由于布局
分散,“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造成土地资源耗竭、投资加大,影响了规模效益和
集聚效益,不利于小城镇建设,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等。
制约城乡经济渗透的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问题仍然存在。这主要有,工农产品剪
刀差,使农业缺乏发展的后劲,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缺乏坚实的基础;我国投资体制
重工轻农,国家对农村、农业投资太少。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向农村、农业倾斜的投
资政策,但实际落实下来的资金仍然偏少,导致农村因资金缺乏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
换;从50年代起国家实行的户籍管理政策,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乡间的
人口迁移基本上仍处于严格控制之下,阻碍着人口城镇化进程。
三、促进城乡经济渗透的对策建议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以市场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经济渗透。由于经济发展程度、
市场设施建设和市场观念等原因,尤其是城乡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分离状态,相
互融合和协调运行的城乡统一大市场基本上还没形成。结果不仅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
而且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缺乏畅通的渠道。因此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以市场作为连接
城乡的纽带,是促进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的关键。应加快城乡市场组织、设施建设,建
立规范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具有最大的开放性,保证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重视培
育和发展多层次城乡统一大市场,尤应推动乡村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提高农民的市场
观念,使市场真正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和桥梁。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当前城市辐射功能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国
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影响了城市先进生产力向农村地区渗透和流动。进一步深化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增强城市辐射力的当务之急。要理顺国家和
企业之间的关系,按照“政资分开”的原则,实现国家对企业行政管理权与财产所有
权的分离,清除利改税中以税代利模糊产权关系弊端。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
产品销售、原材料供给、资金来源方面割断行政联系,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市场
经济要求取之市场,投之市场,成为“四有”经济实体,拥有通过资本运营方式缩小
或扩大资本规模的权力,为城乡间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渗透,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在于农村工业化的全面扩张,即在加强农业基础的条件下,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非农产业比重,为城乡经济渗透奠定物质基础。发展乡
镇企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在增加总量的基础上,提高规模、层次和质量;积极开展与城市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
合,以城市大工业为依托,为其提供各种专业化的协作配套,接受城市企业技术、资
金辐射,补充生产要素不足,优化自身要素组合,推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形成
和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迅速崛起,
已成为农村通向城市、城市辐射农村,加快城乡经济渗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
体。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地理条件、环境资源条件及市场条件适宜和乡镇企
业及人口比较密集的乡镇,组织建设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同时,敞开大门,
广泛吸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企业,调动农民进城、兴城的积极性。逐步改革现行户
籍管理办法,取消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政策,近期可采取对长期在城镇从事
二、三产业的人员,在交纳一定的城镇维护费后,办理地方城镇户口或临时户口,在
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方面与城镇人口一视同仁,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推进体制改革,为农村经济振兴创造条件。要改革现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体制,
建立对农村发展较为优惠的体制和政策,促进城乡经济渗透与城乡一体化。主要包括:
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收购合同制,提高种植业的比较效益,缩小工
农产品剪刀差,投资体制应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并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机制,有利于
工业武装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新局面的形成;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农村教育
和培训制度,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改革科技体制,使其有利城乡间技术
协作,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快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使农村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
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