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564&run=13

加快“工业立市”实施步伐 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市长 于希信
1997年,莱芜市辖2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 ,1070个行政村,总面积2239平方
公里,全市耕地面积59428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4.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5亿
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下同)4.8%、11.0%、15.4%;完成农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4.8%;工业增加值
39.5亿元,增长10.5%;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6亿元,增长23.16%;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 增长16.4%; 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23亿美元, 增长
47.72%;全年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1亿元,增长25.01%,财政支出4.48亿元,增
长21.27%;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542元,比上年增加102.52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26 90元, 比上年增加215元。至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
人,增长1.02%,其中农业人口83.29万,非农业人口37.71万。人口出生率14.18‰,
自然增长率为8.12‰。
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7.5亿元,
增长4.8%。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生姜、大蒜总产量达11.85万吨和12.19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27.6%、 14.8%; 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快速发展。完成造林面积
3965公顷,经济林2242公顷,干果产量5681万吨,同比增长16.6%;实现畜牧业增加
值3.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水产品产量7500吨,同比增长11.9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7.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1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效果好。排灌机械动力12.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6
%。有效灌溉面积42.6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千公顷。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中的比重已达45%以上, 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全市农业总产值36.25亿元,比上
年增长7.55%。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运销势头旺,效益好。全市已建起粮油、蔬菜、果
品、 肉蛋奶、蚕茧等十几个系列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65家,年加工能力40万吨,发
展各类购销联合体1.5万个,参与流通的农民达12万人。
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确立了“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
以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
为中心,积极走股份制、集团化的路子,不断深化企业改革。1997年,全市完成工业
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10.5%。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市乡及乡以上
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28.49亿元, 增长7.07%;实现销售收入82.18亿元,增长16.28
%;利税总额6.47亿元,增长1.31%。
固定资产投资呈回升趋势,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22.86亿元, 比上年增长23.16%。 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1.62亿元, 比上年增长
30.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66亿元,增长35.7%,更新改造投资1.67亿元;集体单
位完成投资7.81亿元, 比上年增长11.55%。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产
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得到加强。 在国有和城镇集体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2亿元,增
长13.6倍, 第二产业投资8.9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3.9亿元,增长14.71
%;邮电通讯业投资0.51亿元,交通运输业投资0.04亿元,电力工业投资0.42亿元。
1 997年全市建筑业共完成增加值7亿元,增长14.1%。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面
积27.25万平方米,增长41.1%,竣工面积13.66万平方米,增长54%,竣工率为50.1
%,提高4.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邮电通讯业继续高速增长。1997年新增通车里程26公里,
年末达到842.4公里,其中一、二、三级路分别为26.8公里、226.7公里、219.1公里。
全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563万人,增长4.07%;客运周转量2.33亿人公里,增长19.46
%; 货运周转量2.83亿吨公里,增长16.44%。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7亿元,
增长34.53%,市话交换机总容量3.17万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3.72万门,年末电话、
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用户数分别达到5.56万户、0.71万户、2.71万户;国内、国际函
件和特快专递业务量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订销报纸、杂志0.45亿份,分别比上年增
长41.84%和15.36%。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迅猛发展。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
增长16.4%, 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4.23%。全市国有经济完成11.2亿元,增长14.2 8
%, 集体经济完成8.96亿元,增长6.46%,个体、私营经济和其它经济完成14.54亿
元,增长25.43%;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27亿元,增长9.39%;餐饮业完成3.24亿
元, 增长8.18%;制造业完成5.95亿元,增长33.04%;其它行业完成4.24亿元,增
长45.62%。 对外贸易成效显著。1997年,全市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15亿美元,增
长70.3%,进口0.92亿美元,出口1.23亿美元。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10家,
全年自营出口1.1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5.13%。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家,
合同利用外资0.17亿美元。至1997年底,全市共批准成立三资企业95家,已投产开业
的62家, 投产开业率65.26%,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21亿元,利税总额0.49亿元,出
口创汇0.06亿美元,销售利税、出口创汇率分别为9.33%和9.52%。国际友好交往更
加活跃。全年共接待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参观、访问以及从事各种经济贸易活动的人
员467人,其中外国友人226人,港澳和台湾同胞、国外侨胞241人。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1997年,全市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
2.81亿元,增长25.01%,其中工商税收2.04亿元,增长24.38%,企业所得税0.29亿
元,增长96.89%,农业四税完成0.22亿元,增长8.6%;财政支出完成4.48亿元,增
长21.27%,其中支农生产支出0.14亿元,增长27.47%,科技三项费用及科学事业支
出0.12亿元, 增长78.63%,教育事业支出0.92亿元,增长17.64%,连续5年保持收
支平衡。1997年,各项存款稳定增长,贷款增长适度。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
到56.08亿元, 比年初增加8.11亿元,增长16.90%。企业存款11.67亿元,比年初增
加2.27亿元,增长24.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2.39亿元,较年初增加5.77亿元,
增长15.75%。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79亿元, 较年初增加8.37亿元,增长
21.79%。 工业、商业、农业、乡镇企业贷款分别增加2.65亿元、1.24亿元、0.82亿
元、 1.11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年承担保险金额65.4亿元, 比上年增长
10.66%, 实现保险业务收入0.98亿元,比上年增加0.36亿元,保险支出0.30亿元,
比上年增加0.08亿元。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果显著,全市组织实
施各类计划项目332项, 其中省以上项目174个,取得科技成果192项,获得省以上科
技进步奖27项。教育事业成绩突出,1997年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2394人,其中本
科生826人, 比上年增加225人;全市各类学校达到629所,专任教师达到1.18万人;
中等教育事业得到协调发展, 中等专业学校2所,职业中学7所,技工学校2所,在校
生分别为1620人、 4827人、2122人;全市初中学校在校生6.66万人,小学在校生9.7
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幼儿教育发展较快,全市幼儿园达到1049所,在
园幼儿3.33万人。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至1997年底,全市共有文化事
业机构38个, 电影放映单位69家,公共图书馆1处,图书总藏量11.3万册;文艺表演
团体1个,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95.6%。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体育事业
又有新发展,全市共举办运动会18次,承办国家级大赛2次、省级大赛1次,参加省级
以上比赛16次,获金牌13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体育人才14人。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9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增长8.7%,农民
人均生活费支出2387.9元, 增长3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2元,增长2.3
%;职工年平均工资6459元,增长6.04%。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运行平稳。1997年全
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2%。城市基础设施、公
共服务和环境配套等设施明显改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