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550&run=13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市长 刘卫东
肥城市辖14镇2乡1个办事处,607个行政村(居委会) ,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全
市耕地面积6.4万公顷,人均耕地0.067公顷。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8亿元,第二产业
增加值完成28.26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94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7.4%、
18.8%、14.5%;完成农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7.4%;工业增加值22.06亿元,增
长2 1.9%;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22.7亿元, 增长5.14%;实现外贸出口4.7亿元,增长46.9%;完成地方财政收
入2.45亿元,增长26.8%;财政支出3.27亿元,增长16.5%,连续11年实现了财政收
支平衡;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在上年4598元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增加;农民人均
纯收入2556元, 比上年增加274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6∶44∶30。1997
年底,全市总人口为95.26万,比上年末增加0.31万人,增长0.326%,其中农业人口
74.16万,非农业人口21.10万,人口出生率10.73‰,自然增长率为3.87‰。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6亿公斤。新建瓜菜大棚1.2万个,
高值田发展到9333公顷;建高标准饲养小区113个,发展养殖专业村106个,饲养大户
2万多个;果品总产达到1亿公斤,品质有了新的提高,获全省果品精品评比8个金奖,
跃居全省第三名。到1997年底,有近400个村达到了小康标准。
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1997年,市乡工业完成产值28.18亿元,增长31.7%,
其中市直工业17.61亿元, 增长27.6%;实现销售收入26.1亿元,增长24.7%,其中
市直工业17.1亿元,增长21.8%;实现利税1.75亿元,增长27.5%,其中利润7041万
元。市乡工业完成投入4.7亿元,有103个新上或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增强了工业经济
的发展后劲。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亿元,增长5.14%。商流
企业完成商品销售额13.8亿元,增长14.4%;实现利税3387万元,增长10%,其中利
润1122万元,增长11.5%。完成了36处市场网点的改造建设,一批重点商业设施建设
改造工程竣工运营。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1299户,私营企业
26家。 金融存贷持续增加,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9.8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亿元;各
项贷款余额达到42.24亿元, 增加4.87亿元。各项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784万元,比上
年增长59.5%。
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进展。 组建了5家省级企业集团,市直工交和商贸系统盘活
存量资产8000多万元。 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实际使用外资500万美元。
三资企业运营效益明显提高, 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实现利税4400万元,出口创汇
1894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设完善了一批园林绿化工程,城市绿化、美化、净化
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改建步伐,群众的生产
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柏油路通车里
程达到1285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5.9万门,供电能力达到6.4亿千瓦。

业绩·人才·信息
泰安市十佳优秀校长--武元聪 武元聪,男,现年48岁,大学毕业,先后任肥城
市第一中学教导副主任、肥城市教研室副主任、肥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现任肥城市
实验中学校长。他所领导、管理的肥城市实验中学,系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 (肥城市
首家) ,先后被评为泰安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一五’、‘二五’普法先进单
位”“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综
合治理先进单位”。学校党员活动室被命名为“省先进党员活动室”,团校被命名为
“省最佳团校”。
武元聪自1993年任现职后,提出“实验中学只有前进的足迹,停止就是倒退”的
口号,第一年一举实现重点高中升学人数较往年翻番,此后,教学质量年年大跨越,
重点高中升学人数1994年为120人, 1995年为160人,1996年达291人。1996年该校参
加中专预选、 高中截留的学生,全部进入预选线,在全市前50名考生中,该校就占2
3名,在最后的重点高中考试中,该校有9名学生,列入全市前10名之内,重点高中升
学率列全市第一。学校管理实现规范化。以建设“规范十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
十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办学条件规范化,1995年被评为
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建立了“办公
守则”“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师业绩档案”“千分考核、量化管理制度”等,
严格履行检查、考核制度,奖罚分明。他身先士卒亲自抓教学质量,每次班子分工,
他知难而进,包毕业年级,抓特长生教育,靠上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解决出
现的问题。他重视素质教育。筹集6万余元,购置了音乐、美术器材,建立了2个美术
教室、 2个音乐室。近几年来,该校参加艺校、师范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专业考
试的学生人数,几乎包揽了肥城市全部名额。
他倡导“样样工作争先进”的进取精神和“事事处处做楷模”的生活作风,处世
奉“记人之功、容人之过”为座右铭,为人师表,1996年被评为“泰安市十佳优秀校
长”。

振兴泰安劳动奖章获得者--于雷 于雷,现任山东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矿长,高
级工程师。曾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副科长、科长、副矿长。30多年来,他多次被
评为肥城矿区“劳动模范”“优秀安全干部”“技术革新能手”“经营销售能手”;
1 996年被山东省煤管局授予“多种经营工作优秀矿长”称号,1996年4月被泰安市总
工会授予“振兴泰安劳动奖章”。
曹庄煤矿于1965年1月建成投产, 系中型矿井,经过30多年的开采,到1994年,
矿井全部转入下组煤深部开采,采场条件差,矿井提升运输能力不足,造成产量下降,
经营亏损严重,矿井进入了最困难时期。于雷上任后,推行了内部指标分解承包。组
织制订了增产目标和奖励政策,并与分管生产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调整了
采场,改造了井下运输系统。狠抓了矿井防治水和采掘机械化,为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创造了条件。制订了关于加强煤质管理的规定,实行了全员、全过程煤质管理,使该
矿的煤炭以优质优价占领了市场,生产经营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当年产煤85万吨,
实现利润1799.5万元, 超过考核指标5.1万元。1995年完成原煤产量85.2万吨,实现
利润1795.5万元,使曹庄煤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1996年,该矿先后遇到突水、自燃发火、大断层“三大”自然灾害,生产经营工
作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他借鉴邯钢的经验,组织经营部门按照全年1190万元利润
指标,运用倒求法测算出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层层分解,并实行“指标一票否决权”。
到年底,全矿不但弥补了亏损。而且超额完成了原煤产量和利润指标任务,并上交利
金2700万元。1997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矿井技术改造,新打了副井,栾庄村搬
迁也正式启动。在矿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职工代表一致提议,奖给于雷同志一尊
“公仆杯”。

(郑丰洪)

振兴泰安市劳动奖章获得者--高长岱 高长岱, 男,1948年1月生。山东省东平
县人。 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他自196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任副区长、支
部书记、党委副书记、安监处长、副矿长。1995年11月任杨庄矿矿长至今。他先后被
评为肥城矿务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996年荣获“振兴泰安劳动奖章”。他所领
导的企业,多次被评为泰安市级文明单位。1996年,全矿实现利润1950万元,超计划
5 10万元,创建矿以来最好水平。
他上任后,先后进行了工资分配、劳动用工等10项重大改革,初步形成了适合市
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创出了连续安全生
产1300天的全矿安全生产历史最长周期。二、主持组织了二水平七采区反程序开采技
术,保证了矿井正常的生产。主持实施了采场支护改革,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
动效率,年节约支护费用达12万元。三、坚持强化生产组织管理,合理调整采场布局,
优化巷道设计,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原煤产量,1996年原煤产量达87万吨,创1978年以
来旱采最好水平。四、坚持以销售为“龙头”,以节支为手段,不断强化经营管理工
作。煤炭销售实行长线与短线结合、外运与地销并举的销售策略,从而保持了煤炭畅
销不衰的好势头。五、坚持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重点扶持骨干厂
点, 扩大规模经营。1996年全矿多种经营实现产值8000万元,实现利税378万元,被
省煤管局评为“多种经营先进单位”。六、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条件,增强企业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996年,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职工
群众办了15件实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新建的4栋住宅楼,解决了210户职工的住房,
被群众誉为职工的贴心人。

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李学恩 李学恩, 男,1945年8月生,山东省肥城市
汶阳镇人。现任肥城市建筑安装工程管理局(总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兼任
中国集协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主任、山东省集协常务理事、泰安市集协副会长、肥
城市集协会长。他先后多次被山东省及泰安市集协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获中国建筑业
联合会颁发的“为发展集体建筑业奋斗工作20年以上付出了辛勤劳动”荣誉证书,被
泰安市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3年,肥城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建筑
之乡”,1994年和1995年又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其中1995年被评为“山
东省建筑业十强县”首强。
他走向领导岗位后,首先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一是开肥城市建筑
业改革先河。早在1988年,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被采纳;
同年10月重组了肥城县建安总公司,建立了行业管理新体制。1996年,完成总产值24
亿元,增加值9亿元,分别是1990年的4.7倍、5.3倍。二是注重双向(智力和设备) 投
入。 自1988年以来,累计智力投资1500万元,设备投入1.8亿元,企业整体素质迅速
提高。 目前,肥城市66家建安企业中,拥有一级企业3家,二级17家,三级26家;六
级以上技工3.3万人, 其中初级以上职称的各类管理和技术人员6680人;拥有固定资
产3.3亿元, 施工机械装备总额2.3亿元; 自1992年以来,肥城市先后创出优质工程
12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名优工程近百项。三是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将原来土建、
安装并重发展的经营方针,调整为“巩固土建、发展安装、大力开拓装饰装潢”。目
前,该市建筑业土建、安装、装潢装饰工种比例由1988年的1∶0.3∶0,上升为19 96
年的1∶0.9∶0.1, 施工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
国家,成为全省唯一的跨省施工大户。四是组织快速转移市场。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院等100余家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等搞横向联合;组织施工企业向电力、环保等重点
领域靠拢。五是主持制定并实施了《八五施工技术进步规划纲要》和《施工企业技术
进步考核暂行办法》 。推广应用“量本利分析”“ABC管理法”“网络技术”等现代
管理方法,并荣获县级成果奖。1990~1991年,李学恩荣获省建筑业科学技术进步二
等奖和一等奖。

(赵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