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中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534&run=13

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区长 刘明远
市中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8个行政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
积6 345亩,人均耕地0.02亩。1997年底,全区总人口为36.02万,比上年增加1.68万
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33.44万, 农业人口1.95万。人口出生率10.73‰,自然增长率
7.08‰。
1997年,全区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5.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19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9.0%、 11.6%。全区财政收入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5019万元,增长18.4%。
工交经济实现了速度、效益的同步增长。199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1.89亿元,比
上年增长8.9%;镇及镇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63亿元,增长3.9%;完成技改
投入5000万元,完成省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14个。
城乡市场活跃。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全区现
已建成各类市场64处。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壮大,从业人员已达1.56万人;个体工商
户6304户,私营企业233户,私营有限责任公司205户;1997年上缴税金1762万元,占
全区财政收入的20.9%。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农村经济城市化进程加快。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加184元。
城乡建设以综合开发为龙头,城乡并举,建管结合,加快了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步
伐。1997年,完成开发总量24.1万平方米,竣工和在建住宅、商贸等各类小区20余处。
全区90%以上的村居实施了新一轮村居建设规划。
积极推行产权制度改革。 全区镇及镇以上企业实行改制的135户,其中,实行股
份合作制的企业31户,组建企业集团8户,租赁经营2户,其他改制形式74户。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社会养老保险,4镇各村居全
部加入农民养老保险。1997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0.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目前
累计批办“三资”企业32家,外资实际到位1255万美元。济宁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已
基本实现“六通一平”。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1997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
类科技计划项目23项, 取得科技成果6项,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荣获省级
先进称号。 文化工作又上新台阶, 社会文化先进区经省委、省政府复评验收合格,
“扫黄打非”活动受到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表彰,金城镇东孟村梦圆农村儿童文化园
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称号。体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先后
荣获全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卫生工作积极发展社区医
疗服务,巩固和加强了口腔、骨伤等专科医院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在全省、
全市的先进位次。

业绩·人才·信息
市中区社区卫生服务成效显著 1997年,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区铺开。至年底,建
立社区门诊37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派出医务人员120余人;开展优质、低价、
方便、 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13项;建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1.2万份;全年服务达17.3
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7年,市中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快速发展。一是制定了《济宁市市中区人民政
府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并由区政府组织协调,形成政府领导、社区支持
的“民心工程”。二是卫生行政部门成立领导小组,认真规划部署社区门诊网点建设。
卫生局组织工作队,深入社区,调查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家庭档案,指导社区门诊建
设。三是社区医院挑选业务技术全面的医务人员充实社区门诊,逐步配齐相应的医疗
设备。医院成立社区门诊办公室,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卫生部、
省卫生厅多次派专家组考察, 对市中区的做法给予肯定,并有6省23个地市的兄弟单
位前来交流经验,为城市社区卫生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马升贵)

市中区政府专栏组稿人:郝明泉 任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