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523&run=13

锐意进取 全面发展
区长 张树琛
坊子区辖8镇1乡、 1个街道办事处, 共277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24619 8人,总面积361.7平方公里。1997年,在农业生产遇到特大干旱,工业经济运
行大环境不宽松,第三产业复苏不明显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强化措施,全区保持了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7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亿元。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比例调整为11: 57:32。财政总收入1513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9398万元。固定资产投入5256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66万元。城镇职工
人均工资收入5582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亿元,人均3676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7.01‰。
工业生产速度、效益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坊子区把发展区乡工业
作为立区之本, 5年累计投资10.5亿元,完成乡及以上工业技改、新上、扩建项目38
4个,开发新产品120项,实现了工业生产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1997年,投资
3.8亿元, 培植发展了食品酿造、机械加工、建筑材料、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完
善、 新上了粮食酒扩建、200万件卫生瓷系统改造、彩瓦彩地砖、水泥生产线、农用
车模具改造、 5000吨KP肠、2万吨饲料添加剂、富瑞食品、丰元面粉生产等一批重点
项目,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进一步巩固、拉长、发展了板桥系列酒、皮革服装、
卫生瓷、动物药品、增压器、内燃机配件、沙发家具、出口铸件、加工食品等名牌产
品的优势,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初步形成了以优势产品带动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带
动支柱行业,以支柱行业带动工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了企
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1997年,全区企业发展到2560处,完成工业增加值13亿元。
乡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8亿元, 实现利税7794万元,完成工
业增加值3.59亿元。有1处企业被确定为市级管理示范工程企业,有8处企业被评为市
级管理达标企业,有5处企业被列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技术增长点企业。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7年,粮食总产达到11.82万吨,
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大力发展蔬菜、黄烟、棉花、瓜果等经济作物,蔬菜大棚、食用
菌、 花卉种植小区1997年底已达1200个,1997年生产蔬菜39946吨,果品4659吨;食
用菌、花卉已成为全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种植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粮经比例调
整到1:1。以肉鸡、生猪为重点的养殖业,作为农村多种经营的重要措施,形成了养、
供、加一条龙体系,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1997年出栏生猪4.52万头,家禽
458万只, 肉类总产量6515吨;禽蛋产量1231吨。年末大牲畜存栏1.68万头,生猪存
栏2.6万头,家禽存养18万只,牧业总产值达到7207万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
肉类加工等龙头企业30家,年内加工肉鸡、猪肉4万吨,面粉4万吨。农业生产条件进
一步改善, 年末机械总动力达到1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
著, 5年累计投资3620万元,兴修各类水利工程450项,治理中低产田3.6万亩,黄淮
海平原开发95、96、97连续3年全市联评第一。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种植业水平,
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增强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主动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 1997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8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5.75亿元,实现
农业增加值3.1亿元。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1997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166万元, 比上年增长11.9%。各类商业网点、餐饮业网点发展到3830个,经营人
员9921人。 全区集贸市场发展到58处,集市贸易成交额32632万元。重点配套完善了
沙发家具、包装材料、煤炭、建材、汽车交易、钢材六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框架
基本形成。汽车、钢材两大市场被辟为省级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到3.5亿元和6亿元,
呈现出较好的市场效益和发展前景。1997年全区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8210户,从业人
员达19725人。完成工业产值35.4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57%。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至1997年底,全区办成外资项目90个,合同利用外资1.71亿
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6605.2万美元。其中,1997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
外资520.5万美元。 至1997年底投产运营的“三资”企业达42家,完成销售收入3953
1万元,实现利税2538.5万元,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全区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5.8亿
元,办成海外企业5家,劳务输出72人次。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载体能力明显增强。以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园为重点的新区
建设, 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排污设施和场地平整的“五通一平”;至1
997年底, 入园单位已达116个。总投资达6亿元,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
济增长点。投资247万元,在老城区新修道路6公里,4.9万平方米。扩改道路14公里,
面积17.28万平方米。 至1997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36.4公里, 综合好路率达8
7.3%,城区绿化覆盖率36.3%。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年末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2.2万
部, 增长37.5%,无线寻呼用户6377户,增长89.51%;移动电话用户2763户,增长
141.94%; 电话普及率达8.04部/百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涌现出一批电话村。环
境保护得到加强。 1997年废水治理总投资410万元,拥有废水处理设施26套,工业废
水处理率达95%。 全区废气处理率达100%,废渣综合利用率90%,大大改善了城乡
环境。
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1997年,全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项。其中,
达国内先进水平的3项; 达省内先进水平的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的2项;获市科技进
步奖的1项。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项,申请专利34件。全区拥有各类科技机构7处,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其中有中级以上职称者1260人。1997年被评为全国科技
工作先进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拥有各类学校173处,在校学生40315人。新建潍坊
四中和集学龄前儿童教育、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实验学校各1处。成立了集教师进修、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四位一体”的职业中专。全区新增校舍面积4.8万
平方米,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区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被省命名为“基础教育达
标”先进区。1997年,发表各种文艺、美术作品83件,有17项获市以上奖励。医疗条
件进一步改善, 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5处,床位800张,年内引进医疗新技术、新
项目45项, 在国家级交流和发表论文5篇,省级24篇。参加市以上体育比赛获奖牌12
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3枚。计划生育达到省市要求。民政工作成绩显著,
先后被国务院、省政府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双拥模范先进区”等荣誉称
号。档案建设趋向法制化,依法治档步入轨道,建区10年机关档案4125卷(册)顺利进
馆;第一部《坊子区志》出版发行。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快发展。

坊子区政府专栏组稿人:董兴周 辛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