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502&run=13

发挥优势 挖掘潜力 加快经济发展
区长 徐春福
河口区辖3镇、 4乡、1个办事处,178个行政村,总面积2365.13平方公里,全区
耕地面积47289.23公顷,人均耕地0.3公顷。1997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5亿元,第二产业
增加值完成1.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_8.8%、43.1
%、 15.7%; 完成农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_8.8%,工业增加值0.97亿元,增长
35.3%;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亿元,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5 177万元, 增长_5.3%;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50万美元,增长76.5%;全年共完成
地方财政收入8928.7万元,增长27.2%,财政支出9100万元,增长24.6%;全区职工
平均工资6559元, 比上年增长13.85%;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农民人
均纯收入1746元,比上年减少263元。1997年底全区总人口为17.9974万人,比上年末
增加2728人, 增长1.6%,其中农业人口83835人,非农业人口96139人,人口出生率
11.4 5‰,自然增长率为7.67‰。
一、 依靠优势,打好基础,农业生产取得好成绩。1997年全区实现农业产值1.9
43亿元, 全年粮食总产量32219吨。林业生产突出抓好枣粮间作、路域绿化和农田林
网建设,完成成片造林15680亩,其中经济林800亩,新增枣粮间作面积4.56万亩,建
成枣园4000亩,实施路域治理59.3公里,果品产量实现5129吨。
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人工种植沙
打旺牧草1333公顷,封育改良草场4000公顷,目前,集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禽畜生产
经营体系已初步形成, 1997年肉蛋奶总产量11365吨。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渔业
生产,实施“海上河口”战略。目前,已形成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渔业
发展体系,渔业生产成为全区经济一大支柱产业。新户渔港的建成,使海上捕捞由近
海转为远海。 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远销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年出口量4
000吨。1997年,大规模开发沿海滩涂,文蛤富集区护养面积达20万亩,修缮虾池5.4
万亩, 水产品总量1.8万吨,在进一步扩大“中国对虾”养殖面积的同时,推广了沙
蚕暂养与加工技术和鱼、虾、贝混养技术,养殖面积达2667公顷。海产品加工由原来
的简单腌制品、初级冷冻品发展到鲜活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靠芦苇生产优势,制
定措施, 渐进开发,新增苇场6万亩,全区苇场达到25万亩。全力组织实施农水“五
大会战”,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中小型水库38座,新增蓄水能力1500万立
方米;完成干渠清淤65公里;实施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修复防潮坝44公里。
二、发挥背靠油田优势,加快区属企业、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辖区内石油资源富
足,1997年投资8000万元建成石油化工厂。抓住油田开发规模日趋扩大,基础设施建
设日益增多的机遇,加快发展地方建筑安装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6亿元,华通
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PVC芯层发泡管在由国家专利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
的’97中国(泰山)专利技术及新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该管材的推广应用,既降低了
建筑安装成本,又结实耐用无污染。1997年河口区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加
大技改投入,投资7000万元,新上纸塑编织袋、原纸生产、红木家具等项目。黄河口
家具实业有限公司边生产边技改,所产咖啡桌全部销往美国。现已达到每月出口20个
集装箱的生产能力,1997年创产值1200万元,直接出口创汇140多万美元。
三、围绕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建设。新建河口供销大厦、孤岛供
销商城、河口宾馆、仙河农贸市场等一批大型商业服务设施,改造规范了农村集贸市
场并新建了蔬菜、工业品等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网络。全区城乡市场繁
荣活跃,商品丰富,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3亿元,全区个体工商业户4485家,私
营企业345家, 注册资金5323万元。河口区抓住创建园林城市机遇,油地携手,拓宽
海宁路、河滨路等主要街道,并修筑花池,城区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业绩·人才·信息
河口区采取得力措施抗灾自救 1997年8月19日零时至次日22时20分, 受11号台
风影响, 河口区遭受了暴风雨和特大海潮袭击。全区平均降雨量达169.9毫米,风力
10-11级。 据统计,全区有56个村庄被大水围困,1.2万户民房进水,损坏房屋1.5万
间。 损坏渔船104只。全区23万亩农作物基本绝产,4万亩果园、枣园绝产。5.4万亩
虾池、渔池和5.4万公亩盐池被毁。海水淹没耕地6万亩,折断树木2600棵,冲毁公路
2 0公里,毁坏通讯线路103公里。全区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
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采取得力措施,
带领全区人民奋起抗灾自救。
(一) 疏散抢救被困群众。20日上午7点,区委、区政府领导分头带领有关部门负
责人顶风冒雨赶赴各乡镇,了解情况,排查险情。区委书记任树梓全面指挥,区长王
少飞与区委副书记刘秀田在北部新户片组织群众转移,抢救被海水围困群众。区人大
常委会主任刘汝彬、副区长孙学孟等在东北部刁口一带指挥转移养虾群众。仙河镇政
府负责同志带领机关干部疏散东港村群众,确保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这次抗击海潮
侵袭过程中,全区共动员机关干部近500人,出动各种车辆180余台,疏散、临时安置
群众1257人,其中临时安置利津县刁口乡灾民200余人。
(二)解决灾民生活。区政府三次召开紧急调度会议,安排灾民生活,向灾区调运
煤炭10吨,淡水275方,净化水300罐,棉被118条,衣服2692件,方便面140箱,面粉
15吨,帐蓬95顶。发放救灾款12万元。区直72个部门、单位为受灾群众捐款23万元,
胜利油田工会和市总工会捐献衣被6.8万件。
(三)帮助群众重建家园。区委、区政府把修建灾民住房作为抗灾救灾重点来抓,
对无房户、危房户进行登记,迅速组织区、乡、村三级力量修建。全区灾民房屋建设
工作10月底以前全面完成。
(四)抓好生产恢复工作。面对严峻形势,全区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抗灾自
救,恢复生产,降低损失。对有收成希望的庄稼、果林、鱼塘、虾池、盐场、滩涂进
行全力抢救,全面检修受损生产设施,修补加固防潮坝、各大排水河河堤,防止海水
再次倒灌, 对海水侵袭的土地立即进行引黄压碱。全区扶直倒伏作物12800亩,修复
防潮坝5公里, 加固河堤12公里,修复盐池5万公亩、虾池5000亩,修复通讯线路103
公里,修复桥、涵、闸201座,修补公路18公里。

河口区实施上农下渔项目 河口辖区荒碱地面积可称全市之最,为使大片碱地变
良田,河口区采取三项措施,实施上农下渔项目。一是制定鼓励政策,对荒碱地开发,
实行谁开发谁受益,使用期30年不变;对承包经营大户实行减免税政策,鼓励项目向
能人大户集中;解决项目区内用水、用电问题,同时,积极争取资金,确保开发资金
及时到位。二是坚持“五统一”工作法,即开发规划由区水产局审定,做到统一规划,
统一模式,统一开发,统一承包形式,统一组织验收,确保了连片开发,沟直堰顺,
池深田平,沟渠配套。三是搞好配套服务,以区水产局为中心,以乡农技站为主体,
形成技术服务网络,聘请专家授课,发放明白纸1000余份,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做到
每户有明白人。

河口区政府专栏撰稿人:陈兴俭 裴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