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提高素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2&rec=234&run=13

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副厅长 陈继协
1997年,全省化工克服困难,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7.64亿元,同比增长21.88%。完成化工总产值307.45亿
元(不变价),增长8.3%,连续6年居全国各省市化工第一位。全省18个市地化工局(公司),增幅高于全
省平均增长水平的有滨州、东营、聊城、临沂、日照、淄博、泰安、德州、威海、济宁10个市地。青
岛、威海、潍坊、烟台、泰安、临沂、济宁等市地化工经济总量较大,7个市产值合计219.5亿元,占
全省化工总产值的71.4%,处于决定大局的地位,省调度的20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14种完成了年度
生产计划,13种比上年有增长,其中化肥、硫酸、浓硝酸、精甲醇、苯酐、染料、塑料7种增长10%
以上。硫铁矿、电石、轮胎等7种产品因资源萎缩、资金紧张、市场饱和或产品结构问题,生产有所
下降。20种主要产品中有10种产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前3位, 其中纯碱、合成氨、化肥、苯酐、
轮胎、胶鞋产量居第一位,进一步巩固了山东作为全国化工大省的地位。
二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997年全省化工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4.1%; 实现利
税33.18亿元,利润13.7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7%、11.21%;全年累计产销率达到96.6%, 同比增
长了0.2个百分点。生产增长、销售上升而经济效益下降,主要是价格下降和三角债困扰造成的。特
别是化肥、轮胎、烧碱等一批大宗主导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对全省化工经济效益造成了决定性影响。
虽然效益有所下降,但山东化工的经济效益继续占据全国各省市化工的首位,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国
化工的17.6%和41.82%, 其中国有企业利润占全国化工的83.6%。这主要得益于重点行业和大型企
业的贡献。 基本原料、农用化工、橡胶加工3大优势行业虽然由于价格的影响效益也有所下降, 但
仍然实现利税24.05亿元、利润11.7亿元,分别占全省化工利税、利润总额的72.5%和84.8%,其支柱
性地位十分明显。占企业总额17%的大型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省化工利税、利润总额的89.7
%和97.3%,同比分别增长了9.17%和4.25%,发展势头良好,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这是近几年全
行业正确执行国家“抓大放小”方针的结果。
三是结构调整实绩较大。针对制约全省化工发展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 企业组织
结构和内外经济结构等5大结构性矛盾,1997年全省化工继续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化工
综合经济素质的重点来抓,以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为重点,带动其它结构调整。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开发并投产
了填补省空白以上水平的新产品100多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7亿元,提高了一批短线产品和中高
档产品的生产能力,其中主要有合成氨29万吨,尿素52.6万吨 (实物量) ,磷铵和复合、混配肥26万吨
(实物量),有机化工产品7万吨,精细化工产品3万吨,轮胎200万套等等。一批新产品和重点基建、技
改项目的投产,明显提高和优化了全省化工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产品结构。尿素、磷铵等高浓度化肥占
化肥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1.1%, 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子午线轮胎占轮胎总产量的15.9%, 比上
年提高4.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的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占烧碱总能力的12%;高效低毒农药和中
高档胶鞋、染料、油漆的比重也有一定的提高;精细化工产品增多,产量增加,精细化率由23%提高
到26%。产品结构的改善,提高了全省化工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是在买方市场日盛的形势下,全省化
工仍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主要保证。尽管全国性化肥滞销价跌,许多省市化肥行业性亏损,而山东
省由于受农民欢迎的高浓度肥、复合肥比重较高,产销仍较正常。全年生产化肥225.39万吨,同比增
长12.5%。 其中高浓度肥115.08万吨,增长32.86%;实现利润6.38亿元,占全省化工利润总额的46.3
%,成为行业中第一盈利大户。
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根据中央和省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的“三大”战略,结合全
省化工的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二、八、十”集团规划,即到2000年全省化工行业要建成年
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1个, 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2个,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8个,过5亿元的
企业集团10个,并把“一、二、八、十”规划具体落实到20多个重点企业,对这些企业采取改制、改
造、改善管理和改组相结合的“四改”联动的做法,实行行业管理倾斜,跟踪调度,滚动管理。经过
努力,到1997年底已有青岛凯联集团、威海橡胶集团、鲁南化工集团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青
岛凯联达到65亿元, 为完成“一、二、八、十”集团规划开了好头。199 7年全省化工销售收入过亿
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52个,其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占全行业总量的69%和91%。
四是管理效益年活动成效显著。根据省和化工部的要求,全行业上下认真开展了“管理效益年”
活动,许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创造了好的管理经验。例如山东海化集团率先实现盐碱联合之后,又实
施低成本扩张联合兼并吸收了一批企业。为了尽快理顺关系, 移植海化的管理经验, 收到资产优化
重组的效益,他们采取“六管住”、“八放开”、统分适度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集团总部资产资本运
作管理中心、独立经营核算单位利润中心和生产单位的成本质量管理中心的新格局,调动了集团上下
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有些兼并联合前亏损的企业减亏或盈利,有些停产的企业开工生产,有些盈利
的企业盈利增加。集团母公司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利税3.24亿元,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10
多个骨干企业集团之一。潍坊亚星集团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有独创,形成了机构统一、人员统一、资
金统一、核算分离的“三统一分”的财务管理机制和全员抓成本、全过程抓成本、全方位抓成本、从
严考核的“三全一严”的成本管理模式。1997年他们根据“三统一分”“三全一严”的要求,加大了
购销过程中比价管理的力度, 收到显著效果,主导产品氯化聚乙烯成本比上年下降3%,居世界领先
水平。为了把“管理效益年”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全行业认真推广学习了山东海化集团、潍
坊亚星集团等12个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特别是在学习邯钢“模拟市场、倒逼成本”的过程中,重点
推广了潍坊亚星集团“三统一分”“三全一严”和“购销比价”的管理经验,对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
益起到了好的作用。1997年全行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包括的“两费”同比降低4.9%,增加管理效益1.8
亿多元。小尿素行业面对价格大幅度下降、保本微利、少量企业甚至亏损的状况,抓管理、降消耗、
减费用, 尿素成本同比下降11%,全年增加效益2亿元。在化工市场普遍低迷,涨价增效已无可能的
情况下,这些成果主要是靠加强管理,增产增收获得的。
1997年全省化工的问题主要是效益不够理想。这虽然有市场约束力度加大等外部原因,但重点还
是内因:两项资金占用增加,同比增长23.3%,资金周转延缓,同比减缓6天; 部分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不对路,使产品库存增加,同比增长16.6%;部分企业摊子铺得太大,资产负债率高,还本付息
任务繁重;因各种原因亏损户、亏损额又有所增长,其中亏损户达到107户,增长27.38%,亏损额达
到4.59亿元,增长54.54%,等等。所有这些都对全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