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人的新思索(潘兵 吴思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354&run=13

在荣成千里海岸线上, 布列着53个港口渔业公司和436个渔农结合村,区位优势
和资源优势使沿海渔村迅速致富,并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吃掉”了邻近村庄,荣成市
农村的“联合兼并”由此而起,强劲的势头好似“天尽头”席卷而来的巨浪,所到之
处荡涤着沿袭了数千年的自然村落。
今年七月二十五日,荣成市政府研究部署了到2010年的总体规划。因为决策者们
已经深刻意识到:乡村城市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而村庄兼并则是这场变革
中的关键环节。 按照规划:荣成市将在未来15年中,把现有的900多个村庄兼并到60
0个左右, 平均每年减少村庄20个以上。现在,不仅谁生谁灭的具体规划已经做出,
而且导向性很强的政策也在实施。比如:对那些将被兼并的村庄,原则上不批新项目,
使其逐步萎缩直到撤消;重点村镇的建设将给予政策倾斜,促其逐步具备吸纳兼并的
能力。荣成市的决策者还开始了探索跨行业、跨区域的兼并联合。他们要用十年或更
短的时间,把现有26个建制镇撤并为15个,那些规模过小、经济落后、辐射带动作用
不强的建制镇将被撤并。届时,这15个城镇将成为荣成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再造群星。
再造群星会不会成为梦想?回答是否定的!
随着1992年荣成工农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荣成市所辖的26个集镇的小城镇建设
也驶入了快车道。凭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魅力,荣成市不仅每年吸纳了外地剩余
劳动力12万人,还拦阻了大量本地民工涌向大城市。这些本地和外地的农民,目前已
经成为数量上补充荣成市城镇劳动力缺口的主力军。
本地和外地的农民虽然被吸引到了小城镇建设中,但长期以来,我国沿用的“二
元制”户籍制度,也使这些农民成为“一脚踏着城镇固定职业,一脚踏着承包土地和
房产的两栖农民”。他们虽然同时占有着双重的生活资料,却因为子女入学、医疗保
险、农村各种税费的困扰而并未得到幸福,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在城镇就业的稳定性。
为此,荣成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农村户口流动的暂行规定》,把符合条件的农民转
为荣成地方城镇户口。俚岛、龙须岛、成山卫、宁津等一些集镇,也纷纷推出各种灵
活的户籍政策,他们还允许外来劳工迁移户口,以长期居住的身份在荣成工作。到目
前, 荣成市已经有五万多人结束了人户两分的历史,转为“荣非”。有1.1万家个体
工商户落户到不同集镇,大大提高了城镇的服务功能。
荣成市户籍制度改革中,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协调发展,以
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他们规定:“转非”人员必须退出承包耕地,一次性交纳
土地转让金及公益负担费500元。这从客观上促使了耕地向种田大户手中集中。目前,
在荣成市种田的大户有800多个,宁津镇最大的种田户承包耕地达150亩。
荣成市在户籍制度上的探索是成功的,他们从被批评到被认可,直到1994年,省
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世代耕海牧渔的荣成人还十分懂得“借水行舟”的道理,因为他们明白: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必须依靠广大海内外投资者的介入和广大农民的参与。
荣成地处沿海,荣成人以千里海岸加优惠政策,招引着隔海相望的日本、韩国客
商前来投资。外商举办一个项目,就带起一片建设,有的外商还直接投资荣成市的基
础设施和商贸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兴建的项目在荣成,从住宅到自来水厂,从风力电
站到综合楼,比比皆是。这几年来,荣成市光从外商处吸纳的资金就达十多亿元,石
岛、俚岛、成山卫等强镇每年引进的国内外资金,都在2000万元以上。
荣成市对小城镇设施“建设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也激发起了那些实力雄厚的渔
业公司、骨干企业的投资热情,在石岛造型别致的公厕是由几家渔业公司承建的,投
资2000万元日供水三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是由社会各界集股建成的。那漂亮的候车
亭、电话亭,那宽畅的道路及城市绿化,也都是市场启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