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欠发达地区实际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陈延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352&run=13

聊城在山东的西部,与山东的东部相比,尚属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聊城地委、
行署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很大成效。关于我
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这要从聊城历史上的
经济文化状况谈起。聊城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明清时期,东昌府被称为“漕
挽之咽喉, 天都之肘,江北一都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多年。当时,聊城
为沿运河九大商埠之一,有“富庶甲齐郡”之誉。城内会馆逾十,作坊数百,店铺数
千,商户十万。上缴国税曾占到全国的11.2%。这个时期,聊城的文化也呈现了繁荣
昌盛的景象。当时的东昌府考中状元3人,进士209人,均为全省之冠。建于清代的全
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藏书宏富,展示了聊城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后
来,由于运河断航,交通不便,地域闭塞,人们的思想变得保守,观念渐渐陈旧,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也逐年滑落,以至成为全国出名的贫困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之后,聊城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在短短几年内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
题。但由于我区发展的客观条件没有大的变化,加之受计划经济束缚较重,聊城地区
与改革开放之先的东部市地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深深感到,聊城
最大的压力是落后。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摆脱欠发达,甩
掉“穷”帽子,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成了全区人民的共同心声。1993年,我们
确立了“‘八五’打好基础起好步,‘九五’加快发展上台阶”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们认为,必须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
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是改变聊城落后面貌、重振聊城雄风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五方面的工作。(一)学理论、换脑子。聊城地区由于长期欠
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最主要的是小农经济意识比较浓厚,缺乏进取精神
和自信心。为了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从1993年开始,我们连续抓了学理论、换脑子
工作。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先后请中央和省里的领导、专家以及先进地市的代表作
专题报告达200多场; 利用地、县、乡三级党校加强对干部的集中轮训,组织各级领
导干部走出去,到胶东、苏南等先进地区以至到国外学习考察。通过这些活动,较好
地解决了“观念”、“境界”、“信心”三大问题。(二)抓党建,强班子。为提高各
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素质,我们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突出抓了县市
党政班子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县市党政班子建设,我们把握住了选好党政两个
“一把手”、大胆起用有作为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一线干部和抓干部交流四个环节;
乡镇一级则把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转变工作方式,强化约束机制作为重点;
村级班子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目标,采取促强、帮弱、带中间的工作
方法,组织实施了“双千”带动工程,即一头抓好1000个先进村,一头抓好1000个后
进贫困村,带动中间状态的村庄上档次、上水平。为此,我们先后派出了5000多人的
工作队驻村包村,整顿班子,扶贫致富。抓党建使我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搞社教,树新风。几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结合
我区实际,区别不同层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对城乡居民,
重点进行勤劳致富、守法经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在城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窗口”、“三优一树”(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
树立聊城新形象) 和推选“十佳”、“五好文明户”活动。对基层干部重点进行党的
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孔繁森、张国忠等先进模范人物的活动。对中小学生,依托
孔繁森纪念馆、 范筑先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100余处教育基地,重点进行革命传
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系列活动,使我区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安定团结、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局面。(四)抓科教,增后
劲。我们在全区实施了“科教兴聊”战略,兴建了“科教兴聊十大工程”。在科技事
业方面,主要走依靠企业、学校和社会办科研的路子,同时通过与大专院校联姻,与
国家大型企业攀亲,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使企业强筋壮骨,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教
育事业方面,把基础教育作为我区发展的“三大基石” (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
础教育) 之一,摆上重要位置,重点抓了“双基”工程建设。去年,全区基本完成了
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九年义务教育“九五”末即可达标,同时发展了中专教育和职
业技术教育。(五)重投入,强阵地。我们在抓好软件建设的同时,克服资金严重不足
的困难,增加了硬件建设的投入。比如: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在农村,村村建有党员活动室、青年民兵之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在农村
教育方面, 仅1995年,地县乡三级财政就投入了3.6亿元。此外,全区干部职工捐资
筹款1700多万元,兴建了34处“希望小学”。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我们对文化、
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硬件建设的投入累计超过10亿元,巩固和强化了精神文明建
设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