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京九必将有力促进鲁西城镇发展(郝宪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343&run=13

京九铁路已于1996年9月1日全线通车。京九通车对我省鲁西地区有非凡的意义,
它很可能是本世纪鲁西经济起飞的最后一次机遇。根据以往的经验,交通对城镇的发
展影响甚大,而城镇则是现代经济的载体,因此,加快鲁西城镇的发展,进而促进鲁
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成为鲁西地区抢抓京九机遇的最佳突破口。
一、京九铁路给鲁西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对外交通是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构成城市的重要物质要素。历史
上鲁西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因大运河的开通而繁荣,又随大运河的淤积断流而逐渐衰落。
河北的石家庄、河南的郑州两市一百年前还是一个小村庄,但由于两地分别处于京广、
正太铁路和京广、陇海铁路交汇点,逐渐形成了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可见,交通
地位的变化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对鲁西地区也是如此。京九铁路
对鲁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京九铁路的开通,彻底改变了鲁西半封闭的状态,在时空上大大缩小了与
首都、与沿海地区、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架起了跳出省门、迈出国门的桥梁,使鲁西
成为我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二、随着京九铁路的贯通,沿线日益成为投资的热点。鲁西地区已被列入了国
家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五省区产业布局中的重点地带,也纳入了我省“4432”总体经
济布局中的两条重点产业聚集带,国家和省将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实
行投资倾斜,鲁西可获得超常的外力支持。
第三、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将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沿线
将形成多个相当规模的仓储基地、物资交易集散转运中心、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及专业
市场、旅游观光胜地将更多地被开发出来。
第四、京九为鲁西乃至全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创造了条件。按照我省“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省东部地区的纺织工业以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将有
计划地西移,京九沿线将首当其冲地成为第一承接带。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必将崛起一大批二、三产业企业,使原来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二、未来鲁西城镇发展的战略构想
根据鲁西地区的区位优势、经济资源分布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因素,结合产业结
构调整,应形成以京九铁路为主轴、济邯、日菏铁路为两翼,聊城、菏泽两市为区域
性中心城市,临清、曹县、梁山为次中心城市,阳谷、郓城、茌平等县城与重点镇向
2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发展,其他主要乡镇成为重点小城镇的城镇格局,形成具有区域
特点的城镇带。
1.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聊城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应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尽快提高
中心城市的功能。聊城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鲁西重镇,按照“既具有古城特
点,又具有现代风格,集经济、文化、商贸、旅游中心为一体的现代文明城市”的要
求,以建设集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和能源基地、旅游胜地、物资集散中心、商贸中心
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城市为目标,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和老城区的开发改造。到本
世纪末,城市规模达到40~45万人,力争达到50万人,跨入大城市行列。菏泽市古有
“花城水邑”的美称,地处鲁西南中心,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经济发展余地很大。
根据实际,菏泽应走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的路子,着力发展加工贸易区并配套发
展仓储业,建立大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培植机械、电力、石化、煤炭、棉纺、造纸
等主导产业,培育大型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大型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文化旅游设施,
形成具有较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的区域中心城市,到2000年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左
右,2010年达到60万人。
2.次中心城市的发展。临清、曹县作为京九铁路山东段的北、南大门,位置优越,
并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临清50年代就已设市,曹县作为商朝的古都、地处四省交界
之地,都有条件发展成为本地区的次中心城市。到本世纪末,应达到中等城市的水平,
城市人口达到25~30万,2010年力争达到40万人。
3.县城、沿线重点城镇与其他小城镇的发展。“九五”期间,沿线的其他五个县
城要力争发展成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2010年要达到25~30万人,其他县城可根据
自己的实际适应扩大规模,争取到2010年大部分实现县改市。沿线重点城镇可通过政
策扶持、系列服务、分类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格局。按照省里有关部门的规
划,到本世纪末,京九沿线的15个重点乡镇可成为3~5万人的新型城镇,为推进鲁西
城镇的发展树立典范。其他重要乡镇也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快发展的步伐,成为鲁西
经济的活跃带和新的增长点。
三、加快鲁西城镇发展的主要措施
根据中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鲁西目前面临的机遇,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做好借路兴市的文章,搞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把与京九铁路配
套的交通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力争到“九五”末,鲁西地区基本形成以高
等级公路为主、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形成设施比较完善、信息畅通、方
便快捷、集疏运功能较强的道路运输体系。二是要高度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逐步
形成平面立体并举、市内市郊贯通、市内市外连接的城市交通网络。三是要搞好城镇
其他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供排水及防洪设施建设,从根本上缓解鲁西城镇供水不足、
排水不畅的状况。聊菏二市及沿线县城,应结合发电厂、热电厂、化肥厂改造发展集
中供暖供气。总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鲁西城现代化程度,提高城镇
的承载力。
第二、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要消除城乡人口流动和迁移中的不合理
因素,将市场机制引入城镇就业制度。首先要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考虑到鲁西农村
剩余劳动力基数庞大,具体可设想适度向农民开放“城门”:一是全面放开县城镇,
实行经济导向,对迁入城镇的农民征收城镇化资金,费用标准各地可根据情况制定。
进城的农民应享受一般市场的同等待遇。在人口素质导向方面,要优先让具有较高文
化程度和非农产业经验的农民进城;在社会规范导向上,限制不遵守社会规范的农民
进城,如违背计划生育政策者、违法犯罪者等等,这样就可以把城镇化与人口控制结
合起,也有利于城镇的社会稳定。二是适度放开聊、菏、临三市的户籍管理。先放宽
三市对县城非农人员迁移的限制,再就是在开放县城和镇的基础上,参照县城的管理
办法,有计划、有步聚地放开三市的户籍管理。
第三、加快鲁西经济发展,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互为
条件的,城镇对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几乎是1∶1。根据目前的实际,鲁西要加快发展首
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一、二、三产业调整步伐。在确保粮棉油持
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力争到本世纪末使聊、菏两地区的三次
产业之比由目前的41∶37∶22和50∶29∶21调整到20∶50∶30。二是大力培植支柱产
业和主导产品。鲁西地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从其资源
优势、区位特点和工业基础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能源、化工、机械、农副
产品加工、纺织、造纸等六大产业。三是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
业既是鲁西地区的优势,也是支撑鲁西二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基础。据聊、菏两
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今后首先要把依靠科技进步放在首位,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按
产业化的要求发展农业,着力办好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完善以批发市场为重
点的市场体系,加速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
第四、改变传统集中的计划型城市化机制,着力导入市场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适当提高职工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并对城市地产相应进行改
革;二是改革城市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由全部国家包下来的办法改为居民参加社会
保险,费用分别由国有、集体、个人共同承担;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部门逐
步企业化,并允许其他所有制经济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参与竞争;四是广开资金渠道,
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如以地招商、利用外资进行BOT方式开发建设、向
进城的农民收取一定的建设费等,以加快在镇建设的步伐。
第五、强化综合治理,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鲁西地区的城镇发展要坚持两手
抓,即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要切实加强城镇的规划管理,坚持规划权的高度统一,不能政出多门,更不能朝
令夕改,对违法占地、违章建筑要果断处理,决不手软。二是对旧城改造,实行统一
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达到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三是
要重视城镇的绿化、美化、净化建设,争取在三二年内有所改观,五年之内大见成效。
四是积极推广烟台“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的经验,接受社会监督,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