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316&run=13

加大投入促进教育大发展
县长刘启盛

惠民县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下游, 辖12镇9乡,1274个自然村,总面积1357平方公
里, 1996年底全县总人口为61.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0.5‰,人均耕地面积1.93亩。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现价) ,同比增长
13.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第三产业
增加值完成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19%和16.1%;工农业总产值48.6亿元,
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工业总产值36亿元, 增长30%,农业总产值12.6亿元,增长
9.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亿元,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
元,增长9.8%;外贸出口收购总值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000万元,增长28.7%,上
缴支出115万元; 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100元, 比上年增加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80元,比上年增加240元。
出政策,抓宣传,强化科教兴惠意识。先后出台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滨州地区行署〈关于加强“两基”工作的决定〉的
实施意见》、《关于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镇征收县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
制止中小学生流失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利用多种新闻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
对国家、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共书写标语口号8000余条,
印发宣传材料35000余份,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多渠道筹资,增加教育投入。县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1996年,财政对
教育拨款3303万元,占上年财政总支出的44.04%,年增长为14.89%,高于当年财政
经常性收入的增长。1996年底多渠道筹集“两基”资金近9300万元,基本保证和满足
了“两基” 的资金所需。目前全县小学139处,其中县直2处,农村定点完全小学137
处, 另设教学点314个;初中23处,其中县直2处,乡镇中学21处;普通高中4处,聋
哑学校1处;职业教育中心1处;乡镇成教中心21处;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274处。
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7187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9%
以上; 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48%,巩固率达到了98%以上;残疾儿童
入学率达到了88.3%,中小学校舍、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配备率达到了94%,
并于1995年底基本完成了扫除青年文盲的任务,通过了省政府验收。自1995年开始,
县财政每年挤兑划拨100万元的义务教育专项基金, 用于“两基”所需。出台了《惠
民县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 , 做到了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农村教育费附加按
“三税”的3%计征,同时开征了城镇就业职工教育附加,每个职工按工资总额的3%
计征, 全部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 全县生均公用经费初中达98元, 小学达
48.73元; 各乡镇还相继推行了干部集资等多项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
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两基”工作的进展。
强化标准意识,狠抓“硬件”建设。全县共取消合并小学634处,形成了139处定
点小学、 314处教学点的格局。初中也由26处合并调整为23处,基本上实现了滨州地
区行署2.5万人左右设一处初中, 4000人左右设一处完全小学的要求,75%以上的小
学生纳入定点小学; 自1995年以来,全县共征用土地713.7余亩,新建学校34处,扩
建167处, 新建教学大楼20座,计45537平方米,建院墙27663米,全县中小学生均占
有校舍面积分别达到了5.68、 4.7平方米,1996年底已购仪器、器材、图书价值达10
66万元,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均达到国家规定Ⅱ类标准,图书资料也达
到了省定标准的要求。
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评,规范了教师队伍
的管理,并年年开展“百名优秀教师”、“十佳校长”、“十佳班主任”、“十佳教
育工作者”和“双文明”教师的评选活动;通过函授、电大、自学考试、全员培训、
卫电高师等形式提高教师水平,初级中学教师合格率达95.9%,小学达100%;同时,
在21个乡镇普遍建起成教中心,注重改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全县脱贫
致富,加快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惠民县人民政府专栏组稿人:周增宝 周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