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305&run=13

认真实施“三富”工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县长慕增利

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867个行政村,总面积1312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6.6
万公顷,人均耕地0.07公顷。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完成11.1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7%、12%、14%;工农业总产值72.3亿元,比上年
增长7.9%,其中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增长6.6%,农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97亿元,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3亿元,增
长17.6%;外贸出口收购总值3.58亿元,增长27%;完成财政总收入1.82亿元,增长
3 7.6%,上缴中央税收5184万元,增长16%,省级税收275万元。职工人均工资5009
元,比上年增加5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元,比上年增加452元。1996年底全县总
人口93万, 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 增长0.7%,其中农业人口86.5万,非农业人口
6.5万,人口出生率11.8‰,自然增长率6‰。
1996年,郯城县认真实施了“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培植乡镇支柱产业、发展专业
村户”,以达到富县、富乡、富民为总体目标的“三富”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
展。在工业生产方面,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以抓好骨干企业
为重点,集中财力搞技改,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发展拳头产品并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
全县共实施技改项目42项,完成技改投入2.3亿元。尿素“四改六”、热电一期工程、
真空速冻干燥菜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骨干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化肥厂、纸板
厂实现利税突破5000万元,精华公司、华丰能源公司利税突破了2000万元,化工厂、
孔师酒业集团利税超过了1000万元。农业方面,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进一
步调整种植业结构,经济作物面积达46万亩,粮经比例保持6∶4。涌现了一批特色农
业乡镇,银杏、板栗、白柳条等高效经济林果以及规模养殖都有了突破性进展。被评
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围绕九大支
柱产业,兴办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龙头市场。全县新建蔬菜腌制、银杏叶
加工等龙头企业5处,蔬菜批发市场3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乡镇办工业实现产
值10.8亿元,利税1.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9%。其中马头源深集团公司利税
首次超过了1000万元。个体民营经济及专业村经济发展迅速,全县各类专业村达3 43
个,专业村经济收入达10亿元以上。出现了专业村经济集团专业化管理、企业市场双
联、骨干企业带动等多种管理模式。一批个体大户、私营企业脱颖而出。个体工商户
发展到3.5万户,从业人员8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456户,向国家缴纳税金2400万元,
较好地发挥了对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东方商厦和楼外
楼商城建成交付使用,古郯贸易城、郯中商场建设进度加快,完成了第二水厂建设,
郯子公园一期工程继续进行。交通方面,硬化县乡公路90.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柏油
路, 投资800万元的郯东沭河大桥已经竣工。电力供应、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1996年供电量达4.6亿千瓦时。 邮电通讯方面, 配合临沂建成了SDH环形网,完成了
5000门市话程控扩容工程,装机容量1.3万门。有737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占行政村
总数86%。
流通部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5亿元, 国合商业总销售
4.65亿元。 全县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控制在9.2
%,物价总体水平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年新批三资企业
5个,投资总额1390.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90.4万美元。与德、法合资兴办的绿源
银杏有限公司,当年投产见效,全年出口银杏干叶1007吨,完成产值2161万元,实现
税金124万元, 利润240万元,自营出口创汇260.8万美元。财政税收工作确保了全年
财政平衡,被省授予“财政收支连续平衡十年”荣誉称号。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
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工作通过国家教委验收,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双基工作先
进县”;被国家教委、财政部评为“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县”,获“中华扫盲奖”。全
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140元,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163元,增加197元。全县有
372个村提前实现小康,占总村数的43%。

业绩·人才·信息
[郯城镇阔步进“小康”]郯城镇地处县城,辖8个工作区,59个村(街),5.2万人,
3.6万亩耕地, 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
亿元,其中四级企业总产值突破17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6元,
成为全县第一个“小康镇”。
充分发挥地处县城的优势,突出乡镇企业重点。1996年以来,狠抓了中汽郯城客
车总厂、三大工业园和古郯贸易城三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总投资8000余万元,生产的
“中奇”牌中巴客车远销10多个省、市,年产量达2000台,利税突破1000万元,填补
了全市空白。 目前,全镇集体企业已达285家,其中产值超5000万元的集体企业集团
有3家,四级企业4000多家。
农业生产重点抓了两大吨粮田开发及畜牧、养殖、板栗种植、城郊农业开发,全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万吨。 全镇已有养猪、养鸡、屠宰、条编、加工、种植等各类
专业村40个,有“万亩板栗园”,板栗、白果、苹果等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
1996年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40%的群众用上了自来水;95%的
农户拥有电视机;96%以上的群众住上了钢混砖木结构的楼房、平房及走廊屋。有中
学1所,小学17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100%。
郯城镇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明星乡镇”、“经济强镇”,1995年被列为“全
国投资环境300佳乡镇”之一。

[郯城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1996年,郯城县教育发展迅猛,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两基”工作成绩显著。在通过省政府验收后,1996年继续投入近3000万元,加
以巩固提高, 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
教育完成率96.3%,青壮年混合非盲率99.6%,各项比率均超过省定标准,被国家教
委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扫盲工作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各类事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横向联合,开设专业20多个,培养了一大批初
级技术能手和专业人才。 全县22个乡镇均建起了成人教育中心校,其中省级示范校4
处, 市级示范校和标准校共11处。初中“三加一”培训率达90%以上,1/3以上的劳
动力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
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先后举行了“手拉手,共建
希望书屋”、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国旗中队、评选“十佳少年”等德育教育活动。
1996年,郯城被团省委授予“中学生团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全县有
4名教师荣获“省级讲课能手”称号,3篇教学论文获省级奖;学校目标管理工作迈入
规范化轨道, 共有市级规范化学校26所,县级规范化学区小学125所,分别占同级中
小学总数的49.1%、85.6%;1996年高考本科进线率居临沂市第二。

(郯城县教委)

[发展交通,当好县乡经济建设“先行官”]1996年,郯城县交通委坚持把公路建设
当作经济发展的“先行工程”和突破口,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克服资金不足、工
程难度大、原材物料价格上涨的困难,完成90.8公里的县乡和乡村道路的硬化工程,
总投资2536.8万元,实现了县乡、乡乡通柏油路的交通发展规划。素有“天下银杏第
一乡” 美称的新村乡投资400万元,硬化了18公里水泥路,在全县第一个实现村村通
水泥路,大大改善了乡村经济的投资环境。1996年还建成了郯东沭河大桥。该桥主桥
为429米, 引桥为1100米,配套中小桥涵10座,总投资1240万元,结束了郯城历史上
无“东大门”的历史,解决了马陵山区人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方便了郯城同东部沿
海开放城市的经贸往来。
全年投入养护绿化经费302万元, 县乡公路好路率达到95%,绿化率达到98%,
创造出了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环境。交通规费征收额较1995年增长27%,
为交通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资金。 1996年7月1日,原交通局改局设委,共投资365万
元扩建改造乡镇交通管理所。 新建3座总面积为876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改善了工
作、生活环境。
交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郯城县城乡经济的发展。

郯城县政府专栏撰稿人:秦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