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304&run=13

1996年临沭县基本情况
县长李洪海

临沭县辖10镇10乡,553个行政村,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0万公顷,
人均耕地0.086公顷。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3.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6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9.5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75
%、 8.23%、22.86%和39.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4.48亿元, 分别增长3.6%和20.6%;财政总收入1.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
入7077万元,分别增长15.7%和32.6%;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比上年增加363元,
增长22.0%。 1996年底全县总人口为59.57万, 其中农业人口55.20万,非农业人口
4.37万,人口出生率11.06‰,自然增长率为6.66‰。
农村经济全面进步。在全省14个贫困县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粮油生产创历史
最好水平,粮食总产32.3万吨,花生总产8.46万吨,位居全国油料大县第14位;畜牧
业在规模养殖和科学养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年末大牲畜存栏13.09万头,生猪出栏
22.48万头, 肉类总产量达4.8万吨;林果生产迈出较大步伐,新发展果园3.5万亩,
干鲜果总产量达2万吨,比上年增加7450吨。全县形成了10大农业生产基地,脱水菜、
花生、白柳、板栗、瘦肉型猪和肉羊开发等初具规模,分别成为全国、全省重要的生
产基地。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有120个项目建成投产,总产值和利税分别比上年
增长37.9%和24%。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增长16.7%,
实现利税1.1亿元,其中县属工业实现利税7350万元,利润达到3400万元,居全市第3
位。 全县新组建沭化、常林机械2个省级规范化企业集团,改组、改制企业51家,改
制面已达70.5%以上;有4个乡镇工业产值过5亿元,有13家县属工业通过了市以上管
理达标验收,山东手扶拖拉机厂荣获全国质量统检第一名,企业整体素质上了新台阶。
第三产业迈出大步。 商、粮、供、物资四系统完成商品销售3.5亿元,上缴税金
650万元, 实现利润65万元,扭亏增利1140万元。商业网点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投资
2000多万元,兴建、改造商业网点8处、批发市场4处,新增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民
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个体工商户达到2万户,私营企业358家,从业人员5.7万人,
上缴税费1000多万元。
财税金融运行平稳。连续10年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金融形势比较平稳,
全年各项存款余额达10.55亿元, 贷款余额达8.69亿元, 分别比年初增加2.7亿元和
1.8亿元。
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县投资5000多万元硬化了327国道西段和县城北外
环、城南一路等13条街道,硬化总长度34.8公里,其中县城街道硬化面积达57.5万平
方米,超过建县30年以来城市硬化路面的总和。邮电通信发展迅速,投资2480万元完
成了市线扩容8000线和交换机扩容4000门等工程, 县邮电局成为全市第4个万门局。
电力事业得到发展,通过了部级电气化县验收。全县已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程控电话,
户户通电,50%以上的村通自来水。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全年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9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和科技星火奖18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2种;争取省部级重点项目12个,其中国家
“双加” 工程3个,是全县争取项目最多获奖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一年;农业推广
科技成果70余项, 其中脱毒地瓜推广面积达8万亩,平均增产25%以上。加强了职业
技术教育,为企业和农村培养各类专业人才607人。初级保健通过了省级验收,4个乡
镇完成了门诊楼主体工程建设。征兵工作创下了35年无责任退兵的全国纪录,受到国
防部表彰,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给予“三十五年优质爱国壮举,一万六千精兵扬我
国威”的崇高评价。先后被授予“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
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业绩·人才·信息
[曹庄镇乡镇企业全面发展] 该镇地处县境西南部,辖21个行政村,8039户,2.9万
人, 面积41.64平方公里,耕地1400公顷。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曹庄镇,长期以来处
于贫困状态。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狠抓乡镇企业,先后办起四级企业690处,其中
镇办企业8家, 村办企业15家,初步形成以化工、锻造、建筑、纺织为主的镇办企业
群体。1996年,工业总产值实现5.6亿元,同比增长49%。
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向“三高” 迈进。1996年镇内发展水稻1500亩,温室大棚1
500亩,棉花4000亩,林果4800亩,养鸡业突破80万只,形成水稻、温室大棚、棉花、
林果、 养殖五大生产基地。 农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 同比增长20%。其中粮食总产
1.45万吨,增长43%;单产337公斤,增长8%。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财政收入达到
33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2元,比上年增加604元。
第三产业从业达2500余人,初步形成日用百货、饮食、交通、五金为主的格局。
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均得以蓬勃发展。1996年投资2100万元,硬化了县乡公路;新建
镇中心医院门诊楼一座;8个村、1.3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全镇各村街实行了统一规划,
统一施工,村、街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乡建设成绩斐然]1996年新建城市道路13条,全长26.3公里,硬化路面57.5万平
方米。 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共铺设片石32万立方米,砂13万立方米,石子9.5万立
方米;建桥梁56座,管涵81道。硬化面积比恢复临沭县后30多年的总和多17万平方米。
加强了环卫建设和管理。主要街道实行了全日保洁,垃圾清运率达95%。新建高
标准冲式公厕4处,建设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1处。县城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9.8%。
新增自来水供水单位92个,日增供水3500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100%。
城市开发建设取得新成绩。规划建设了桃园、府新、馨园、公园等住宅小区。桃
园小区新建楼房6栋,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并推行了物业管理。规
划、改建、新建8处商业网点和3处批发市场,计10万平方米。
村镇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县各乡镇共硬化街道3676米,面积4.4万平方米;建商
业街20条, 面积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60盏,植绿化带1600米;修建供、排水管道
70公里;36%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
新一轮县城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了上级评审论证, 总体面积由过去的7平方公里扩
大到24平方公里。编制完成18个乡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成为全市率先完成小城镇总
体规划的县。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获得者--朱崇谦]朱崇谦,临沭县白旄镇人。1942年生,1
97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参加工作,1984年调任县总工会副主席,1987年任
县总工会主席。
任县总工会副主席后, 他对150个基层工会逐个进行整顿、验收。一年多,他跑
遍基层工会,先后建设起省级职工之家1个,地(市) 级职工之家15个,县级先进职工
之家78个。 随后在基层工会中广泛开展职工生活后勤竞赛活动。临沭县1984-1987年
连续四年被评为地区职工生活后勤竞赛先进县,1987年被省评为职工生活后勤工作先
进单位。
主持县工会工作后,他多方努力,争取资金60多万元,建起2000平方米的职工活
动大楼。他亲自主持制订了工会财务工作百分赛标准,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使全县工
会财务工作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连续9年被地区总工会评为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三次被省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1994年以来,他组织了“职工互助互济会”,筹集资
金36万元,先后将30多万元救济款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并在全省工会社会保障工作
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他先后在《工人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奖。
由于成绩突出,他1988年被县委、县政府记功一次,1989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被省总工会
授予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1996年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