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236&run=13

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市长王大江

招远市辖15镇1乡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724个行政村,总面积1433.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338万公顷,人均占有0.08公顷。1996年,已跻身全国百强县第41位的招
远市,积极开展“找对手、树目标、挖潜力、争第一”活动,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
业取得突破进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完成1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9.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1.31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15.2%、16.9%;工农业总产值166.4亿元,比上年增
长15.3%, 其中工业总产值144.47亿元, 增长2.9%,农业总产值21.93亿元,增长
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
增长17.5%; 完成财政收入1.357亿元,增长25.2%;农民人均纯收入3121元,比上
年增加703元。1996年底全市总人口为57.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5万,人口出生
率11.07‰,自然增长率3.3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达到3.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9%;农村经济总收
入175亿元, 增长20.9%;果品总产达到4.5亿公斤,果品总收入8亿元,在全省名优
果品展评会上获得57块金牌和8个第一。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粮食自给工程示范市(县),
全国“九五”节水增产重点市(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市,全国农村小康建设示范市,
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果生产先进市(县)称号。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围绕结构调整抓骨干,利税过千
万元的企业和村达到68个; 围绕发展后劲抓改造,完成技改投资9.4亿元。1996年,
全市三级工业完成总产值144.5亿元,利润1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9.5%。
全年向国家交售成品金33.3万两,比上年增长10.4%,继续保持全国黄金第一市称号。
第三产业再创佳绩。国合商业效益稳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建设
步伐加快,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4%。
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农村市场体系改革试验比较成功,经验做法在全国介绍推
广。企业改革重点抓了股份制企业、企业集团、期货和证券市场三个规范。社会保障
制度重点抓了再就业工程、 社会保险体系配套工程、安居工程三项工程,680名下岗
职工重新就业。外向型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0个,合同外资额
4012.7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620.7万美元,全市三资企业达到256家,全市出口创
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达14787万美元。
城乡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在创建全国卫生城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
家卫生城申级调验。11处乡镇、25个村达到烟台市卫生乡镇、卫生村标准。科技工作
继续保持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称号,位居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第16位。教育改革
成效显著,素质教育经验在全国推广。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继续保持全国先
进市(县)称号。

业绩·人才·信息
[招远市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全国领先] 招远市对高中学段招生制度改革和研究始于1
987年, 是1992年立项的山东省教育科研“八五”规划重点课题。经过十年三个周期
的不懈实验探索和不断总结完善,改革经验日臻成熟,通过了山东省教育科研规划领
导小组办公室专家鉴定小组的鉴定,得到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
的一项创举,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副
主任柳斌等领导多次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人民教育》杂志进
行过专题报道,国家教委先后两次在全国性教育会议上推广经验,1996年国家教委以
简报的形式专题向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做了汇报。
招远市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评制考,考评结合”,即在对乡镇、
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评估考核的基础上,把评估考核成绩与高中学段招生挂钩,依据
考评成绩将高中段招生名额分配到乡镇,然后,在分配的名额内按全市中考成绩择优
录取,以此制衡办学行为。按照这一思路,招远市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比
较完善的中考招生制度模式,这一模式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把科学的评估考
核内容、标准、方法作为落实教育目标的导向,把招生与考评成绩挂钩作为制衡教育
行为的动力。招远市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对纠正“片追”现象,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孙永泉)

[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招远市]1996年,招远市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
16位,并继续保持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称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并获得全省科委系统科技兴工、信息管理两个单项工作金牌。年内全市共承担各级各
类科研计划130项,其中国家级计划6项。电子材料厂的“高档电解铜箔”是山东省县
级市第一个列入国家“863” 科技计划的项目,张星镇龙口粉丝公司的“利用粉丝废
渣生产单细胞蛋白和食用酵母研究”项目列入“九五”攻关计划,填补了招远市在国
家重点攻关计划中的空白。全市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25项。其中金岭金矿的“低
分段倾斜工作面干式充填采矿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推广重点科技成果30项,年增
加经济效益5000万元。
围绕主导产业,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科技兴农方面,在全市各个乡镇重点实施
“三个一工程”。即建一个农业科研基地,立一个农业科研项目,办一次科技学习班,
创立了高效农业、果品创优、大棚蔬菜、绿色食品、畜牧养殖等八大技术示范基地。
科技兴工方面,全市共推广科技成果20项,开发新产品260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6项填补国内空白,9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企业
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9%。
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内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
产业生长点数量已增加到20家。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研制、生产的高档电解铜箔、
大规模集成电路、球焊金丝、钕铁永磁材料分别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全市高新
技术企业产值、利税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利税的12%和20%。
夯实基础,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采取自办、联办等形式,逐步实
现科技开发由独立科研所为主向民办、厂办、村办多元化格局转变。全市民办科研机
构发展到65家,厂办科研机构80家。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一是拓宽领域聘人才,全
年共引进人才508名,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83人,中级职称的126人,高科技人才21
人;二是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对科技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平日考
察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有效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年内144名科技
人员担任了各级技术领导职务,20名被命名为省、市拔尖人才。

(付波涛)

[全省水利工作先进市(县、区)--招远市]近几年来,招远市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
水利工作作为强农固本、振兴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坚持每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不动摇, 在兴水、节水、改土、拓荒、工程管理等方面,大打水利建设翻身仗。199
3年,被省水利厅授予“山东省水利科技推广先进县”称号;烟台市自1993-1996年连
续4年在招远市召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 并为山东省提供现场;1996年被国
家列为全国“九五” 期间节水增产重点县;1997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水利工
作先进县(市、区)”称号,水利部门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多年来, 招远市舍得投入,1993年以来,全市每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都在300 0
万元以上,1996年达到5000万元。一是市乡镇两级财政投入大。1993年以来,市财政
拨出近千万元用于补贴水利建设骨干工程, 1996年达到577万元;乡镇财政1996年投
入达1080万元。二是建立水利发展基金制度。1996年,招远市在烟台市率先建立并实
施了水利发展基金制度,已筹集基金1500万元。三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1993年以来,
累计以奖代补275万元。 其中1996年,拿出66万元对水利建设先进乡镇给予奖励,并
分别授予“红旗单位”、“模范单位”、“先进单位”称号。四是吸纳社会和外资投
入。在用足用好劳动积累工、义务工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行了股份合作,共同投资,
分级负担和谁开发、谁受益、谁负担等政策。1996年,又引进美国先进节水灌溉设备
折合人民币136万元, 建设了1300亩中美合作节水示范区,开辟了外商投资搞农田水
利建设的新途径。
多年来,招远市抓水利工作,做到领导、组织、政策、投入、检查六到位,取得
了显著成绩。“八五”至今,总投资2.67亿元,完成各类工程7870项,扩大改善水浇
地57.5万亩, 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增产粮食550万公斤。累计发展管灌26.1万亩,
微灌6.4公里, 配套干杂果基地水利设施5万亩,发展乡村自来水292个,建起了日供
水2万吨的城区供水系统。 全市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渠系完好率达到92%,机电泵室完
好率达到90%以上; 水事违法案件处结率、正确率均达100%;水资源和水保两费征
收足额到位;发放取水许可证1200多份,列烟台市之首,被省水利厅评为“取水许可
一等奖” ;先后荣获地级以上水利科技进步奖8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
论文30余篇, 获国家专利1项,并且将“河内潜砂井”等多项科研成果运用实践,取
得显著成果。

(迟义贤)

招远市政府专栏组稿人:孙奎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