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232&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市长张新起

莱州市辖29处乡镇和一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018个行政村,总面积1816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7.63万公顷,人均耕地0.087公顷。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1.6亿元,
比上年增长3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1%、27.9%、37.8%;工农业总
产值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增长33.5%,农业总产值
4 5.6亿元, 增长34.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9亿元,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21.3亿元, 增长21.4%;出品创汇16520万美元,增长61.8%;完成财政收入
2.038亿元,增长32.3%;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353元,比上年增加579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3108元, 比上年增加480元。 1996年底全市总人口为87.5万。 其中农业人口
76.8 5万人, 非农业人口10.6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8‰。1996年,全市各业
取得全面发展。
一是粮油生产喜获丰收。 1996年全市粮食总产达50.61万吨,油料达5.98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0.9%和1.7%, 粮食单产达67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被授予“山东
省粮油生产先进市”称号。小麦种植经过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全市实行统一
选种、供种、播种的规模种植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得到上级表扬。为此,烟台市在莱
州召开了小麦统一供种现场会,小麦区域化种植在全市得到大面积推广。10万亩玉米
高产示范方获得较高产量,带动了全市玉米的区域化种植。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1996年共投资3510万元,其中平里店王河翻板闸工程和赵家
水库改造工程投资480万元, 当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通过有效地拦蓄补源,发挥了
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水利局获“全国水利经济先进县”称号。
二是高效农业稳步推进。林果生产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成功地为全国水果生产
工作会议提供了现场,路旺西孙、郭家店东埠两个“绿色食品”示范园达省级标准;
银杏成片建园达5000亩,全省银杏工作会议在莱州召开;市长绿化责任工程名列烟台
各县(市)区第一名。水产业稳步发展;土山10万亩“滩贝管养”工程已完成5.1万亩;
过西鲈鱼养殖基地达8000亩;虾池综合利用面积达4.51万亩,其中成功的养殖了日本
车虾2.4万亩, 市对虾养殖总厂完成养殖产量70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农副产品加工
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 大海集团引进香港东亚公司310万美元的肉鸡饲养
加工项目,使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东方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开拓日本、韩国市场,
年加工蔬菜等农副产品达4000吨, 年创汇500万美元。还涌现出曲家大姜、平里店草
莓、过西鲈鱼等一批有特色的乡镇,继金城镇被命名为“中国海湾扇贝之乡”之后,
西由镇又被命名为“中国良种之乡”。
三是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1996年,市乡两级工业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集
约化发展战略,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
高、 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市属和乡村骨干企业106家,1996年完成销
售收入84.1亿元, 实现利税9.5亿元, 分别占全市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的62.4%和
63.7%。市属工业的销售和利税总额在烟台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重点项目建设进
展顺利, 列入市重点项目的均实现指标,在市属工业中有6个重点项目列入省级以上
计划内,其中轻工机械厂的台钻,拖配厂引进的电炉项目列入国家出口专项。材料试
验机厂的硬度计等项目,列入国家“双加工程”计划,环日集团被列入省“银桥工程”
计划。在企业管理方面,推广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先进经验,在
工业企业中深入开展了“管理效益年”、“总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和“创建管理示
范企业”活动,涌现出仓上金矿、黄金冶炼厂、印刷厂、拖配厂、环日集团等一批管
理示范企业。仓上金矿在全矿推行了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全年增加
管理效益1000多万元,被评为省级管理示范企业。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点突破。1996年,莱州港建设工程,1个万吨级泊位和3
个三千吨级泊位全部投入运营,6月1日开通了莱州至大连的客、车滚装航线、已被国
务院批准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结束了莱州市无开放口岸的历史。公路建设,国省道
小(纪)莱(州)线路铺筑工程全部结束,市乡路夏土、柴菜、官种三条油路工程及环海
线重要路段路基改造工程完工。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绿化水平,对府前街、莱州中
路进行了包装改造,城区主要街道两侧平房进行规划拆迁。并增设了灯箱广告和景观
灯饰,增添现代城市气息,改善了城市形象。市建委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
县(市)”称号。邮电大楼竣工,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美国数字程控电话交换设备,使
全市的农村通讯网设施水平处全国领先地位。 市场建设规模扩大,城区新建5万平方
米的集贸市场,西关永安和南关万通两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达到了当年开工、当年
投运目标。市工商局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五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改革方面,按照“因企制宜,一厂一策”的原则,
采取联合、兼并、破产、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对企业实行全面改革。新组建企业集团
14家, 全市各类企业集团总数达6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0家。市乡两级改制企
业248家,并在6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已涌现出环日、大海食品、丰竹皮革等一
批改革典型。 1996年,全市外资引进合同利用外资额5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
354万美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56.7%,创历史最好水平。
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莱州市的科技事业列全
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前10名,并被批准建立“全国农村科技市场试验区”和“国家玉米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玉米、蔬菜、瘦肉型猪等9个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示范、繁
育“三0” 工程计划,被国家命名为“科技明星市”、被省科委命名为“星火技术密
集区”。环保事业得到加强,市环保局荣获“山东省环保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民政
工作圆满完成了全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得到省和国家民政部领导的好
评;残联工作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称号;教育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教委“双基
教育”检查验收,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称号;市教委与市妇联、卫生局共同
获得全国“三优工程”试点工程奖;土地工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任务圆满完成任务,
广播电视完成了东南山区有线电视光缆干线工程,人事工作被授予“全省人事系统先
进单位”称号,农村卫生“三项”(防疫站、妇保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在全省名列前
茅;计划生育工作通过了省、烟台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调查考核;文化
事业获烟台市“文化先进乡镇”、“模范乡镇文化中心”、“文化模范村”三项建设
第一名,《莱州市志》正式出版;体育工作获烟台市第四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在
全市广泛开展了“争创一流城市,塑造一流市民,建设一流窗口,维护一流秩序”的
活动,带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称号,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国家级验收,分别荣
获全国和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在烟台市率先建立了以110、122报
警服务台为枢纽的动态控制新格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市公安局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市政府各部门坚持“以项目为
号令”、推行了公开承诺和挂牌上岗的制度。依法行政、团结协作、勤政廉洁,树立
了人民政府的新形象。

业绩·人才·信息
[莱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创新局面]几年来,莱州市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
发展为目标,健全完善了“组织保障、打击整治、社区控制、纠纷调处、队伍建设”
等六个行之有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和驾驭了日趋复杂的治安
形势,多年来,全市无重大恶性案件,无群众性治安事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城
乡社会犯罪率和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始终控制在万分之二以下,刑事案件和重大刑事
案件破案率保持在85%和90%以上,社会青年犯罪率保持在犯罪总数的50%左右,刑
事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保持在3%以下, 安全村和安全企业分别达到95%以上,群众
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95%以上。1985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山
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 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1996年又被中央授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的称号。

[高水平地实现“两基”]莱州市的“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
壮年文盲) 工作在1994年顺利通过省政府的检查验收后,又取得重大突破,1996年高
水平地通过了国家教育团的考察验收,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称号。
多年来,市教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科技兴莱”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把“两
基”工作放在了工作的首位。一是加强领导,落实“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市教委与各乡镇教委、 教委机关各责任科室与各乡镇学校逐级签订了 《莱州市实现
“两个基本”年度目标责任书》,有力地推动了“两基”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大
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落实好上级已有政策的基础上,1995年又开通四条教育
投入新渠道。另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捐资助学和集资办学的积极性,引
导各学校开展好勤工俭学。全市以规范化学校建设为重点,掀起大规模的校建校改运
动,办学条件较前明显提高。先后创省级规范化学校3处,烟台市级规范化学校58处,
规范化学校总处数居烟台市首位。 三是依法治教。 建立起“两基” 工作机制。自1
986年以来, 相继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档案制度”、“学校流失报告制度”等五项
制度。1993年又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莱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的若干规定》,
使义务教育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四是深化改革,提高“两基”
工作质量。采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市乡联合”、“私人办学”等多种形
式,新建学校11处。进一步完善了校长队伍的管理办法,制定了系列配套措施,注重
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着重加强了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组建起一支真管会管的校
长队伍和真教会教的教师队伍。成功地进行了学制和教学改革,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
了“五四”学制试点工作,并于1993年全部完成了改制任务,成为全省最早实行“五
四”学制的县级市。“八五”期间,我市先后有20多处学校的11个实验课题被国家和
省教委吸纳为“八五”重点实验课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 莱州市 “两基” 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前6年高水平地实现了
“两基”目标,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莱州市财政局连续10年实现收支平衡]近几年来,莱州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
中心,坚持以改革和发展为主题,一手抓财税改革,一手抓增收节支,立足全局,克
服困难,以发展经济促增收,着力解决制约财政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切实做到了生
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效,较好地调动了各方面发展生产、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199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3
%;财政支出完成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连续10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受
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财税体制改革以来的3年,是全市财政经济快速发展的3年,财政工作一年一个新
飞跃,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3年新增财力之和相当于1994年全部地方财政收入。1996
年全市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别比1993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百强县(市)中
的位次已升至第80位,初步奠定了莱州在全国的财政大县(市)地位。
坚持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首位,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后,掀起了财源建设
的新高潮,印发了《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决定》,制定了“九五”财源建设目标规划,
财源建设的观念、思路、方向和重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普遍提高了“经济发展看效
益,效益大小看贡献,贡献大小看上交”的共识,随着财源建设的不断深入,财政收
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能力明显提高,来
自第一产业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了17.0%;来自集体企业、外资、
私营和个体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收入24.1%。一、二、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比重为17:
46:37,财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财政局办公室)

[莱州市跨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前10名]改革开放以来,莱州市委、市政府始
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认为“科技工作怎么抓也不过分”,不断开创
“科技兴莱”和科技进步工作新局面。本市先后分别被国家科委和省科委批准为“全
国民营科技密集区”、“全国农村技术市场工作试点县(市)”、“山东省星火技术密
集区” 等,自1996年国家科委和省、市又投资650万元在莱州筹建“国家玉米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山东分部)”。
莱州市“八五”以来一直保持山东省科委系统先进市荣誉,1996年获山东省科委
系统“科技政策与计划管理”、“科技成果管理”、“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和“技术
市场管理”四项全省第一名,在连续四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先进县(市)”的基础上,
1996年又跨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前10名,成为江北唯一跻身全国前十强的
市。

(盛建法)

[莱州市“三优工程”试点工作创全国先进]莱州市1991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
员会确定为全国“三优工程”试点单位,市妇联在中共莱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积极做好牵头协调工作,教育、卫生等各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狠抓“三优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措施落实,专门成立了“三优工程”试点工作办公室、“三优工
程”试点工作顾问小组及监测评估小组,制定了《莱州市实施“三优工程”工作细则》
及考核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三优”知识,加强骨干培训,强化干预措施,使试
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3项量化指标,除视力80%接近国家标准外,其余全部达标。
在教育、 卫生设施的基本建设上,全市投入了2.8亿元资金,校建校改全部完成
任务,所有学校均达到花园式学校标准,校校上了微机室,学校教育正朝着现代化迈
进,全市建起了标准较高的妇幼保健院。校外教育也呈现出前进所未有的好势头,占
地52.84亩,投资500余万元的市儿童活动中心的建成使用,大大活跃了莱州市儿童少
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1994年,莱州市被国务院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市”荣誉
称号,1996年被授予全国“三优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市妇联、市教委、
市卫生局、平里店镇党委、政府获得全国“三优工程”试点工作奖,市妇联事副主任
吕春芝同志、市教委副主任蔡生光同志、市卫生局副局长原英礼同志、过西镇党委书
记姜忠勤同志, 莱州镇妇联主任董洪萍同志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
“三优工程”试点工作先进个人,市政府领导应邀参加了全国试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市妇联)

[老干部工作创全国先进]莱州市委老干局担负着全市6000多名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
务工作。1996年,全面贯彻落实了上级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
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被党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建立起为老干部服务和落实各项待遇的“三线三网”体系。镇党委、村支部
为一线,负责思想工作和文体活动:老干部原离退休单位和主管部门为一线,负责走
访和各项待遇;劳保部门为一线,负责离退休费和医疗费发放。还有食品和物资供应
网、医疗保健网、送温暖服务网等。一年来,先后办理离休干部家属“农转非”36人,
为老干部子女联系安排工作120人,安排医疗用车240人次。
2、 针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妥善解决了老干部离退休费发放和在职职工养
老金上缴的单线运作为两条线运作的问题。微利、亏损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由系统内
调到效益好的单位管理;新分出的局级公司,按比例分流离退休老干部,系统主管部
门将本系统老干部合并起来,统一收费,统一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医疗费实行统
筹政策等。
3、 市老干部局有一支思想和工作过硬领导和职工队伍。多年来,建立健全起一
整套老干部工作制度,1996年又实行了15项服务承诺制度,为老干部提供了全方位、
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莱州市政府专栏组稿人:杨宏俊